顏宇晴 錢慕周
[摘要] 目的 探討糖尿病腎病的臨床特征以及分析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在糖尿病腎?。―N)診斷中的臨床價值。方法 選取該院1~4期DN患者100例,按24 h尿蛋白排泄率(UAER)水平分為3組:A組(<30 mg/24 h)、B組(30~300 mg/24 h)和C組(>300 mg/24 h)。另選取30例健康人群作為對照組(D組)。采用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測所有患者的腎臟大小、血流速度及各級動脈血流動力學參數(shù)。結(jié)果 A、B、C組患者腎臟大小與較D組明顯增加,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B、C組各級動脈的搏動指數(shù)(PI)、阻力指數(shù)(RI)較A、D組均明顯增高;收縮期最大血流速度(Vmax)、舒張期最低血流速度(Vmin)均明顯降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A組各級血流頻譜參數(shù)較D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DN從1~4期,腎血流顯像逐漸減少,A、D組為1級或2級,B組為3級,C組為4級。結(jié)論 DN患者的臨床進展與UAER的水平密切相關(guān)。彩色多普勒超聲能反應DN患者腎臟大小、血流灌注和腎血流動力學變化,對DN患者的診斷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
[關(guān)鍵詞] 糖尿病腎?。荒虻鞍着判孤?;彩色多普勒超聲
[中圖分類號] R692;R445.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0742(2014)05(b)-0020-03
糖尿病腎病(Diabetic nephropathy DN)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見的微血管并發(fā)癥,更是是直接導致終末期腎臟疾病的重要病因。DN起病隱匿,微量白蛋白尿可幫助臨床早期診斷和早期治療,及時有效的控制病情的進展速度。為觀察糖尿病腎病的臨床特征以及分析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在糖尿病腎病(DN)診斷中的臨床價值,該研究選取2010年9月—2013年9月在該院經(jīng)臨床或病理確診的DN患者10例和該院體檢的健康人群30例為研究對象,采用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測入組患者的腎臟的各項指標,分析比較入組患者腎臟大小、主要血管的血流速度及血流動力學指標,采用影像學方法觀察DN的臨床特征并研究彩色多普勒超聲技術(shù)在DN臨床診斷中的應用價值,使影像學技術(shù)緊密結(jié)合臨床,為DN患者的臨床診斷提供更加有力的證據(jù),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該院經(jīng)臨床或病理確診的DN患者100例(均已簽定知情同意書),和該院門診常規(guī)體檢的健康人群30例為研究對象。所有研究對象均排除原發(fā)性高血壓、終末期腎臟疾病、生理性蛋白尿、惡性腫瘤晚期、嚴重感染、深靜脈血栓形成等疾病。
1.2 分組方法
根據(jù)UAER水平將100例DN患者分為3組:A組(<30 mg/24 h) 36例,男17例,女19例;B組(30~300 mg/24 h) 34例,男16例,女18例; C組(>300 mg/24 h)30例,男18例,女12例。平均年齡(41±15)歲。30例健康人群為對照組(D組),男16例,女14例;平均年齡(43±18)歲。
1.3 觀察指標
①采用GE 730PRO彩色多普勒超聲,探頭的頻率3.0~3.5 MHz,用二維超聲檢查腎臟的大小和體積,測量腎臟的長度、厚度和寬度數(shù)值,利用腎臟體積公式(Π/6×長度×厚度×寬度)計算腎臟的體積。但需需注意排除腎積水、腎囊腫、腎臟結(jié)石等疾病[1]。
②采用彩超進行腎臟主要血管血流顯像,觀察血流量情況,進行血流分級,分為I~Ⅳ級。
③用彩超分別檢測腎主段動脈(SRA)、腎動脈(MRA)、腎葉間動脈(IRA)的脈沖血流頻譜。囑患者屏住呼吸間隙檢測多普勒血流頻譜,顯示清晰時凍結(jié)圖像,顯示頻譜血流各指標,記錄收縮期血流速度最大值(Vmax)、舒張末期血流速度最小值(Vmin)、血管搏動指數(shù)(PI)、血流阻力 (RI)。
1.4 統(tǒng)計方法
所有統(tǒng)計資料使用SPSS17.0軟件分析,計量資料用(x±s)表示,同時采用t檢驗進行組間兩兩比較;計數(shù)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
2 結(jié)果
2.1 腎臟各指標比較二維超聲檢查
入組患者的腎臟各指標的比較,A、B、C組患者腎臟體積較D組顯著增大,差異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見表1。
2.2 腎臟血流分布情況比較
DN患者隨病情進展,SRA及IRA彩色血流分布呈逐漸減弱的趨勢。腎臟血流分級:A組I~Ⅳ級血流分別有:20、16、0、0例;B組:3、5、26、0例;C組:0、3、10、17例;D組為25、5、0、0例,并且D組MRA、SRA及IRA均顯示清晰,從MRA至SRA的血流信號顯示連續(xù),IRA顯示條索狀血流信號。四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A、D組腎動脈血流顯像為1級或2級,B組主要為3級,c組主要為4級。
2.3 各級腎血管血流動力學各指標比較
①A組各腎動脈血管的各項指標與D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統(tǒng)計學意義(P>0.05);②B、C組腎動脈血管的Vmax、Vmin均顯著低于A、D組,而RI、Pl則顯著高于A、D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3)C組MRA、SRA及IRA的Vmin顯著低于B組;MRA、SRA的Vmax與B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RI、PI則顯著高于B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IRA的Vmax與B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O1)。見表2-4。
表2 MRA血流動力學參數(shù)比較(x±s)
■
表3 SRA血流動力學參數(shù)比較(x±s)
■
表4 IRA血流動力學參數(shù)比較(x±s)
■
注:與A組比較,cP<0.01,dP
3 討論
DN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見的并發(fā)癥和最重要的死亡原因。DN患者的初期常表現(xiàn)為腎小球內(nèi)壓力高、灌注高和濾過高,隨之出現(xiàn)腎小球基底膜增厚,最終易發(fā)生腎小球硬化等病理表現(xiàn)[2]。臨床表現(xiàn)早期為最先出現(xiàn)腎小球濾過率的升高,隨后迅速出現(xiàn)持續(xù)或間斷的微量蛋白尿,病情不斷進展為腎功能衰竭。其中高血糖、高血壓以及其他代謝紊亂性疾病等因素會對腎微小血管不斷造成損傷,加重腎臟疾病的進展[3],因此DN疾病的發(fā)生及發(fā)展勢必會在腎臟血流的改變和動力學各指標體現(xiàn)上有明顯的體現(xiàn),有待于進一步的研究發(fā)現(xiàn)。
彩超檢查可以無創(chuàng)的體現(xiàn)腎臟的形態(tài)、腎動脈血流的變化及腎臟的血流動力學各指標[4]。此外,彩超檢查還可以顯示腎臟各級動脈中連續(xù)性的彩色血流情況[5]。該研究中對健康人群和DN患者的腎臟形態(tài)、腎動脈血流顯像情況進行檢測,發(fā)現(xiàn)隨著DN的病情進展,腎臟的體積逐漸的增大,腎臟血流分布有減少,血流分級有增加的趨勢。通過彩超能量圖(CDFI)正常情況下可分為1~4級,顯示的結(jié)果為:1級22例,2級9例,但無3~4級;A組CDFI顯示腎動脈血流分布情況正常,切面顯示豐富的動脈血流信號,1級20例,2級11例,無3~4級,但隨UAER水平的升高,CDFI顯示腎內(nèi)血流信號減少,MRA、SRA血流信號較為清晰, ARA部分血流信號有所減少。B組1級3例,2級2例,3級22例,無4級;C組CDFI顯示腎臟血流減少,腎動脈的粗細不等,可見腎動脈出現(xiàn)變細的現(xiàn)象,部分IRA彩色血流信號消失,CDF1分級為:2級4例,3級I2例,4級18例,無1級。由此表明隨著UAER水平的升高,腎臟血管床的損害加重,腎臟血流灌注越少。研究顯示,腎動脈頻譜表現(xiàn)為Vmax和Vmin的較高,尤其以Vmin較高,RI較低[6]。DN患者1~2期時彩超頻譜顯示為腎動脈RI、Vmax、Vmin與正常相似。當DN患者進展到出現(xiàn)UAER階段,表現(xiàn)為前向阻力的增加,導致血流相對減少,彩超頻譜以舒張期流速降低為主要改變,當DN發(fā)展進入臨床期腎病期時,彩超頻譜以舒張期流速降低為主要改變。該研究表明,DN患者中,隨著UAER水平的增加,腎臟MRA的RI呈現(xiàn)逐漸升高的趨勢,而Vmax、Vmin呈降低的趨勢。當DN患者病情處于1~2期時,A組與D組比較,RI、PI、Vmax、Vmin均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當進入DN-3期時,多普勒頻譜超聲顯示B組患者Vmax、Vmin降低,Rl、PI升高,與A、D組患者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當DN患者病情進展到DN-4期時,彩超頻譜超聲顯示Vmax、Vmin降低,RI、PI升高,與A、B、D組比較均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RI在DN初期開始增加,發(fā)展到UAER階段時,RI超出正常值,隨著DN患者病情的進展,RI逐漸升高。有研究認為腎臟RI指數(shù)≥0.70表明開始出現(xiàn)腎臟疾病的早期病變,該結(jié)論與該研究結(jié)果一致[7,8]。
通過該研究發(fā)現(xiàn),采用彩色多普勒超聲測量DN患者腎臟的基本形態(tài)、評估腎臟各級動脈的血流分布和血流動力學個指標。通過將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與DN患者的臨床診斷相結(jié)合,能夠更有力的支持DN患者的臨床分期依據(jù),對指導DN患者診斷和治療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
[參考文獻]
[1] HAoseher TH.Pathogensis of diabetic glomenulopahy[J].Hemody namic considerations.semin Nepdrol,2012(10):219-221.
[2] Mogensen Natural his of renal functional abnormalities in human diabety mellitus:From Normalh buminunia to incipiet and overt nephropathy.In:Brener BM.stein JH(eds).Jfine The Kidney in Diabetes M ellitus NewYork:Li ringstive,2013(2):19-49.
[3] 李保春,王林輝,梅小斌,等.糖尿病性腎病[M].上海:第二軍醫(yī)大學出版社,2005:24-27.
[4] Celermier DS,Sorensen KE,Gooch VM,et al. Non—invasive detection of endothelial disfunetion in children and adults at risk of arteriosclerosis[J].Lancet,2009,340(8):111-116.
[5] Milovanceva-Popovska M,Dzikova S. Progression of diabetic.ephmpathy:value ofintrarenal resistive index(RI)[J].Prilozi,2011,28(1):69-79.
[6] OhteN,NadtaH,Iida A,et a1.Cardiac Badrenergic receptor density an d myocardial systolic function in the remote noninfareted region after prior myocardial infarction with left yentricul arremodelling[J].Eur JNuclMedMol Imaging,2012,39(8):1246-1253.
[7] 何冰.2型糖尿病患者急性時相蛋白與糖尿病腎病的關(guān)系[J].中華內(nèi)分泌代謝雜志,2003,19(4):260-263.
[8] Speksnijder L,Rousian M,Steegem EA,et a1.Agreement and reliability of pelvic floor measurements during contraction using three dimensional pelvic floor ultrasound and virtual reality[J].Ultrasound Obstet Gynecol,2012,40(1):87-92.
(收稿日期:2014-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