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萍
摘 要:計算教學,看似簡單平庸。只要每一位教師用新課程標準的教學思想和理念武裝自己,把握好教材的重點難點,找準計算教學的切入點,讓計算教學富有濃厚的生活氣息,讓計算教學展示探究的魅力,讓計算教學呈現算法的多樣化和優(yōu)化,就一定能使計算教學過程成為一個生動活潑、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慢慢你也會發(fā)現計算教學其實也很美麗。
關鍵詞:運算;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08-321-01
數的運算是數學的靈魂,無論是數學概念的形成、數學結論的獲得,還是數學問題的解決等都依賴于計算活動的參與。我們很多教師也曾認為計算嗎,會算就行了。學生也不喜歡有關計算教學的課,對他們來說,計算教學就淪為“題海戰(zhàn)”。如何使沉悶的課堂變得生機盎然,讓數的運算教學綻放美麗呢?
一、引入生活問題,激趣探究
新課程標準關于計算教學明確指出:計算應使學生經歷從現實生活中抽象數和簡單的數量關系,在具體的情境中理解,并應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問題的過程,應避免繁雜的運算,避免將運算與應用割裂開來。翻開新教材,教材把數的運算內容融入在生動、有趣的問題情境中、學生熟悉的生活經驗中,使學生體會學習計算的意義和作用,激發(fā)學生學習計算的興趣和熱情,讓計算教學充滿活力,展現數學的魅力。
例如:教學“乘法分配律”時,教材出示了:一件短袖衫32元,一條褲子45元,一件夾克衫65元。買5件夾克衫和5條褲子,一共要付多少元?添加問題二:如果買2件短袖衫和2條褲子,一共要付多少元?再有:我們班有男生16人,女生23人,每人種3棵小樹苗,全班一共要種多少棵?在教學中,創(chuàng)設大量生動、具體、鮮活的生活情境,讓學生感到數學就是從身邊的生活中來的,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熱情。讓學生根據提供的條件,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學生經歷了“以用引算,以算激用”的過程,“算”與“用”緊密結合,同樣使新知識更加豐滿。
二、注重過程,展現探究魅力
計算教學只有“骨”而無“血”、無“肉”,留給學生的思維空間小,抑制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發(fā)展。教師應深入領會編者編寫的意圖,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讓教材上不能看到的“血”與“肉”挖掘出來,讓學生在探索中經歷計算方法的形成發(fā)展過程,使學生不僅懂得怎么計算?而且知道什么是怎么來的。這樣可以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欲望,讓教材煥發(fā)出應有的活力,使計算教學展示探究的魅力。
例如:教學“小數除以整數”時,我出示例題,得出算式:9.6÷3,學生很容易知道了答案是3.2。正當學生分享成功的快樂時,突然我拋給學生一個問題:你如何證明答案是正確的呢?這時學生不能光憑感覺,而是得自己去探究:1,學生用乘法來驗證;2,9.6元=96角,96角÷3=32角,32角=3.2元;3,9.6元分成9元和6角。9÷3=3(元),6÷3=2(角),3元+2角=3元2角=3.2元;4,96(個0.1)除以3得32(個0.1),也就是3.2。學生找到了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我趁此因勢利導,讓學生列出了豎式,這樣也就水到渠成。這樣的教學,學生經歷了自己探索知識的由來,自主淘汰,驗證自己的想法,思維量大,探究性強,各自的創(chuàng)新潛能發(fā)揮得淋漓盡致。
三、鼓勵多樣化,比較最優(yōu)化
新課標中指出:提倡算法多樣化。這不僅是一個數學的思想方法問題,而且是一個培養(yǎng)學生求異思維與創(chuàng)新意識的有效舉措。提倡“算法多樣化”,實質上是尊重學生個性化的發(fā)展,提倡個性化的學習。因此教師要在平時的教學中,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讓學生靈活選擇計算方法,提倡算法的多樣化。
比如:24+18的計算教學,在不做任何提示的情況下,鼓勵學生盡量用多種方法進行口算,讓學生充分暴露思維過程。學生得到了以下幾種解題策略:
(1)24+10=34,34+8=42 (2)24+8=32,32+10=42
(3)24+6=30,30+12=42 (4)20+10=30,4+8=12,30+12=42
(5)20+18=38,38+4=42 (6)4+18=22,22+20=42
(7)18+2=20,20+22=42 (8)30+18=48,48-6=42
(9)24+20=44,44-2=4 (10)采用數數的方法,從24開始往下數
在相互介紹自己算法的同時,又接觸了不同的算法,在體現算法多樣化的同時,改變自己,提升認識。在相互交流中發(fā)生思維碰撞,在碰撞中呈現聯系,在聯系中進行比較,在比較中實現主動建構,自我完善,從而“悟”出屬于自己的最佳方法的過程。每個學生不僅學出滋味,而且學出價值。
四、培養(yǎng)習慣,提升能力
俗話說“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計算題出錯的原因有很多,但學習習慣不好是產生錯誤的主要原因之一。為此在做題前要養(yǎng)成認真審題的習慣,做時要“一看二畫三想四算五查”,學生算完后養(yǎng)成“說一說”計算過程的習慣,以保證計算的準確率。只有學生長期堅持審清楚、寫工整、算仔細、查認真,學生才能養(yǎng)成良好的計算習慣。也只要我們每一位教師對癥下藥,耐心、細心、加恒心,善于發(fā)現學生的弱點,及時進行強化與補救訓練,就一定能提升學生的計算能力。
計算教學,看似簡單平庸。只要每一位教師用新課程標準的教學思想和理念武裝自己,把握好教材的重點難點,找準計算教學的切入點,讓計算教學富有濃厚的生活氣息,讓計算教學展示探究的魅力,讓計算教學呈現算法的多樣化和優(yōu)化,就一定能使計算教學過程成為一個生動活潑、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慢慢你也會發(fā)現計算教學其實也很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