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甕安縣5例人炭疽分析與現(xiàn)場處置

      2014-11-20 11:41:52姚光海胡啟來鄒志霆劉慧慧王定明
      中國人獸共患病學報 2014年8期
      關鍵詞:甕安縣炭疽芽孢

      姚光海,聶 煒,王 丹,馬 青,孫 潔,祝 靜,胡啟來,鄒志霆,劉慧慧,王定明

      2.貴州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貴陽 550004;

      3.貴州省黔南州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4.貴州省黔南州甕安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2013年6月4日貴州省甕安縣某村發(fā)生一起疑似炭疽疫情,為核實疫情,查找發(fā)生原因,分析感染途徑及來源,采取防控措施并評價疫源地消毒效果,省、黔南州和縣疾控專業(yè)人員于6月4-16日開展調查。

      1 對象與方法

      1.1 病例 2013年5月25日-6月4日,參加某村病死馬搬運、剖剮、洗切加工及食用后,出現(xiàn)皮膚炭疽臨床表現(xiàn)(參考炭疽診斷標準(WS283—2008))的人。

      1.2 密切接觸者2013年5月25日-6月4日,凡參與某村病死馬搬運、剖剮、洗切加工及食用病死牛的人員均為密切接觸者。

      1.3 現(xiàn)場調查 走訪病家,并到村衛(wèi)生室、鄉(xiāng)鎮(zhèn)衛(wèi)生院和縣醫(yī)院搜集病例資料。通過與鄉(xiāng)政府、鄉(xiāng)衛(wèi)生院、縣CDC及縣畜牧局溝通,了解該村的基本情況、村民的生活飲食習慣、畜間疫情情況等。走訪發(fā)生病死馬住戶,收集登記密切接觸者相關信息。

      1.4 標本采集及檢測 采集患者炭疽癰組織液、病死馬存留馬肉和剖剮地消毒前后的土壤標本培養(yǎng)分離炭疽桿菌,由省疾控中心傳防所檢驗科檢測,鑒定方法參照炭疽診斷標準(WS283—2008)附錄A。參照文獻[1]用多位點可變數(shù)量串聯(lián)重復序列分析(MLVA-8)技術鑒別分離的炭疽芽孢桿菌菌株之間的差異及多態(tài)性,判定菌株的遺傳相似性以確定感染來源。

      1.5 剖剮地消毒效果評價 根據(jù)消毒前后(間隔至少24h)土壤標本的炭疽桿菌檢測情況評價消毒效果。

      1.6 資料統(tǒng)計分析 利用Excel2003進行數(shù)據(jù)錄入和分析。

      2 結 果

      2.1 基本情況 本次疫情發(fā)生在白沙鄉(xiāng)高坪村大沙土組,該鄉(xiāng)位于甕安縣西部,距縣城40多千米。該村組離鄉(xiāng)政府所在地約10km,與建中鎮(zhèn)果水村后司壩組比鄰,為漢族村寨,山地丘陵,交通為土路。該村轄9個自然寨,共30戶約150人,環(huán)境衛(wèi)生狀況一般,經(jīng)濟、文化較差,村民缺乏防病意識,有剖食病死牲畜習慣。該村共飼養(yǎng)大牲畜約35(牛15頭,馬20匹),均放養(yǎng),近期未引入外地大牲畜。該村比鄰的后司壩組2009年發(fā)生疑似炭疽疫情(報告4例),兩村牲畜可同草場放養(yǎng)。該村近年來未開展畜間預防接種工作,近期無新買入牲畜。

      該村有村衛(wèi)生室,村民就醫(yī)方便。

      2.2 人間疫情情況

      2.2.1 流行強度 本次疫情共有密切接觸者66人,發(fā)生臨床皮膚炭疽5例,罹患率7.58%,無死亡。

      譚鐵牛院士在第十九次中科院院士大會上作的《人工智能:天使還是魔鬼》主題報告中指出,人工智能技術本身沒有天使和魔鬼之分,是天使還是魔鬼取決于人類自身,應該未雨綢繆,確保人工智能的正面效應。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指出的,要整合多學科力量,加強人工智能相關法律、倫理、社會問題研究,建立健全保障人工智能健康發(fā)展的法律法規(guī)、制度體系、倫理道德。

      2.2.2 空間分布 5例病例均居住在甕安縣白沙鄉(xiāng)高坪村大沙土組,分布于4個家庭。

      2.2.3 時間分布,在5月25日參與病死馬剖剮后,3例病例在5月27日發(fā)病,2例在5月28日發(fā)病,本次疫情中炭疽的潛伏期中位數(shù)為2d(范圍:2d~3d)。

      2.2.4 人群分布 男性4例,女性1例,最小年齡38歲,最大年齡69歲。均為農(nóng)民。

      2.2.5 病例臨床特征 經(jīng)病例搜索,全村共5例符合病例定義,臨床表現(xiàn)為手、前臂等暴露部位皮膚出現(xiàn)紅斑、丘疹、水皰,周圍組織腫脹、浸潤,中央壞死形成潰瘍性黑色焦痂,周圍皮膚腫脹,疼痛不顯著。炭疽癰具體發(fā)生部位為左手腕部橈側1例,右手手背及小手指1例,左上肢前臂近腕處背面1例,左上肢前臂手腕前側1例(被切引流),雙上肢前臂及左手背1例(圖1)。

      2.2.6 病例診療 5位患者均在寨內自用草藥治療,無效果,至6月3日病情越發(fā)嚴重,其中2例到高坪村衛(wèi)生室就診,予以抗感染治療,效果不佳,2患者以皮膚感染收治入縣醫(yī)院,其中,1例切開引流。6月4日3例到鄉(xiāng)衛(wèi)生院就診,考慮為疑似皮膚炭疽,將情況報告縣CDC和鄉(xiāng)政府,縣CDC即赴現(xiàn)場調查,并報告黔南州CDC和省CDC。6月5日省、州CDC派專業(yè)人員赴現(xiàn)場調查,將病例全部轉入縣人民醫(yī)院單間隔離,經(jīng)抗菌治療后,炭疽癰水腫逐漸消退,結痂褪屑,全部痊愈。

      2.3 流行因素調查

      2.3.1 畜間疫情 調查發(fā)現(xiàn),高坪村王澤友家1匹馬于2013年5月25日中午突然死亡,解剖者反映馬死后腹脹,未見口鼻和肛門流血,頸部放血不凝固,內臟情形未觀察。

      2.3.3 密切接觸者的發(fā)病危險因素 對參與死馬的搬運、剖剮或洗切加工、食用者共66人開展回顧性隊列調查,分析不同暴露方式的感染風險,結果:搬運+剖剮+洗切加工+食用者發(fā)病3例,罹患率100%,搬運+剖剮+食用者發(fā)病1例,罹患率100%,洗切加工+食用者發(fā)病1例,罹患率7.14%,提示搬運、剖剮和洗切加工是皮膚炭疽感染的高危因素。

      2.4 實驗室檢測

      圖1 甕安縣白沙鄉(xiāng)2013年皮膚炭疽患者病灶Fig.1 Lesions of patients with cutaneous anthrax in Baisha Town,Wengan County,2013

      2.4.1 疫情標本采集及炭疽芽孢桿菌檢出情況共采集38份樣品,5份檢出炭疽芽孢桿菌,總檢出率13.16%。其中,從4份病人皮膚病灶滲出液中的1份檢出炭疽芽孢桿菌,檢出率25%;消毒后共剖剮地土壤標本26份,4份檢出炭疽芽孢桿菌,檢出率15.38%,縣CDC采的20份消毒后剖剮地土壤標本中,2份檢出炭疽芽孢桿菌(檢出率10%),省CDC采的6份消毒后剖剮地土壤標本中,2份檢出炭疽芽孢桿菌(檢出率33%),經(jīng)檢驗,其檢出率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確切概率法P=0.22);其余樣本未檢出炭疽芽孢桿菌。

      2.4.2 炭疽芽孢桿菌的同源性 本次分離的5株炭疽芽孢桿菌用多位點可變數(shù)量串聯(lián)重復序列分析(MLVA-8)技術分型鑒定,其遺傳相似度100%。

      2.5 控制措施 當?shù)卣闪⑿竽?、衛(wèi)生等部門防控領導小組,制定應急方案。醫(yī)療衛(wèi)生部門調查登記并醫(yī)學觀察密切接觸者,于縣人民醫(yī)院隔離抗菌治療現(xiàn)癥病人,對病家及洗切加工場所進行了消毒,對村民進行了健康教育宣傳,嚴禁剝食不明原因病死畜;畜牧部門對疫情周邊村寨的大牲畜開展了炭疽疫苗應急接種,對病死馬圈舍及剖剮地進行了消毒,對當?shù)剞r(nóng)貿(mào)市場交易的牲畜及馬肉進行了檢疫,防止疫區(qū)病畜和疫肉流出,追查部分剖剮的病死馬馬肉和馬皮,對剖剮殘余物和追查物進行了焚燒深埋處理。經(jīng)上述處置,無后續(xù)疫情發(fā)生。

      3 討 論

      炭疽是由炭疽芽孢桿菌(Bacillusanthracis)引起的人獸共患的急性傳染病,對農(nóng)業(yè)和人類健康的危害嚴重[2]。炭疽芽胞桿菌能夠在極端生存狀態(tài)下形成芽孢,因此,炭疽全球性存在,不可消除[3]。炭疽芽胞桿菌可導致人類和家畜嚴重疾病,多以散發(fā)病例和局部暴發(fā)為主[4],常為一種地方性傳染病[5]。本次調查發(fā)現(xiàn),該疫情為一起聚集性人間皮膚炭疽疫情,感染直接原因是村民搬運、剖剮及洗切加工病死馬引起。另外,死馬疫情未能及時發(fā)現(xiàn)上報和預警;村民就醫(yī)意識不強,未及時就醫(yī),延誤了疫情發(fā)現(xiàn)和上報;風險溝通不到位,村民對該病的危害嚴重性缺乏科學認識,加之經(jīng)濟欠發(fā)達,村民不舍得丟棄病死畜,也不知道如何正確處置病死畜,這些因素促使了該起疫情的發(fā)生。文獻報告與之類似[4,6-8]。因此,要加強宣傳教育,告訴村民“不宰殺不剖剮不食用病死牲畜”,發(fā)現(xiàn)不明原因死亡的病死牲畜要立即報告當?shù)匦竽敛块T,強化提高村民防病意識和能力。

      從1例病人的皮膚病灶滲出液中檢出炭疽芽孢桿菌,屬我省近十年分離的第1株人源菌株,經(jīng)分析,其檢出與該病例的炭疽癰被皮膚科醫(yī)生切開引流,所采組織液量大且為組織深部等因素有關,提示對皮膚炭疽癰病例可在規(guī)避形成瘺管的前提下穿刺采集較深的組織液開展培養(yǎng)明確診斷。

      炭疽芽孢對外界抵抗力強,可在土壤中長期存活[9]。因此在炭疽疫情處置時,對疫點的消毒是非常重要的工作,衛(wèi)生部發(fā)行的《炭疽防治手冊》和農(nóng)業(yè)部《炭疽防治技術規(guī)范》(2008年)中均明確規(guī)定了對疫點的消毒方法。但是本次疫情中調查組發(fā)現(xiàn)消毒后的剖剮地土壤未能被20%漂白粉上清液完全滲透,采集的土壤標本中仍能分離出炭疽桿菌,提示當?shù)貙ζ蕜幍叵静坏轿坏膯栴}。如果被污染土壤中的炭疽芽孢未被徹底殺滅,則為日后炭疽疫情的發(fā)生留下隱患。因此,建議疾控機構和動物疫病防治機構應嚴格執(zhí)行有關技術規(guī)范,做好疫點的終末消毒,分別消毒病人和病死畜污染環(huán)境,做好炭疽動物的無害化處理,并對消毒效果進行實驗室評價,經(jīng)動物防疫監(jiān)督機構審驗合格后方可解除疫點/疫區(qū)。

      本調查不足之處,消毒前所采土樣和1份存放的馬肉均未檢出炭疽芽孢桿菌,分析原因可能與采樣點部位、土壤量、馬肉保存時間較長及病死馬體內炭疽菌的分布等影響因素有關。暴露方式調查時因事件發(fā)現(xiàn)時間較晚,暴露者回憶不起暴露部位是否有傷口。另外,鑒于放馬的場地寬泛,其生境無特異指征,所以未進一步采放馬地的土壤追溯病死馬的感染來源。(感謝州、縣疾控的其余參與者及李世軍博士對MLVA分析的幫助)

      [1]Keim P,Price LB,Klevytska AM,et al.Multiple-locus variablenumber tandem repeat analysis reveals genetic relationships within Bacillus anthraces[J].J Bacterial,2000,182(10):2928-2936.

      [2]Wang BX,Smith KL,Keys C,et al.Bacillus anthracis DNA classification and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in China[J].Progr Micro-biol Immunol,2002,30(1):14-17.(in Chinese)王秉翔,Smith KL,Keys C,等.中國的炭疽桿菌DNA分型及其地理分布[J].微生物學免疫學進展.2002,30(1):14-17.

      [3]Little SF,Webster WM,F(xiàn)isher DE.Monoclonal antibodies directed against protective antigen of Bacillus anthracis enhance lethal toxin activityinvivo[J].FEMS Immunol Med Microbiol,2011,62(1):11-22.

      [4]He J,Su YX,Wang ZQ,et al.Isol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etiology and diagnosis on an outbreak of human and animal anthrax[J].Bull Acad Mil Med Sci,2006,30(1):98-99.(in Chinese)何君,蘇裕心,王爭強,等.一起突發(fā)炭疽疫情的診斷和病原的分離鑒定[J].軍事醫(yī)學科學院院刊,2006,30(1):98-99.

      [5]Tao Q,Pan JX,Xie Y.Analysis of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causes of outbreaks of anthrax in Guizhou Province[J].Chin J Epidemiol,2001,22(5):393-394.(in Chinese)陶沁,潘家秀,謝陽.貴州省炭疽流行特征及爆發(fā)原因分析[J].中華流行病學雜志,2001,22(5):393-394.

      [6]Sun ZY,Tang GP,Wang SH.Report on an epidemiological investigation of an outbreak of human and animal anthrax[J].Chin J Pest Ctrl,2012,28(2):208-209.(in Chinese)孫正勇,唐光鵬,王勝華.1起炭疽疫情的流行病學調查報告[J].醫(yī)學動物防制,2012,28(2):208-209.

      [7]Zou ZT,Tao Q,He P.Analysis of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causes of outbreaks of anthrax in Guizhou Province,2000-2003[J].Chin J Pest Ctrl,2005,21(2):105-107.(in Chinese)鄒志霆,陶沁,何平.貴州省2000-2003年炭疽流行特征及暴發(fā)流行原因分析[J].醫(yī)學動物防制,2005,21(2):105-107.

      [8]Yao GH,Wang D,Guo J,et al.Response and evaluation of the disinfection effects on an outbreak of anthrax in human being and cattle in Guizhou[J].Chin J Epidemiol,2013,34(1):101-102.(in Chinese)姚光海,王丹,郭軍,等.一起人畜炭疽疫情的現(xiàn)場處置及消毒效果評價[J].中華流行病學雜志,2013,34(1):101-102.

      猜你喜歡
      甕安縣炭疽芽孢
      帶你走進炭疽的世界(下)
      帶你走進炭疽的世界(上)
      2005-2018年中衛(wèi)市炭疽流行因素分析
      解淀粉芽孢桿菌Lx-11
      解淀粉芽孢桿菌的作用及其產(chǎn)品開發(fā)
      側孢短芽孢桿菌A60
      甕安縣召開2017年離退休干部、老年教育和關心下一代工作會議
      晚晴(2017年6期)2017-06-20 07:52:26
      甕安縣關工委開展法治進校園宣傳教育活動
      晚晴(2017年5期)2017-05-23 22:14:03
      城鎮(zhèn)建設規(guī)劃存在的問題與應對策略探討
      油茶炭疽病菌拮抗木霉菌的分離與篩選
      麦盖提县| 厦门市| 昭苏县| 汉阴县| 汉川市| 湘乡市| 嵊泗县| 商都县| 葵青区| 陆川县| 长岛县| 东丽区| 紫金县| 灌南县| 汽车| 湾仔区| 邢台市| 灵璧县| 崇信县| 青川县| 九龙城区| 上饶市| 栾川县| 隆昌县| 隆安县| 大埔区| 孟州市| 玉环县| 景东| 永城市| 察雅县| 尼玛县| 澄江县| 临漳县| 福鼎市| 绍兴县| 曲松县| 松桃| 武鸣县| 永春县| 韶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