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海虹
縱觀人們對教學評價的研究,大多從其宏觀的角度入手,注重形成性評價與總結性評價,忽略微觀上對學生的評價即課堂評價。這是因為他們尚未認識到課堂評價的重要性。課堂評價語言是實施課堂評價的主要媒介,它看似很普通卻對學生的學習產生重要影響。本研究通過調查、分析目前教師使用最多的評價語言,找出其中的問題,使廣大的教育工作者認識到教師評價語言的重要性,并給出提高課堂評價語言有效性的策略和建議。
課堂評價語言有效性問題策略教師向學生傳授知識、發(fā)展學生的能力、了解學生的發(fā)展水平及潛能都是在課堂教學中實現(xiàn)的。在傳統(tǒng)教學評價中,教師扮演著“主宰”的角色,學生是被動的接受者,教師作用的無限放大致使學生特別看重教師的評價,教師的評價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甚至影響學生健康人格的塑造,這就要求教師重視課堂評價,提高課堂評價語言的有效性。
一、課堂評價語言的基本內涵
“語言是約定俗成的聲音符號與意義相結合的符號系統(tǒng),它是完成教學任務的主要工具”,課堂評價語言是在課堂上教師使用有聲語言和無聲語言對學生的表現(xiàn)做出即時評價的媒介。
二、運用課堂評價語言的具體方法
教師課堂評價方式始終如一,語言枯燥乏味,不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喪失學習的興趣。教師應該根據(jù)不同的教學情境以及學生身心發(fā)展的特點,采用多樣化的課堂評價方法。
(一)口述點評
在課堂教學中,大多數(shù)教師采用口述點評的方式。教師在贊賞學生時,“好或者很好”占據(jù)評價的全部而具體好在哪里卻無從而知。在新課程下,我們可采用這樣四種口述點評的方法:(1)詼諧、幽默性語言;(2)指導、啟發(fā)性語言;(3)激勵性語言;(4)賞識性語言。
(二)體態(tài)語點評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一個欣賞的微笑、鼓勵的眼神、肯定的手勢,帶來的效果往往都是此時無聲勝有聲的。
(三)口述與體態(tài)語相結合
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需要教師與學生進行心靈的交流,而教師口述與體態(tài)語的有機結合就成為交流的方式之一。教師鼓勵的語言加上滿懷情意的動作,完成了師生之間心靈的溝通,學生自然而然地投入到學習當中。
三、課堂評價語言存在的問題及策略
(一)問題
教師由于語言的匱乏并不能對學生精彩的發(fā)言或表現(xiàn)給予適當、有效的評價,教師課堂評價失效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1)教師雖注意了評價但使用的卻是“放之四海皆準”的老話;(2)教師在評價時不關注情境以及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一味獎勵卻不懲罰,致使評價失當;(3)教師使用挖苦、打擊、侮辱學生人格的話語使學生自尊心嚴重受挫,失去學習的積極性。
(二)提高課堂評價語言有效性的策略
教師課堂評價語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學生課堂學習的效果而教師在課堂評價中又存在著諸多的問題,這就需要教師采取相應的策略解決問題,使學生獲得最大程度的發(fā)展。
1.提高教師的語言素養(yǎng)
語言是一種社會現(xiàn)象,日常生活中,人們使用語言進行溝通、交流。但是在教學中,教師的語言除了用于思想交流外,更為重要的是向學生傳授系統(tǒng)的科學文化知識。我們常常聽到這樣的話:“這位老師的水平很高但是卻講不出來”,水平很高證明教師具備較強的專業(yè)素質,講不出來就說明教師不具備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不能把自己的知識通過語言展現(xiàn)給學生。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教師面對的工程關系著學生的靈魂,而非鋼筋、水泥,教師教學的工具是語言而非圖紙、測量儀,教師工作的特殊性決定教師要具備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
2.做足課前準備
很多教師不能對學生的表現(xiàn)給予即時、有效的評價,一方面,是因為教師的素質不高,另一方面,也與教師未做好充分的課前準備工作有關,教師的精力全花在下一步講什么、怎么講上就會忽略學生說了什么,更不會給學生即時的反饋。備課是上好課的前提,備課除了要熟悉教學內容外還要了解學生狀態(tài),充分的估計和預料課堂上學生可能出現(xiàn)的結果。
3.在課堂上要觀察學生反應,學會傾聽
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同樣同一個問題,不同的學生會有不同的理解。如果教師沒有傾聽學生的表達,只是按照自己的思路講解,學生就會認為教師在敷衍了事,因此也錯過了教育的最佳時機。教師傾聽,除了要傾聽學生的語言看懂學生的表情,甚至要與學生進行心靈的溝通。實際上,教師何時評價,如何評價,應該取決于對學生即時表現(xiàn)的觀察、學生發(fā)言的傾聽以及學生表情的關注,教師有些評價語言可以預設但大多數(shù)應取決于學生的課堂表現(xiàn)。
4.課堂評價語言要有創(chuàng)新性
“好,很好。太好了”!類似這樣的評價語言激不起天真爛漫的學生內心的一絲漣漪。教師的評價語言要因時、因人、因課程而異,教師應該在日常生活、教學中學習語言的藝術,努力形成自己的語言風格。教師要提高自己的語言素養(yǎng)要做到:(1)不說與課堂無關的廢話,拖泥帶水;(2)說話要有條理不能顛三倒四;(3)戒太深奧,術語的使用要根據(jù)學生的年齡以及身心特點;(4)戒不懂裝懂;(5)戒平淡無生趣;(6)戒挖苦、諷刺學生,戒滿口的臟話。教師語言創(chuàng)新并不是追求華麗的辭藻而是要求教師從課堂實際出發(fā),最大限度調動學生學習的熱情。
5.實現(xiàn)平價主體的多元化
在傳統(tǒng)教學中,對學生進行評價的主體是教師,單一的評價主體很難保證評價結果的客觀,公正。為了提高課堂評價的有效性,可以讓學生參與到課堂評價中,這樣做首先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熱情,其次通過評價別人也可以發(fā)現(xiàn)自身的不足,汲取他人的長處,以做到取長補短,實現(xiàn)教學的價值目標,最后學生作為評價的主體可以在評價中激活自身思維。
6.表揚和批評要恰當
與傳統(tǒng)教育中教師對學生以懲戒為主相比,新型的教育評價具有鮮明的賞識性,這無疑是一種進步,但是教師在實踐中要避免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在批評學生時要注意批評的不是學生本身而是他的問題行為;批評的目的不是侮辱、貶低而是教育,教師要尊重,愛護每一名學生,不要在精神或身體上傷害他們,因為這種傷害會損害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同時不利于學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在表揚學生時要抓住學生與眾不同的一面,不能千篇一律,從而使學生感受到教師的真誠。在課堂教學評價中,教師要使用好表揚和批評這一雙刃劍。
教師的評價語言是一門藝術,教師應該不斷提高自己的思想修養(yǎng),注重生活積累,從而使自己的課堂精彩紛呈。對于課堂評價語言有效性的研究是沒有止境的,由于筆者的閱歷、學識以及其它方面存在欠缺,所以對課堂評價語言有效性的研究還不夠深入,存在著不足,筆者將在今后的學習中不斷充實自己,彌補不足,從而為中小學教師改進自己的課堂評價語言提供更有價值的建議和策略。
參考文獻:
[1]郭啟明.教師語言藝術.語文出版社,1992.
[2]饒玲.課程與教學論.中國時代經濟出版社,2004.
[3]朱旗.試談課堂教學中教師的評價藝.語文教學通訊,1999.
[4]張虹.提高課堂評價語言有效性的研究.中國學術期刊網(wǎng),200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