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璠
四肢骨折在創(chuàng)傷救治中占重要地位,而對于開放性骨折病例外固定架治療既能使骨折部位保持良好的體位,又不增加機體的創(chuàng)傷,同時患者可早期開始關節(jié)活動[1]。但是外固定架固定所需要的時間較長,很容易出現(xiàn)全身或局部并發(fā)癥,在這些并發(fā)癥中,外固定架術后針孔處感染,不僅對治療效果產(chǎn)生影響,更會給患者帶來肉體和精神上的雙重傷害。預防外固定架針孔處感染顯得尤為重要。傳統(tǒng)的方法是在患者針孔處進行2次0.5%活力碘消毒之后,然后再用無菌的紗布覆蓋,但此方法在臨床上容易引起針孔處感染。我科采用美皮康新型泡沫敷料換藥,取得了較滿意的效果。
隨機抽取2012年2月-2013年10月在我院骨科中心住院行外固定架手術治療且診療時間>2周的患者60例,將其分成對照組與實驗組。對照組31例,男性23例,女性8例,年齡19~78歲,其中脛腓骨骨折患者20例,肱骨骨折患者11例。實驗組29例,男性22例,女性7例,年齡18~75歲,其中脛腓骨骨折患者19例,肱骨骨折患者10例。2組年齡、性別、骨折部位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表1 2組術后更換敷料次數(shù)比較 (次)
2組患者手術后均行外固定架固定?;颊咝型夤潭芄潭ㄐg后,針孔護理均為同一護士完成。2組均采用0.5%活力碘消毒針孔,并用無菌干棉球擦干,實驗組采用美皮康泡沫敷料貼于患處,對照組采用無菌性開口紗布敷料對患者針孔處交叉覆蓋,并使用膠布局部固定。敷料進行更換的標準是患者浸濕面積達到2/3左右[3]。
比較2組每天更換敷料次數(shù)及外固定針孔處和周圍皮膚紅腫、滲出情況。
各組數(shù)據(jù)均采用SPSS 14.0統(tǒng)計軟件進行分析,采用χ2檢驗,以P<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術后1~5d,實驗組每天更換敷料次數(shù)少于對照組(表1)。術后7d,實驗組針孔處及周圍皮膚出現(xiàn)紅腫、滲出的例數(shù)比對照組少(表2)。
表2 術后7d外固定架針孔處和周圍皮膚紅腫、滲出情況比較 (例)
外固定架固定是四肢開放性骨折常見的治療技術。固定針孔處術后出現(xiàn)出血、早期有滲出液現(xiàn)象較常見。外固定架針孔處感染主要表現(xiàn)為針孔周圍皮膚紅、腫、熱、痛及針孔處滲液等癥狀,若針孔處感染沒有得到有效的控制,進一步發(fā)展可導致骨髓炎、關節(jié)感染和深部軟組織化膿性炎癥[4]。因此,預防針孔處感染是骨科護理工作較重要的一項內容。
長期以來,采用的傳統(tǒng)消毒加無菌紗布敷料覆蓋的方法,對滲出液吸收效果較差,易增加感染機會。出現(xiàn)感染時,每天均需換藥。美皮康是軟聚硅酮粘膠技術系列泡沫敷料,軟聚硅酮粘膠是由硅、水、油按特定比例組成的特殊高分子物質[5],它能夠保持針孔環(huán)境濕潤,利于在濕度、溫度和pH適宜的情況下有效地預防針孔處感染的發(fā)生。美皮康敷料具有多孔性,吸收水份強,可避免局部潮濕,表面張力低,富有彈性,可塑性強,背襯光滑、防水、透氣,可減少對局部皮膚的直接刺激,同時對針孔與外界也起著屏障的作用[6]。
本組資料表明,采用美皮康敷料的患者換藥次數(shù)、外固定架針孔處和周圍皮膚紅腫、滲出情況均少于傳統(tǒng)方法。由此可見,使用美皮康敷料能有效預防并減少針孔處感染,保持針孔周圍的清潔。
綜上所述,美皮康敷料與傳統(tǒng)活力碘消毒方法比較,換藥次數(shù)減少,能有效地預防外固定架針孔處感染,操作簡單。
[1]曹婧,彭伶麗,王金,等.美皮康在骨科外固定架患者護理中的應用.現(xiàn)代生物醫(yī)學進展,2012,12(19):3719-3721.
[2]陳一平.外科換藥法在骨牽引針眼護理中的運用.護士進修雜志,2008,23(4):364-365.
[3]程錦珍,涂麗春,朱彩云,等.美皮康在下肢骨牽引針孔換藥護理中的應用.當代醫(yī)學,2011,17(9):105-106.
[4]胡三蓮,朱瑞雯,許燕玲,等.兩種骨牽引針孔護理方法在下肢骨牽引患者中的應用效果.解放軍護理雜志,2010,27(5B):756-757,787.
[5]何新榮,黃媛媛.美皮康敷料對無創(chuàng)呼吸機帶機患者壓瘡預防的效果觀察.護士進修雜志,2010,25(5):465-467.
[6]Li YH,Cai WZ,Wang FL.The research and prospects about the closed-type dressing.Foreign nursing fascicule,2002,21(3):106-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