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國新
我總是對故鄉(xiāng)的堰塘一往情深,魂牽夢縈,是因為我對它愛得太深的緣故!我的老家門前30米處東南方,有一口呈月亮形的堰塘。塘水清清幽幽,一年四季池水飽滿。
我是喝堰塘的水長大的。我住的臺子叫姜葛臺,但沒有一個姓姜的人,只有七八戶人家,大家都吃塘里的水。每天清晨,臺子上的人,挑著兩只木桶,去塘里挑水。塘里的水用來飲用、煮飯、燒菜。塘里的水,感覺是那么鮮活,那么有味,那么純潔,那么自然,那么美妙。
我是食堰塘里的魚長大的。小時候,我愛釣魚,特別喜歡到堰塘里去釣。我自制一根竹竿,買一根塑線,系一根魚鉤,把家里的米拌上一點酒,朝塘中的空隙處一拋,幾分鐘,伸出釣竿放下魚鉤,就有魚兒咬鉤了。一扯竿子,就會有一條半斤以上的鯽魚,活蹦亂跳地躍出水面。堰塘里以鯽魚、黑魚、鱔魚居多,其次是泥鰍、草魚、鳊魚。特別是夏天的早上,堰塘里的魚三五成群地戲水。到了臘月,荷葉、蒿草枯萎了,水草沉了,塘水不再豐盛了。村里的人會干塘。抽水機把塘水抽干了,一是撈魚,二是挖藕。各家各戶的大人小孩都不約而同來到塘邊。眼看著塘水慢慢少下去,里面的魚兒一個一個動起來,東躲西藏,大人孩子們就高興了。大家下水把魚捉上來,集中后按人頭分魚。堰塘里的魚似乎是撈不完的,每年都有。真是一方水土養(yǎng)育一方人??!
我是吃堰塘里的蓮蓬長大的。月亮彎似的堰塘里,齊刷刷長滿荷葉,青枝綠葉,好比鄉(xiāng)村的姑娘,清麗可愛。早春時節(jié),波光粼粼的塘水里,小荷又露出尖尖角了,破水而出,慢慢長大。霎時,堰塘全部布滿,慢慢尖尖角舒展開來。春夏之交的時節(jié),尋著尖尖角抽藕梢,藕梢細長白嫩,又脆又甜。但藕梢是抽不完的,塘底的根又冒上尖尖角。到了夏天的時候,荷葉長成斗笠一樣大了,堰塘里變成了綠色的世界。接著荷葉旁邊又長出一個尖尖角了,像毛筆一樣大小,慢慢變成粉紅色的荷花綻放。荷花和荷葉散發(fā)出淡淡的清香,沁人心脾。它們好像母女,好似姐妹,相依相偎,各顯風姿。六月天,奶奶腌菜的時候,就叫我去塘邊摘一些荷葉,那時的荷葉真是茂盛,甚至長到塘埂上了,順手可摘。把荷葉曬干了,封腌菜壇子的口,腌菜不走味,耐存,荷葉香味撲鼻。到了夏秋之季, 荷花迅速變成蓮蓬。水上的蓮蓬、水面的菱角,一樣甘甜爽口。
我想,在我的心靈深處,故鄉(xiāng)的堰塘就是我的衣食父母??!是它養(yǎng)育了我,撫育了我,我流淌的血液中,有堰塘給予我的靈氣和養(yǎng)份!故鄉(xiāng)的堰塘,已經(jīng)在我的心靈上烙下深深的印子。故鄉(xiāng)的堰塘啊,我永遠懷念你的美好,永遠將你的美好化成我做人的動力,在我的人生中,也把自己的愛和情,去無私奉獻,讓這個世界永遠充滿愛!
(郭旺啟摘自《荊州日報》2014年2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