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論朱睦木挈對圖書文化事業(yè)的貢獻

      2014-11-28 18:49陳隆予
      河南圖書館學刊 2014年8期
      關鍵詞:史志藏書

      關鍵詞:朱睦木挈;儒學經(jīng)典;藏書;史志

      摘要:明周藩宗親朱睦木挈是明代著名學者和藏書家,他在儒學經(jīng)典的???、整理與傳承方面,在圖書典籍的收藏、編目與刻印方面,在明史、周藩史及河南地方志的修纂方面,都做出了突出貢獻,他對圖書文化事業(yè)的貢獻是值得肯定和稱贊的。

      中圖分類號:G25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1588(2014)08-0138-03

      朱睦木挈(1518~1587),明代著名學者、藏書家。字灌甫,號西亭,又號東坡居士,學者稱西亭先生。朱睦木挈是明太祖朱元璋的七世孫,是藩王朱橚的六世孫,祖籍濠州(今安徽鳳陽縣)。朱元璋于洪武三年(1370)將其第五子朱橚封為吳王,洪武十一年(1378)改封周王,命他與燕、楚、齊三王同駐鳳陽。洪武十四年(1381)朱橚就藩開封,以宋朝故宮為府第,其后世代就在開封居住。朱睦木挈作為周藩宗親,就生長在開封。 他的父親朱安河是周藩的奉國將軍,以孝行聞名,曾受到朝廷的嘉獎。朱安河死后,周王及宗室數(shù)百人請求為他建祠堂,得到朝廷批準,并下詔賜給匾額曰“崇孝”。由于朱睦木挈不是周藩王的嫡傳子孫,所以沒有資格繼承王位,只做了周藩的鎮(zhèn)國中尉。明朝對于皇子皇孫的封王建藩,主要是利用皇室宗親的血緣關系加強對地方的統(tǒng)治。但是,為了防止各個藩國圖謀不軌,朝廷對各藩國的監(jiān)視和戒備也是非常嚴厲的,藩王及其家人只要稍有不慎,就可能招來殺身之禍。除了嚴厲的監(jiān)督,朝廷還積極引導藩王宗親讀書治學,每逢藩王治國,朝廷都要賜給他們很多書籍,其中包括勸誡類圖書、律令、禮儀制度、儒學經(jīng)典和文學作品等,希望借此約束他們的行為,軟化他們的心志,轉移其注意力。各藩的有識之士,為了避免禍端,消除朝廷的猜疑,也自覺地把讀書、藏書、著書、刻書作為韜光養(yǎng)晦的人生策略,這大大促進了各藩圖書文化事業(yè)的發(fā)展。朱睦木挈就是在這種背景下成長起來的。朱睦木挈在圖書文化事業(yè)方面的貢獻是多方面的,現(xiàn)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探討。

      1朱睦木挈的學術活動及對儒學經(jīng)典的??薄⒄砼c傳承

      朱睦木挈從小聰穎好學、品行端莊,曾受到同郡名士李夢陽的器重?!凹伴L,被服儒素,覃精經(jīng)學,從河、洛間宿儒游。年二十通《五經(jīng)》,尤邃于《易》《春秋》?!盵1]當時有一位幾乎與王陽明齊名的大學問家叫呂柟,曾與朱睦木挈討論《易》學,被他深厚的學問功底折服后,感慨而去,足見朱睦木挈對于經(jīng)學造詣之深。朱睦木挈的學問和品行在有明一代藩王宗親中,堪稱第一。《明史·列傳·宸浫傳》在稱贊朱謀時說:“諸王子孫好學敦行,自周藩中尉睦木挈而外,莫及謀者?!盵2]說明朱睦木挈的學問和品行在朱謀之上。所以《明史》不僅給朱睦木挈單獨立傳,而且篇幅也較長。朱睦木挈去世后,“宗人頌功德者五百人,詔賜輔國將軍,禮葬之,異數(shù)也。學者稱為西亭先生”。[3]朱睦木挈在學術上的重要貢獻之一就是他對儒學經(jīng)典的???、整理與傳承。他認為本朝的經(jīng)學都是秉承宋儒的體系,宋儒把古人對于儒學經(jīng)典的注解已經(jīng)弄得殘缺不全,散亂無章。為了恢復古人對儒學經(jīng)典注解的傳統(tǒng)體系,他遍訪海內(nèi)通儒,對于見到的有價值的儒學經(jīng)典,他都要不辭辛勞進行繕寫收藏,對于像李鼎祚《易解》、張洽《春秋傳》這樣的著作,他都要寫出敘錄,介紹著作內(nèi)容、特點和價值,以達到傳承的目的。他還在家鄉(xiāng)的東坡建筑學舍,招攬?zhí)煜旅繉W者,共研學術。由于他在學問和德行方面的卓越表現(xiàn),萬歷五年(1577)被推舉為周藩宗正,總領宗室子弟的教育工作。他約定,凡宗室子弟入學者,每逢三、六、九日上午講習《易》《詩》《書》,下午講習《春秋》《禮記》,雖盛寒酷暑不可間斷,可見其傳承經(jīng)學的良苦用心。不僅如此,朱睦木挈還有大量的著作傳世。張秀民《中國印刷史》說:“藩王宗室中特別值得提出的,有三位博學多產(chǎn)作家。”[4]朱睦木挈就是其中之一,另外兩個是寧獻王朱權和他的七世孫朱謀?!睹魇贰ぶ炷滥娟鼈鳌氛f朱睦木挈的著作有8種,《明史·藝文志》著錄有10種。然而據(jù)張秀民《中國印刷史》說,“實際可考者有三十八種”。在朱睦木挈眾多的著作中,最具學術價值的就是他整理和傳承儒學經(jīng)典方面的著作。這類著作主要有《五經(jīng)稽疑》《春秋諸傳辨疑》《易學識遺》《授經(jīng)圖傳》和《經(jīng)序錄》等。其中又以《五經(jīng)稽疑》最具代表性。朱睦木挈在自序中說:“少靡所好,游心《六經(jīng)》,嘗作《春秋稽疑》(即《明史·藝文志》所載《春秋諸傳辨疑》),余未及為也。癸未四月,杜門謝客,乃取四經(jīng),時批閱焉?;蛴幸烧?,參訂諸家而折中之。且述且作,得若干卷?!盵5]從其自序可知,朱睦木挈先寫成《春秋稽疑》,后又對其他四經(jīng)進行考訂辨疑,最后合成《五經(jīng)稽疑》,這應該是朱睦木挈校勘、整理和傳承儒學經(jīng)典最重要的著作。而《易學識遺》,據(jù)《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所說,很可能是從《五經(jīng)稽疑》中析出說《易》一卷,并冠以此名。《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在評論《易學識遺》時說:“是書大旨皆辨論諸家說《易》之異同,雖薈萃不多,而頗有卓見?!盵6]《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在評價朱睦木挈對《春秋》諸傳的考辨時說他:“旁證曲引,足破穿鑿附會之論?!盵7]在談到他對《禮》的辨疑時說:“《禮》則所辨后儒增益之詞,頗為有見?!盵8]《授經(jīng)圖傳》(《四庫全書總目提要》題為《授經(jīng)圖》)是專門敘述經(jīng)學傳承源流的,是在宋章俊卿《山堂考索》的基礎上增定而成的。朱睦木挈有感于漢代以來所形成的經(jīng)學傳承“專門之學”,經(jīng)過宋儒的竄亂,其授受已經(jīng)“鮮有次第”,因此要考鏡源流,竭力恢復經(jīng)學傳承的正統(tǒng)體系?!妒诮?jīng)圖傳》“首敘授經(jīng)世系,次諸儒列傳,次諸儒著述、歷代經(jīng)解名目卷數(shù)?!盵9]《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說,在朱彝尊《經(jīng)義考》出現(xiàn)之前,“能條析諸經(jīng)之源流,此書實為之嚆矢”。[10]《經(jīng)序錄》則是采諸家說經(jīng)之書的序文,合編為一集,以便于讀者了解各家經(jīng)說的梗概。從《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對以上諸書所做的評價可以看出,朱睦木挈在經(jīng)學傳承方面所做的重要貢獻是得到后人充分肯定的。朱睦木挈除了對儒學經(jīng)典的??薄⒄砼c傳承之外,在音韻和訓詁方面也有很深的造詣,著有《韻譜》5卷,《訓林》12卷。

      陳隆予:論朱睦木挈對圖書文化事業(yè)的貢獻陳隆予:論朱睦木挈對圖書文化事業(yè)的貢獻2朱睦木挈的藏書、編目及刻書活動

      由于朱睦木挈自幼好學,所以他對于圖書典籍的收藏也是十分熱衷??梢哉f,他在學術上的突出成就,在很大程度上就得益于他豐富的藏書。特別是成年之后,為了研究和傳承儒學的需要,他通過各種途徑廣泛收集圖書典籍。當時的開封,作為周藩的國都,雖然仍是中原地區(qū)政治、經(jīng)濟和文化中心,但是經(jīng)過金、元時期的戰(zhàn)亂和兵火,其藏書已大為減少,遠遠不能滿足朱睦木挈學術活動的需要。于是他就把收集圖書典籍的目光轉向全國各地,四處奔走, 專事訪求。他在《萬卷堂家藏藝文自記》中寫道:“大梁又自金、元以來, 屢經(jīng)兵燹, 藏書之家甚少。即有, 亦皆近代之刻, 求唐以前則希矣。間或假之中吳、兩浙、東郡、耀州、澶州、應山諸處, 或?qū)戜洠?或補綴, 蓋亦有年,所得僅此, 信積書之難也!”[11]由此可見其收書范圍之廣。據(jù)史料記載,明初全國藏書之富首推江都葛氏和章丘李氏,這兩家藏書散失后,全部被朱睦木挈購去?!睹魇贰繁緜饔涊d此事說:“益訪購古書圖籍,得江都葛氏、章丘李氏書萬卷,丹鉛歷然,論者以方漢之劉向?!盵12]朱睦木挈不僅收得大量的圖書典籍,而且在閱覽時還做了大量的批注、??焙拖到y(tǒng)的分類編目工作,因此學者才會把他比作西漢的劉向。為了很好地收藏這些圖書典籍,他就在自己的住宅西側建起書堂五楹,名曰“萬卷樓”。他在《萬卷堂家藏藝文自記》中說,仿照唐人的分類方法,將這些圖書分為經(jīng)、史、子、集四類,并用各色牙簽識別。他還根據(jù)自己的藏書編撰了《萬卷堂書目》,共著錄圖書4,310部,42,750卷。其中經(jīng)部共計680部,6,120卷;史部共計930部,18,000卷;子部共計1,200部,6,070卷;集部共計1,500部,12,560卷。其后代又根據(jù)藏書的變化,對其進行不斷增補和修訂。由此可見,朱睦木挈的藏書規(guī)模在當時諸藩宗親中,乃至在整個大明朝私人藏書中,都是首屈一指的。因此《明史·高名衡傳》說“開封周邸圖書文物之盛甲他藩”[13],這是與朱睦木挈大量收藏圖書典籍分不開的。雖然萬卷堂藏書在明末清兵決開黃河時被大水淹沒,但是朱睦木挈大量收藏圖書典籍,并對其進行大規(guī)模的校勘整理、分類編目、考鏡源流,這對于繁榮中原地區(qū)的學術活動,傳承中華民族的文化血脈是具有重要意義的,因此他的貢獻是不會被歷史所淹沒的。學者們將他比作西漢的劉向,雖然有過譽之嫌,但也從一個側面說明了人們對他在收藏整理圖書典籍方面所做貢獻的肯定?!端膸烊珪偰刻嵋吩诳甲C圖書典籍時,也經(jīng)常引用《萬卷堂書目》的資料。

      朱睦木挈不僅自己藏書、校書和著書,而且還親自刻書,是真正集藏、校、著、刻于一身。朱睦木挈家中建有“聚樂堂”,專門作為其刻書之處,據(jù)《中國藏書家通典》統(tǒng)計,“聚樂堂”共刊印宋、明時期的著作20余種。根據(jù)張秀民《中國印刷史》所統(tǒng)計的明周藩刻書,可確切知道朱睦木挈刻有如下幾種圖書:朱睦木挈自著《韻譜》5卷;《蘇文忠公表啟》2卷;李鼎祚《周易集解》;張洽《春秋集注》;朱睦木挈自著《中州人物志》16卷;王教《中川先生集》。后世學者對于明人刻書多有詬病,說“明人刻書,率喜竄亂舊章”,甚至說“明人刻書而古書亡”。然而明代藩府刻書卻是個例外。明代藩府刻書多是為了學術目的,與追求商業(yè)利益的坊刻和書賈刻書不同,尤其注重圖書的??焙陀∷①|(zhì)量,所以后代學者對于明代藩府刻本稱贊有加。如著名文獻學家李致忠先生就稱贊藩府刻書“翻刊有據(jù),??庇袘{,歷來多為版本學家所稱善”。[14]朱睦木挈作為明代藩府中學問德行最為知名的學者,以他深厚的學問功底和精審態(tài)度,其所刻印的圖書自然堪稱質(zhì)量上乘,因而受學者青睞,這在當時經(jīng)濟文化已經(jīng)走向衰退的中原地區(qū)尤其顯得難能可貴。

      3朱睦木挈在史志方面的重要貢獻

      3.1關于帝王世系或事跡的

      主要有《圣典》(《明史·藝文志》著錄34卷,《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著錄24卷。該書記述明太祖開國事跡,分為81目。模仿《貞觀政要》體例,比宋濂《洪武圣政記》所載更加詳細,是研究明初歷史最重要的參考資料之一);《明帝世表》1卷(《明史·藝文志》作《帝系世表》);《建文遜國褒忠錄》2卷(此書至少有三個不同書名:《明史·朱睦木挈傳》記為《建文遜國褒忠錄》,《明史·藝文志》著錄為《遜國記》,《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著錄為《革除逸史》。實為一書。該書記述明朝第二代皇帝朱允炆被燕王朱棣篡奪帝位的事跡)。

      3.2關于周藩世系的

      主要有《周國世系表》1卷;《周乘》1卷;《鎮(zhèn)平世系錄》2卷(《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著錄為《鎮(zhèn)平世系記》),明成祖朱棣于永樂元年(1403)封周定王第八子朱有爌為鎮(zhèn)平王,朱睦木挈是他的五世孫。因為明代玉牒對于正德以后諸藩世系的記述比較簡略,所以朱睦木挈才撰成此書,專門記述朱有爌以下八世支系的家族譜系。

      3.3關于河南地方文獻的地方志和人物志

      主要有《河南通志》45卷;《開封府志》8卷(《明史·朱睦木挈傳》記為《開封郡志》);《中州文獻志》40卷;《中州人物志》16卷等。明代《河南通志》是在朱睦木挈的主持下,由朱睦木挈與鄒守愚、李濂共同修纂。對此,《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有這樣的評述:“河南之名,宋代惟屬洛陽一郡。故宋敏求作《河南志》,僅記西都典故,而不及他州。自明初設河南布政司,所屬八府,實跨河以北。封疆于古稍殊,故郡邑雖各有偏記,而未有統(tǒng)為一書者。嘉靖中始創(chuàng)為之,亦僅具崖略而已。征引未能賅洽,考證亦未能精確。國朝順治十八年,復加續(xù)修,條理粗備?!盵15]所謂“嘉靖中始創(chuàng)為之”,指的就是朱睦木挈等人于明嘉靖年間修纂的《河南通志》。盡管朱睦木挈主持修纂的這部《河南通志》還比較簡略,有征引不詳、考證不精等問題,但對于河南地方志的修纂?yún)s實有創(chuàng)始之功,清代及以后的《河南通志》正是在此基礎上續(xù)修而成的。因此,朱睦木挈對于河南地方志的貢獻是巨大的。他所修纂的《河南通志》《開封府志》《中州人物志》《中州文獻志》等地方志至今仍是研究河南地方史最重要的參考資料之一。

      4結語

      明周藩宗親朱睦木挈,在儒學經(jīng)典的??薄⒄砼c傳承方面,在圖書典籍的收藏、編目與刻印方面,在明史、周藩史及河南地方志的修纂方面,都有突出的成就,這對繁榮明代中晚期中原地區(qū)的圖書文化事業(yè)、豐富中原地區(qū)的地方文獻做出了重要貢獻,是值得肯定和稱贊的。

      參考文獻:

      [1][2][3][12][13] (清)張廷玉等.明史[M].北京:中華書局,1974.

      [4]張秀民.中國印刷史[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6.

      [5] [6] [7] [8] [9] [10] [15] (清)紀昀.四庫全書總目提要[M].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

      [11]孟昭晉.明代劉向朱睦木挈[J].圖書館雜志,1986(2): 60-63.

      [14]趙前.中國版本文化叢書·明本[M].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3.

      (編校:周雪芹)

      猜你喜歡
      史志藏書
      小毛驢藏書
      魚怎么燒
      為巾幗藏書發(fā)先聲
      美普林斯頓大學獲贈近19億元巨額藏書
      我用自強行走人生
      藏書與讀書
      我國人均藏書知多少
      用磁鐵治病,由不信到信等
      汕头市| 伊金霍洛旗| 梓潼县| 营山县| 沅陵县| 舞阳县| 诸暨市| 邢台县| 榆中县| 高密市| 丰台区| 盐津县| 昌乐县| 涟源市| 通辽市| 平塘县| 博爱县| 民乐县| 曲阜市| 工布江达县| 东方市| 阿合奇县| 山东省| 天柱县| 邢台县| 柳江县| 呼图壁县| 洞口县| 平塘县| 浦东新区| 高安市| 蒲江县| 阿荣旗| 中方县| 四平市| 公主岭市| 永春县| 新泰市| 建宁县| 无为县| 济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