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洪鋒 薛繼升
(吉林體育學院 吉林長春 130033)
青少年運動員是我國體育運動界的中堅力量,為了不斷提升體育運動能力,對青少年運動員加強體育運動訓練,對于青少年的文化教育有很大影響。當前很多青少年運動員的文化能力素養(yǎng)還有待進一步提升。青少年運動員的文化教育現狀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還有很多亟待解決的問題。加強對青少年運動員的文化教育現狀的研究,有助于采取相應的應對措施,提升青少年運動員的文化能力水平,促進青少年運動員的全面發(fā)展。本文淺述當前青少年運動員的文化教育現狀以及采取的應對措施。
一直以來,青少年運動員的體育訓練都是專業(yè)化的訓練模式,對青少年運動員的文化水平具有一定的影響,當前青少年運動員的文化教育存在的問題對其文化教育水平的提升有一定的影響。當前青少年運動員文化教育存在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從20世紀開始,體育運動形成了一種一體化管理體制,在這種體制的影響下,體育教育得到了很大的發(fā)展。我國的競技體育水平取得了很大的提升。青少年運動員是我國競技體育的中堅力量,一般從小就被選送到體育學校參加相應的體育訓練。這對運動員的文化水平有一定的影響。在加強體育運動訓練的過程中,往往會對文化教育造成忽視,在教育環(huán)境不夠完善的情況下,青少年的正規(guī)文化教育受到一定的影響,青少年運動員脫離了正規(guī)的體育訓練。
青少年運動員要加強體育訓練,與文化學習方往往會產生很嚴重的矛盾,一方面是學習與競賽訓練之間的矛盾。青少年的文化教育過程中,教學的內容具有一定的連續(xù)性和系統(tǒng)性,教學環(huán)境相對也是穩(wěn)定的,青少年運動員一般要外出參加相應的體育訓練和比賽,因此在文化教育方面往往不能接受正常的連續(xù)性文化教育。另一方面,文化教學的內容與競賽時間之間也有一定的矛盾。在當前的競技體育的運行機制和管理機制下,運動員的首要任務是要進行相應的訓練和比賽,自然會對文化學習產生很大的影響,占據文化學習的時間是不可避免的。青少年運動員所學習的基礎文化課程的教材與普通教材相同,但是時間卻比一般的學生學習時間要少很多,因此對于很多文化內容的學習往往不能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
文化教育一般是對各種基礎知識和技能進行傳授和學習,青少年運動員也不例外,也要加強各種文化內容的學習。青少年運動員一般是處在接受九年義務教育的年齡階段,但由于受到各種矛盾的限制,在義務教育的階段往往不能接受到充分的教育,我國青少年運動員九年義務教育的普及和質量得不到保證。此外,在實際的學習過程中,也缺乏相應的適合運動員特點的九年義務教育的標準以及相應的監(jiān)督機制,不利于青少年接受義務教育,文化教育水平自然得不到提升。
當前青少年運動員的文化教育的課程設置不夠完善,教材的選擇也不恰當,比如很多體校、運動隊等在對青少年運動員進行文化教育的過程中,會開設一些基礎課程的教育,比如加強對語文、數學、英語等課程的教育,但對其他課程的開設則比較少,如對音樂、美術等藝術課程的開設比較少。這對于青少年運動員的綜合能力素養(yǎng)的提升有很大的影響,不利于青少年運動員的全面發(fā)展。
經費不足是影響青少年運動員文化教育的重要障礙。近年來國家對競技體育的重視程度逐漸提高,加強了對各種體育訓練的重視程度以及相應的投入水平,但對于青少年運動員的文化教育的經費投入還不夠,經費投入不足,導致青少年運動員的教學條件相對落后,比如教學設施比較陳舊,文化教育的師資力量不足等,都會影響青少年運動員的文化教育的效率。
青少年運動員的體育訓練固然重要,但同時也要加強對青少年的文化教育,以提升青少年的綜合能力素養(yǎng)。當前青少年運動員的文化教育現狀不容樂觀,還存在一些問題。為了不斷提高青少年運動員的文化教育水平,可以從以下方面著手。
體育訓練與文化教育兩者之間的關系是相互依賴的,在實際訓練過程中,不僅要加強青少年運動員的體育訓練力度,也要加強青少年的文化教育力度,對兩者之間進行有效的協(xié)調。加強“體教結合”倡導的是加強體育與教育之間的有效結合,培養(yǎng)更多綜合能力素養(yǎng)較高的人才。學校的教育應該要加強“體教結合”的培養(yǎng)體系的建設,將青少年運動員的文化教育和體育教育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促進兩種教育模式的優(yōu)勢互補。
青少年運動員進行體育訓練的強度比較大,運動量也比較大,持續(xù)時間比較長,這對青少年的文化學習會帶來很大影響。長期的高強度訓練會導致學生的體力和精力受到影響,從而在文化學習的過程中會受到限制。因此在體育訓練的過程中,首先要盡量縮短訓練的時間,改進訓練的方法。另外要給青少年更多的時間去進行文化課程的學習。其次要根據青少年的實際狀況,如生理特征去安排具體的體育訓練時間和相應的訓練負荷內容。避免負荷量過大的訓練,合理地安排訓練時間和內容有助于學生將文化學習和體育訓練兩個方面同時兼顧,提高兩者學習的效率。
教學組織形式的發(fā)展應該是多元化、綜合化的。對青少年進行文化教育時除了根據班級進行分類授課之外,也可以加強小組學習、分組教學等教學模式。青少年運動員具有一定的流動性,比如當青少年運動員去外地接受相應的訓練時,在文化教育方面要盡量符合青少年的時間安排,可以采用分組教學的方式,對不同的運動員進行分別教學。同時,要豐富教學組織形式,滿足青少年運動員的個體差異,提高青少年運動員對文化學習的興趣。
在對青少年進行文化教育的過程中,要根據青少年運動員的特征對課程的內容進行相應的設置,與一般的學生學習的內容有一定的差距。由于青少年運動員接受文化學習的機會與時間比一般的學生要少一些,因此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要按照學生的訓練時間和周期,對課程體系進行相應的調整,對課程設置進行優(yōu)化。比如可以引進一些音樂美術等方面的課程,提高青少年運動員的個人修養(yǎng),注重運動員的德育教育,促進其全面綜合發(fā)展。在教材的設置方面,由于青少年運動員接受文化教育的時間相對較少,因此在進行文化教育時,教材的內容應該要進行適當的修改,刪減一些不太重要的內容或者將教材的難度降低一些,提高青少年運動員對文化學習的積極性和興趣。
青少年在進行各種體育訓練和比賽的過程中,文化教育自然會受到一些限制,為了不斷提高青少年文化教育的水平,要加強對青少年文化教育的經費投入,要求相應的部門要對青少年運動員的各種受教育的設施設備進行更換,對于教學經費比較短缺的問題要進行及時的解決。可以為青少年運動員提供一些電子閱覽室、多媒體教室等,為青少年運動員提供更好的文化教育的物質基礎。
青少年運動員在接受各種體育訓練以及競賽的過程中,對文化教育往往會比較忽視。各種體育訓練和比賽也會占據青少年運動員更多的時間,在接受文化教育的過程中往往會受到很大的限制。為了不斷提高青少年運動員的文化教育的水平,針對當前文化教育過程中的問題要進行及時的解決,以提高青少年運動員體育訓練以及文化教育的水平,促進其全面發(fā)展。
[1]吳秀華.加強青少年運動員文化教育的研究[J].陜西教育(高教版),2009(10).
[2]劉海榮.專業(yè)運動員文化教育現狀及改進措施[J].中國體育教練員,2005(12).
[3]馬紅梅.青少年運動員文化教育目標的確定與實現[J].中國城市經濟,2011(3).
[4]李先國,孫麒麟,毛麗娟,等.對我國運動員文化教育現狀的反思[J].山東體育學院學報,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