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啟華
摘要:隨著我國人口增長和生活水平提高,城市生活垃圾傳統(tǒng)的處理方式已經不能適應社會發(fā)展要求。高效、環(huán)保、可回收再利用的處理方式越來越被重視,要提高垃圾處理的效率,高效精確的分揀技術的應用是前提。為此,探討了一種綜合的垃圾分選工藝。
關鍵詞:垃圾處理;垃圾分選
中圖分類號:F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198(2014)10—0074—01
0前言
隨著城市規(guī)模的不斷增大,人口增多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生活垃圾近幾年來以9%左右的速度增長。常見的生活垃圾處理方式基本上都是填埋方式,然而隨著生活垃圾量的不斷增長,填埋垃圾所需要占用的土地面積越來越大,很多城市出現了“垃圾圍城”現象,嚴重影響了城市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和周邊居民的生活質量。填埋方式除了帶來占地大、投資高、污染大等問題外,同時也會造成一定的資源浪費,城市生活垃圾中有機成分占總量的60%,無機物約占40%,其中廢紙、塑料。玻璃、金屬、織物等可回收物約占總量的20%,因而迫切需要一種高效、環(huán)保、可回收再利用的垃圾處理方式。
1我國城市垃圾處理現狀
目前我國垃圾回收再利用主要有兩種方式:焚燒發(fā)電和堆肥處理。1985年,深圳從日本三菱公司成套引進兩臺日處理能力為150噸/日的垃圾焚燒爐,成為我國第一座現代化垃圾焚燒廠。1998年10月,我國第一個填埋氣體發(fā)電廠在杭州天子嶺填埋場建成發(fā)電。堆肥處理是我國城市垃圾處理使用最早也是在早期階段使用最多的方式。堆肥處理主要采用低成本堆肥系統(tǒng),大部分垃圾堆肥處理場采用敞開式靜態(tài)堆肥。
我國的垃圾分選設備的開發(fā)和利用起步比較晚,大多時候還是靠人工分選,這樣很大程度上制約了垃圾處理能力的發(fā)展。生活垃圾的機械化分選始于20世紀80年代的發(fā)達國家,將選礦技術應用于生活垃圾的機械分類實踐中,實現垃圾中可再生資源的分離和回收。對于產量大,成分復雜的垃圾,采用垃圾分選設備大大降低了垃圾人工分揀的作業(yè)強度。分選技術的依據是垃圾中個組分的物理性質的差異。如密度、顆粒大小、磁化率、光電性質等,利用這種性質差異,選用適當的設備,可將垃圾分成性質相近的若干類。針對不同垃圾成分,選擇不同的分選工藝。
常見的垃圾分選工藝有:破袋破碎、篩分分選、磁力分選、風力分選、彈跳分選、光電分選、渦電流分選、水力分選等。
2綜合分選工藝應用
我國城市生活垃圾處理方法主要以焚燒、填埋和堆肥為主,面對社會對生活垃圾,資源化、減量化、無害化處理的要求,對城市垃圾分類處理已是勢在必行。
對比表1中幾種垃圾處理方式都存在弊端,沒有一種方法能獨立實現垃圾處理資源化、減量化、無害化的總目標。垃圾的綜合處理才是合理、經濟的方法,也是實現城市社會、經濟、生態(tài)環(huán)境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重要保證。以下為推薦的一種綜合垃圾處理方式的分選工藝流程:
2.1人工初選
對原始垃圾進行初步的人工篩選,將不宜進入機器進行分選的物品或是很明顯可以歸類的物品通過人工篩選出來,比如大塊的木材、石塊或者金屬等,這些物品進入分選機械有可能會造成效率的下降或是在極端情況下?lián)p壞設備。
2.2破袋破碎
原始收集來的垃圾很多都有垃圾袋包裹,在分選前必須要對垃圾進行破袋處理,對于體積比加大的物體還要進行破碎處理通過垃圾破碎機將城市生活垃圾中的袋裝垃圾的袋子自動撕開,大塊有機物自動破碎。一種常見的垃圾破袋機結構圖如圖2所示。
2.3磁力分選
磁力分選設備最早應用于礦山選礦。利用固體廢物中各種物質的磁性差異在不均勻磁場中進行分選的一種處理方法。這一步驟可以將垃圾中的金屬物和非金屬分離,其中金屬有回收再利用的價值,減少了資源的浪費,同時這些金屬物也不適于堆肥或者焚燒。
2.4篩分分選
根據固體廢物尺寸大小不同經過滾筒篩的篩分設備對垃圾進行篩分,將物質分選為篩上物、篩中物、篩下物,篩上物主要是紙、布、革、塑料、部分有機物等,篩上物一般可用于焚燒或者再利用,篩下物為小的被破碎的無機物、玻璃及其他碎土等,這些沒有回收價值的物品將被填埋處理。
2.5風選機分選
對本風選工藝,選用簡易立式風選設備,風力分選主要將低密度、空氣阻力大的塑料、廢紙等與具有高密度、空氣阻力小的重質有機物分開,分選出來的塑料和廢紙等可以回收再利用,其他物品為適合進行焚燒處理的可燃物。
2.6光電分選
光電分選是利用物質表面光反射特性的不同而分離物料的方法,可用于從城市垃圾中回收橡膠、塑料、金屬、玻璃等物質。
2.7彈跳分選
彈跳分選主要是針對篩分分選的塞中物進行,這部分垃圾中可能混合了大部分的有機物和體積較小的沙石、磚瓦、陶瓷等無機物。利用破碎后垃圾物料特性,輸送皮帶設計彈跳功能在一面輸送物料的同時把無機顆?;蚱渌残灶w粒物彈跳分離出來,被分離出的顆粒物與輸送物料成反方向運動從而實現磚瓦、陶瓷、煤渣等物質的分離。分離出來的無機物采用填埋處理。
每個環(huán)節(jié)的最終物根據類型不同選擇焚燒、填埋、堆肥等不同的垃圾處理方式,最終將原始垃圾分類為金屬類、塑料類、紙張類、覆蓋土、堆肥垃圾、填埋垃圾,實現垃圾分類細化,提高垃圾再利用率,減少了最終填埋的垃圾量,有效的減少環(huán)境污染。
總之隨著我國垃圾產量的飛速發(fā)展,生活垃圾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種資源,不存在絕對的垃圾,通過分類處理后可以產生可觀的經濟效益,這種新型的垃圾處理技術對生活垃圾可以進行徹底有效的處理,使生活垃圾真正得到減量化、無害化、資源化。隨著人民環(huán)保意識的增強、垃圾分選技術的研發(fā)和推廣等,綜合處理將成為近期垃圾處理技術的發(fā)展方向,長遠來說,垃圾分類勢在必行。
參考文獻
[1]李傳統(tǒng)等.現代固體廢物綜合處理技術[M].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08.
[2]李秀金.固體廢物處理與資源化[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1.
[3]李國建,趙愛華,張益.城市垃圾處理工程[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3.
[4]張祿文,孫可偉.城市垃圾資源化分選工藝[J].中國資源綜合利用,2004,(01):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