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維勝
拿到管建剛老師的《不做教書匠》,封面一豎行醒目的宣傳語:“全國第一本青年教師量身定做的勵志書”映入我的眼簾?!恫蛔鼋虝场分杏性S多對人生具有啟迪作用的警句非常耐人尋味,我也摘錄了不少。但我總覺得既是教書,有一點匠氣又何妨?
我為什么這么說呢?
何為“匠”?字典上“匠”有下列三種義項:有手藝的人,如木匠、瓦匠、能工巧匠;靈巧、巧妙,如獨具匠心、匠心獨運;具有某一方面熟練技能,但平庸板滯,缺乏獨到之處,如匠氣?!敖场辈⒎琴H義詞。即使是“匠氣”一詞也非完全貶義?!敖硽狻?,既是針對某種制作上的一種感觀效果的描述,即工匠們對工藝器具及樓宇建筑上進行的雕鑿、堆砌,所顯示出來的感觀效果。也常被引用于對文字寫作方面的品評,喻詩詞文章過于追求辭藻堆砌、精雕細刻、四平八穩(wěn),便有失內容的生動和靈轉。例如“匠氣十足”。但其技藝不可否認。中國畫創(chuàng)作就可分為匠氣與文氣兩大類,匠氣是指作者運用熟練的繪畫技巧,以其精湛的筆墨和色彩技術描寫物象的表面形式或圖案色彩構成形式,將形刻畫得“惟妙惟肖”或給人以形式構成的表象色彩“美感”,這種作品多能在瞬間讓人為之感嘆,此類為以形寫形的畫匠作風。至于匠心那更是褒揚的。所以我認為教師有點“匠” 氣、“匠” 心也是令人稱道的。
教師傳授知識必須有點“匠氣”。因為首先教師對自己傳授的知識必須熟習,教師對傳授知識的運用必須熟練,否則難以去傳授知識,讓學生去運用知識解決問題。以己昏昏使人昭昭就會問題百出。葉圣陶先生曾對教師們說:“教師之為教,不在全盤授予,而在相機誘導?!边@就指出了教學方法的重要性。實踐證明,好的教學方法在傳授學生知識的時候,能夠起到至關緊要的作用。熟能生巧,所以匠氣之于教師傳授知識十分重要。
除此之外,和學生溝通有點“匠心”亦是應該的。要有說話的技巧,要巧妙地化解糾結,這也是我們任務型生本課堂小組合作學習對教師的要求。譬如我們的任務型生本課堂小組合作學習的學生分組就有技巧,就有匠心。班主任在確定合作小組規(guī)模時應綜合考慮學習任務、學生年齡、合作技能及參與程度等因素。合作小組通常采用異質分組的方式,要綜合考慮學生的成績、性別、能力、氣質、性格與家庭背景。再如我們的小組合作學習指導也是如此。在教師指導下,學生通過小組討論進行角色分工。角色分工使所有組員都承擔一定角色,并履行相應職責。教師要明確小組合作學習的基本要求、獎勵要求,激發(fā)學生參與小組合作學習的積極性。教師還要根據教學實際需要,把握小組合作學習的時機,在學習任務較多或需要突破重點難點時,在學生意見產生較大分歧或思維受阻時,都可以組織組間或班級的合作學習。教師還應該要合理控制小組合作學習的次數和每次小組合作學習的時間。在組內合作學習時,教師要向學生提供學習任務單,并努力確保全體學生都參與到小組合作學習中去。這些都需要教師的匠心和匠氣。
不能一味地否認“匠”之重要,特別是年輕的教師,有點“匠”氣又何妨!我反而認為年輕的教師首先就應該追求達到“匠”的高度,對班主任管理、自己的學科教學的“手藝”要達到熟習、熟練的程度,繼而尋求發(fā)展,追求創(chuàng)新。
責任編輯 甘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