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寄居寺院讀詩書

      2014-12-23 12:58:51張懷濤
      創(chuàng)新科技 2014年24期
      關(guān)鍵詞:呂蒙正寺院讀書

      張懷濤

      (中原工學(xué)院圖書館,河南 鄭州 450007)

      寄居寺院讀詩書

      張懷濤

      (中原工學(xué)院圖書館,河南 鄭州 450007)

      中國古代的寺院既是宗教圣地,又是讀書凈土,歷史上許多有成就者都曾有過寄居寺院讀書的經(jīng)歷。通過劉勰、王播、陸羽、賈島、呂蒙正、范仲淹、張元忭、史可法、于成龍、黃慎等人的讀書事跡,揭示了古代讀書生活的另一面。

      閱讀文化;寺院;讀書

      詩曰:

      浩渺大千尋有緣,夢系菩提根柢堅。

      書香通靈掩不住,寒來暑往讀鏡天。

      1 由參觀慈云寺引出的話題

      很早就聞知河南鞏義慈云寺的美名,但真正地親臨其境還得益于與釋延超住持的一段書緣。那是2014年3月25日,慈云寺釋延超住持將他主編的《慈云寺志》(宗教文化出版社2012年3月)一書贈予河南省部分高校圖書館。在捐贈會上眾位推舉我作為受贈者代表發(fā)言致謝,會后我們又與釋延超住持交流了許多問題。

      2014年5月2日,應(yīng)釋延超住持的盛意相邀,與好友徐建華(南開大學(xué))、崔波(鄭州大學(xué))、趙長海(鄭州大學(xué))等結(jié)伴,專程前往慈云寺探訪。始建于東漢永平七年(公元64年)的慈云寺坐落在青龍山的山坳中,這里峰巒環(huán)繞,古樹掩映,殿宇林立,香客如織。當(dāng)行至寺內(nèi)華嚴(yán)閣時,一方高大莊嚴(yán)的石碑矗立在面前,碑文中赫然有這樣的文字:

      “余弱冠多尋靜,借讀于中,鳥聲助吟詠,草色映圖書,花香蒸墨翰,嵐氣霞光滋冠服。清雅佳趣,活潑情神,真不減丹丘蓬丈?!?/p>

      此碑立于明代萬歷四十年(公元1612年),碑文《重修慈云寺千佛殿碑記》的撰著者為明代萬歷年間進(jìn)士趙景星,他在碑文中記述了自己年輕時借居慈云寺專心讀書的美好經(jīng)歷。后來趙景星任知縣,一生倡導(dǎo)為學(xué)讀書,造福鄉(xiāng)里。

      歷代寄居在慈云寺讀書的還大有人在,其中佼佼者如:明代的數(shù)術(shù)家趙迎、《西游記》作者吳承恩、詩人趙應(yīng)斗,清代的舉人李友桃、詩人張凌云、地方名土郝金佩等。釋延超住持認(rèn)為,很早以前就有讀書人借寺院苦讀的風(fēng)尚,其原因大致有:一是考慮寺院寂靜安寧,利于專心讀書以應(yīng)科舉,他們在此處讀書或愿支付膳宿費(fèi),或替寺院作文書工作來補(bǔ)償;二是讀書人或家庭清貧,或遭遇禍難,獲得了寺院同情,寺院給予免費(fèi)膳宿招待,有時還資助他們上京趕考的路費(fèi);三是寺院藏經(jīng)閣中除了收集佛經(jīng)之外,還有其他經(jīng)、史、子、集書籍,可供讀書人閱讀;四是很多寺院都設(shè)立了寺學(xué),兼授僧俗生徒,高僧們具有深厚的文化水平和學(xué)術(shù)造詣,可以與之切磋探討[1]。

      2 在寺院讀有所成的名人

      中國古代的寺院既是宗教圣地,又是讀書凈土,歷史上許多有成就者都曾有過寄居寺院讀書的經(jīng)歷。

      劉勰是南北朝時期杰出的文學(xué)理論家。他早年父母雙亡,留給他的財產(chǎn)就是幾卷書。小劉勰白天進(jìn)山打柴,夜里想讀書卻買不起燈油蠟燭,于是就跑到金華寺借佛殿的長明燈讀書。金華寺的住持僧祐長老很有學(xué)問,禪房里收藏著不少典籍。一天,夜里值更的僧人稟報說,深夜佛殿里傳出了瑯瑯讀書聲,僧祐便想親自察看明白。這天,僧祐長老暗暗藏在佛殿等候,初更后果然從墻外跳進(jìn)一個瘦小身影,臨近一看是個孩子。僧祐問清了小劉勰的目的,十分歡喜,當(dāng)場收劉勰為徒,并將禪房的書供劉勰閱讀。在僧祐指點下,劉勰對諸子百家詩詞歌賦無一不精,30多歲時寫成了《文心雕龍》一書。該書是中國古典文學(xué)理論史上的巨著,對后世的文學(xué)創(chuàng)作與閱讀有著深遠(yuǎn)影響[2]。

      王播是唐代穆宗、文宗兩朝宰相。他父親去世很早,母親無力撫養(yǎng)兄弟三人,王播便寄居在揚(yáng)州普照寺木蘭院讀書,與僧人共齋。時間久了,僧人對王播產(chǎn)生了厭倦情緒,過去是開飯前敲鐘,到后來僧人用完齋飯才敲鐘,待王播到來時已飯盡釜空。王播在饑寒交迫中奮發(fā)讀書,終于進(jìn)士及第。后來他的兩個弟弟王起、王炎也都勤奮好學(xué)中了進(jìn)士,一家三進(jìn)士,頗為時人所榮。在30年后,王播出任淮南節(jié)度使(治揚(yáng)州),重游此寺時,發(fā)現(xiàn)人們因敬慕他而將他以前題的字都用碧紗遮護(hù)了,王播便即興賦詩兩首:“三十年前此院游,木蘭花發(fā)院新修。如今再到經(jīng)行處,樹老無花僧白頭?!薄吧咸靡蚜烁魑鳀|,慚愧闍黎飯后僧。三十年來塵撲面,如今始得碧紗籠。[3]”

      陸羽是唐代的著名學(xué)者和茶葉專家。他出生后就被遺棄,被智積禪師收留撫養(yǎng),在寺院之中他以僧為師,事師如親。陸羽開始懂事時,看到僧人個個誦經(jīng),覺得很有意思,就跟著學(xué),于是對讀書產(chǎn)生了興趣。智積禪師見陸羽誦經(jīng)專心,便動員他削發(fā)為僧,可陸羽自小有主見,他只愿讀書識字,并不愿出家。后來,在智積禪師指導(dǎo)下,他廣讀書籍。一次他在書中意外發(fā)現(xiàn)有一段關(guān)于茶葉的記載,激發(fā)了他茶葉研究興趣,于是便廣泛閱讀這方面書籍,并跋山涉水,實地考察。經(jīng)過多年努力,他終于寫出了對茶葉發(fā)展做出卓越貢獻(xiàn)的世界第一部茶葉專著《茶經(jīng)》,他也被后世尊稱為“茶圣”。他還編著過《江表四姓譜》、《南北人物志》、《吳興歷官志》等著作[4]。

      賈島是唐代著名詩人,人稱“詩僧”。他出身于布衣之家,少年時家境貧寒,歷盡漂泊,迫于生計,出家為僧,法號無本。他雖然落發(fā),但仍然對寫詩作賦也十分癡情。一次他騎驢走在街上,見曲江池畔樹上鳥兒盤旋棲宿,隨口詠了“鳥宿池邊樹”的詩句,正好有座寺廟,就聯(lián)想出下句“僧推月下門”。又覺得“推”字欠佳,不如“敲”字,于是邊走邊思索。行到長安街頭,凝神駐足,一邊苦詠,一邊用手作“推敲”之狀,竟忘記一切,連時任京兆府尹韓愈的車騎路過也不知覺。跟班加以呵責(zé),韓愈問明情況之后,覺得賈島是一個可造就人才,便收到府衙,教授詩作。此后,“推敲”便成為修辭學(xué)上常常引用的典故[5]。

      呂蒙正是北宋名臣,曾三度為相。早年其生母與父親不和,被父親趕出家門。他隨生母寄居在洛陽龍門山的一個寺院里。方丈可憐他們母子,特別是看重呂蒙正勤奮好學(xué),為人善良,就派人為他們母子在禪院附近山上鑿了一個石洞安身。由于呂蒙正深受磨難,學(xué)習(xí)刻苦,熟讀經(jīng)書,深得佛學(xué)教誨,科舉殿試時,他的試卷就與眾不同,沒有長篇大論,卻抓住佛學(xué)悟“空”受“苦”的道理,最后金榜題名,一舉奪魁,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平民出身的狀元宰相。呂蒙正為官后,剛直不阿,知才善用,處處為百姓著想,對上遇理敢直言,對下寬容有雅度。豫劇《彩樓記》、川劇《呂蒙正趕齋》、河南墜子《呂蒙正坐寒窯》等就是表現(xiàn)呂蒙正早年苦讀生活的[6]。

      范仲淹是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學(xué)家、軍事家、教育家。他兩歲喪父,由于貧無所依,家道艱難,母親謝氏便帶著剛剛4歲的范仲淹改嫁。范仲淹少有操志,他先是在私塾求學(xué),為了靜心讀書,又到地處深山中的醴泉寺寄宿讀書,在這里艱苦地度過了整整3年。他每晚煮少許米粥,盛在碗里,冷卻后劃成四塊,早晚各食兩塊;沒有菜蔬,他便去山上挖割些野韭菜,切碎后拌上鹽吃,后世便有了“劃粥割齏”的典故。但他對這種清苦生活卻毫不介意,而是用全部精力在書中尋找著自己的樂趣。寺中長老念其貧苦仍篤志于學(xué),也經(jīng)常接濟(jì)他,還將自己所掌握的知識盡力傳授給他,使范仲淹在刻苦自學(xué)之余又增加了許多知識[7]。

      張元忭是明代著名學(xué)者。他少年之時就勤奮好學(xué),因其體質(zhì)較弱,父母不許他過于疲勞,但他總是在帳內(nèi)藏?zé)?,等父母睡熟后再讀書。他在少年時曾寄讀于紹興云門寺,這是一方佛教圣地和文化圣地,王羲之、陸游等先賢都曾寄居于此讀書。他于隆慶五年奪得進(jìn)士第一名,狀元及第后初授修撰,后升右諭德兼翰林侍讀。張元忭曾主講于湖南岳麓書院,當(dāng)時正值明朝政府禁止自由講學(xué),他卻致力于重振書院學(xué)風(fēng),四方士生紛紛慕名而來,繼張栻、朱熹講學(xué)之后岳麓書院又進(jìn)入了一個新的學(xué)術(shù)繁榮期。張元忭曾援手徐文長,一代奇人徐文長擊殺繼妻,是他力救得免死罪。他還寫了《遺子說》一文,告誡世人不要留田宅給子孫,宣稱“我則以賢且智待吾子”,他要求兩個兒子刻苦學(xué)習(xí),每晚都要點燭讀書,所以其后人也多有成就[8]。

      史可法是明末政治家,因抗清被俘,不屈而死。他幼時雖家境貧寒,但苦學(xué)不輟,在只身趕往順天府大興縣應(yīng)試時,寄讀于一所古寺。名臣左光斗視察學(xué)務(wù),因避風(fēng)雪進(jìn)入古寺。見一書生伏案而睡,案上放著剛寫就的文稿,左光斗讀后非常贊賞。再看書生衣衫單薄,便脫下自己的貂裘蓋在書生身上,出來問知書生名叫史可法。后來史可法參加會考,左光斗選拔他為第一名,而且憐他家貧,收作弟子,留于館署。左光斗認(rèn)為:“他日繼吾志事,惟此生耳?!焙髞碜蠊舛肥苷_陷,下了東廠監(jiān)獄,人們避禍惶惶,噤若寒蟬。史可法則從早等到晚,在獄門外要求見老師,哭泣著跟看守商量,看守被感動了。清代散文家方苞在《左忠毅公軼事》一文中,專門講述了這段史事,可謂有血有淚[9]。

      于成龍是清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學(xué)家、書法家,以卓著的政績和廉潔的一生廣受稱贊,被譽(yù)為“天下廉吏第一”,謚“清端”。于成龍可謂大器晚成,清順治十八年(1661年)44歲時方出仕,此前過著長期的耕讀生活。為避喧囂,他用了6年時間,在位于山西呂梁山的唐代古剎安國寺專心讀書,特別是寺院中的晨鐘暮鼓、清凈素食,讓富家出身的于成龍有了全新體驗,為日后的儉樸生活打下了基礎(chǔ)。于成龍曾以詩《夢餐優(yōu)曇花作》一首,來記述在安國寺寄讀的心情:“優(yōu)曇曾記夢中餐,山寺日高柏水寒。云繞佛龕常五色,香飄精舍比芝蘭。生平未識金銀氣,偶爾輕拋麋鹿灘。四十年來魔障盡,好教拂袖紫霞端?!卑矅潞髞斫ㄓ小坝谇宥俗x書樓”[10]。

      黃慎是清代的著名書畫家,其詩文、狂草書法、繪畫被稱為“三絕”,與鄭燮、高翔、金農(nóng)、李鱓、李方膺、汪士慎、羅聘合稱“揚(yáng)州八怪”。他早年喪父,為奉養(yǎng)母親,便學(xué)畫謀生。為提高水平,又寄居寺院,白天作畫,夜晚借佛龕前的長明燈讀書,凡古文、詩歌無不悉心鉆研。他在《江南》一詩中回憶道:“十年容類打包僧,無怪秋霜兩鬢鬅。歷盡南朝多少寺,讀書頻借佛龕燈。”他認(rèn)為自己藝術(shù)成就得益于讀書:“余自十四五歲時便學(xué)畫,而時時有鶻突于胸者,仰然思,恍然悟,慨然曰:余畫之不工,以余不讀書之故。于是折節(jié)發(fā)憤,取毛詩,三禮,史,漢,晉宋間文,杜、韓五言詩及中晚唐詩,熟讀精思,膏以繼晷。[11]”

      [1]釋延超.慈云寺志[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12.

      [2]韓作成,等.中華歷史人物與傳說故事集萃:名士卷[G].成都:四川大學(xué)出版社,1998:21-24.

      [3]車吉心.中國宰相全傳(中卷)[G].濟(jì)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97:2138-2142.

      [4]常萬里.名人的讀書生活[G].北京:中國華僑出版社,2002:68.

      [5]趙勇.影響中國歷史進(jìn)程的河北名人[G].保定:河北大學(xué)出版社,2006:273-276.

      [6]吳凱.北宋狀元宰相呂蒙正[N].汴梁晚報,2009-01-08.

      [7]曲延慶,孫才順.先憂后樂范仲淹[M].濟(jì)南:齊魯書社,2002:95-97.

      [8]婁國忠.狀元學(xué)者張元忭[N].紹興縣報,2012-08-05.

      [9]夏元.左光斗與史可法[J].南京師范大學(xué)文學(xué)院學(xué)報,1999(15):80.

      [10]張懷琴,陳雷.于清端公(成龍)安國寺讀書之確切時間探考[J].科學(xué)之友,2007(11B):75-76.

      [11]王朝聞.中國美術(shù)史(10)[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xué)出版社,2011:274-275.

      G252.17

      A

      1671-0037(2014)12-120-2

      本文系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基于讀者需求的圖書館閱讀推廣活動與服務(wù)創(chuàng)新研究(項目編號:14ATQ002)”的階段性成果。

      張懷濤(1957-),男,館長,教授,研究方向:閱讀學(xué)、信息咨詢、圖書館管理。

      猜你喜歡
      呂蒙正寺院讀書
      呂蒙正拒收寶鏡
      Fantasy and reality
      我愛讀書
      正是讀書好時節(jié)
      意林(2020年12期)2020-07-03 02:48:46
      寬容的呂蒙正
      敦煌文本P.T.993吐蕃寺院稽考
      西藏研究(2017年1期)2017-06-05 09:26:11
      寬容的呂蒙正
      呂蒙正為官如鏡
      文史春秋(2016年1期)2016-12-01 05:41:54
      我們一起讀書吧
      讀書為了什么
      太仆寺旗| 岳阳市| 吉木萨尔县| 大丰市| 运城市| 滦南县| 绍兴市| 县级市| 宁都县| 晋城| 台安县| 昌都县| 丹棱县| 龙州县| 台南县| 香格里拉县| 承德市| 会泽县| 安陆市| 海丰县| 威信县| 北流市| 甘肃省| 郴州市| 清丰县| 遂川县| 涿州市| 开鲁县| 和田市| 方城县| 望奎县| 中西区| 阳谷县| 盐亭县| 左权县| 天峨县| 资源县| 左云县| 普宁市| 仁怀市| 安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