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其城+熊子佳+李靈均+李海濱+龔獨明
摘要:采用快速液相沉淀法,以CuSO4·5H2O和NaOH為原料,在室溫下混合攪拌合成前驅體Cu(OH)z,經(jīng)過焙燒得到納米Cu0.用X射線衍射儀(XRD)、激光粒度儀和掃描電鏡(SEM)對產(chǎn)物的物相、粒度及形貌進行了表征.研究了反應溶液pH值、焙燒溫度和反應時間對納米CuO催化性能的影響.結果表明,當反應溶液pH=14,焙燒溫度為350℃,反應時間為10 min時所得納米CuO催化性能最佳.用熱重分析儀(DTA-TG)測定了其對高氯酸銨(AP)熱分解的催化性能.與純AP相比,加入納米CuO后AP的高溫分解溫度降低了90.1℃.endprint
摘要:采用快速液相沉淀法,以CuSO4·5H2O和NaOH為原料,在室溫下混合攪拌合成前驅體Cu(OH)z,經(jīng)過焙燒得到納米Cu0.用X射線衍射儀(XRD)、激光粒度儀和掃描電鏡(SEM)對產(chǎn)物的物相、粒度及形貌進行了表征.研究了反應溶液pH值、焙燒溫度和反應時間對納米CuO催化性能的影響.結果表明,當反應溶液pH=14,焙燒溫度為350℃,反應時間為10 min時所得納米CuO催化性能最佳.用熱重分析儀(DTA-TG)測定了其對高氯酸銨(AP)熱分解的催化性能.與純AP相比,加入納米CuO后AP的高溫分解溫度降低了90.1℃.endprint
摘要:采用快速液相沉淀法,以CuSO4·5H2O和NaOH為原料,在室溫下混合攪拌合成前驅體Cu(OH)z,經(jīng)過焙燒得到納米Cu0.用X射線衍射儀(XRD)、激光粒度儀和掃描電鏡(SEM)對產(chǎn)物的物相、粒度及形貌進行了表征.研究了反應溶液pH值、焙燒溫度和反應時間對納米CuO催化性能的影響.結果表明,當反應溶液pH=14,焙燒溫度為350℃,反應時間為10 min時所得納米CuO催化性能最佳.用熱重分析儀(DTA-TG)測定了其對高氯酸銨(AP)熱分解的催化性能.與純AP相比,加入納米CuO后AP的高溫分解溫度降低了90.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