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蓉(江蘇省建湖縣人民醫(yī)院,江蘇 建湖 224700)
小兒麻醉的順利實施是手術進行的重要前提,因此,不斷地優(yōu)化小兒麻醉過程和效果,是臨床研究者密切關注的問題。喉罩通氣道是繼面罩、氣管插管后的一種新人工氣道方法。本研究主要從筆者在多年的臨床工作實踐中,對喉罩在小兒麻醉中的應用效果進行了分析,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分析我院2011年1月~2013年6月期間收治的80例患兒臨床資料。采用隨機方法分為兩組。觀察組40例,男23例,女17例,平均年齡(7.5±1.8)歲;ASA麻醉分級Ⅰ級25例,Ⅱ級15例。對照組40例,男21例,女19例,平均年齡(7.1±1.9)歲,ASA麻醉分級Ⅰ級22例,Ⅱ級18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排除標準:納入標準:全身麻醉下接受手術的患兒。排除標準:①手術時間較長者(>2 h)。②不適宜應用氣管插管或喉罩通氣支持者。
1.3 麻醉方法:兩組患兒均在術前8 h停止進食、4 h禁飲;術前30 min給予肌內(nèi)注射阿托品(0.015 mg/kg左右),并觀察患兒心率、心電圖、平均動脈壓及血氧飽和度等是否正常。隨后經(jīng)靜脈注入咪達唑侖(0.1 mg/kg)、芬太尼(3 μg/kg)、丙泊酚(2 mg/kg)及阿曲庫銨(0.5 mg/kg)行麻醉前誘導。觀察組應用喉罩通氣道,根據(jù)患兒情況選擇適宜大小的喉罩,然后緩慢插入至預定深度后再不斷充氣,通過觀察患兒胸廓運動幅度、聽診雙肺呼吸音并參照喉罩操作標準確定喉罩位置后放置牙墊進行固定。對照組應用氣管導管,由同一麻醉醫(yī)師完成。兩組患兒均連接麻醉呼吸機行通氣支持,參數(shù)設置為:潮氣量8~10 ml/kg,呼吸頻率16~20次/min,吸呼比1:2。麻醉藥物均使用1.5%七氟醚,必要時予肌松劑阿曲庫銨,每30分鐘1次,術中密切觀察患兒。手術完成即停止使用麻醉藥,將患兒移至復蘇室,待患兒恢復平穩(wěn)自主呼吸后拔除喉罩或氣管導管。
1.4 觀察指標:①兩組患兒喉罩/氣管導管置入前、置入時及拔除時HR情況。②拔管時間、清醒時間、麻醉藥物所需費用。③拔除喉罩或氣管導管時喉部痙攣、惡心、嘔吐情況,拔管24 h內(nèi)咽部情況。
1.5 統(tǒng)計學方法:使用SPSS 13.0對各項資料進行統(tǒng)計、分析,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兒喉罩/氣管導管置入前、置入時及拔除時HR情況:觀察組置入時HR、拔除時HR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兒喉罩/氣管導管置入前、置入時及拔除時HR情況(± s )
表1 兩組患兒喉罩/氣管導管置入前、置入時及拔除時HR情況(± s )
注:與對照組比較,①P<0.05
組別 置入前HR 置入時HR 拔除時HR觀察組 94.1±5.1 102.4±5.8① 107.2±4.9①對照組 95.7±5.4 125.3±7.2 134.6±6.7
2.2 兩組患兒拔管時間、清醒時間及麻醉藥物所需費用比較:觀察組拔管、清醒時間、麻醉藥物費用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患兒拔管時間、清醒時間及麻醉藥物費用比較(± s )
表2 兩組患兒拔管時間、清醒時間及麻醉藥物費用比較(± s )
注:與對照組比較,①P<0.05
組別 拔管時間(min) 清醒時間(min) 麻醉藥物費用(元)觀察組 7.1±3.0① 12.4±2.7① 853.5±32.4①對照組 17.3±4.5 27.5±5.8 985.0±51.6
2.3 兩組患兒拔管時及24 h內(nèi)相關并發(fā)癥比較:觀察組拔管時嗆咳、惡心、嘔吐,拔管后咽痛感發(fā)生率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詳見表3。
研究表明,氣管插管靜脈全身麻醉容易損傷患兒呼吸道黏膜、喉部,患兒意識清醒后咽痛感強烈,原因是小兒呼吸道解剖具有舌相對體積較大,會厭相對較長及局部黏膜脆嫩等特點[1]。喉罩是在咽喉腔放置,通過可充氣氣囊將食管、咽喉腔封閉,經(jīng)咽喉通氣的一種人工通氣新方法[2]。有研究認為,該法易于操作,對咽喉部損傷小,無需插入氣管,對患兒心血管刺激輕微[3]。左舒婷等的研究還認為喉罩法對患兒呼吸道控制良好,且可以在輕度麻醉下實施,可以減少麻醉藥物的使用,從而既減少了藥物費用,又可促進患兒術后早期清醒[4]。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兒置入時及拔除時的心率均顯著低于對照組,表明喉罩法對患兒心血管刺激較?。挥^察組患兒拔管時間、清醒時間及麻醉費用,以及拔管時嗆咳、惡心、嘔吐,拔管后咽痛感發(fā)生率均顯著低于對照組,表明喉罩法可縮短患兒拔管、清醒時間,減少麻醉藥物費用,且并發(fā)癥更低。
表3 兩組患兒拔管時及24 h內(nèi)相關并發(fā)癥比較[例(%)]
綜上所述,喉罩法作為小兒全麻常用的麻醉方法之一,其操作簡便,作用穩(wěn)定,無創(chuàng)傷,刺激小,臨床效果較為理想,較面罩、氣管插管有明顯的優(yōu)越性,其值得在小兒麻醉中作進一步探索并推廣應用。
[1] 吳裕超,鐘 良,孫志鵬,等.喉罩在新生兒腹腔鏡疝囊高位結扎術中的應用[J].臨床麻醉學雜志,2013,29(1):42.
[2] 許 鏗,吳多志,梁 敏.喉罩氣道在小兒手術麻醉中的應用[J].現(xiàn)代預防醫(yī)學,2009,36(18):3599.
[3] 楊 松,孫福德,楊小霖.喉罩在小兒短小手術麻醉中的應用[J].四川醫(yī)學,2012,33(10):1721.
[4] 左舒婷,王麗萍,王淑梅.喉罩麻醉在小兒尿道下裂手術中的應用[J].吉林醫(yī)學,2010,31(17):25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