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故事的能力
□ 王旭明
德國駐中國大使施明賢在一次宴會上問了莫言一個很“刁鉆”的問題:“莫言先生,根據(jù)你們中國政府的設想,到了2050年,中國基本上可以建成一個現(xiàn)代化的強國。但是,那個時候中國的貪污腐敗問題、貧富懸殊問題、環(huán)境污染問題將會變得更加嚴重,甚至會變成摧毀這個社會的導火索。對此,你有什么想法?”
莫言的回答是:“從現(xiàn)在退回去37年是1976年,那個時候我是一個青年,我當時最浪漫的一個夢想就是:我什么時候能夠由農村戶口變成城鎮(zhèn)戶口呢?我什么時候由農村進入城市?現(xiàn)在看來,一個人想進城市,誰都可以進。那時候北京有一條禁令叫作‘不準圍觀外國人’。現(xiàn)在的北京,外國人太多了。那個時候我們看到一輛吉普車,就會跟著追,終于開了眼界了,現(xiàn)在任何一條胡同里都塞滿了轎車,車輛之多以至于變成了社會公害?!弊詈螅詫λf:“37年前,想象不到37年后的中國會變成現(xiàn)在這個樣子。下一個37年以后,大使先生擔心的問題也許根本就不存在了?!?/p>
如此刁鉆的問題用講故事的方式巧妙回答,故事的力量勝過千言萬語。學會講故事,其實不難,關鍵是我們成人是否懂得有一個能力叫講故事的能力。
(摘自《新京報》2014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