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英英
(武漢大學外國語言文學學院,湖北 武漢 430000)
簡析美劇《生活大爆炸》中的東方形象
丁英英
(武漢大學外國語言文學學院,湖北 武漢 430000)
風靡世界的美劇不僅是介紹本國文化的平臺,而且也出現(xiàn)了越來越多的異國元素,尤其是神秘的東方各國文化。本文以流行美劇《生活大爆炸》為例,結合東方主義理論,總結分析此劇中呈現(xiàn)的東方各國形象。
生活大爆炸;東方;形象;東方主義
《生活大爆炸》(The Big Bang Theory)是由華納兄弟電視公司和查克·洛爾制片公司共同制作的一出美國情景戲劇,2007年9月24日由哥倫比亞廣播公司正式推出,截至目前已播出八季,成功突破2000萬的收視人數(shù)。2009年8月,該劇贏得電視評論協(xié)會最佳喜劇系列將,主角謝耳朵飾演者吉姆·帕金森也贏得喜劇類的個人獎項。該劇講述了在加州理工學院工作的四個宅男科學家Sheldon, Leonard, Howard,Rajesh和漂亮的女鄰居penny之間截然不同的搞笑生活故事。
Sheldon出生于美國德克薩斯州東部,智商超高卻情商極低,對任何學科知識都熟記于心,卻全然不懂社會生活。自負,強迫癥,完美主義,看似不食人間煙火,卻又在點滴小事中透露出他善良可愛的人性美。Leonard情商較為正常的理工科男,真誠善良,和鄰居Penny的戀情一直備受挫折,卻最終苦盡甘來。Penny,熱情開朗的金發(fā)美女,學歷不高,一直夢想成為演員。Howard,猶太人,想方設法向女孩獻媚,卻都以猥瑣的失敗告終。除了這四位主演以及隨處可見的美國特色,此劇談話中還涉及了很多東方各國的人物和文化,既滿足了國內觀眾的求知欲,也吸引其他各國的觀眾。其中以印度和中國的介紹最多,形象最為完善。以下筆者將詳細梳理劇中提及的各國形象。
(一)印度形象
1.四位男主角之一的Rajesh Ramayana Koothrappali,是一個來自印度新德里的“富二代”,講一口地道的印式英語,加州物理學院天文物理學家,患有嚴重的“與異性交往障礙癥”,有異性在場的時候就無法說話,只有在喝醉和服特效藥后才能自在地與女孩交流。對種族歧視非常敏感,日常生活中總是一層層式樣過時、顏色鮮艷衣服疊加,喜歡派對策劃,及其疼愛他的寵物狗。
2.環(huán)境:擁擠吵鬧的人群,緩慢的露天火車,嘈雜窄小的街道,衛(wèi)生條件極差
3.經濟:外包經濟和印度客服的奇怪口音
4.宗教:印度教的特殊,牛的神圣地位
5.食物: 印度菜
6.文化:印度愛經,充滿神秘色彩的印度冥想,父母包辦婚姻,摩奴法典
整體看來,印度在此劇中的形象包含兩方面,一是Raj所代表的科技方面取得的進步,但是卻只能在美國得以發(fā)揮作用。另一方面就是落后與神秘,不管是環(huán)境的擁擠嘈雜,還是神秘的風俗習慣,都反映了大部分美國人對印度的認識和印象。
(二)中國形象
1.食物:主人公多次提到中國餐館,喜歡各種中國食物。sheldon愛吃陳皮雞柳,但他又堅信自己未吃到真正的陳皮雞柳,并為此而學習中文。
2.語言:Howard使用中文來吸引Penny的注意,并幫助Sheldon學習中文,還有日漸流行的漢字紋身。
3.科技:電腦被中國黑客操縱和湖北學術造價事件
4. 經濟:隨處可見的中國制造標志以及中國血汗工廠
5. 人物: 黑客被報復罵人,餐館老板交流不暢
從次數(shù)上來看,劇中人物還是多次談到中國的各個方面,雖然對中國食物及漢字不煩贊揚,但主要還是嘲諷較多,例如不禮貌的中國人、虛假的學術和不安全的食品。中國語言和文化吸引著越來越多的美國人,但同時他們對中國的了解也非常有限,并且很多都是負面形象呈現(xiàn)在觀眾面前。
(三)日本形象
劇中關于日本的介紹比較簡單,只提及日本特色食物壽司和科技方面取得的進步,日本科學家成功地把發(fā)光物植入金魚體內,成功地制造出了發(fā)光金魚,還有先進的智能機器人。
(四)韓國、朝鮮形象
此劇中出現(xiàn)韓國和朝鮮形象的次數(shù)較少,不懂英語的韓國出租車司機和韓國城的KTV,從朝鮮逃出來的天才小孩和勾引Leonard的間諜。
(五)俄羅斯形象
Howard搭乘俄羅斯的飛船前往太空,俄羅斯人的體型巨大,是一群狂吃馬鈴薯的家伙。
(六)泰國形象
關于泰國的介紹很少,只提到了泰國菜肴,除此之外一無所知。
東方主義,或稱東方學是賽義德在其巨著《東方主義》中提出的。他挑戰(zhàn)你了傳統(tǒng)西學者對東方的看法:所謂的“東方”只不過是西方意識形態(tài)所構建的一個“他者”。東方主義所有的一起都與東方無關,東方之所以具有具有意義完全取決于西方,而不是東方本身。在東方主義話語中,東方總是作為一個與西方相對立的“他者”形象出現(xiàn)。在很多美劇中,東方社會成為野蠻、落后、腐敗等這些固定形象的代名詞,有待于西方文明去拯救; 東方人也就變成了卑瑣、懦弱、缺乏理性的族類。于是,在美國的影視作品中,東方各國的固定形象就是貧窮與落后、愚昧與野蠻的象征。在《生活大爆炸》中,東方七國呈現(xiàn)的形象大部分仍然是比較負面的,當然所有這些并不全是事實,而是在西方國家中普遍存在的心理。
[1]Said Edward. Culture and Imperialism[M]. Vintage books, A Division of Random House, New York, 1994: 217.
[2]Said Edward. Orientalism[M]. Vintage books, A Division of Random House, New York, 1979: 5.
[3]韓子滿. 文學翻譯雜合研究[M]. 上海: 上海譯文出版社,2005: 3.
[4]王寧. 東方主義后殖民主義和文化霸權主義批判—愛德華·賽義德的后殖民主義理論剖析[J], 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5(2): 57.
[5]劉軍平. 西方翻譯通史[M]. 武漢: 武漢大學出版社,2009: 493.
[6]林沛. 不可逆轉的“他者”-《生活大爆炸》中的東方形象[J]. 文學評論,2014(1):111.
[7]楊友玉. 美劇《絕望的主婦》 中的后殖民主義意向評析[J]. 電影文學,2013(7):84.
H314
A
1671-864X(2015)05-0178-01
丁英英(1989-),女,漢族,山東濱洲市人,碩士研究生,武漢大學外國語言文學學院英語語言文學專業(yè),研究方向:翻譯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