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的雨又開始飄灑了起來,我已經(jīng)記不得這是入秋以來的第幾場雨了。
在這樣一個個秋雨纏綿的日子,夜色如墨之際,泡一壺香茶,氤氳在那一陣陣雨打殘荷的光影里,手捧一卷唐詩,和那些千百年前的詩人們一起沐浴在飄在唐朝的雨聲里,該是何等的浪漫和愜意。
靜夜溫柔,聽巴山夜雨漲秋池的悱惻和李商隱的纏綿情話?!熬龁枤w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dāng)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這首《夜雨寄北》是我最喜歡的詩歌。在蜀地淅淅瀝瀝的雨聲里,詩人思念如池水般盈盈上漲,想起兩人共剪西窗燭火的歡愛,如今何等的孤獨(dú)和凄涼,這發(fā)自詩人心底的聲音,不知千里之外的她能否聽得到。在上世紀(jì)八十年代末期,臺灣歌手齊秦正是受了這首詩的啟發(fā),創(chuàng)作了《大約在冬季》,一時間紅遍了整個亞洲。
“涼冷三秋夜,安閑一老翁。臥遲燈滅后,睡美雨聲中。灰宿溫瓶火,香添暖被籠。曉晴寒未起,霜葉滿階紅?!边@是詩神白居易《秋雨夜眠》的句子。同樣是秋雨冰涼,但對于白居易來說,心境就要平和許多了。瞧,盡管是一場雨來一場寒,不過對于這位整日倚紅擁翠,不時“櫻桃樊素口,楊柳小蠻腰”在口的詩人來言,能“睡美雨聲中”就不足為奇了,翌日,滿目“霜葉滿階紅”,秋雨聲儼然成為了詩人耳旁的小夜曲,心境何樣自若安詳。
“秋風(fēng)秋雨愁煞人?!睂τ谇飦碚f,更多是帶給人蕭瑟之感,凋敝之境。文思超群的溫庭筠因恃才不羈,取憎于時,故屢舉進(jìn)士不第,終生不得志,郁郁在懷,在《更漏子》這闋詞里,尤為突出?!拔嗤?,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這一聲嘆息,可謂撕心裂肺的痛。冰冷的雨滴不像是落在梧桐葉上,而是砸碎在人的心里,令人不免頓生傷感。而這首詞和宋代李清照的《聲聲慢·尋尋覓覓》中的“梧桐更兼細(xì)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相映成趣,構(gòu)成了梧桐秋雨的“雙壁”,嘆為觀止!
“詩佛”王維是盛唐山水田園派詩人的代表,其詩歌創(chuàng)設(shè)的意境優(yōu)美,詩情畫意常躍然紙上。他在《山居秋暝》中寫道:“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痹撛娒枥L了秋雨初晴后傍晚時分山村的旖旎風(fēng)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樸風(fēng)尚,表現(xiàn)了詩人寄情山水田園,對隱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滿足心情。它唱出了隱居者的戀歌,是我國山水田園詩歌的經(jīng)典之作?!帮S颯秋雨中,淺淺石溜瀉。跳波自相濺,白鷺驚復(fù)下?!彼@首《欒家瀨》的小詩勾勒了颯颯秋雨中一個非常有趣的情景,一場秋雨,使溪水才流得更急,濺起跳珠驚動了白鷺,白鷺受驚而飛,飛而復(fù)下。詩人通過“白鷺驚復(fù)下”的一場虛驚來反襯欒家瀨的安寧和靜穆。所有景語皆情語,這一份恬淡的心情,正是當(dāng)時剛走出政治漩渦的詩人所追求的理想境界。
“誰家秋院無風(fēng)入,何處秋窗無雨聲?!奔?xì)數(shù)起來,唐代的詩人們創(chuàng)作關(guān)于秋雨的詩歌可謂不計其數(shù),或哀傷,或喜悅,或空靈,或?qū)庫o,或恬淡,行走在唐詩的秋雨中,任思緒飄灑,頓覺自己也“詩意”了許多。 雨一直下!這樣的雨聲,這樣的雨霧,有了詩人們的描繪,雋永而生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