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寧
摘 要:學生在學習不可見光時,由于缺少實驗操作,對概念理解不深。陶行知先生提出,“教學做”是一件事。據(jù)此,教師可將實驗進行分類,巧用轉(zhuǎn)換法來設(shè)計與不可見光有關(guān)且可操作性比較強的實驗,讓教師在做中教,讓學生在做中學。
關(guān)鍵詞:紅外線;紫外線;教學做合一;實驗;探究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6148(2014)8(S)-0058-3
不可見光是太陽光的重要組成部分,正因為它的不可見性,所以給教學帶來了難度。綜觀蘇科版教材所提供的教學內(nèi)容,無論是介紹紅外線還是介紹紫外線,都是從物理學史引入,然后介紹與現(xiàn)實生活相關(guān)的應(yīng)用。由于教材中沒有安排演示實驗,更沒有安排學生實驗,因此本節(jié)課從某種程度上來看變成了一堂抽象的科普課。盡管教師在課堂上可以利用多媒體來展示一些有趣的內(nèi)容,但畢竟脫離了“物理要以實驗為基礎(chǔ)”這一主題。
“教學做合一”是由陶行知先生提出的,他提倡,學生知識的形成過程,不是被動的接收,而是要讓學生在實際過程中理解知識。那么在不可見光的教學中,有沒有方便師生操作、同時又生動有趣的實驗呢?答案是肯定的,光雖然不可見,但可以巧用轉(zhuǎn)換法來驗證或測量不可見光。
以下所述的幾個實驗可以幫助師生在輕松的學習氛圍中完成學習任務(wù)。
1 與紅外線有關(guān)的幾個實驗
1.1 演示實驗
如圖9所示,將眼鏡的鏡片放在手機與遙控器之間,如果手機相機屏幕上能顯現(xiàn)遙控器的亮光,說明眼鏡不能阻擋紅外線,反之能阻擋紅外線。
將眼鏡的鏡片放在紫外燈與人民幣之間,透過鏡片如果能看到防偽標識,說明眼鏡不能阻擋紫外線,反之能阻擋紫外線。
以上所述與不可見光有關(guān)的系列實驗,無論是操作難度還是實驗效果,都能助教師的教學一臂之力。通過實驗,學生可以了解不可見光在生活、高科技領(lǐng)域的應(yīng)用,體會科技的力量;通過學習,學生可以感受到學習物理的樂趣和用處,學生的學習興趣得以激發(fā)。物理基礎(chǔ)知識的生動性、有趣性、實用性會促使學生喜愛物理。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雖然教材上對本節(jié)內(nèi)容有關(guān)實驗的描述非常膚淺,但只要教師拓展思路,巧妙設(shè)計實驗,始終把興趣放在第一位,學生就能夠通過實驗主動獲取知識。在完成實驗后,結(jié)合課本上的知識閱讀,可以使學生加深學習印象,擴大自己的知識視野。
因為實驗是物理學的重要基礎(chǔ),所以教師應(yīng)盡可能地創(chuàng)造條件引導學生去完成實驗:通過演示實驗,使學生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注意觀察中提高;通過分組實驗,使學生學會利用身邊現(xiàn)有的各種器材來解決物理問題,在提高動手能力的同時,真正理解“生活·物理·社會”的實際含義。
參考文獻:
[1]渠穎,侯欽憲.生活中的若干物理問題釋疑[J].物理教學探討,2009,(1):77.
[2]張清.新課程理念下中學物理低成本實驗教學研究[J].物理教學探討,2010,(10):29.
[3]劉炳昇.中學理科實驗教學指導——初中物理分冊[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shù)出版社,2012.
(欄目編輯 王柏廬)
摘 要:學生在學習不可見光時,由于缺少實驗操作,對概念理解不深。陶行知先生提出,“教學做”是一件事。據(jù)此,教師可將實驗進行分類,巧用轉(zhuǎn)換法來設(shè)計與不可見光有關(guān)且可操作性比較強的實驗,讓教師在做中教,讓學生在做中學。
關(guān)鍵詞:紅外線;紫外線;教學做合一;實驗;探究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6148(2014)8(S)-0058-3
不可見光是太陽光的重要組成部分,正因為它的不可見性,所以給教學帶來了難度。綜觀蘇科版教材所提供的教學內(nèi)容,無論是介紹紅外線還是介紹紫外線,都是從物理學史引入,然后介紹與現(xiàn)實生活相關(guān)的應(yīng)用。由于教材中沒有安排演示實驗,更沒有安排學生實驗,因此本節(jié)課從某種程度上來看變成了一堂抽象的科普課。盡管教師在課堂上可以利用多媒體來展示一些有趣的內(nèi)容,但畢竟脫離了“物理要以實驗為基礎(chǔ)”這一主題。
“教學做合一”是由陶行知先生提出的,他提倡,學生知識的形成過程,不是被動的接收,而是要讓學生在實際過程中理解知識。那么在不可見光的教學中,有沒有方便師生操作、同時又生動有趣的實驗呢?答案是肯定的,光雖然不可見,但可以巧用轉(zhuǎn)換法來驗證或測量不可見光。
以下所述的幾個實驗可以幫助師生在輕松的學習氛圍中完成學習任務(wù)。
1 與紅外線有關(guān)的幾個實驗
1.1 演示實驗
如圖9所示,將眼鏡的鏡片放在手機與遙控器之間,如果手機相機屏幕上能顯現(xiàn)遙控器的亮光,說明眼鏡不能阻擋紅外線,反之能阻擋紅外線。
將眼鏡的鏡片放在紫外燈與人民幣之間,透過鏡片如果能看到防偽標識,說明眼鏡不能阻擋紫外線,反之能阻擋紫外線。
以上所述與不可見光有關(guān)的系列實驗,無論是操作難度還是實驗效果,都能助教師的教學一臂之力。通過實驗,學生可以了解不可見光在生活、高科技領(lǐng)域的應(yīng)用,體會科技的力量;通過學習,學生可以感受到學習物理的樂趣和用處,學生的學習興趣得以激發(fā)。物理基礎(chǔ)知識的生動性、有趣性、實用性會促使學生喜愛物理。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雖然教材上對本節(jié)內(nèi)容有關(guān)實驗的描述非常膚淺,但只要教師拓展思路,巧妙設(shè)計實驗,始終把興趣放在第一位,學生就能夠通過實驗主動獲取知識。在完成實驗后,結(jié)合課本上的知識閱讀,可以使學生加深學習印象,擴大自己的知識視野。
因為實驗是物理學的重要基礎(chǔ),所以教師應(yīng)盡可能地創(chuàng)造條件引導學生去完成實驗:通過演示實驗,使學生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注意觀察中提高;通過分組實驗,使學生學會利用身邊現(xiàn)有的各種器材來解決物理問題,在提高動手能力的同時,真正理解“生活·物理·社會”的實際含義。
參考文獻:
[1]渠穎,侯欽憲.生活中的若干物理問題釋疑[J].物理教學探討,2009,(1):77.
[2]張清.新課程理念下中學物理低成本實驗教學研究[J].物理教學探討,2010,(10):29.
[3]劉炳昇.中學理科實驗教學指導——初中物理分冊[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shù)出版社,2012.
(欄目編輯 王柏廬)
摘 要:學生在學習不可見光時,由于缺少實驗操作,對概念理解不深。陶行知先生提出,“教學做”是一件事。據(jù)此,教師可將實驗進行分類,巧用轉(zhuǎn)換法來設(shè)計與不可見光有關(guān)且可操作性比較強的實驗,讓教師在做中教,讓學生在做中學。
關(guān)鍵詞:紅外線;紫外線;教學做合一;實驗;探究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6148(2014)8(S)-0058-3
不可見光是太陽光的重要組成部分,正因為它的不可見性,所以給教學帶來了難度。綜觀蘇科版教材所提供的教學內(nèi)容,無論是介紹紅外線還是介紹紫外線,都是從物理學史引入,然后介紹與現(xiàn)實生活相關(guān)的應(yīng)用。由于教材中沒有安排演示實驗,更沒有安排學生實驗,因此本節(jié)課從某種程度上來看變成了一堂抽象的科普課。盡管教師在課堂上可以利用多媒體來展示一些有趣的內(nèi)容,但畢竟脫離了“物理要以實驗為基礎(chǔ)”這一主題。
“教學做合一”是由陶行知先生提出的,他提倡,學生知識的形成過程,不是被動的接收,而是要讓學生在實際過程中理解知識。那么在不可見光的教學中,有沒有方便師生操作、同時又生動有趣的實驗呢?答案是肯定的,光雖然不可見,但可以巧用轉(zhuǎn)換法來驗證或測量不可見光。
以下所述的幾個實驗可以幫助師生在輕松的學習氛圍中完成學習任務(wù)。
1 與紅外線有關(guān)的幾個實驗
1.1 演示實驗
如圖9所示,將眼鏡的鏡片放在手機與遙控器之間,如果手機相機屏幕上能顯現(xiàn)遙控器的亮光,說明眼鏡不能阻擋紅外線,反之能阻擋紅外線。
將眼鏡的鏡片放在紫外燈與人民幣之間,透過鏡片如果能看到防偽標識,說明眼鏡不能阻擋紫外線,反之能阻擋紫外線。
以上所述與不可見光有關(guān)的系列實驗,無論是操作難度還是實驗效果,都能助教師的教學一臂之力。通過實驗,學生可以了解不可見光在生活、高科技領(lǐng)域的應(yīng)用,體會科技的力量;通過學習,學生可以感受到學習物理的樂趣和用處,學生的學習興趣得以激發(fā)。物理基礎(chǔ)知識的生動性、有趣性、實用性會促使學生喜愛物理。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雖然教材上對本節(jié)內(nèi)容有關(guān)實驗的描述非常膚淺,但只要教師拓展思路,巧妙設(shè)計實驗,始終把興趣放在第一位,學生就能夠通過實驗主動獲取知識。在完成實驗后,結(jié)合課本上的知識閱讀,可以使學生加深學習印象,擴大自己的知識視野。
因為實驗是物理學的重要基礎(chǔ),所以教師應(yīng)盡可能地創(chuàng)造條件引導學生去完成實驗:通過演示實驗,使學生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注意觀察中提高;通過分組實驗,使學生學會利用身邊現(xiàn)有的各種器材來解決物理問題,在提高動手能力的同時,真正理解“生活·物理·社會”的實際含義。
參考文獻:
[1]渠穎,侯欽憲.生活中的若干物理問題釋疑[J].物理教學探討,2009,(1):77.
[2]張清.新課程理念下中學物理低成本實驗教學研究[J].物理教學探討,2010,(10):29.
[3]劉炳昇.中學理科實驗教學指導——初中物理分冊[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shù)出版社,2012.
(欄目編輯 王柏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