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光
摘 ? 要:近年來,隨著教育對外開放不斷擴大,我國中外教育合作辦學事業(yè)蓬勃發(fā)展。2007年8月30日,教育部正式下發(fā)文件,批準東北財經大學設立薩里國際學院。經過了7年的發(fā)展,東北財經大學薩里國際學院逐漸形成了一套卓有成效、富有特色的辦學模式。薩里國際學院以學生為中心,給學生不一樣的學習與生活體驗;以教師為根本,打造國際化、高水平師資隊伍;以科研為目標,促進教師開展學術研究;以質量打造辦學品牌,吸收英國先進經驗,建設教學質量保障體系與制度。文章從學生培養(yǎng)、師資建設、科研發(fā)展等幾個方面全面介紹了東北財經大學薩里國際學院中外合作辦學的成功經驗。
關鍵詞:東北財經大學薩里國際學院;中外合作辦學;全球視野
“中國古代的錢幣圖案里,跳躍著一只金色的鹿。錢幣最簡潔地代表了‘財經的含義,而里面的鹿象征著地道的英式教育落地東財,開花結果?!薄獤|北財經大學薩里國際學院的院徽充分詮釋了中西合璧的含義。據初步統(tǒng)計,2014年薩里國際學院60%以上的畢業(yè)生進入海外知名高校深造,入職世界500強公司的也不在少數。
時光倒流回4年之前,2014屆畢業(yè)生大部分都是踩著“一本線”考入薩里國際學院的,家長對孩子未來的學習與發(fā)展充滿了困惑,究竟是什么讓這些孩子在大學時光里實現了華麗的“逆襲”?
一、以學生為中心,
給學生不一樣的學習與生活體驗
2007年8月30日,教育部正式下發(fā)文件,批準東北財經大學設立東北財經大學薩里國際學院。這標志著經過3年多的籌備與洽談,東北財經大學與英國薩里大學的合作終于取得了重要的實質性成果,并由此揭開了東財國際化辦學的嶄新一頁。一年后,薩里國際學院正式入駐東財歷史最悠久的礪金樓,這不僅是簡單的新老融合,更意味著薩里將為她的學生提供更好的學習環(huán)境,帶來更滿意的學習和生活體驗。
一直以來,薩里國際學院將“人文精神與專業(yè)素養(yǎng)并重,培養(yǎng)具有全球視野和國際競爭力的管理人才,為企業(yè)管理實踐提供智力支持”作為自己的辦學使命。
對于一所發(fā)展中的中外合作辦學機構來說,學習國外優(yōu)秀大學的教育模式是一條必經之路。在教學與實踐方面,學院堅持以學生發(fā)展為導向,借鑒國外大學經驗,要求教師面向學生開放辦公時間,每周定時與學生談話,給學生更多學業(yè)上的支持。學院還充分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如在礪金樓內為學生單獨打造了一間咖啡廳作為創(chuàng)業(yè)實踐平臺,學生每學期通過公開競標的方式獲得經營權。學院希望給學生提供一個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機會,讓大家通過經營、管理這間名為Break Time的咖啡廳,從小小的創(chuàng)業(yè)項目中慢慢積累商業(yè)實戰(zhàn)經驗。
僅僅復制國外的成功經驗是遠遠不夠的,薩里國際學院院長趙彥志教授認為,必須結合學院自身的基本情況不斷尋找最適合的發(fā)展方向,才能走出一條獨特的發(fā)展道路。在學業(yè)支持方面,為了培養(yǎng)具備全球視野和國際競爭力的高素質人才,學院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與自主學習能力,注重學生學習體驗,營造個性化的學習環(huán)境。以此為基礎,學院比照國際質量保證標準構建了包括學業(yè)指導、英語支持、留學指導、職業(yè)發(fā)展與校友服務、圖書館與學習中心在內的系統(tǒng)化的學業(yè)支持體系,在大學4年內為學生提供各類學業(yè)支持,全方位、多角度地保證學生在學業(yè)方面不斷進步。
“學生永遠要放在第一位,我們的教師和行政人員應該將學生的感受看得比什么都重要。給學生更好的學習與生活體驗,薩里才能有更好的發(fā)展?!彼_里國際學院院長趙彥志教授經常向全院師生傳遞這一觀點。7年來,薩里的每一個變化,最先考量的都是學生利益。學院在保留并加強重視基礎、嚴格管理、關懷學生等中國優(yōu)良教育傳統(tǒng)的基礎上,也充分重視學生的意見,按時召開“院長開放日”座談會,提出關于教學管理、學生管理、行政服務等方面的建議,讓更多的學生有發(fā)表意見的平臺,并做到認真及時地反饋。
大學4年里,除了不一樣的學習體驗,薩里國際學院經過不斷的探索,確立了“以愛的教育為基礎,體現尊重與平等,追求夢想與超越”的學生工作理念。以“Surrey You”為起點,以課業(yè)學習指導為主,以豐富的校園文化和社會實踐活動為依托,以跨文化學習、心理援助和就業(yè)指導為輔助,以學生綜合測評為依據,以畢業(yè)感恩教育為終點,融合中西文化特點的綜合學生管理體系,開展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活動,形成了“大氣、感恩、凝聚、超越”的學生文化。這樣的觀念貫穿在學生活動中,讓學生了解每項活動設置的目的和意義。他們的獨立思考能力、創(chuàng)新意識被喚醒,責任感和團隊協(xié)作能力大大提高。
特別要指出的是,學院將以興趣為導向作為開展各類學生活動的基本出發(fā)點,鼓勵學生提出有創(chuàng)意的想法,支持和引導他們通過努力將夢想變成現實。薩里學子在校內外各項賽事中的表現,恰恰說明了這一導向的正確性。近年來,薩里學子多次在中央電視臺“希望之星”英語風采大賽全國總決賽中過關斬將、取得佳績,且成績越來越好,參與度越來越高,這一比賽已經成為學院的明星賽事。
2013年底,在第二屆國際文化節(jié)系列活動之“趣·玩味”文化體驗周活動中,學院組織各興趣小組舉辦了品酒、插花、茶藝、辯論、模聯等系列專題活動,在發(fā)展興趣展現個性的平臺上綻放異彩。一個專注于培養(yǎng)學生專業(yè)素養(yǎng)的商學院不僅要做好分內之事,還要用心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情懷,保護學生的興趣愛好并加以引導,才是這所學院的魅力所在。以學生為中心,釋放學生的潛力,同時為他們提供充足的資源和服務,輔導員老師給予耐心的指導與幫助,在國際化視野的導向下,給學生不一樣的學習與生活體驗。
二、以教師為根本,
打造國際化、高水平師資隊伍
“大學者,非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每當討論什么是大學時,人們總會想到前清華大學校長梅貽琦對于大學的理解。薩里國際學院院長趙彥志教授認為,只有打造一支薩里國際學院獨有的國際化、高水平的師資隊伍,廣泛吸收國際化人才,才能提高辦學質量,提升科學研究水平。
在教師選聘方面,學院特別設立了教師招聘委員會,負責教師招聘工作。委員會與人事部門通過簡歷篩選、遠程面試、現場試講、校園面試、院長審核5個環(huán)節(jié)對應聘教師進行全面考核。學院建設了一支素質優(yōu)良、結構合理、充滿創(chuàng)新活力的高水平、國際化師資隊伍。
學院面向全球招聘教師,要求應聘者具有世界知名大學的博士學位。學院將教師隊伍分為教研型和教學型兩類,采用“終身教職”制度(Tenure),設立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等教師等級,達到科研和教學要求的教師方可獲得終身教職。截至2014年7月,學院全職中外籍教師共計73人,其中“外專千人計劃”教授1人,薩里大學長期派駐全職教師8人。從教師國籍來看,外籍教師50人;中籍教師23人,且全部具有海外留學背景。從授課領域看,專業(yè)教師42人;語言教師31人。學院專業(yè)教師中具有博士學位教師占專業(yè)教師總人數的88%,教授6人,副教授5人;語言教師中具有碩士及以上學位教師22人,副教授1人。多數專業(yè)課教師畢業(yè)于包括丹佛大學、倫敦大學、倫敦政治經濟學院、曼徹斯特大學、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華盛頓州立大學、悉尼大學等國際知名大學。
為了更好地提升教學質量,建設高標準師資隊伍,學院革新教師管理架構,貫徹教授治學。學院設置了6個教研室(工商管理教研室、旅游管理教研室、經濟金融教研室、基礎教育教研室、英語教研室等),主要負責學術發(fā)展、教師招聘和發(fā)展、教研室預算管理等工作;設置工商管理專業(yè)主任及旅游管理專業(yè)主任,主要負責本專業(yè)發(fā)展、專業(yè)課程設計等工作;設置本科教學主任及研究生教學主任,主要負責本科及研究生教學質量保障體系建設、學業(yè)支持等工作。以上各教師管理崗位均由我院教師擔任,這一革新,改進了學院內部治理結構,進一步加強了教授治學。
三、以科研為目標,促進教師開展學術研究
學院定位于教學科研型學院,在建立初始就非常重視科研發(fā)展。學院成立了中外合作辦學研究室和組織與創(chuàng)新研究室,通過國際化的教師隊伍建設和學術交流合作來推動科研成果的國際化。學院已承擔自然科學基金2項,教育部人文社科課題3項,其他省部級課題10余項。在東北財經大學各學院的人均發(fā)表論文、主持課題數量等指標的排名中,薩里國際學院名列前茅。首先,學院以中外合作辦學為研究特色,在全國獨樹一幟。學院的“中外合作辦學政策與可持續(xù)發(fā)展研究基地”為遼寧省教育規(guī)劃研究基地,是全國最早建立的中外合作辦學專門研究機構,主要的研究領域涉及中外合作辦學、教育國際化、大學治理、民辦教育等,已承擔教育部委托課題2項、全國教育規(guī)劃課題2項、省級課題10余項,在《教育研究》等期刊發(fā)表論文20余篇。其次,以外教和海歸為主體推動專業(yè)研究,鼓勵國際期刊論文的發(fā)表。學院制定高端論文發(fā)表獎勵政策、科研啟動資金支持政策等科研制度,保障教師學術研究順利進行。學院外籍教師和海歸教師以組織創(chuàng)新、跨國公司管理等為研究領域,已在社會科學引文索引(SSCI)、科學引文索引(SCI)等國際期刊發(fā)表論文10余篇。
同時,以邀請知名學者和舉辦學術會議為途徑搭建國際化學術平臺,學院先后邀請了韋里克、霍奇遜等6位知名經濟學家、管理學家來學院訪問、講學,并與學院教師建立起科研合作關系。學院先后舉辦了“2009年中外合作辦學理論與實踐研討會”“2010年高校治理及國際比較高層研討會”“2011年全球商務發(fā)展學會第八屆國際會議”“2012年中國經濟模式與未來發(fā)展高端研討會”“2013年中外合作辦學高層論壇——質量保障體系建設與發(fā)展”和“2014年第四屆國際旅游會議”,其中“2014年第四屆國際旅游會議”吸引了來自十幾個國家的80余位學者參加,不僅加強了學術交流,也向這些國家展示了一所中外合作辦學機構的實力。
四、以質量打造辦學品牌,吸收英國先進經驗,
建立教學質量保障體系與制度
與其他同學相比,薩里學生大學生活最大的不同應該是“比高中還累”。有的學生戲言:“歡迎來到薩里國際學院,你將有寫不完的論文,做不完的陳述演示,一個接著一個的小組討論……”這種忙碌是在國內很多財經院校都無法體會到的,而全英文授課更是給同學們帶來極大的壓力與挑戰(zhàn)——課堂授課用英語、完成作業(yè)用英語、考試答卷用英語。
薩里國際學院借鑒英國高等教育教學質量保障體系中多主體、正激勵、全環(huán)節(jié)、精細化等經驗,全面引進和采用了薩里大學的教學質量保證體系與制度,建立了完整、規(guī)范的內部保障制度和外部保障制度。該質量保障體系和制度獲得了英國高等教育質量保障機構(QAA)的認可,并于2012年底通過了QAA的現場評估,得到評審專家的肯定。
在內部保障制度中,學院注重加強學生學習過程的考核,要求教師強化對學生平時作業(yè)、平時表現的考核,鼓勵教師增加平時成績占總成績的比例。通常,平時成績占總成績的40%~60%。學生學業(yè)考核的形式非常豐富,包括論文、實踐、面試等。同時,為了使學生掌握各專業(yè)學科的前沿知識,學院大部分教材都采用外文原版教材或外文引進版教材。另外,學院還實行非閉卷考試形式申報、試卷試題同行評議、流水閱卷、成績審核等措施。按照考試委員會的要求,建立了規(guī)范的考務管理制度,確保考試工作順利進行。
在外部保障制度中,雙方大學都予以了高度重視,對學院辦學進行長期指導和監(jiān)督。英國薩里大學每年向學院派駐以主管教學的副校長為首的評估小組,對學院教學進行全面審核和指導。薩里大學還選派教學副院長蓋理·里弗斯博士及7名薩里大學教師常駐學院,開展教學及管理活動,確保教學質量。東北財經大學教務處對學院的教學質量保障也給予了諸多支持和指導。
正如東北財經大學工商管理專業(yè)教研室主任工作匯報中提到的:“我們想要什么樣的果子,取決于我們怎么栽種。”這并不是一項一蹴而就的事業(yè),而是一個需要逐漸改變的過程。大部分中國學生習慣了被動式的學習,剛剛走入薩里的課堂時,他們還不習慣主動與老師、同學探討學習上的問題。在薩里,將近70%的教師都是從世界各地招聘來的外籍教師,他們治學嚴謹,鼓勵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更注重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從大學一年級開始,薩里的學生就開始強化英語學習;大二年級開始,每周都要做2~3個陳述演示,完成1~2篇論文,所有的專業(yè)課都是全英文教學。4年下來,薩里國際學院學生身上的特質逐漸凸顯出來,學院從用人單位獲得了許多正面的評價與反饋:“薩里的學生表達溝通能力強,英文好,有國際視野,工作積極主動,在我們這里非常受歡迎。”
五、從優(yōu)秀走向卓越,國際化學院碩果累累
薩里國際學院培養(yǎng)出來的學生,已經能夠與世界名校的學生同臺共舞。目前,到世界名校攻讀研究生的學生已經占到薩里國際學院畢業(yè)生的60%以上。牛津大學、英國帝國理工學院、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等世界名校都有薩里學子的身影;畢業(yè)后直接參加工作的畢業(yè)生也大多被寶潔、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中國石油集團、匯豐銀行(中國)有限公司、中國銀行、中國工商銀行等知名企業(yè)錄取。
早在成立之初,薩里國際學院院長趙彥志教授就表示,希望有朝一日,能看見薩里的畢業(yè)生遍布世界各地,在各行各業(yè)大放異彩。在東北財經大學和英國薩里大學的支持下,薩里國際學院獨樹一幟、敢為人先,獲得了跨越式發(fā)展,在短短的7年內迅速崛起。目前,薩里國際學院的在校學生,已經由第一年的146人,增長至1800人。2014年,經過相關教育部門批準,薩里國際學院全國本科第一批次招生省份達到11個。已經畢業(yè)的4屆學生,用他們的實際行動為學院交上了一份滿意的答卷。
薩里國際學院,這一融合了中國高水平財經學府特色與英國一流高等教育資源的學院,從創(chuàng)立的那天起,就開始了她銳意進取、追逐夢想的歷程。正如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所言,教育的根是苦澀的,但其果實卻是甜美的。管理教育的事業(yè),更需要持之以恒的投入與求索。經歷了中國經濟社會高速發(fā)展的第一個10年,薩里國際學院在前進的過程中不斷探求新發(fā)展。
薩里國際學院的精髓是其高素質的學生。學院一直以人才培養(yǎng)為主線,學生們既需理解責任與奉獻,又要懂得大氣與感恩;既發(fā)揮個性特長,又具備公民意識;既能走出國門適應世界的瞬息萬變,又能腳踏實地參與國家的偉大復興與崛起。
薩里國際學院的靈魂是其國際化的師資。他們一直在國際范圍內招聘高水平的教師,致力于組建一個教研水平高、結構合理的國際化師資隊伍。教師們既需通曉國外管理理論,又要立足于中國管理實踐,為學生授業(yè)解惑。教師們?yōu)閷W院的發(fā)展提供了最有力的支持。
成立7年來,學院懷抱著成為國際知名中外合作辦學機構的夢想做出了持續(xù)的努力與創(chuàng)新。這將是一個只有前方,沒有終點的征程。
編輯 潘雅 李艷 張金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