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月娥
隨著初中數(shù)學學習的深入于提高,每個數(shù)學老師都或多或少的遇到對數(shù)學不感興趣、沒有自信心、數(shù)學成績差的學生。我們稱之為“學困生”。
“學困生”產(chǎn)生的原因:
(1)家庭缺少愛。現(xiàn)在農(nóng)村的家庭里,有很多是父母雙雙外出打工,有的是去到外省市,一年當中根本就沒見自己孩子幾次面,即使是在本地打工,也是早出晚歸。還有單親家庭,孩子缺乏關愛。
(2)學習被動。許多同學進初中入后,還像小學那樣,有很強的依賴心理,跟隨老師慣性運轉(zhuǎn),沒有掌握學習主動權(quán)。表現(xiàn)在沒計劃,坐等上課,不預習,不會聽課。
(3)基礎不扎實。有部分數(shù)學學困生小學數(shù)學基礎差,主要表現(xiàn)在數(shù)的運算速度慢,準確率低,不會用簡便方法計算,有個別學生甚至連四則混合運算都搞不清楚,這些學生進入初中開始學習有理數(shù)就困難重重。
(4)學習沒興趣?!芭d趣是最好的老師”,有的學生由于基礎差,成績落后,家長和老師不能及時地給予幫助,而用不恰當?shù)姆椒ㄈヅu,指責,再加上同學的看不起,這樣使他失去了信心,產(chǎn)生了強烈的自卑感。就連上課也不愿意多看老師一眼,更談不上發(fā)言。變得自卑、孤僻,對數(shù)學厭煩,對老師反感。長此以往,成績越來越差,很自然就成了“學困生”。
(5)學習方法不當。初中學生年齡小,學習的自主性差,往往課后草草了事,沒有形成課前預習、課后復習,努力尋求最優(yōu)解法的習慣,解題后不愿加以總結(jié),不注重解題過程,只注重結(jié)果,不善于對所學知識進行比較歸類,掌握的知識松散零亂。
面對學困生,老師非常頭痛,上課調(diào)皮搗蛋的是他們,不專心聽講的是他們,不交作業(yè)的也是他們,考試拉成績的還是他們。面對這種情況,罵、打、懲罰做題都無濟于事。我看過這樣一個故事:一天,風和太陽打賭,看誰能讓路上的行人脫去外衣。風使勁的吹,行人的衣服越裹越緊。而太陽暖洋洋的照在大地上,行人自然脫去了外衣。學困生產(chǎn)生的原因及故事啟發(fā)我們,培養(yǎng)學困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的策略如下:
一、關愛學生,以情激趣
在數(shù)學教學實踐中,我深深體會到:教師只有以全身心的愛去對待學生,學生才會喜歡老師,才會以十足的干勁來學習老師教的功課。以愛動其心,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前提,平時我在教學中注意為學困生創(chuàng)造成功的機會,課堂提問、作業(yè)、測驗,我都根據(jù)學困生的實際制定評價標準,挑簡單的問題提問他們,做對了,及時表揚,樹立他們的自信心;做錯了,也不指責,耐心講解。那些不會講那些,如,異分母的通分不會講通分,多位數(shù)的除法不會講除法……不讓他們產(chǎn)生氣餒情緒,鼓勵他們奮發(fā)向上。在學習上要教會他們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如在解應用題時,我經(jīng)常鼓勵他們畫圖、觀察,認真分析數(shù)量關系,多打幾次比方,讓學生結(jié)合自己的知識經(jīng)驗,親自說一說。這樣半扶半放式教學,使他們逐漸走向成功,品嘗到了成功的喜悅。
二、尊重學生,鼓勵激趣
學生猶如一個巨大的寶庫,蘊含著巨大的能量。教師猶如一把鑰匙,如果能把寶庫打開,就是一把好鑰匙,而“學困生”要想獲得成功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當他們獲得成功時,教師應及時給予鼓勵。有了鼓勵,學生才能樹立起自信和自尊。一般來說“學困生”的自尊心是很脆弱的,經(jīng)受不住刺激,渴望老師對自己“以誠相待”,不歧視,不諷刺,不打擊,不揭短?!皩W困生”有一個怕遭冷落的共同心理。因此,只有對“學困生”抱有誠摯的愛,平等的尊重,才能建立起良好的師生關系。熱愛學生,融洽的師生感情是轉(zhuǎn)化“學困生”的思想基礎和保障。在教學過程中,要把學生的情感投身到學生心里。例如:在課堂上,老師提出問題時,隨之對“學困生”投去一個充滿信任的、親切的目光,一張和藹可親的笑臉等都會在他們心中掀起波濤。教師心中有“學困生”,“學困生”心中才會有老師,師生感情的一致性,會引起信息的共振,此時學生的接受能力最強,教學效果最佳。
三、藝術教學,以趣激趣
孔子說得好:“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边@里的“好”與“樂”就是愿意學、喜歡學,就是學習興趣。例如,在進行二元一次方程組的應用教學時,我不但講了雞兔同籠問題,還找了下面的應用題:100個僧吃100個餅,大僧一人吃三個,小僧三人吃一個,問有多少個大僧,多少個小僧?學生哈哈大笑后,興趣極高,立即設未知數(shù),列方程,解方程,很快找到答案。再如:一院子親戚一擔瓜,一人一個多一個,一人兩個少兩個,問有幾個親戚幾個瓜?學生對此類問題興致高,解決的快。
四、培養(yǎng)習慣,點滴激趣
先要做好小學和初中的銜接工作,其實,讓很多初中數(shù)學老師為難的并非學生的愚笨,更不是學生基礎差,而是一些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不端正,學習習慣不好。如:做事馬虎的學生,拿到一個問題,粗看一遍就動手解答,常因?qū)忣}不仔細或理解不深出現(xiàn)差錯。因此,數(shù)學教師必須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分析能力和綜合能力,使學生重視解題過程,及時糾正錯誤,努力做到不重復出現(xiàn)類似的錯誤,及時解決遇到的問題,養(yǎng)成及時復習鞏固學過的重要知識與方法的好習慣,在數(shù)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積極的、科學的學習態(tài)度,努力促使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思維習慣和行為習慣。當然,這是一項艱苦而又細致的工作,教師要有耐心,要持之以恒,點滴積累。
五、動手操作,活動激趣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盡可能的讓學生參加實踐操作活動,僅教師演示,沒有學生的親自操作學生獲得的知識還比較膚淺的,只有讓每個學生都參加實踐操作,運用多種感官參加學習活動,才可能使所有學生獲得比較充分的感知,才便于儲存和提取信息。教學中,教師要提供更多的機會讓學生動手操作,使學生在動手操作的活動中,發(fā)展學習興趣,獲取知識。
例如:在七年級上冊《豐富的圖形世界》中“截一個幾何體”的教學時,我讓每一個學生課前用土豆削好一個正方體,上課時教師畫圖,讓學生A橫截,學生B豎截,學生C沿平行面的平行對角線截,學生D削去一個角……課堂氣氛十分活躍,激發(fā)了學生的好奇心,原來從正方體中可以截出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自然而然學生會想能否截出梯形,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截出了五邊形,六邊形。學生在濃濃的削玩活動中獲得了知識。在比如,在軸對稱圖形時,先通過課本中美麗圖形認識軸對稱圖形的概念,再設計畫軸對稱圖形,進而再利用軸對稱剪窗紙等。當我看到學生如此的感興趣,如此的輕松學習時,我發(fā)出了開心的笑,要能將每節(jié)數(shù)學課都這樣上那該多好啊!
六、個別輔導,分層激趣
個別輔導是對學困生進行教育的最有效方法之一。大部分學困生基礎差,上課又不專心,有時連課都聽不懂,他們積累的問題往往較多。老師要抽課余時間給他們進行個別詳細輔導,鼓勵他們提問,幫助他們徹底理解,及時解決學習中遇到的疑惑。個別輔導還會讓學困生感受到老師的關心與摯愛,這對增強學困生的信心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此外,學困生由于受過多的失敗刺激。教師要把良好的期望具體化為更多的鼓勵和支持,要善于發(fā)現(xiàn)學困生身上的“閃光點”,更要進一步誘發(fā)他們“閃光點”。讓他們嘗到成功的喜悅,享受發(fā)現(xiàn)的樂趣,逐漸增強他們學習數(shù)學的信心。
總之,轉(zhuǎn)變數(shù)學“學困生”的工作任重而道遠,在今后的教學工作中,要不斷探索,努力找到更加有效、更切實可行全面的措施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