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湖南省藝術研究院非物質文化遺產調研組赴綏寧、道縣、辰溪考察紀實

      2015-01-15 00:31:26任科
      藝海 2014年9期
      關鍵詞:辰溪縣瑤族鄉(xiāng)龍船

      2014年5月5日至7日,湖南省藝術研究院非物質文化遺產調研組赴綏寧考察苗族“四月八”姑娘節(jié);5月30日至6月1日湖南省藝術研究院非物質文化遺產調研組赴永州市道縣考察“道州龍船賽”;6月4日至6日,湖南省藝術研究院非物質文化遺產調研組赴懷化市辰溪縣羅子山瑤族鄉(xiāng)考察調研“茶山號子”。

      一、中國綏寧苗族“四月八”姑娘節(jié)

      5月5日,由湖南省藝術研究院黨總支書記王宗銘、湖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心活動部副主任王鈞、湖南省藝術研究院信息部副主任任科組成的省非遺調研組,赴綏寧縣考察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四月八”姑娘節(jié)。

      神奇的綠洲綏寧縣位于湘西邊陲,古屬荊楚,唐始名徽州,宋元豐四年(1081)建蒔竹縣,宋崇寧二年(1103)稱綏寧??偯娣e2927平方公里,有苗、漢、侗、瑤等20個民族,總人口37.9萬,少數民族人口占63%。全縣轄25個鄉(xiāng)鎮(zhèn),其中民族鄉(xiāng)14個,是全省民族鄉(xiāng)最多的縣。

      每年農歷四月初八是綏寧苗族同胞傳統(tǒng)的“姑娘節(jié)”,也是紀念古代飛山峒蠻女英雄楊黎娘的重要節(jié)日。相傳,黎娘的哥哥因反抗官府欺壓而起義造反,被官府抓住準備秋后處斬。黎娘探監(jiān)時,得知哥哥因為吃不飽飯神力不再,便心生一計,采下楊峒木葉將白米飯做成烏米飯,并約定在農歷四月初八這天給哥哥送飯去。獄卒看到黑色的烏米飯,不敢搶食。哥哥吃了回復神力,立刻掙斷鐵鎖鏈,與黎娘一起殺出了牢門。此后,“姑娘節(jié)”演變成了苗族代代相傳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每年的這一天,身著節(jié)日盛裝的苗族同胞都聚集在一起,喝燒米酒、吃黑米飯、談情說愛、載歌載舞。2008年,中國綏寧苗族“四月八”姑娘節(jié)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014年5月6日上午,中國綏寧苗族“四月八”姑娘節(jié),在縣體育廣場開幕。綏寧縣委書記唐淵主持開幕式,縣委副書記、縣長羅玉梅致歡迎辭。湖南省委宣傳部副部長、省委對外宣傳辦公室主任周湘宣布2014年中國綏寧“四月八”姑娘節(jié)開幕。省文化廳黨組成員、副廳長肖凌之和邵陽市副市長李曉葵分別講話,對本次四八姑娘節(jié)的成功舉辦表示祝賀。出席開幕式的領導還有邵陽市人大副主任、黨組成員謝愛明,邵陽市政協(xié)黨組副書記、副主席王若波等。

      開幕式結束后,綏寧縣舉辦了一臺民族風情文藝演出,表演了舞蹈《苗家阿妹的“四月八”》,風情展示《苗家美》,獨唱《山寨素描》等文藝節(jié)目,向嘉賓和觀眾奉獻了一場極具苗侗風情的文化盛宴。

      5月6日下午,省非遺調研組,在當地文化館王震館長的陪同下,前往黃桑上堡侗寨,深入考察“姑娘節(jié)”相關民族民俗活動的資料。據悉,每年的“四月八”姑娘節(jié),寨上都會舉行大型民俗活動,包括苗王背姑娘、唱山歌、爬藤等。侗寨人身著傳統(tǒng)服飾,男女老少都積極參與到活動當中,此類活動深受當地人熱愛,文化也得到很好地傳承和保護。

      晚上,調研組來到黃桑苗莊,參加了當地隆重而熱烈的篝火晚會,外鄉(xiāng)人和當地人歡聚一堂,載歌載舞,場面盛是壯觀。

      5月7日上午,調研組來到關峽大園,苗族聚集地,觀賞了當地的民族民俗表演,包括吹嗩吶、婚俗、擠油、踩高蹺等,此類活動突出“親近苗寨古村的神秘婚俗”。

      此次非遺調研活動,讓我們感動的是,大部分當地民眾認識到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傳承的重要性,這種意識值得大家學習和推廣。同時,也讓我們認識到當地的苗、侗文化的資源豐富,為今后的非遺研究工作提供了寶貴的財富。

      二、永州市道縣“道州龍船賽”

      2014年5月30日至6月1日,由湖南省藝術研究院黨總支書記王宗銘、省非遺專家孫文輝、省藝術研究院信息部副主任任科組成的省非遺調研組赴湖南省永州市道縣考察調研“道州龍船賽”并收集相關視頻資料。

      端午佳節(jié)賽龍船是道州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每年的端午節(jié),道州都要舉辦盛況空前的龍船競賽。相傳,道州端午劃龍船始于宋代,是為祭祀屈原。如今,道州龍船賽依然保留著古老的傳統(tǒng),2002年,道州被省人民政府授予“龍舟之鄉(xiāng)”稱號;2006年,“道州龍船賽”被列入全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道州龍船頭獨具特色,既具藝術特點,又具符號意味。外地龍舟只有清一色的“龍頭”,而道州龍船頭除了龍頭形,另有虎形、鳳形和麒麟形。龍、虎、鳳又分開口、咪口(閉口)兩種形制,并且,龍又從顏色上細分為金龍、黃龍、赤龍、白龍、青龍、烏龍,虎也分為金虎、黃虎、紅虎、白虎、黑虎;鳳則有紅鳳(又稱金鳳)。不同形制、不同顏色的龍、虎、鳳頭的制作,雕刻精細生動,造型優(yōu)美,極具工藝美術價值(見圖一、圖二)。

      每一個龍頭的顏色都是有來歷的。如道江鎮(zhèn)東陽社區(qū)東陽坊村有15只金龍頭龍船,因東陽村有座供奉“火神爺”的火神廟,他們的龍船頭是金色的。東門鄉(xiāng)東門村有黃龍廟,營江鄉(xiāng)陽樂田村有烏龍廟,西洲社區(qū)有白龍廟,所以有黃、烏、白龍頭船。道州龍船屬道州型,造型奇特,與別的地方的龍船不同。船身長20米,寬1.2米,平頭翹尾,頭低于尾,船頭的頭屬活動式的。競賽時可裝上龍頭、鳳頭、虎頭等。尾部裝飾彩旗,船身頭尾離水各0.60~0.80米不等。劃船的人員即撓手,一般為20~30人。

      村莊龍船下水,全村老少一起到河邊歡送,鞭炮聲不絕于耳。劃時,掌頭者立于船頭,左手扶龍頭,右手握紅色彩旗,為全船的指揮者(見圖三)。掌舵一人居尾,多為經驗豐富之老手。鼓鑼居中,敲鑼者坐艙中,擊鼓者巍然立船上。橈手聽鼓下橈、徐疾有度、姿態(tài)瀟灑。競賽時,四船奮進、鑼鼓大震、槳劈銀浪、擊水如飛。橈手一邊劃水,一邊大聲吆喝“劃啊,啊嗬”。兩岸吶喊助威,場面令人激動。即使刮風下雨,大家全身濕透,也要堅持到底,決不半途而歸,充分體現道州人粗獷、慓悍、堅強和勇爭上游的豪邁性格。

      龍船賽以節(jié)前三天最盛,每天觀眾逾二十萬人,擠滿縣城瀟水河兩岸的十幾里長堤,可謂人聲鼎沸,熱鬧非凡(見圖四)。參賽龍船聚集在道州文昌閣所在的西洲公園進行比賽,這些道州龍船來自道州一鎮(zhèn)五鄉(xiāng)三十三個行政村,多達150條以上。據道州文化、體育部門統(tǒng)計,道州人民群眾每年為龍舟賽活動自發(fā)性投資捐款累計金額在2000萬以上,規(guī)模一年比一年大,年年樂此不疲。參加的絕大部分是農民,即使是在外地打工的村民,每年臨近這個時節(jié)都會請假回來,積極參加此項活動。在這里,龍船比賽是一種民俗,更是一種文化。endprint

      舉辦龍船賽,對于增進人民團結、增強群眾體質、豐富群眾文化生活、弘揚道州民間傳統(tǒng)文化、培育龍船產業(yè)有著重要意義。

      三、懷化辰溪“茶山號子”

      2014年6月4日至6日,由湖南省藝術研究院黨總支書記王宗銘、省非遺專家孫文輝、省藝術研究院信息部副主任任科組成的省非遺調研組赴湖南省懷化市辰溪縣羅子山瑤族鄉(xiāng)考察調研“茶山號子”并收集相關資料。

      據悉,在辰溪縣黃溪口鎮(zhèn)與羅子山瑤族鄉(xiāng)、蘇木溪瑤族鄉(xiāng)、上蒲溪瑤族鄉(xiāng)和仙人灣瑤族鄉(xiāng)一帶,居住著蒲、劉、丁、沈、石、陳、梁“七姓瑤”,約3萬余人。數千年來,這里的瑤族同胞在冬季挖茶山時為解除疲勞、振奮精神,統(tǒng)一勞動節(jié)奏,提高勞動效率而創(chuàng)作出一種獨具特色的民間歌謠———茶山號子。茶山號子是山野之歌、勞動者之歌,其氣勢磅礴,寬廣洪亮,集約高亢,旋律奇特,被稱為中國民族聲樂藝術的奇葩,并于2008年被成功列入國家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6月5日清晨,調研組在縣文廣新局局長周丹,縣非遺中心主任朱永元的陪同下,一行人駕車近兩小時,來到距辰溪縣城東南79公里俗有“辰溪西藏”之稱的羅子山瑤族鄉(xiāng)。上午,在此舉行了辰溪縣第二屆茶山號子賽歌會,本次賽歌會由辰溪縣文廣新局、羅子山瑤族鄉(xiāng)黨委、政府主辦,縣文化館、羅子山瑤族鄉(xiāng)文化站承辦,黃溪口鎮(zhèn)、龍頭庵鄉(xiāng)、上蒲溪瑤族鄉(xiāng)、后塘瑤族鄉(xiāng)、仙人灣瑤族鄉(xiāng)、蘇木溪瑤族鄉(xiāng)等鄉(xiāng)鎮(zhèn)文化站協(xié)辦。

      來自黃溪口片區(qū)六鄉(xiāng)一鎮(zhèn)的40位“茶山號子歌手”給我們帶來了一場零距離的原生態(tài)聽覺盛宴。省級代表性傳承人米慶松、向行剛的精彩表演拉開了大賽的帷幕。賽歌會上,一場突如其來的陣雨不但沒有打斷歌會的進程,反而增添了一股煙雨朦朧的神秘而遠古的色彩。賽歌會中年紀最大的選手,來自龍頭庵鄉(xiāng)88歲高齡的米賢其,他帶來的茶山號子一經亮嗓當即博得了個“滿堂彩”。最年輕的茶山號子表演者,是羅子山中學的米芬、米文君,分別只有13、15歲,她們用稚嫩的嗓音演唱出的茶山號子別有一番風味,茶山號子后繼有人……

      下午,調研組與當地的專家組在瑤族鄉(xiāng)文化樓舉行了座談、討論會。會上省級代表性傳承人米慶松做了傳授技藝的檢驗交流發(fā)言,并現場傳唱。孫文輝就茶山號子的源流與價值作了學術性發(fā)言。他認為懷化茶山號子與邵陽隆回嗚哇山歌、婁底新化山歌、益陽安化山歌這些古代瑤族文化區(qū)域的山歌一脈相承;也能從臨武“鬧春鼓”的迎春祭祀中能看到它的淵源。他建議辰溪文化部門注意這一信息,組織跨市區(qū)的山歌大賽,提升辰溪茶山號子的知名度。

      近年來,辰溪縣高度重視茶山號子這一藝術瑰寶的傳承保護工作,為此,專門成立了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為每位茶山號子民間藝人建立了個人藝術檔案,還在羅子山瑤族鄉(xiāng)學校開辦了培訓班,聘請傳承人進行集中授課,讓茶山號子走進瑤鄉(xiāng)課堂。也讓更多的人了解并參與演唱茶山號子,使茶山號子得到廣泛傳唱。

      (責任編輯:翁婷皓)endprint

      猜你喜歡
      辰溪縣瑤族鄉(xiāng)龍船
      龍船頌
      道縣:結對幫扶送課下鄉(xiāng)
      科教新報(2023年11期)2023-08-12 18:10:01
      粵北龍船歌研究
      湖南辰溪縣社塘村辰河高腔木偶戲木偶頭
      中華戲曲(2020年2期)2020-12-04 05:05:59
      辰溪縣社塘村辰河高腔木偶戲調查研究
      中華戲曲(2020年2期)2020-02-12 05:18:58
      瑤家女子拳進校園
      科教新報(2019年21期)2019-09-10 14:41:03
      湖南洞口縣長塘瑤族鄉(xiāng)瑤族“棕包腦”舞蹈考察記
      藝術評鑒(2017年21期)2017-12-11 10:09:30
      桂林“地氣”
      醉在綠意中——辰溪縣仙人巖林場轉型發(fā)展側記
      辰溪縣:關閉落后小煤礦力度大
      肃北| 东阿县| 尤溪县| 登封市| 哈巴河县| 铜陵市| 元阳县| 连平县| 淳化县| 微博| 大洼县| 宜兰市| 鸡泽县| 江陵县| 肇庆市| 醴陵市| 津市市| 紫金县| 右玉县| 南溪县| 枣阳市| 剑河县| 河池市| 吉安市| 获嘉县| 德化县| 池州市| 大新县| 霍山县| 济阳县| 柳江县| 日照市| 怀安县| 彭阳县| 叙永县| 永康市| 且末县| 宜丰县| 额尔古纳市| 肃宁县| 昌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