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漢林
近幾年來,全國各地圍繞“高效課堂”建設進行了有益的探究和實踐,緊扣“自主、合作、探究”這一中心,形成了形式多樣的課堂教學模式,不同程度地收到了教學實效。但是,如何讓課堂探究更切合教材實際、切合學生實際,正在成為部分教師的一大困惑。
一、探究學習中的問題
1.盲目相信“外來的和尚會念經”。一些教師在實際教學中,總以為新的教學方式就是合理的,沒有深入地思考和認真地處理探究學習和傳統(tǒng)的接受學習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生搬硬套探究學習的形式,把課堂教學完全交給了學生,對學生的探究缺少必要的點評和點撥。表面上來看,課堂上學生探討得十分熱烈,課堂上熱火朝天,但學生缺少正確的知識梳理和思維引導過程,最終高層次的腦力勞動演化成了淺層次的體力勞動。
2.探究學習的目的,不僅在于培養(yǎng)學生主動探究的能力,引導學生去發(fā)現(xiàn)未知,更重要的是要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創(chuàng)造性和主體性人格。但是,有些課堂上的探究,卻是階段性、任務性的,缺少探究過程的預設和層次的鋪墊,在一次次探究活動結束后,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并沒有得到有效的提高,教學自然也就囿于常規(guī)的知識求證求解的環(huán)節(jié)中,不能自拔。
二、提高探究學習效率的策略
1.未雨綢繆,做好探究準備。一堂成功的語文課,不僅要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更要能動地發(fā)揮教師的作用。學生的探究活動是否成功和高效,與教師的課前準備密切相關。教師必須明確探究學習的目標,一方面是落實教學大綱中規(guī)定的知識和內容,一方面是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能力和探究精神,培養(yǎng)學生的健全人格。在這個基礎上,去備教材、備學生。教師在課前準備中,需要了解學生的興趣特點、知識水平、認知潛能和能力水平,設計出既符合教材特點又符合學生特點的探究主題,才能讓探究活動真正做到有的放矢,特色鮮明,課堂也才能真正高效起來。
2.大膽松手,讓課堂更民主。寬松、和諧、民主,這是新時期教學改革對課堂的基本要求,開放性的課堂帶給學生的是心理上的安全感,而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正是學生主動求知和積極探究的前提。課堂上,教師不是家長,教師要做好引導者、參與者和傾聽者。課堂教學既要本于教材,又要能跳出教材,要給學生留出充足的時間和充分的空間,引導學生主動探究,嘗試讓學生去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鼓勵學生在互相交流中形成新的感受。這樣,既能使學生獲得成功的喜悅感,又能促使他們以更積極的心態(tài)投入學習,激發(fā)學生更大的學習熱情和動力。
3.努力創(chuàng)新,創(chuàng)設探究主題。探究主題是探究學習成功的關鍵,在充分把握教材和了解學生的基礎上,探究主題應努力求新求真。
(1)探究主題的設置應形式多樣化。例如,圍繞一個中心主題,可以逐層設題,不強求一步到位,而是把中心主題細分成各個小問題,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探究,條分縷析,最后水到渠成地完成探究的任務。對于非常重要的有關題材、體裁、人物等賞析類的探究問題,可以引入比較法,讓學生在橫向比較中去發(fā)現(xiàn)知識的真諦。
(2)探究主題的設置須體現(xiàn)趣味性。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的探究動機往往來自對新事物的好奇??菰锏闹R激不起學生探究的愿望,教師需要把枯燥的知識轉化為趣味性的問題來讓學生探究。當然,這種趣味不能低級化,也不能一味地迎合學生,而是要建立在對探究主題的深入認識和把握的基礎上。
(3)探究主題的設置要有一定的挑戰(zhàn)性。課堂上探究問題時,要有一定的層次,能真正激發(fā)學生探究的興趣,但不能超出學生的能力承受范圍,而讓學生望而卻步。探究問題的設計,要能夠一下子抓住學生的興趣點,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只有這樣,才能收到良好的探究效果。
4.提綱挈領,重視探究后的總結。課堂教學中,根據學生的學習反饋,進行適當?shù)攸c撥總結,是一個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教師對此環(huán)節(jié)不可有絲毫的輕視。在學生完成一個探究主題后,教師應根據探究的預設目標做出具體的點撥,或理清思路,或歸納方法,或對學生的探究進行多元評價。只有這樣做,才能使學生通過探究,獲得多種能力的發(fā)展和深層次的情感體驗,建構完整的知識體系,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
高效課堂改革是一個系統(tǒng)的課題,對高效課堂各個環(huán)節(jié)的深入探索,是為了達到真正提高教學效率的目的。如何合理探究,真正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還需要廣大師生在教學活動中不斷總結創(chuàng)新,最終形成科學、完整的探究學習體系。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