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艷華(黑龍江省牡丹江市第二人民醫(yī)院,黑龍江 牡丹江 157013)
淺析心內科護理的潛在風險及處理對策
田艷華
(黑龍江省牡丹江市第二人民醫(yī)院,黑龍江 牡丹江 157013)
目的 針對心內科臨床護理中存在的潛在風險進行淺析并提出處理對策。方法 收集2010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56例心內科患者的有關資料,分析對其護理過程中的安全隱患,并提出相應處置對策。結果 心內科存在的潛在風險主要與設備、急救藥品、護理病歷、經驗與責任心等方面具有一定的關系。結論 通過對護理管理制度的加強并制定相應預案、提高護理文書的規(guī)范性、及自身素質等方面對心內科護理的潛在風險進行防控。
心內科護理;護理風險;處置對策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患者的自我保護意識也逐漸增強,對于醫(yī)護人員具有更高要求,這就需要醫(yī)院不斷提高醫(yī)療與護理質量,并完善醫(yī)療護理安全方面的工作。心內科與其它科室不同,專業(yè)性很強,由于心血管疾病患者病情通常在短時間內容易惡化,因此相對于其它科室具有更高的風險,進而造成醫(yī)療活動全過程易于產生護理風險[1]。提高對有關風險的認識,并采取有效防范措施對于提高護理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1.1 一般資料
收集2010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56例心內科患者的有關資料,其中心絞痛26例,男18例,女8例,平均年齡57.9歲;心急梗死17例,男9例,女8例,平均年齡61.4歲;風濕性心臟病13例,男3例,女10例,平均年齡35.2歲。
1.2 方法
對收集的56例心內科患者采用問卷調查及觀察護理病歷等方法進行分析,針對存在的潛在護理風險提出相應處置對策。
在收集的56例心內科患者中,共產生16項醫(yī)療事故或違規(guī)、不安全操作,發(fā)生在患者身上的有15例,主要情況為:醫(yī)療因素1例(6.25%),護理因素8例(50%),患者本身因素7例(43.75%)。心內科護理因素引發(fā)的不安全因素具有很高比例。
針對上述分析結果,在心內科護理方面主要存在以下不安全因素,護理人員缺乏豐富經驗、護理人員缺乏責任心、用藥及藥物配伍、護理病歷不規(guī)范等[2]。
在心內科臨床用藥中具有比較繁多的品種,同類的藥品雖然名稱不同或具有類似藥名,但生產廠家與藥品劑量規(guī)格存在差別,護理人員再添加藥物時一旦疏忽就可能產生加錯藥的情況,而且隨著新藥品日益出現(xiàn),新藥名也各不相同,在眾多種類藥物的臨床應用下,護理人員易于發(fā)生查對藥物配伍禁忌的疏忽。大部分心內科患者心功能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問題,這更要求在靜滴過程中對滴注速度進行嚴格控制,如速度過快就會對患者心臟加重負擔,甚至產生心衰的嚴重后果。
心內科在醫(yī)院各科室中專業(yè)性比較強,在無形中對護理工作具有更高的要求,一些護理人員由于缺少豐富的護理工作經驗,法律意識不強,不具有熟練的操作技能,容易引發(fā)心內科護理的潛在風險,非常容易產生由于護理不當而導致各類法律糾紛[3]。很多的心內科患者都具有不穩(wěn)定的病情,容易在短時間內出現(xiàn)惡化情況。而危重患者較多,這需要醫(yī)護人員在臨床中始終保持高度緊張狀態(tài),而護理人員在長時間的超負荷工作中,容易造成身心疲憊,進而引發(fā)醫(yī)療事故。
心血管內科診治技術發(fā)展迅速,一些護理人員由于不具有豐富的臨床經驗,難以及時掌握新的護理方法及相應的技術理論,對于除顫儀、監(jiān)護儀等醫(yī)療器械的使用不夠熟練,易延誤搶救時機,這將為醫(yī)療糾紛埋下重要隱患。
心內科臨床中具有較多危重患者,大部分都需要進行及時搶救,很多護理記錄都是在事后進行補寫,由于一些護理記錄不夠及時而超出記錄的規(guī)定時間[4]。一些需要進行監(jiān)測的患者,在護理中由于沒有進行必要的監(jiān)督,患者擅自離開病房外出,導致補充的監(jiān)測記錄都是護理人員的臆斷數據,難以反映患者的真實情況,因此無法得到患者的真實監(jiān)測記錄。
一些不完整的護理記錄,無法依據規(guī)定時間間隔對患者生命體征進行監(jiān)測,書寫的護理病歷也是導致心內科護理潛在風險的一個重要因素。
對于潛在的心內科護理風險,主要可采取以下對策進行處置。
①每位護理人員應做好三查七對,在臨床觀察中要認真,如發(fā)現(xiàn)產生配伍反應的藥物應及時告知醫(yī)生進行處置。靜滴藥物對于滴注速度應進行嚴格控制,不能過快。
②提高護理人員綜合素質與職業(yè)道德操守,這也是安全護理一個非常重要的基礎。護理人員應提高責任心,提倡護理人員養(yǎng)成“慎獨”精神。時刻將安全作為第一要務,樹立質量第一的觀念。對護理人員加強有關安全知識的教育,提高對不安全因素導致嚴重護理后果的深入認識。服務理念要堅持救死扶傷,對患者表現(xiàn)出應有的愛護,不可由于工作繁重而對患者感受產生忽略,使患者病情受到延誤。
③對于書寫的護理病歷要進行完善,搶救記錄應及時進行補充,對監(jiān)測情況進行真實記錄。護理病歷應達到準確、及時及真實的要求,同時將書寫護理病歷的內容列入護理人員培訓內容中,定期考核,以保證全面提高護理質量。
[1] 燕長花.如何提高心血管內科護理質量和管理水平[J].亞太傳統(tǒng)醫(yī)藥,2010,17.
[2] 張國力.心血管疾病合理用藥與護理[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2,7.
[3] 周柳嫦,心血管內科護理中不安全因素分析[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0,18.
[4] 朱鳳珍,陳玉華,麻 薇,等.心血管內科護理中潛在不安全因素分析[J].吉林醫(yī)學,2012,16.
R473.5
B
ISSN.2095-6681.2015.05.13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