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述麗
走近自然擁抱芬芳
平時,我們一家常利用寒暑假、周末的時間去親近自然,增長孩子的見識。從兒子四歲起,我就帶他去爬長城,感受長城的雄偉壯觀;和他一起去海邊,領略大海的神奇和美麗;當然,平時更多的是帶他去附近的公園和湖邊散步。
在親近自然的過程中,兒子就學會了表達,學會了學習與思考。比如當兒子看到各種動植物就會問一些問題,看到竹子他會立即興奮問我們竹子屬于什么科?找到問題的答案后,先生常會神神秘秘地問兒子知道“竹林七賢”嗎?于是在兒子探知欲望很強的意境中,在先生的娓娓道來中,兒子就記住了“竹林七賢”的故事。
生活中,讓兒子參與進去,他的收獲會更大。比如我和兒子在陽臺上種一些簡單的植物,讓兒子學會發(fā)黃豆、綠豆芽。家里也養(yǎng)了小烏龜,我讓兒子學習自己照顧動植物,讓他體會生命成長的可貴。在動手中,兒子提升了探知欲和知識量。
字卡游戲不容忽視
兒子四五歲的時候,為了增加他的識字量,我買來很多識字卡片,通過親子活動——打牌游戲,你說我猜,或我說你猜的形式和兒子做游戲,讓他最大限度地認字。并且在兒子初讀故事書時,我總是提醒他不認識的字不能忽略過去,一定要問。后來讀小學時,兒子因為識字多,所以學習起來特別輕松愉悅。
先生的字寫得瀟灑飄逸,是兒子崇拜的對象。在一次幼兒園舉辦“古詩文誦讀”比賽的契機下,先生把紅黃藍綠等各色的卡紙裁剪成32開紙張的一半大小,并畫好方格,最后親自把一首首詩歌謄寫上去。兒子看到花花綠綠的卡片很興奮,我及時告訴他這里面蘊含著他老爸對他深深的愛。在兒子的感動與興奮中,在我們一家人一起的誦讀背誦比賽中,在我們相互提問相互學習中,兒子很牢固地掌握了很多首古詩。
捧起書本享受書香
書香無價,讀書能開闊人的視野,豐富人的內涵。知識就是力量。為了培養(yǎng)兒子愛讀書、讀好書的好習慣,我總是利用空閑時間帶他去書店徜徉。在讀過幾本故事書后,自然再買上幾本。家里電視基本成為擺設之后,讀書成了主基調。而且我還教會兒子在當當網、卓越網上淘書買書。學校閱覽室里,我也是???,幾天就把一摞摞的新雜志抱回家,讓兒子一睹為快!
讀書分享也是很重要的一個過程,兒子讀了好書,總是和我分享讀后感。我也常把一些好書推薦給兒子,而先生更是與兒子深入地探討一些內容,令兒子學的知識更加透徹一些。
父母在孩子成長過程中,不但要為他們的身體健康提供足夠的物質保障,更重要的是要在他們的智能發(fā)展上做好文章,努力做好他們的人生導師,給孩子的智能發(fā)展插上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