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艷榮
阿奇霉素門診治療急性支氣管炎的臨床療效評價
田艷榮
目的研究并分析門診使用阿奇霉素治療急性支氣管炎的臨床治療效果及意義。方法213例急性支氣管炎患者, 隨機分為對照1組、對照2組和觀察組, 各71例。觀察組給予阿奇霉素抗感染治療,對照1組給予克林霉素進行治療, 對照2組給予頭孢曲松鈉治療, 三組均1周為1個療程。治療1周后,比較三組患者臨床癥狀(咳嗽、咳痰及咽喉腫痛)改善情況、呼吸困難及發(fā)熱頭疼、臨床治愈時間及影像學痊愈時間、治療總有效率、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等情況。結(jié)果1個療程后, 觀察組患者的咳嗽、咳痰及咽喉腫痛等臨床癥狀改善情況、臨床治愈時間、影像學痊愈時間、治療總有效率均明顯優(yōu)于對照1組和對照2組(P<0.05);對照1組與對照2組平均臨床治愈時間比較,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jié)論阿奇霉素可有效的用于門診治療急性支氣管炎, 且療效優(yōu)于克林霉素及頭孢曲松鈉, 建議臨床推廣使用。
阿奇霉素;門診治療;急性支氣管炎;臨床療效
阿奇霉素(azithromycin)主要用于治療急性支氣管炎、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fā)作、化膿性鏈球菌引起的急性咽炎、急性扁桃體炎等呼吸道疾病, 是治療急性支氣管炎的理想用藥[1]。治療急性支氣管炎, 第1天, 0.5 g頓服, 第2~6天, 0.25 g/d頓服。急性支氣管炎是由細菌或病毒感染所引起的支氣管黏膜炎癥, 吸入冷空氣、粉塵、刺激性氣體或煙霧可以引起氣管-支氣管黏膜的急性炎癥[2], 多累及氣管、支氣管, 臨床癥狀多表現(xiàn)為咳嗽、發(fā)熱、痰多等。治療不當或不及時, 可引起肺炎, 甚至更嚴重[2]。本研究小組對本院門診213例急性支氣管炎患者分別使用阿奇霉素、克林霉素、頭孢曲松鈉進行治療, 對比各組間的治療效果?,F(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自2014年5月~2015年5月門診收治的急性支氣管炎患者213例為研究對象, 納入標準[3]:①臨床癥狀以咳嗽、發(fā)熱、咳痰、咽喉腫痛為主;②X線顯示患急性支氣管炎。排除標準:①心、肝、肺、腎等重大臟器功能異常者;②其他重大疾病者;③對阿奇霉素或克林霉素或頭孢曲松鈉過敏者。其中男110例(占51.6%), 女103例(占48.4%);年齡20~71歲, 平均年齡(46.2±13.5)歲;病程1~10 d, 平均病程(4.8±2.3)d;將患者隨機分為對照1組、對照2組和觀察組, 各71例。三組患者性別、年齡及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觀察組給予阿奇霉素抗感染治療, 對照1組給予克林霉素進行治療, 對照2組給予頭孢曲松鈉治療,三組均1周為1個療程。治療1周后, 比較三組患者臨床癥狀(咳嗽、咳痰及咽喉腫痛)改善情況、呼吸困難及發(fā)熱頭疼、臨床治愈時間及影像學痊愈時間、治療總有效率、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等情況。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tǒng)計學軟件對研究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三組患者臨床癥狀改善情況比較 觀察組患者的咳嗽時間、咳痰時間及咽喉腫痛時間分別為(4.0±0.5)d、 (3.9±0.3)d、(4.3±0.6)d明顯優(yōu)于對照1組的(6.5±0.2)d、(6.3±0.5)d、(6.3±0.5)d和對照2組的(6.6±0.4)d、(6.2±0.3)d、(5.9±0.6)d (P<0.05);觀察組仍存在呼吸困難6例, 發(fā)熱頭疼7例, 對照1組仍存在呼吸困難8例, 發(fā)熱頭疼10例, 對照2組仍存在呼吸困難15例, 發(fā)熱頭疼17例, 觀察組與對照1組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與對照2組相比,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 三組患者平均臨床治愈時間比較 觀察組平均臨床治愈時間為(4.7±0.3)d, 對照1組平均臨床治愈時間為(5.6±0.4)d,對照2組平均臨床治愈時間為(5.7±0.5)d, 觀察組患者平均臨床治愈時間明顯優(yōu)于對照1組和對照2組,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對照1組與對照2組平均治愈時間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3 三組患者平均影像學痊愈時間比較 觀察組平均影像學痊愈時間為(5.3±0.5)d, 對照1組平均影像學痊愈時間為(6.9±0.9)d, 對照2組平均影像學痊愈時間為(6.8±0.7)d, 觀察組患者平均影像學痊愈時間明顯短于對照1組和對照2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對照1組與對照2組平均影像學痊愈時間相比,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4 三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比較 觀察組的治療總有效率為91.5%(65例), 對照1組的治療總有效率為73.2%(52例),對照2組的治療總有效率為78.8%(56例)。觀察組的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1組和對照2組,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對照1組與對照2組總有效率相比,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5 三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 觀察組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9.8%(7例), 對照1組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19.7%(14例), 對照2組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18.3%(13例)。觀察組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1組和對照2組,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對照1組與對照2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阿奇霉素是大環(huán)內(nèi)酯類第二代半合成抗生素衍生物, 其作用機制主要是與細菌核糖體的50S亞單位結(jié)合, 抑制依賴于RNA的蛋白合成, 從而起抗菌作用。其藥代動力學主要是具有口服吸收快、組織分布廣、細胞內(nèi)濃度高(約為同期血藥濃度的10~100倍)及半衰期長等特點[4]。目前臨床上可以用來治療急性支氣管的藥物常用的有幾種, 本研究小組為制定對有效合理的治療方案, 將213例急性支氣管患者分為三組進行研究, 結(jié)果顯示, 阿奇霉素對急性支氣管炎具有十分肯定和有效的臨床治療效果, 且療效明顯優(yōu)于克林霉素及頭孢曲松鈉, 故建議臨床推廣使用。
[1]趙海伶. 阿奇霉素門診治療急性支氣管炎療效分析. 河北醫(yī)學, 2011, 17(2):208-210.
[2]李翠娥, 張翠霞, 馬巧蓮. 58例小兒急性毛細支氣管炎的護理.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jié)合雜志, 2006, 15(14):1984.
[3]張虹. 小兒急性支氣管炎臨床治療與護理. 醫(yī)學信息, 2015 (2): 121-122.
[4]王宏, 王超. 阿奇霉素的臨床應用. 中國醫(yī)藥指南, 2012, 10(11): 101-102.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18.093
2015-06-10]
454000 河南煤化焦煤集團中央醫(yī)院兒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