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娜
(遼寧省錦州市中心醫(yī)院,遼寧 錦州 121001)
淺談手術室的整體護理
王麗娜
(遼寧省錦州市中心醫(yī)院,遼寧 錦州 121001)
本文論述了手術室的護理工作不能僅限于配合手術等單純的技術操作,也應該注重手術患者的人文關懷,掌握溝通技巧。在進行各項護理操作過程中,都要以患者為中心開展,尊重患者的權利,服務于患者。把對患者的關懷作為一切護理工作的出發(fā)點和歸宿,真正實現(xiàn)手術全過程整體化護理。手術室整體護理模式的有效實施將會提高患者就醫(yī)滿意度,把我們的工作由被動護理轉(zhuǎn)變?yōu)橹鲃幼o理。
手術室;整體護理
社會的進步引發(fā)了人群嶄新的思維理念,對教育、對就業(yè),尤其對健康,不同層次的人群,有著不同的需要,不同的反饋。于是,“人性化服務”的需求日益增高同時,整體護理必須緊緊跟隨其步伐。整體護理是一種護理行為的指導思想或稱護理概念。它是以人為中心,以現(xiàn)代護理概念為指導,以護理程序為基礎框架,其核心和精髓是對患者的關懷和尊重[1]。目標是根據(jù)人的生理、心理、社會、文化、精神等多方面的需要,提供適合人的最佳護理。
隨著現(xiàn)代護理模式的發(fā)展,生理-心理-社會-三者之間密不可分,護理的內(nèi)涵發(fā)生了質(zhì)的變化,在注重生命內(nèi)在質(zhì)量的關懷的同時要注重對人的關懷,是護理活動的一部分。手術室主要的心理性和軀體應急源,其往往通過心理上的恐懼和生理上的創(chuàng)傷影響患者的正常生理活動,從而直接干擾麻醉和手術,影響患者的治療效果。
近代護理學創(chuàng)始人南丁格爾曾說:“人是各種各樣的,由于社會、職業(yè)、地位、民族、信仰、生活習慣、文化程度不同,所得疾病的輕重也不同,要使千差萬別的人都能達到治療和健康所需的最佳身心狀態(tài),本身就是一項最精細的藝術”。關注患者健康,既要從局部進行治療護理,又要從整體上進行把握。因此,手術室護理工作不能僅限于配合手術等單純的技術操作,也應該注重手術患者的人文關懷,掌握溝通技巧,認真回答患者提出的問題,使患者有一種溫馨感和安全感,要認真觀察其思想動態(tài),并主動進行針對性的講解、說明。在交談過程中語言要實在,知識性強,而且通俗易懂,也可以使用實例、對比等方法,使患者收到啟發(fā),手術室護士在進行各項護理操作過程中,都要以患者為中心開展,尊重患者的權利,服務于患者。把對患者關懷作為一切護理工作的出發(fā)點和歸宿,真正實現(xiàn)手術全過程整體化護理。
需手術治療的患者,在手術前普遍存在著擔憂、恐懼和缺乏手術配合知識。當臨近手術期時,睡眠不佳、食欲低下等護理問題,導致生活自理能力進一步發(fā)生變化。這就要求每一個護理環(huán)節(jié),都應以患者為中心,提供主動、周到、細致的全方位護理服務,加強手術前的指導,幫助患者做好心理準備,減輕患者對手術的擔憂和恐懼感,建立配合手術治療、促進康復的信心。對接受手術的患者實施術前、術中、術后的整體護理。
術前積極訪視。擇期手術前1 d訪視患者,認真閱讀病歷,要詳細了解患者的一般情況、生命體征、診斷、既往史、藥物過敏史、理化檢查的回執(zhí)情況,生活習慣和接受手術治療的態(tài)度。了解患者身心方面的需要和制定護理計劃并采取相應的護理措施,必要時參加術前討論。針對患者通常對手術治療緊張、恐懼的心理,手術室護士應主動介紹自己,取得信任。簡單概括麻醉和手術過程,使之初步了解,消除緊張情緒,獲得安全感,讓患者發(fā)生從被動接受手術到主動充滿信心迎接手術到來的心理轉(zhuǎn)變,患者在手術室護士的引導下積極參與手術配合,從而提高手術成功率,加快患者術后的康復。
術中精心護理。患者同巡回護士、手術醫(yī)師及家屬至手術室門口,與家人分別是心理波動較大的過程。巡回護士告知家屬應用輕松的表情和患者說明家屬就在等候區(qū)等候患者手術順利完成,同時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導。陪同患者進入手術間時,用最明了簡潔的語言介紹手術室的環(huán)境,可以減輕患者對陌生環(huán)境的緊張和不安。麻醉前,巡回護士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應盡量陪伴在患者身旁,給予安穩(wěn),多傾聽其訴說,處處給與關懷體貼,使患者感到被愛被關注,恢復自信心,保持情緒穩(wěn)定。同時注意工作態(tài)度要嚴肅認真,不要談論與手術無關的話題,不要隨意接打電話,注意保護性語言,當患者需要時握住患者的手,給與勇氣和鼓勵。不要過分暴露患者的身體,注意保暖,調(diào)節(jié)好室內(nèi)的溫濕度。全麻時,提前告知患者麻醉清醒后的輕微不適和克服清醒后不適的方法,讓患者在輕松的狀態(tài)下進入麻醉狀態(tài),病情發(fā)生變化時,護士應協(xié)助麻醉醫(yī)師和手術醫(yī)師迅速準確處理,舉止熟練沉穩(wěn),緊張而不慌亂,為手術的順利進行提供積極保障。
術后熱心關懷。如有需擺放特殊體位的手術,當手術結束還原患者體位時,動作要緩慢,并時刻觀察患者的血壓等生命體征的變化,全麻患者蘇醒過程中,護士仍需守護在患者身旁,告知患者手術已經(jīng)結束,勇敢面對麻醉清醒帶來的不適,待患者完全清醒,生命體征平穩(wěn)后與麻醉、手術醫(yī)師共同將患者護送至病房,并給與相應的心理護理和安撫,告知手術順利情況,緩解其疼痛及焦慮等,使患者在圍手術期都在較為安心的狀態(tài)下進行。術后第2天進行隨訪,向患者和家屬介紹手術情況并給與術后指導,了解患者有無并發(fā)癥及傷口愈合情況,在隨訪中可以評價術中的護理質(zhì)量,了解患者的滿意度,不斷調(diào)整護理計劃,以提高護理質(zhì)量,最終達到整體舒適護理的目的。充分展示整體護理的魅力所在。
手術室整體護理模式的實施會提高患者就醫(yī)滿意度,將被動護理變?yōu)橹鲃幼o理。抱著以人為本的原理有效的運用于手術全過程,護理人員通過術前、術后訪視、術中護理等,與患者的接觸時間和交流機會增加。促進了護士與患者和家屬的相互溝通,使手術室整體護理質(zhì)量不斷提高,不斷滿足人們?nèi)找嬖鲩L的健康需求,讓患者滿意、社會滿意,同時促進護理學科的進步和發(fā)展[2]。
[1]王莉.人文關懷在手術室患者護理中的應用[J].中國使用護理雜志,2010,26(4):69-70.
[2]張愛琴,孫琳,劉云.深化基礎護理服務的實踐與體會[J].護理管理雜志,2011,11(1):68-69.
Operating Room Holistic Nursing
WANG Li-na
(Jinzhou Central Hospital, Jinzhou 121001, China)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operation room nursing work not only with technical operation, simple operation, should also pay attention to humanistic care operation patients. Master the communication skills. In the process of nursing operation should take the patient as the center to respect the rights of people to serve patients. Caring patients is all care as the starting point and destination, to realize the whole process of operation of holistic nursing. The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of holistic nursing operation room will improve patient's satisfaction to our work to change from passive to active nursing care.
Operating room; Holistic nursing
R473.6
A
1671-8194(2015)26-023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