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惠清
摘 要 提升高校輔導員自身能力是建設高水平輔導員隊伍的重要保障,有助于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改進,有助于輔導員隊伍的建設,有助于高校和諧穩(wěn)定的發(fā)展。針對目前高等學校輔導員自身能力建設存在的問題,可從學習能力、組織能力、工作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等幾方面來提升輔導員的自身能力。
關鍵詞 高等學校 輔導員 自身能力 建設
中圖分類號:G451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5.01.033
Abstract Enhance their ability to college counselors is an important guarantee for building high-level team of counselors to help improv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and help to build counselors help a harmonious and stable development of university. Higher counselor for the current problems in building their own capacity, from learning ability, organizational skills, ability to work, innovation and other aspects to enhance the counselors' ability.
Key words college; counselor; own ability; construction
輔導員是高等學校開展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等學校管理學生工作的組織者、實施者和指導者,是學生的人生導師和健康成長的知心朋友。為了打造一支專業(yè)化且能較好勝任工作的輔導員隊伍,需要輔導員在實際的工作中,不斷提升個人的自身能力。
1 高等學校輔導員自身能力建設的問題現(xiàn)狀
1.1 崗位技能缺失
絕大多數(shù)高校輔導員隊伍都是剛剛畢業(yè)的大學生,很多是非思想政治教育專業(yè)出身,缺乏相關的理論知識儲備,再加上他們的人生閱歷不足,這使得他們在掌握和處理學生問題時,往往顯得心有余而力不足。此外,輔導員由于受學校、院系的多重領導,學校不同級別的黨政機關、職能部門都可以向輔導員布置工作,致使輔導員每天忙于大量繁瑣的事務性工作,導致很多輔導員沒有較多的時間用于加強自身工作崗位技能水平和能力的提高,直接影響到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1.2 職責定位不明
2014年3月教育部印發(fā)的《高等學校輔導員職業(yè)能力標準(暫行)》中對輔導員做了明確的定義:輔導員是高等學校教師隊伍和管理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教師和干部的雙重身份。輔導員是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組織者、實施者和指導者。輔導員要成為學生的人生導師和健康成長的知心朋友。這說明高等學校輔導員具有思想政治教師和教育行政管理者兩種工作角色。可在實際的工作中,高等學校的輔導員卻擔任著多重角色。輔導員每天都會在不同時間交替扮演著學生“保姆”、學校機關部門“勤務兵”、院系的“服務員”等角色。這種不穩(wěn)定的角色定位,讓輔導員對自己的工作職責缺乏清晰的認識,讓輔導員不知所從,嚴重影響了輔導員正常職能的發(fā)揮,更談不上對自身工作崗位技能水平與能力的提高。
1.3 責任意識淡化
在高等學校里,輔導員上班時間長、工作強度大,經(jīng)常晚上要加班,但在工資、評優(yōu)、晉級、評職稱等待遇上卻無法與專業(yè)教師相比,工作往往得不到學校、院系充分的尊重與理解,自身價值無法體現(xiàn)。這就造成輔導員沒有把輔導員工作看作可以長期從事的工作,而是當作臨時的跳板,工作沒有熱情,沒有積極性,嚴重喪失了工作的自我認同感,削弱了工作的責任意識,更不能說去努力提高自身崗位技能的水平與能力。
1.4 工作任務繁重
隨著近些年高等學校的擴招,就讀大學門檻的降低,現(xiàn)有輔導員的人員配備明顯不足,一名輔導員往往管理兩三百名學生,這一方面讓輔導員在處理學生的日常工作時花費大量時間,無法與學生定期進行面對面的交流溝通,了解學生的差異化需求,導致同質化的工作。另一方面導致輔導員自我學習的時間相對減少了,不能夠主動地針對新工作開展學習,提升自身崗位技能的水平與能力。
2 加強高校輔導員自身能力建設的重要意義
2.1 有助于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改進
隨著經(jīng)濟全球化的不斷迅速發(fā)展,國家的競爭已轉向了知識的競爭和人才的競爭。同時隨著我國對外開放空間不斷擴大,人們頭腦中保守僵化的觀念也在不斷改變,全新的創(chuàng)新意識也在不斷發(fā)展。這些都對人的全面發(fā)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為當代的大學生,他們的思想政治素質、基本品德素質、文化素質、身心素質如何,不僅直接關系現(xiàn)階段中華民族的素質,而且直接關系未來中華民族的素質。尤其是大學生思想政治素質如何,更是直接關系到黨和國家的前途命運。高等學校輔導員工作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最前線,對大學生的成長起著引領、帶頭的作用,是大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的一線指揮員。輔導員自身能力的高低,不僅直接影響著大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開展的成效,而且還影響大學生成長成才的過程。所以,高等學校輔導員要在學習上、思想上、生活上關心理解和支持幫助學生,做到用先進的科學的思想意識、政治觀念、道德要求來教育學生,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引導學生朝著健康、正確的方向發(fā)展。
2.2 有助于高等學校輔導員隊伍的建設
隨著知識經(jīng)濟的發(fā)展,社會各界對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素質的教師培養(yǎng)成為世界各國教育界共同追求的目標。高素質的教師不僅是一個學識淵博的人,而且還應是一個有道德、有理想、有追求的人;不僅是一個高起點的人,而且還是一個不斷自我更新、終身學習的人;不僅是一個學科研究的專家,而且還應是學科教育的專家。輔導員是高等學校教師的重要組成部分,正如教師職業(yè)化、專業(yè)化、專家化是世界性潮流一樣,輔導員職業(yè)化、專業(yè)化、專家化發(fā)展也是未來社會發(fā)展的趨勢,這就要求高校輔導員應不斷加強自身能力的建設,盡快轉變角色,適應角色,更新教育理念,拓展知識面,克服“職業(yè)倦怠”,創(chuàng)新工作思維,從而提升自身的能力。
2.3 有助于高等學校和諧穩(wěn)定的發(fā)展
進入21世紀以來,我國的高等教育開始從精英教育走向大眾教育,辦學規(guī)模不斷擴大,教學質量不斷提高,教育事業(yè)實現(xiàn)了跨越式的發(fā)展。但近幾年來,高等學校學生在安全方面、生活方面和心理方面等問題時有發(fā)生,這一方面給高等學校和諧穩(wěn)定的發(fā)展蒙上了一層陰影,另一方面也對高等學校的日常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維護高等學校的穩(wěn)定,推動高等學校的進一步改革和發(fā)展,這就要求工作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最前線的輔導員,應努力加強自身的能力建設,及時了解掌握學生的第一手信息,把握學生的心理,了解學生的需求,貼近學生的情感,及時向學校反映學生要求強烈的問題,真正起到學生與學校溝通橋梁和紐帶的作用,從而有效減少校園突發(fā)事件的發(fā)生,切實維護高等學校和諧穩(wěn)定的發(fā)展。
3 高等學校輔導員提高自身能力對策分析
3.1 夯實學習能力
高等學校輔導員要不斷學習馬列主義基本理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思想教育的基本理論和方法、人力資源管理相關理論和方法、心理咨詢方法與技巧、教育學基本理論等知識,掌握高等學校輔導員工作所必須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方法,還要了解所帶專業(yè)學生學習的主要課程內(nèi)容,專業(yè)發(fā)展現(xiàn)狀及前景,這樣才能便于與學生的交流和提高工作的說服力。高等學校輔導員只有不斷夯實自身自學的能力、研究型學習的能力,才能讓自己擁有廣博的知識和合理的知識結構,做到學有專長,做到理論學習與實踐工作相結合,做到自身長期規(guī)劃和短期培訓相結合,真正提升自身的能力,成為輔導員工作領域的專家,讓自己在個人發(fā)展和職業(yè)生涯中立于不敗之地。
3.2 加強組織能力
高等學校輔導員面對的是求知欲望比較強烈的大學生,需要經(jīng)常組織一些班級年會等活動,這些都要求高等學校輔導員要有駕馭較大型活動的組織能力。組織能力是一名合格高等學校輔導員必須具備的能力,它包括把握整體局勢的能力、管理班級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骨干的能力、整合資源的能力、組織協(xié)調(diào)的能力等等。高等學校輔導員可以在平時的工作中,一方面要言傳身教,形成自己獨特的人格魅力,在學生中樹立較高的威信。這樣才能受到學生的信任、愛戴與尊重。另一方面要能夠培養(yǎng)一支得力的學生干部隊伍,調(diào)動他們的積極性與主觀能動性,從而成為學生心目中的“領袖”。
3.3 提升工作能力
現(xiàn)在的大學生都以九零后為主,且大多數(shù)是獨生子女,一方面他們心理成熟較早,卻又容易受到社會復雜關系的影響,有時會出現(xiàn)各種各樣的心理異常問題。另一方面生活經(jīng)濟的困窘、學習壓力的競爭、人際關系的障礙、畢業(yè)就業(yè)的難題等問題的出現(xiàn),容易讓他們產(chǎn)生焦慮、自卑和失落等心理問題。作為一名高等學校輔導員應特別重視這些問題對大學生身心健康的影響,要不斷提升自己日常處理事務、應對突發(fā)事件、分析解決問題、應變溝通表達等能力,要及時了解掌握學生的生活狀況、學習狀況和思想狀況,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出現(xiàn)的心理異常問題,及時采取有效的措施解決出現(xiàn)的問題,讓學生盡快地擺脫困擾,增強自身的調(diào)節(jié)能力、承受挫折的能力和適應環(huán)境的能力。
3.4 開拓創(chuàng)新能力
作為一名高校輔導員如果不具備一定的業(yè)務知識,就不能向學生傳道、授業(yè)、解惑,就更不用說能夠教會學生生存的技能以及做人的道理。因此,在日常工作中高等學校輔導員的思想觀念要與時代同步,要不斷學習思想教育的理論和方法、信息技術等多方面知識,保持對新事物、新知識的持續(xù)關注,在不斷學習中積累經(jīng)驗,在不斷學習中擴展創(chuàng)新能力,這樣才能接近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才能有效地、針對性地對學生中出現(xiàn)的和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及時加以解決和疏導。
總之,高等學校輔導員自身能力的提高,不僅關系到大學生整體素養(yǎng)的提高,而且關系高等學校教育和諧穩(wěn)定的發(fā)展,它是高等學?,F(xiàn)代化建設的關鍵之一。高等學校應該深入實際,從輔導員實際需要出發(fā),完善管理培養(yǎng)機制,不斷提高輔導員自身的素質和能力,這也是未來輔導員工作職業(yè)化、專業(yè)化、專家化的必經(jīng)之路!
參考文獻
[1] 王小紅.高校輔導員工作的理論與實踐.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
[2] 王敏幸,孫振民.新時期高校輔導員職業(yè)能力培養(yǎng)的路徑選擇.理論導刊,2009 (12).
[3] 田翠華.高校輔導員的角色定位及能力建設.文教資源,20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