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淺析唐卡

      2015-01-29 01:01:28首都師范大學100048
      大眾文藝 2015年20期
      關(guān)鍵詞:唐卡佛像西藏

      劉 瑩 (首都師范大學 100048)

      西藏是一個神奇的地方,那里有雪山圣湖,五彩經(jīng)幡,布達拉宮和獨具民族風情的唐卡。唐卡,是藏文音譯,指用彩緞裝裱后用來懸掛供奉的宗教卷軸畫,多畫在紙或布上,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唐卡是藏族文化中獨具特色的繪畫形式,也是藏族民間的宗教藝術(shù),具有獨特的文化內(nèi)涵和鮮明的民族特色,是獨具藏族歷史文化風情的民間宗教藝術(shù),體現(xiàn)了藏民族的傳統(tǒng)審美情趣。藏傳佛教文化博大精深,唐卡是其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

      一、唐卡的起源和發(fā)展

      關(guān)于唐卡的起源有幾種說法:意大利圖奇教授認為唐卡是從印度引進的藝術(shù)形式,是一種繪在棉布上的宗教畫,是可以移動卷起的神像。有的觀點認為唐卡起源于尼泊爾的紐瓦爾繪畫,不同程度的受到印度和尼泊爾的影響。還有觀點認為唐卡的演變過程和漢唐至宋元的中原卷軸畫演變過程一致,發(fā)源于蕃漢交往密切的敦煌時期,沿著佛教繪畫的發(fā)展軌跡由吐蕃旗幡畫演變而來。

      唐卡藝術(shù)從吐蕃時期就開始萌芽起源,公元七世紀,松贊干布迎娶了唐文成公主和尼泊爾的遲尊公主。兩位公主進藏時帶來了大量的佛經(jīng)、醫(yī)藥等書籍,佛教在西藏開始興盛。隨著佛教的傳入,壁畫和唐卡也開始發(fā)展。吐蕃末期朗達瑪滅法,唐卡藝術(shù)發(fā)展緩慢,十世紀阿底峽入藏佛教開始復蘇。十一到十三世紀西藏的藝術(shù)作品主要是壁畫和雕塑,唐卡數(shù)量很少,十三到十四世紀薩迦派執(zhí)政唐卡逐步恢復發(fā)展。明清時期,唐卡藝術(shù)達到了繁榮成熟期。清政府入關(guān)后出于政治需要加強了對西藏的統(tǒng)治,采用“興黃教,以安眾蒙古”的民族策略,崇信扶植格魯派,北京成為藏傳佛教唐卡藝術(shù)中心之一,統(tǒng)治者已不僅僅是出于政治的需要虔信佛教。班禪、達賴或胡圖克圖每年或隔年進貢唐卡、法器、經(jīng)卷、七珍八寶等器物,這些貢入的唐卡成為宮中繪制唐卡的樣本,促進了漢藏兩地文化藝術(shù)交流,這個時期的唐卡數(shù)量增多,唐卡藝術(shù)到達了鼎盛期。

      二、唐卡的分類和制作工藝

      唐卡有很多種類,一般根據(jù)使用材料可分為彩繪唐卡和工藝唐卡,又稱止唐和國唐。彩唐是用各種顏料平涂施色的唐卡。根據(jù)唐卡的制作工藝,又分為繪畫、刺繡、織錦、堆繡、緙絲唐卡。以顏色為背景唐卡又可分為黑唐,紅唐,金唐等,是分別以黑、紅、金色為背景烘托主題的唐卡。黑色多表現(xiàn)金剛、護法鎮(zhèn)妖降魔類尊神。紅色顏色高貴富麗,多用來表現(xiàn)無量壽佛等長壽神或忿怒尊神。金唐多用于佛像菩薩顯示佛的神圣尊貴。唐卡是信徒用來供奉的圣物,以此來積累福報功德。繪制唐卡非常復雜,必須嚴格按照造像量度儀軌繪制,制作過程需要好幾道工序。首先是畫布制作,選用材料多用白色棉布、絹或麻布制作,背面以布或絹做背襯。裝裱完成后給唐卡鑲邊,添卷桿和楣桿,配軸頭,縫五色哈達佛簾。唐卡完成以后還要用各種彩緞進行裝裱,請高僧誦經(jīng)開光、慶贊賦予唐卡神圣的宗教意義,之后唐卡供奉于佛堂或寺院。

      不同的文化環(huán)境形成了不同的審美情趣和文化特色。西藏所處的特殊的地理自然環(huán)境,使藏民對鮮艷的色彩十分偏愛,色彩應(yīng)用具有明顯的高原特征,在施色方面融合了漢地的繪畫技巧,形成了獨特的藝術(shù)審美情趣,具有鮮明的藏民族特色。繪制唐卡所用的顏料主要有天然礦物、植物顏料或純金純銀材料。礦物顏料有金、銀、瑪瑙、珍珠、珊瑚等,植物顏料有藏紅花、大黃等,唐卡繪制顏色濃重而強烈。唐卡色彩雖艷麗鮮艷,但五彩斑斕中又見寧靜祥和。這種藝術(shù)風格的形成是雪域高原的特定環(huán)境所決定的,唐卡記載了西藏的歷史發(fā)展和生活變遷。

      三、唐卡的題材和內(nèi)容

      西藏人民熱愛崇信佛教,作為游牧民族,唐卡這種方便膜拜收藏會移動的神像深受藏民的喜愛傳播。唐卡藝術(shù)是通過簡單的畫面表達深奧的佛教思想情感。藏族人民經(jīng)過長期的生活積累和藝術(shù)實踐,創(chuàng)造了不同風格獨具藏域宗教特色的唐卡文化。

      唐卡題材內(nèi)容豐富多彩包羅萬象,主要有佛像宗教類唐卡,歷史人物故事類唐卡和神話傳說類唐卡如《文成公主進藏圖》和《萬法歸一圖》,生活民俗風情類唐卡。唐卡涵蓋了西藏社會生活的各方面,具有鮮明的宗教色彩和藏文化特色,其中宗教題材的唐卡占大多數(shù)。常見的宗教佛像題材有:釋迦牟尼佛、彌勒佛、觀音菩薩、無量壽佛和西藏祖師源流等題材的唐卡。這類唐卡的內(nèi)容多以菩薩、上師和弟子為主體順序描繪,如《彌勒圣界像》是表現(xiàn)彌勒世界的唐卡,畫面整體以彌勒菩薩為主題中心,彌勒頭戴寶冠,左手托凈瓶,右手做說法印,呈跏趺坐在蓮花寶座上,主尊兩側(cè)依次是兩大弟子和眾天神菩薩等環(huán)繞四周聆聽教法。唐卡的形式分為單幅和多幅兩種,如《五百佛像集》等都是多幅唐卡組畫而成,這些佛像造型嚴格按照《佛說造像度量經(jīng)》來繪制,可以根據(jù)佛像的身形顏色、發(fā)髻頭冠、服飾、手印、手持法物等標識來辨識佛像唐卡。我們平常所見的佛像有釋迦牟尼佛、無量壽佛、彌勒佛、觀音菩薩等,這些佛像都成為宗教唐卡表現(xiàn)的主要內(nèi)容。

      西藏特殊的地理環(huán)境,使西藏文化吸收融合漢地及印度等外來藝術(shù)文化,形成了獨特的本民族藝術(shù)。從藏傳佛教的信仰中產(chǎn)生的唐卡藝術(shù),承載了西藏藝術(shù)的發(fā)展,與佛教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唐卡的宗教職能使唐卡充滿濃厚的宗教色彩,唐卡的主要內(nèi)容大多反映宗教這一主題,宗教意識占統(tǒng)治思想。唐卡以藏傳佛教為基礎(chǔ),佛教思想和精神內(nèi)容又通過唐卡來弘揚展現(xiàn)。唐卡以這種特殊的繪畫形式,通過造相各異的佛像賦予不同的教義為宗教服務(wù)。唐卡作為特殊的繪畫藝術(shù)形式體現(xiàn)了藏民族的信仰和智慧,它記錄了西藏歷史文化生活的發(fā)展,凝聚了西藏人民真摯的宗教情感。唐卡是中華民族的奇葩也是世界文化藝術(shù)的瑰寶。唐卡藝術(shù)現(xiàn)在仍然是西藏人民最熱愛的藝術(shù),這種古老的藝術(shù)煥發(fā)出勃勃生機,并且受到全世界越來越多人們的喜愛,唐卡以它獨有的魅力靜靜的散發(fā)著迷人的光彩,民族的藝術(shù)也是世界的藝術(shù)。

      唐卡的世界是五彩繽紛的又是寧靜祥和的,駐足精美神秘的唐卡面前,細細觀賞品味,你會被它講究嚴謹?shù)臉?gòu)圖,豐富典雅的色彩,飄逸流暢的線條深深震撼折服。你會感覺它穿越千年的歷史時光向你娓娓訴說,你的心靈會瞬間被洗滌感動,這就是唐卡藝術(shù)的魅力。

      [1]謝繼勝等著.藏傳佛教藝術(shù)發(fā)展史[M].上海書畫出版社,2011.

      [2]朱塞佩·圖齊.西藏畫卷[M].中國西藏雜志出版社,1980.

      猜你喜歡
      唐卡佛像西藏
      都是西藏的“錯”
      學與玩(2022年7期)2022-10-31 01:59:22
      淺談唐卡文物的保護修復——以館藏清代活佛像唐卡為例
      清人繪六世班禪唐卡
      紫禁城(2020年3期)2020-04-26 05:19:48
      佛像面前的 菩薩
      神奇瑰麗的西藏
      一個人的西藏
      海峽姐妹(2017年4期)2017-05-04 04:03:51
      劉紅衛(wèi)
      書畫世界(2017年3期)2017-04-15 07:29:16
      精湛的唐卡與金工技藝
      中國三峽(2016年10期)2017-01-15 13:59:48
      尼瑪澤仁佛像畫欣賞
      西藏:存在與虛無
      劍南文學(2016年11期)2016-08-22 03:33:36
      观塘区| 岢岚县| 茌平县| 株洲市| 顺义区| 通山县| 昌平区| 绥德县| 西畴县| 班玛县| 霍林郭勒市| 天台县| 西乌珠穆沁旗| 大石桥市| 沙田区| 禄丰县| 多伦县| 德惠市| 克东县| 沙河市| 绿春县| 兴城市| 湖北省| 波密县| 涡阳县| 井研县| 深水埗区| 彭泽县| 沈丘县| 苏州市| 武功县| 简阳市| 双峰县| 札达县| 磐安县| 民权县| 兴海县| 山阳县| 蓝山县| 贺兰县| 长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