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玉中
(河南省第二慈善醫(yī)院 ,河南 焦作 454100)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人們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人們對自身保健意識的提高,在全民加強運動的同時,運動損傷性肩肌筋膜炎的發(fā)生率出現(xiàn)逐年提高。由此可見,針對運動員及中老年人群的運動性肩肌筋膜炎的治療就顯得尤其的重要。隨著醫(yī)療水平的逐步發(fā)展,在原始的單純功能鍛煉治療的基礎上,出現(xiàn)了同時對患者進行推拿的治療方案[1-2]。人們對于治療的要求也愈加提高,希望得到最佳的預后效果,從而提高生活質量。因此,近年來推拿聯(lián)合功能鍛煉成為了治療運動損傷性肩肌筋膜炎在臨床上的研究熱點。為了明確其優(yōu)缺點,本文針對推拿聯(lián)合功能鍛煉治療運動損傷性肩肌筋膜炎及單純功能鍛煉治療進行了對比觀察研究,現(xiàn)將結果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收集2008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本院收治的因運動損傷的肩肌筋膜炎入院治療的患者的資料(共計100例,男58例,女42例),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其中觀察組50例,采用推拿聯(lián)合功能鍛煉進行治療,其中男性30例,女性20例,年齡分布為19~50歲,平均(23.4±4.4)歲,病程最短4 d,最長2.5年。對照組50例,采用單純功能鍛煉進行治療,其中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齡分布為17~53歲,平均(21.7±2.9)歲,病程最短1 d,最長3年?;颊呔珙i部出現(xiàn)彌漫性疼痛,晨起加重,運動勞累后加重,頸部肌筋膜按壓有結節(jié)感、僵硬感,按壓點放射性疼痛,且X線、CT無改變。對這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和其他一般基礎情況進行比較,差異并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1.2 方法[1]:觀察組采用推拿聯(lián)合功能鍛煉的方法進行治療法。對照組則應用單純功能鍛煉法,其余按照其臨床操作標準常規(guī)操作。治療后對兩組患者的療效、恢復情況等進行統(tǒng)計學研究。
1.2.1 推拿治療:在患者肩頸部肌肉群及人體穴位處,以按、壓、揉等手法進行推拿按摩。①醫(yī)者于患者肩背部自上而下,取阿是穴、風池穴、肩井穴等進行重點按壓,并反復數(shù)次。②醫(yī)者手握拳,沿患者肩部肌肉纖維走向,以輕柔的手法用拳部對其進行滾動,連續(xù)8 min。③針對肩部局部條索狀改變處,采用分筋法,具體方法是醫(yī)者用大拇指對肌纖維條索狀處進行挑撥,連續(xù)2 min。④對肩部大面積施行揉法,用大小魚際肌著力,對疼痛點進行環(huán)形揉動,連續(xù)8 min。上述4步,日1次。1個療程10 d。
1.2.2 功能鍛煉:在推拿治療的同時針對患者的肩部肌肉及心肺功能進行鍛煉。①利用啞鈴對肩部肌肉進行輕度負重練習。包括前平舉、側平舉及繞環(huán)運動。上述動作每日各10次。②對患者進行輕度負荷的自行車療法,用以維持心肺功能。每日20 min。
1.3 治療標準[3-4]:在臨床上,對于運動損傷性肩肌筋膜炎有如下治療標準:①治愈:肩部局部疼痛消失,條索狀、僵硬感消失,6個月后隨診復查,未復發(fā),且陽性體征消失;②有效:治療前后肩部局部疼痛癥狀減輕,條索狀、僵硬感減輕,且陽性體征部分消失;③無效: 治療前后肩部局部疼痛,條索狀、僵硬感均無明顯改變。
1.3 統(tǒng)計學處理:對文中所得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采用SPSS15.0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對兩組患者的治療6個月后的恢復情況進行對比,觀察組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總體療效的比較[n(%)]
筋膜炎是一類臨床綜合征狀,具體指在機體白色纖維組織產生無菌性變化導致筋膜、皮下組織等出現(xiàn)高張力狀態(tài),使毛細血管及末梢神經受到擠壓,出現(xiàn)局部疼痛的一類慢性疾病[5]。肩部肌肉由于白色纖維組織豐富,運動時活動過度,更易導致筋膜炎的發(fā)生。此病在運動員中發(fā)生率高,近年由于全民運動意識的增加,肩肌筋膜炎在中老年人群中發(fā)病率也出現(xiàn)了逐年提高[6]。目前在臨床上用于治療運動損傷性肩肌筋膜炎的方法最常用的還是單純功能鍛煉治療,功能鍛煉指同時增強輕度肩部肌力和低負荷的有氧運動的練習,用以增強肩關節(jié)的穩(wěn)定性和維持正常的心肺功能。而傳統(tǒng)的單純功能鍛煉雖然應用廣泛,但是有著諸如:治愈率低、損傷后復發(fā)的概率高等不足[7-8]。
推拿可以直接作用于人體,活血行氣,擴張毛細血管,增加血流量,促進組織間隙水腫的吸收,加速體內的活性物質運轉,減輕組織內部的高張力狀態(tài),從而起到緩解局部疼痛及減輕病癥、防止肌肉萎縮的作用[9-10]。經過臨床觀察,無論在治愈率和好轉率上,觀察組都更優(yōu)于對照組。由此可見,推拿聯(lián)合功能鍛煉治療運動性肩肌筋膜炎法可以有效的避免傳統(tǒng)的單純功能練習的缺點,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增加了治愈率、減低了治療后復發(fā)的危險。但是,推拿聯(lián)合功能鍛煉是否為治療運動損傷性肩肌筋膜炎的最佳方案,仍需要進行進一步的研究探討。
綜上所述,相比較于單純功能鍛煉,臨床應用推拿聯(lián)合功能鍛煉的治療方法,具有治愈率高、復發(fā)率低的特點,是治療運動損傷性肩肌筋膜炎的理想方法,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1]溫江華,鐘蘭.頸肩肌筋膜炎中醫(yī)臨床研究概述[J].實用中醫(yī)藥雜志,2013,29(11):968-969.
[2]王金蘭.推拿配合火罐TDP 熱療治療項背肌筋膜炎60例[J].按摩與康復醫(yī)學,2011,2(1):71.
[3]張鑫,李水靈,寧方堂,等.走罐對優(yōu)秀賽艇運動員腰背肌筋膜炎的療效觀察[J].中國運動醫(yī)學雜志,2013,32(11):1008,1020.
[4]Cherkin DC,Sherman KJ,Kahn J,et al.A comparison of the effects of 2 types of massage and usual care on chronic low back pain:a randomized,controlled trial[J].Ann Intern Med,2011,155(1):1-9.
[5]尹衛(wèi)新.鈹針加推拿治療頸肩肌筋膜疼痛綜合征52例療效觀察[J].中醫(yī)藥導報,2010,16(7):81-82.
[6]易光強,韋書中,黃榮寧,等.溫陽灸法結合針刺治療背肌筋膜炎的療效觀察[J].遼寧中醫(yī)雜志,2012,39(3):530-531.
[7]楚德升,劉京合.手法配合走罐治療背肌筋膜炎90例[J].中醫(yī)外治雜志,2013,22(3):35-36.
[8]吳桂洲,吳松,李佳.董氏奇穴針法結合熱敏化灸治療頸背肌筋膜炎臨床觀察[J].湖北中醫(yī)雜志,2011,33(9):63-64.
[9]卓廉佳,王琦.針灸結合中藥熏蒸治療頸肩背肌筋膜炎30例[J].中醫(yī)藥導報,2013,19(1):68-69.
[10]楊火祥.滯針牽拉術治療頸肩背肌筋膜炎118例臨床觀察[J].河北中醫(yī),2012,34(1):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