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趙秉志
貪污受賄犯罪定罪量刑標準問題研究
文◎趙秉志*
近年來我國對貪污受賄犯罪的治理成效明顯,但貪腐形勢依然嚴峻,相關(guān)犯罪的治理還面臨不少新情況、新問題,特別是由于定罪量刑標準設置不甚合理,使得貪污受賄犯罪的司法適用日益偏離立法規(guī)定,司法實踐中的具體刑罰裁量無法實現(xiàn)罪刑均衡。貪污受賄之定罪量刑標準關(guān)乎懲治貪污受賄犯罪的力度和效果,是我國刑事法治領(lǐng)域重大的理論和實務問題。
我國貪污受賄定罪量刑標準的確立和發(fā)展有其深刻的歷史背景和時代條件?;仡櫤褪崂碜怨胖两褙澪凼苜V定罪量刑的標準,有以下幾點值得注意:第一,貪污受賄定罪量刑標準由單純考察定性到同時考慮定量。第二,貪污受賄定罪量刑標準由計贓論罰到計贓論罪。第三,貪污受賄犯罪定罪量刑標準從貪賄分立到貪賄同一。第四,貪污受賄定罪量刑標準從單一標準到復合標準。相對來說,域外貪污受賄定罪量刑標準重視對定性的描述,定量因素主要通過罪群立法模式體現(xiàn)。并且,域外貪污受賄犯罪之量刑標準復合化是其普遍趨勢。
當前我國貪污受賄犯罪定罪量刑標準存在的問題,主要包括四個方面:難以全面適時反映貪污受賄個罪的社會危害性;不能充分體現(xiàn)罪責刑相適應原則;難以讓公眾在貪污受賄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義;不利于發(fā)揮刑罰對貪污受賄犯罪預防的作用。
在處理貪污受賄案件中,貪賄數(shù)額是定罪量刑的主要依據(jù),但同時也考慮其他情節(jié)。我國對貪污受賄犯罪定罪量刑規(guī)定數(shù)額標準的深層根源,主要由于計贓論罪傳統(tǒng),并且“名實相符”觀念是規(guī)定數(shù)額標準的心理根源,同時考慮到便于司法操作的現(xiàn)實問題。改革完善我國貪污受賄犯罪定罪量刑標準及相關(guān)立法,當前應著力從以下五個方面推進:應確立“數(shù)額+情節(jié)”的二元定罪量刑標準,引入罪群立法模式并明確各自定罪量刑標準,受賄罪與貪污罪的定罪量刑標準應實行分立,由司法解釋規(guī)定并科學、合理設定具體數(shù)額標準,妥善解決數(shù)額標準適用時的省際沖突等問題。
(摘自《中國法學》,2015年第1期,第25-47頁。)
*北京師范大學法學院教授[100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