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博 張恒昌
論高考語文的規(guī)范答題
陳 博 張恒昌
一年一度的高考牽動著千家萬戶,結(jié)果總是幾家歡喜幾家愁,本也合乎情理,但通過改卷的經(jīng)驗,有些學子得分不是知識不到家,問題出在答題技巧和規(guī)范上。對此,有必要就高考答題說幾句真話與學子切磋。
回答問題時要按題目要求,問什么,答什么;怎么問,怎么答,不可隨意作答。諸如分點面要求、字數(shù)要求等顯性要求要保證滿足。
答題不規(guī)范的現(xiàn)象主要有不按題目要求答題、答題層次不清。
1.“萬歲山前珠翠繞”一句中用了哪種修辭手法?
參考答案:借代,夸張。
從規(guī)范角度分析失分原因:
點撥:違反題干只答一種的要求,答出了兩種。
2.沈從文從20歲起就離開了家鄉(xiāng),有位評論家卻說“沈從文在一條長達千里的沅水上生活了一輩子”。結(jié)合本文談談你對這種說法的理解。
參考答案:二十歲以前生活在沅水邊的土地上(或生活在沅水上),二十歲以后生活在記憶里。
從規(guī)范角度分析失分原因:
點撥:“二十歲以后生活在記憶里”過于籠統(tǒng),不夠具體。比較圓滿的答案應該是“二十歲以后生活在對沅水的懷念里,沐浴著沅水的光輝,他的生命和千里沅水一同流淌。”
3.分析概括這首詩頷聯(lián)和頸聯(lián)的內(nèi)容。
參看答案:吳宮的花草長在小河邊,近代的衣服成了古墓。幾座山在青山外,水中有白鷺的影子。
從規(guī)范角度分析失分原因:
點撥:題干要求“概括”,答案成了翻譯。
4.小說描寫吉米和通緝犯鮑勃“二十年以后”赴約的故事,在情與法的沖突中,兩個人都面臨艱難的抉擇。有人說鮑勃值得同情,有人說他罪有應得;有人說吉米忠于職守,有人說他背叛了友誼。你的看法呢?請就你認同的一種觀點加以探究。
參看答案:①鮑勃值得同情,因為他重情守信;②鮑勃罪有應得,因為他是通緝犯:③吉米忠于職守,因為他不徇私舞弊;④吉米背叛了友誼,因為他抓捕了朋友。
點撥:所列四點都只有簡單的因果表述,未就小說談出切實的依據(jù),沒有達到探究的要求。
5.從詞中的“咨嗟”“休對”“且將”這些詞語看,你認為作者在詞中要表述的是一種什么樣的心情?請簡要分析。
參看答案:體驗的是一種作者始終無法排解的郁郁不得志的苦悶,又極力想把這種苦悶暫時排解的心情。
點撥:“始終無法排解的郁郁不得志的苦悶,又極力想把這種苦悶暫時排解的心情”,既無對三個詞語的具體分析,也沒有做到題目要求的“簡要分析”。
1.有效的組織語言
(1)緊扣題目,選用恰當?shù)木渥?,選取適宜的角度作答,即如何問如何答,使答與問有直接的關聯(lián)性。不宜一字不差摘錄原文,應緊扣題干要求,對準文中有效信息,將題干要求與文中的已知信息重新進行組合,使之成為全面、凝練、流暢而切合要求的答案。
(2)善于利用文中的重要詞句,答案中涉及的關鍵詞語、句子往往就在原文中,應抓住這些重要詞句,進行有效提取、剪輯、重組,如果丟棄文中重要詞句不用,完全用自己的語言回答,絕對是不可以的。
(3)需要高度概括的題目,解答時首先要整合文中相關信息,在原文中找出相關段落所傳達的信息的共同點,然后利用文中附著信息共同點的具體的、形象化的語句,把它們轉(zhuǎn)化為概括性的語言,即為所需答案。
(4)最好在草案上列出答案要點,并反復推敲,仔細潤色,再將答案寫到答卷上,力求答案內(nèi)容完美,書面整潔,以便獲得較好的“印象分”。
2.能盡量用術語答題
3.答案要提要點,把答題關鍵詞語寫在顯要位置上
4.書寫工整
要做到三“清”
一“清”:答題要思路清晰,要點分明。分層分點,互不糾纏,答題要點要標出序號。
二“清”:多問題多個答案界線要清晰。
三“清”:語意清楚,字跡清晰。
另外,要點與分對應。一般說來,超過2分的題,其答案往往有兩個以上的分值對應點,答案起碼有兩個詞語或短語句子。
重要答題方法
閱卷老師閱卷是“采點賦分”,其實是“采關鍵詞賦分”,只要把答案要點中的關鍵詞答出來,就能得分。
那么,什么是答案中的“關鍵詞”呢?
對于古代詩歌閱讀來說,關鍵詞就是那些涉及景與情的字詞。當然,具體到具體題目,“關鍵詞”不盡相同:
1.情感分析題,詩歌中能揭示情感的詞語就是答題的關鍵詞。
2.分析技巧題,關鍵詞就是所用技巧的名稱。
3.形象題,關鍵詞就是那些景物。
對于論述類來說,“關鍵詞”就是那些點名文章觀點或作者觀點的詞語,幾乎做所有的題都要借助這些關鍵詞形成答案,“關鍵詞”在組織答案中尤其重要。
對于文學類文本來說,“關鍵詞”就是那些原文中能夠揭示小說主題或散文主旨的相關詞句。無論答那類題目,都要盡量利用這些關鍵詞串聯(lián)成句,形成答案。
對于使用類文本來說,“關鍵詞”就是那些原文中出現(xiàn)的能夠表明作者觀點或情感態(tài)度的相關詞句。對人物傳記來說,這類詞句可以幫助我們了解作者寫此類傳記的目的與意義:對人物訪談來說,這類詞句可以捕捉到被訪問者關于某些問題的觀點或態(tài)度。
分點答題在古詩鑒賞和現(xiàn)代文閱讀中被廣泛運用??墒牵绻屑毾胂耄悍贮c作答,“點”從何來?這樣看來,很有深究的必要,必須弄清“點從何來”這一關鍵問題。
1.“點”從文本中來
分出的“點”是否正確、全面,幾乎都與閱讀原文的深入程度密不可分。可以說,你閱讀的越全面、深入,你的答題之“點”就越準確、全面。所以,現(xiàn)在考察特別強調(diào)考生對文本的細讀、深讀能力。
2.點從題目和分值中來
(1)看清題目規(guī)定的答題區(qū)間。命題人對題目的答題區(qū)間有兩種表示。一是指定內(nèi)容,明確地告訴考生,必須按照制定得內(nèi)容尋找答案。二是指示答案的范圍??忌痤}時,先要根據(jù)答題內(nèi)容,尋找有關語句在文中的位置,然后根據(jù)提示的范圍尋找答案。
(2)看清題目規(guī)定的答題方向。答題的方向多種多樣,有的答題方向是明確的。凡次類推,答案往往比簡單一,只要根據(jù)方向作答即可。有的則是籠統(tǒng)的要求“簡要賞析”“談談看法”“說出好處”等。此類題答案往往包括本身內(nèi)容主題等若干個方面,需要全面回答。
(3)看清題目中蘊含的答題重點。
(4)要揣摩題中“點”的數(shù)量。有的數(shù)目“點”的數(shù)量比較明確,入題中的表述是“哪種”“何種”,那就說明只有一種,不可答兩種以上。如是“哪兩層”。那就只能答兩層,既不能多答也不能少答。還有的是要求答“哪些”“有什么”“哪幾件”,或者干脆沒有任何具體要求,只有籠統(tǒng)的要求答“作用”“理由”“好處”等,那就是根據(jù)該題的賦分并結(jié)合文體內(nèi)容來揣摩有幾點了。
(5)因分賦點
一般而言,分值越高,分點越多。6分值至少有3個答題點,4分值至少有2個答題點。如果是4分概括題,則可能有4個答題點。
3.點從思考深入和全面中來
現(xiàn)在不少試題都是考查考生的思維品質(zhì)。有時同一小題,優(yōu)生會高出一兩分,就是這一兩分,說明他在思考時比別人向前多思考了那么一點。我們特別提倡考生答題時思維往前多走一點,這樣就可以多得一點。
“點面”式答題法有兩種,一種是分點(面)作答,使用時要注意以下兩點
1.分點(面)的角度要有變化,不能只是相同內(nèi)容的簡單相加。
2.不能隨意分點,或者濫分點。有的考生為了得分,把所有能寫出的點都寫出來,6分題寫了8個點,似乎在讓閱卷老師做選擇題。雖說老師閱卷“認對不認錯”,但這樣答題讓閱卷老師產(chǎn)生反感,認為你缺乏基本點概括能力,因而扣分。
另一種是點面結(jié)合式,多用于概括題,題干常有“哪些方面”等字眼,一般要先“面”后“點”,先寫出大的方面,再在“面”后列出要點
此法先總體說明,再具體展開,多用在對文體的整體分析說明上,有時探究題也采用這種答題法。
此法多用于分析詞語、句子的豐富含義上,先答出其實指意思,后答出其包含的思想感情。
四川平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