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淑芝
羥苯磺酸鈣治療慢性腎功能不全藥效評價
蘇淑芝
目的 探析羥苯磺酸鈣治療慢性腎功能不全的臨床效果。方法將100例慢性腎功能不全患者,隨機將其分為兩組,對照組常規(guī)治療,觀察組在對照組治療的基礎上,給予羥苯磺酸鈣聯(lián)合治療。結果 觀察組患者的尿素氮、血肌酐、血UA改善情況均較好,兩組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臨床上運用羥苯磺酸鈣治療慢性腎功能不全,安全性高,能有效提高治療效果。
羥苯磺酸鈣;慢性腎功能不全;藥效
慢性腎功能不全是一種比較常見和多發(fā)的疾病,誘發(fā)該病的因素有很多,比如糖尿病腎病、腎小球腎炎、腎小管間質(zhì)病變、慢性腎盂腎炎等,在臨床上表現(xiàn)為厭食、惡心、嘔吐、貧血、疲乏以及骨酸痛等癥狀,患者發(fā)病后,如果沒有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往往容易出現(xiàn)諸多并發(fā)癥,比如感染、酸中毒、低鈉血癥、高血鉀癥等[1],近年來,我國慢性腎功能不全患者的人數(shù)呈現(xiàn)出逐年上升的趨勢,在一定程度上嚴重威脅患者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羥苯磺酸鈣作為一種微血管保護劑,可以將血小板粘度降低,減少膠原蛋白含量,避免毛細血管基底膜增厚,增大細靜脈和細動脈的口徑,增加毛細血管開放量,從而充分發(fā)揮使微循環(huán)障礙得到有效改善的作用,在慢性腎功能不全、急性心肌梗死以及糖尿病視網(wǎng)膜病變的治療上得到廣泛運用。近年來,有研究顯示,羥苯磺酸鈣還可以有效改善腎功能,在一定程度上與透析時間的延緩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因此,本文主要探討了羥苯磺酸鈣治療慢性腎功能不全的臨床效果,現(xiàn)將具體結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對象為我院2013年2月~2014年9月期間收治的100例慢性腎功能不全患者,隨機將其分為兩組,每組各50例。對照組30例為男性,20例為女性,年齡40~72歲,平均年齡為(50.2±16.3)歲,其中糖尿病腎病5例,慢性腎小球腎炎20例,慢性間質(zhì)性腎炎10例,10例為高血壓良性小動脈腎硬化,5例為間質(zhì)性腎炎;觀察組32例為男性,18例為女性,年齡41~74歲,平均年齡為(51.5±16.8)歲,其中糖尿病腎病4例,慢性腎小球腎炎21例,慢性間質(zhì)性腎炎9例,11例為高血壓良性小動脈腎硬化,5例為間質(zhì)性腎炎。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以及病情等一般資料方面,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1.2 方法
對于對照組的50例患者,臨床上主要給予常規(guī)治療,即對癥處理酸堿、水電解質(zhì)平穩(wěn)紊亂,加優(yōu)質(zhì)蛋白0.6 g/(kg·d)、低磷、低脂、低鹽飲食,再運用包醛氧化淀粉、愛西特以及中藥灌腸(蒲公英、大黃、黃柏、牡蠣)將腸道毒素清除。而觀察組的50例患者,在對照組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再運用羥苯磺酸鈣(生產(chǎn)廠家:北京京豐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10795)口服治療,0.5 g/次,3次/d,兩組均連續(xù)治療8周。
1.3 觀察指標
治療期間,對兩組患者的病情和生命體征變化進行密切關注,尤其是尿素氮(BUN)、血肌酐(Scr)以及血UA的變化情況,并認真做好記錄。
1.3 統(tǒng)計學分析
本次實驗數(shù)據(jù)采用SPSS17.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組間數(shù)據(jù)對比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則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經(jīng)過8周的臨床治療后,觀察組的尿素氮為(16.3±3.1)mmol/L,血肌酐為(361.3±24.7)μmol/L,血UA為(344.2±32.6)μmol/L;而對照組的尿素氮為(19.6±3.6)mmol/L,血肌酐為(468.7±27.5)μmol/L,血UA為(466.7±41.8)μmol/L,兩組臨床治療效果差異明顯,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腎臟微血管不僅是代謝、炎癥等諸多損害因素的承受者,也是腎臟損傷的主要參與者,有研究表明,腎臟微血管病變可能是導致腎功能惡化的一個重要因素[2]。在腎臟疾病中,血管損傷是比較常見的一種現(xiàn)象,毛細血管損傷在臨床上主要表現(xiàn)為血管腔變形、內(nèi)皮數(shù)量明顯減少、基底膜斷裂或增厚、毛細血管內(nèi)皮細胞腫脹、毛細血管分布紊亂以及密度和數(shù)量明顯減少等。臨床上在治療慢性腎功能損害時,保護腎臟微血管損害是關鍵,羥苯磺酸鈣作為一種新型微循環(huán)保護劑,可以顯著改善微循環(huán)障礙,其作用機制主要有以下幾點:(1)通過對前列腺素、組織胺、血栓素B2等血管活性物質(zhì)的合成進行抑制,避免血管內(nèi)皮細胞形成間隙;(2)降低膠原蛋白含量,避免毛細血管基底膜增厚,使毛細血管的通透性降低,減少山梨醇含量,對血小板聚集因子的釋放與合成進行抑制,使血小板活性降低;(3)使球蛋白和纖維蛋白水平降低,減少紅細胞的高聚性,使纖維蛋白酶的活性增強,增強血纖維蛋白的溶解能力,使血液粘度明顯降低,改變血管通透性;(4)增強微血管和大血管內(nèi)皮細胞合成一氧化氮的酶活性,對毛細血管通透性的改變進行拮抗,保護血管,使腎功能得到保護,從而達到治療目的。本次研究結果顯示,相比較對照組而言,觀察組的尿素氮、血肌酐、血UA改善比較明顯,治療效果顯著。
綜上所述,臨床上運用羥苯磺酸鈣治療慢性腎功能不全,不僅不良反應小、安全性高,在一定程度上還能有效提高治療效果,改善患者預后生活質(zhì)量。
[1] 袁文生,吳豐學,代凌云. 羥苯磺酸鈣治療慢性腎功能不全藥效研究[J]. 中外醫(yī)學研究,2012,14(5):4-6.
[2] 劉曉城,呂永蔓,金曉冰,等. 羥苯磺酸鈣治療慢性腎功能不全的臨床觀察[J]. 中華醫(yī)學雜志,2014,22(3):48-49.
Efficacy Evaluation of Calcium Dobesilate to Chronic Renal Insufficiency
SU Shuzhi Heihe stomatological Hospital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Heihe 164300, China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calcium dobesilate to chronic renal insufficiency. Methods 100 patients with chronic renal insufficiency were selected into two groups randomly,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conventional treatment. on the basis of the treatment,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calcium dobesilate. Results The serum creatinine, blood urea nitrogen, UA improvement in observation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significantly (P<0.05). Conclusion The clinical safety of calcium dobesilate to chronic renal insufficiency is high. It can improve the treatment effect effectively.
Calcium dobesilate, Chronic renal insufficiency, Efficacy
R692.5
B
1674-9308(2015)07-0222-02
10.3969/j.issn.1674-9308.2015.07.188
164300 黑龍江省黑河市口腔醫(y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