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郫縣人民醫(yī)院 四川成都611730)
(一)舊制度下固定資產的標準。1999年1月1日起執(zhí)行的《醫(yī)院財務制度》(以下稱舊制度)中明確規(guī)定:固定資產是指一般設備單位價值在500元以上,專業(yè)設備單位價值在800元以上,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并在使用過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質形態(tài)的資產,單位價值雖未達到規(guī)定標準,但耐用時間在一年以上的大批同類物資,也應作為固定資產管理。
(二)舊制度下固定資產折舊處理。舊制度下固定資產不提折舊,但按賬面價值的一定比率結合使用年限提取修購基金用于固定資產的更新和大型修繕。
(三)舊制度下固定資產購置賬務處理。舊制度下購置固定資產時,借記“專用基金——修購基金”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科目,同時借記“固定資產”科目,貸記“固定基金”科目。提取修購基金時,分部門列支,借記“醫(yī)療支出”“管理費用”等科目,貸記“專用基金——修購基金”科目。
(四)舊制度下固定資產的處置。固定資產清理報廢和轉讓,一般經單位負責人批準后核銷。大型貴重設備報廢和轉讓應經有關部門鑒定,報經主管部門、財政部門批準后,其變價收入轉入修購基金。賬務處理上沖減固定資產和固定基金。
(一)新制度下固定資產的標準。自2012年1月1日起實施的新《醫(yī)院會計制度》(以下簡稱新制度)中固定資產的標準是指:醫(yī)院持有的預計使用年限在1年以上 (不含1年)、單位價值在規(guī)定標準(一般設備1 000元,專業(yè)設備1 500元)以上、在使用過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質形態(tài)的有形資產,單位價值雖未達到規(guī)定標準,但預計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不含1年)的大批同類物資,也應作為固定資產管理。
(二)新制度下固定資產的折舊處理。新制度下醫(yī)院應對固定資產計提折舊,在固定資產的預計使用壽命內系統(tǒng)地分攤固定資產的成本,反映固定資產的價值消耗水平。提取折舊時,分部門列支,借記“醫(yī)療業(yè)務成本”“管理費用”等科目,貸記“累計折舊”科目。使用財政補助資金、科教項目資金購入的固定資產提取折舊時,借記“待沖基金”科目,貸記“累計折舊”科目。
(三)新制度下固定資產購置處理。新制度下購置不需要安裝的固定資產時,借記“固定資產”科目,貸記“銀行存款”“應付賬款”等科目;需要安裝的,先記入“在建工程”科目,安裝費也記入“在建工程”科目,安裝完畢,由“在建工程”轉入固定資產。使用財政補助、科教項目資金購入固定資產,借記“固定資產”或“在建工程”科目,貸記“待沖基金”科目;同時,借記“財政項目補助支出”“科教項目補助支出”等科目,貸記“財政補助收入”“零余額賬戶用款額度”“銀行存款”等科目。
(四)新制度下固定資產的處置。新制度對固定資產處置的規(guī)定:固定資產的處置具體包括固定資產的出售、報廢、毀損、對外投資、無償調出、對外捐贈等。醫(yī)院在醫(yī)療運營過程中,對那些不適用或不需用的固定資產進行的出售轉讓、對不能繼續(xù)有效使用的固定資產進行清理、對遭受災害而發(fā)生毀損的固定資產進行毀損清理、將固定資產對外投資或捐贈等都屬于固定資產的處置。固定資產處置后,其賬面余額連同相關的累計折舊及待沖基金余額一并核銷。
一是出售、報廢、毀損固定資產。因出售、報廢、毀損等原因轉入清理的固定資產應通過 “固定資產清理”科目核算,該科目下應設置“處置資產凈額”“處置凈收入”明細科目,轉入清理時應分項處理。
二是若該固定資產由財政補助/科教項目資金和自有資金共同形成,按照固定資產的賬面價值減去該資產對應的尚未沖減完畢的待沖基金余額后的金額,借記“固定資產清理——處置資產凈額”科目,按照已提取的折舊,借記“累計折舊”科目,按照相關待沖基金余額,借記“待沖基金”科目,按照固定資產賬面余額,貸記“固定資產”科目。
三是若該固定資產由自有資金形成,按照固定資產的賬面價值,借記“固定資產清理——處置資產凈額”科目,按照已提取的折舊,借記“累計折舊”科目,按照固定資產賬面余額,貸記“固定資產”科目。
四是若該固定資產由財政補助/科教項目資金形成,按照固定資產的賬面價值,借記“固定資產清理——處置資產凈額”科目,按照已提取的折舊,借記“累計折舊”科目,按照固定資產的賬面余額,貸記“固定資產”科目;同時,按該固定資產對應的待沖基金賬面余額,借記“待沖基金”科目,貸記“固定資產清理——處置資產凈額”科目。
五是清理過程中發(fā)生的費用和相關稅金,按照實際發(fā)生額,借記“固定資產清理——處置凈收入”科目,貸記“應交稅費”“銀行存款”等科目。
六是固定資產出售、報廢所收回的價款、殘料價值和變價收入等,借記 “銀行存款”等科目,貸記 “固定資產清理——處置凈收入”科目;應當由保險公司或過失方賠償損失,借記“庫存現金”“銀行存款”“其他應收款”等科目,貸記“固定資產清理——處置凈收入”科目。
七是出售、報廢、毀損固定資產清理完畢,借記“固定資產清理——處置凈收入”科目,貸記“其他收入”科目或“應繳款項”科目(按規(guī)定上繳時);同時,借記“其他支出”科目,貸記“固定資產清理——處置資產凈額”科目。
(五)固定資產對外投資的處理。以固定資產對外投資,按照評估價加上發(fā)生的相關稅費作為投資成本,借記 “長期投資——股權投資”科目,按照投出固定資產已提的折舊,借記“累計折舊”科目,按發(fā)生的相關稅費,貸記“銀行存款”“應交稅費”等科目,按投出固定資產的賬面余額,貸記“固定資產”科目,按其差額,貸記“其他收入”科目或借記“其他支出”科目。
(六)無償調出、對外捐贈固定資產。無償調出、對外捐贈固定資產,按照發(fā)出固定資產已提的折舊,借記“累計折舊”科目,按照發(fā)出固定資產對應的尚未沖減完畢的待沖基金余額,借記“待沖基金”科目,按發(fā)出固定資產的賬面余額,貸記“固定資產”科目,按其差額,借記“其他支出”科目。
(一)固定基金銜接處理。在新舊制度銜接的工作中,原賬科目余額轉入新賬時,由于新制度未設置“固定基金”科目,轉賬時,應將原賬中“固定基金”科目余額扣除轉入新賬中“固定資產清理”科目余額后的余額轉入新賬中“事業(yè)基金”科目。
(二)固定資產的銜接處理。新制度下,由于固定資產價值標準的提高,轉賬時,應當根據重新確定的固定資產目錄,結合固定資產的清理狀態(tài),對原賬中“固定資產”科目的余額進行分析:
1.對于達不到新制度中固定資產確認標準的,應當將相應余額轉入新賬中“庫存物資”科目;對于已領用出庫的,還應同時將其成本一次性攤銷,在新賬中借記“事業(yè)基金”科目,貸記“庫存物資”科目。
2.對于新制度中符合固定資產確認標準,因出售、報廢、毀損等原因已轉入清理但尚未從原賬中核銷的,應當將相應余額連同相應的“固定基金”科目余額轉入新賬中“固定資產清理”科目,借記新賬中“固定資產清理”科目,貸記原賬中“固定資產”科目,同時,借記原賬中“固定基金”科目,貸記新賬中“固定資產清理”科目。
3.對于符合新制度中固定資產確認標準未轉入清理的,應當將相應余額轉入新賬中“固定資產”科目。
(三)修購基金的銜接處理。原賬中“專用基金——修購基金”明細科目余額轉入新賬中“事業(yè)基金”科目。
新制度在固定資產處置上采用“一刀切”的方式,筆者認為可以將新制度實施前后購入的固定資產處置分別不同情況處理。
(一)處置新制度實施前購入的固定資產。1.處置時:借記“固定資金產清理——處置資產凈額”科目,按照已提取的折舊,借記“累計折舊”科目,按照固定資產賬面余額,貸記“固定資產”科目。同時,按原固定基金對應轉入事業(yè)基金的金額借記“事業(yè)基金”科目,貸記“固定資產清理——處置資產凈額”科目。此會計分錄執(zhí)行會計處理一貫性原則,將2012年執(zhí)行舊制度前購入的固定資產在轉新制度時固定基金對應轉入事業(yè)基金部分在資產消失時同時沖減。實際工作中填制年終決算表不允許減少事業(yè)基金。2.處理過程中發(fā)生的費用和相關稅金,按照實際發(fā)生額,借記 “固定資產清理——處置凈收入”科目,貸記“應交稅費”“銀行存款”等科目。處置過程中的殘值收入,借記“銀行存款”科目,貸記“固定資產清理——處置凈收入”科目。3.清理完畢,借記“固定資產清理——處置凈收入”科目,貸記“其他收入”科目或“應繳款項”科目(按規(guī)定上繳時);同時,借記“其他支出”科目,貸記“固定資產清理——處置資產凈額”科目。
(二)處置新制度實施后購入的固定資產
1.處置固定資產時借記“固定資產清理——處置資產凈額”科目,按照已提取的折舊,借記“累計折舊”科目,按照固定資產賬面余額,貸記“固定資產”科目。
2.處理過程中發(fā)生的費用和相關稅金,按照實際發(fā)生額,借記“固定資產清理——處置凈收入”科目,貸記“應交稅費”“銀行存款”等科目。處置過程中的殘值收入,借記“銀行存款”科目,貸記“固定資產清理——處置凈收入”科目。
3.固定資產清理完畢,借記“固定資產清理——處置凈收入”科目,貸記“其他收入”科目或“應繳款項”科目(按規(guī)定上繳時);同時,借記“其他支出”科目,貸記“固定資產清理——處置資產凈額”科目。
(三)修購資金的處理。新制度執(zhí)行前提取的修購基金轉入新賬時,新制度規(guī)定轉入事業(yè)基金,值得探討,如轉入事業(yè)基金,“累計折舊”科目余額只反映2012年1月1日以后提取的折舊,固定資產賬面凈值額也不準確,在報廢新制度執(zhí)行前購入的貴重固定資產時,有可能由于提取折舊金額低,原提取的修購基金未轉入“累計折舊”而轉入“事業(yè)基金”,該資產與累計折舊的差額最后計入“其他支出”對當期利潤的影響較大,如果全部沖累計折舊,則累計折舊有可能沖成負數,轉入“累計折舊”是否更恰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