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信息化背景下的智慧教育推進策略研究
      ——以寧波市為例

      2015-02-01 02:47:11蘇澤庭
      中國電化教育 2015年2期
      關鍵詞:寧波市智慧信息化

      蘇澤庭

      (寧波市教育局,浙江 寧波 315000)

      信息化背景下的智慧教育推進策略研究
      ——以寧波市為例

      蘇澤庭

      (寧波市教育局,浙江 寧波 315000)

      以學校為主體的信息化建設模式出現重硬件建設、輕軟件應用、分散建設、信息隔絕等問題,數字鴻溝、資源困境、信息孤島等高原現象成為教育信息化建設的瓶頸。為實現信息化建設由粗放型向集約化、集成化轉型,寧波市提出創(chuàng)建智慧教育的思路,通過深入分析教育信息化建設中的問題及原因,充分探討智慧教育的本質和特性,以技術創(chuàng)新和政策機制創(chuàng)新為突破點,提出寧波市創(chuàng)建智慧教育的主要路徑,即建設“一個門戶,三個平臺,五個體系”。

      信息化;智慧教育;推進策略;寧波

      在“以教育信息化帶動教育現代化”理念的指引下,20年來全國各地開展教育信息化建設,有力推進了教育現代化進程。但是在教育信息化建設過程中也出現了諸如信息孤島、機制僵化、動力不足等弊端。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推進,教育呈現出新的形態(tài),也產生新的需求,云平臺、大數據分析、物聯網等新興技術的出現,也為突破教育信息化發(fā)展瓶頸,促進教育深層次改革與發(fā)展提供了可能。在這種背景下,智慧教育應用而生。

      目前學術界對“智慧教育”還沒有統(tǒng)一而明確的定義。對“智慧教育”之“智慧”的理解一般有兩類方向:一類是從哲學角度來解讀,側重于智慧的本意,即“能迅速、靈活、正確地理解事物和解決問題的能力”[1],如哲學家克里希那穆提在《一生的學習》中從智慧的角度來認識教育,認為真正的教育要幫助人們認識自我、消除恐懼、喚醒智慧[2]。智慧教育側重“高階思維能力和復雜問題解決能力”[3],智慧教育包括三方面:理性智慧的教育、價值智慧的教育、實踐智慧的教育[4]。文獻中也經常出現“語文智慧教育”“課堂智慧教育”“名師教育智慧”等相近的概念。另一類由智慧地球、智慧城市的概念衍生出來,是指發(fā)揮技術智慧(新興技術和人工智能等)作用,運用信息技術提高教育教學效率。如何錫濤等認為“智慧教育是依托計算機和教育網,全面深入地利用以物聯網、云計算等為代表的新興技術,重點建設教育信息化基礎設施,開發(fā)利用教育資源,促進技術創(chuàng)新、知識創(chuàng)新,實現創(chuàng)新成果的共享,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和效益,全面構建網絡化、數字化、個性化、智能化、國際化的現代教育體系”[5]。

      本文的智慧教育概念專指后者,即基于教育信息化的智慧教育概念。它源于教育信息化,又不同于教育信息化,是教育信息化的深化和升華,從應用技術、發(fā)展層次、支撐體系等多方面來考察,都是教育信息化的升級版。本文以寧波市智慧教育建設為案例,從三方面探討教育信息化到智慧教育的發(fā)展:一是教育信息化歷程與現狀分析,二是智慧教育的本質與特性,三是寧波智慧教育建設目標定位與路徑選擇。

      一、寧波教育信息化發(fā)展歷程與現狀分析

      (一)寧波市教育信息化歷程與成果

      寧波市教育信息化工作歷程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啟動期,從20世紀末起到2005年。寧波市啟動教育信息化建設,重點提升學校教育信息化硬件設施。主要標志為2002年啟動教育設施配備達標工程,絕大部分學校建成了計算機教室、投影儀、校園網等信息化基礎,并建成貫通全市教育系統(tǒng)的教育城域網,寧波教育信息化由此起步。

      第二階段是提升期,從2006年至2012年。在繼續(xù)提升基礎設施、加強人才隊伍建設的同時,重在提升學校教育信息化應用水平,主要標志是2006年在全國率先提出以校園數字化為主渠道,推進教育信息化的建設思路,并出臺《寧波市數字化校園發(fā)展“十二五”規(guī)劃》《寧波市教育信息化實施方案》等規(guī)劃,教育信息化邁上快車道。

      第三階段是突破期,從2012年開始。主要標志是2012年寧波市政府提出創(chuàng)建智慧教育并進行智慧教育課題研究,通過融合教育智慧與技術智慧,創(chuàng)建優(yōu)質公平的現代化教育。一方面突破傳統(tǒng)教育信息化的發(fā)展瓶頸,架構應用智能、覆蓋全面的智慧教育服務體系;另一方面力圖應用云平臺、大數據、物聯網等新興信息技術,提高教育的現代化水平。

      經過三個階段近20年的長期努力,寧波市教育信息化取得了一些成果,主要表現為以下幾方面:

      1.夯實教育信息化基礎,促進高位均衡發(fā)展

      在推進學校信息化方面,寧波創(chuàng)全國先河,率先制定數字化校園建設標準,從硬件設施、軟件開發(fā)、資源建設、師資配備、應用開展等五大方面和45個指標制定建設數字化校園標準,讓全市學校的信息化軟硬件環(huán)境和應用水平實現大幅度躍升。數字化校園達標工程起到了“造峰引領、填谷均衡”作用。目前寧波市數字化校園已有400多所,生機比達到4.3:1,師機比達到1:1,100%學校實現千兆互聯,100%學校建有校園網,100%教室配備多媒體,基本實現全市教育信息化基礎的高位均衡發(fā)展。

      2.創(chuàng)新教育信息化政策機制,形成制度保障

      寧波市出臺了教育信息化“十二五”發(fā)展方案,在教育信息化組織領導、機構建設、人員配備、經費保障、發(fā)展規(guī)劃等方面做出詳細規(guī)定。如規(guī)定各個縣(市)區(qū)每年必須投入所有信息化設施價值的15%以上用于新增信息化設施,總價值的3%用于維護保養(yǎng)經費。近年來寧波市投入8億多元推出科技校園工程、農遠工程、新課改保障工程、智能實驗室建設工程等專項工程。每個學校必須建立信息中心,并享受中層待遇;24個班級以上的學校必須配備1名以上專業(yè)信息化教師等。

      3.變革教育教學方式,推動深層次改變與發(fā)展

      在促進教學改革方面,寧波市基于信息技術開設了虛擬數控、大氣監(jiān)測、天體研究等前沿選修課,并帶動了課程資源、教學模式、管理手段、學習方式等深度變革,逐步實現由教師主體向學生主體的轉型。在共享優(yōu)質教育資源、促進教育公平均衡方面,以2012年暑假推出的空中課堂為例,課程內容由全市“名特優(yōu)”教師集體開發(fā),并進行網絡實時互動答疑,通過信息技術讓優(yōu)質教育資源惠及山區(qū)、海島等偏遠薄弱地區(qū),高峰期每天有5萬多人次進行學習。在構建服務型教育體系方面,寧波市的校企通平臺,實現了數10萬學生與企業(yè)招聘實習的對接,有效促進人才培養(yǎng),提高畢業(yè)生就業(yè)率。

      4.開展智慧教育試點,加速教育現代化進程

      近年來,部分縣(市)區(qū)建成區(qū)域教育云平臺、智慧校園、3D打印、空中課堂、名校“慕課”、數字星球、數碼互動實驗室、新一代互聯網Ipv6等,現代化教育初露端倪。目前鎮(zhèn)海區(qū)、寧波大學、寧波二中等多個單位已經成為全國信息化項目示范區(qū),寧波經貿學校已經實現中藥種植灌溉、溫度控制、火警防護等物聯網化。

      (二)寧波教育信息化建設主要問題

      根據寧波市教育信息化建設實踐,結合對全國教育信息化的考察,發(fā)現存在比較明顯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整合不夠,重復建設、信息孤島等現象較明顯。長久以來以學校為主體進行教育信息化建設的模式,出現各自為陣、互不兼容的信息孤島現象。各地與學校建設雖各有特色,但從全市來看,沒有連點成線、連線成面,導致學校設備閑置、信息隔絕、各種硬件設施與軟件服務未能有效共享。根據課題研究結果顯示,目前學校機房利用率在35%左右,若使用云平臺方式,可以節(jié)約30-50%的建設經費。由于數據不共享而造成的隱形浪費更是無法估量。

      2.研發(fā)不精,現有應用對教育教學貢獻不大。從系統(tǒng)內部來看,呈現出“重硬件建設、輕軟件應用”的粗放型特點,在對象細分、需求調研、精細化管理與教學,以及運用大數據技術進行個性化分析與診斷方面比較薄弱。從外部來看,企業(yè)追求以硬件設施一次買斷、區(qū)域戰(zhàn)略合作等方式進行合作,一哄而上搶占市場,很少沉下心來走進教學現場,分析師生潛在需求,研發(fā)的軟件對教育發(fā)展貢獻度有待提升。

      3.認識不清,沒有認識到信息技術革命性作用。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性有普遍共識,但是對于它的作用到底多大仍認識不深。微觀來看,信息技術可以改變教學手段、變革學習方式;中觀來看,可以構建新型教育生態(tài),促進人才培養(yǎng)轉型;宏觀來看,可以打造產業(yè)經濟,服務經濟社會升級。教育現代化首先是人的現代化,人的現代化首先是思想的現代化。但是目前部分教育工作者對信息化的認識有待提升,教師的教學、管理行為依然傳統(tǒng)。尤其在終身教育領域,對信息化的認識非常有限,作用更是微薄。

      4.機制不活,難以實現教育信息化的可持續(xù)發(fā)展。目前教育信息化建設呈現兩大極端:一是追求教育的公益屬性,即通過實施普惠性教育達到公平與均衡,經費全由政府買單,結果效益不佳,后繼乏力;二是注重市場的逐利屬性,企業(yè)著眼教育市場開展信息化設施與教育資源建設,通過商業(yè)行為賺取利潤,出現無序競爭狀態(tài),結果偏離公益航向,為人詬病。目前還沒有建立對兩大極端的良好平衡點,實現既能保障普惠公益教育,又提供個性化、特色化、多元化教育資源的目標。

      (三)產生問題的原因分析

      以上問題產生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方面:

      1.缺乏完善的頂層設計與整體規(guī)劃。智慧教育是一項系統(tǒng)工程,從建設智慧城市的高度來看,智慧教育作為智慧城市建設的引領與基礎,相較于其他行業(yè),有特色也有共性,有獨立也有交集,需要實現特色建設與基礎共享。從智慧教育建設內部來看,在內容上包含教育管理、教育教學以及教育服務;在實施途徑上需要明確市縣兩級的整體規(guī)劃與責任分工,建立起覆蓋市、縣、校、個人的整體規(guī)劃,但是目前沒有頂層設計與整體規(guī)劃,還需從市級層面通盤考慮。

      2.缺乏新興領域的研究支持。目前智慧教育建設既缺乏成熟理論指導,也沒有成功經驗可鑒。延伸到受眾的潛在需求與應用習慣,新興技術與教育教學的融合與推廣等方面,同樣需要大量的研究分析作為依據。在市場化運行智慧教育方面,尤其缺乏對教育學、接受心理學、教育技術、市場營銷的跨界研究。

      3.缺乏事業(yè)與產業(yè)協(xié)同發(fā)展的統(tǒng)籌能力。智慧教育建設需要激發(fā)各個方面的創(chuàng)造力,形成全社會共建共享的良好機制,這需要政府的改革與創(chuàng)新,也需要市場作為主體進行要素配置與活力激發(fā)。目前政府引導智慧教育事業(yè)發(fā)展,企業(yè)支撐智慧教育產業(yè)發(fā)展的能力較薄弱。尤其是企業(yè)多擅于純技術研發(fā),缺乏深諳教育信息化內涵、擅長教育市場營銷以及軟件研發(fā)的復合型運行團隊。

      總體而言,寧波教育信息化建設已經觸碰瓶頸,亟需升級突破。從2013年起,寧波市進行大市層面的智慧教育頂層設計,加快推進智慧教育建設。

      二、智慧教育的本質與特性

      (一)智慧教育的本質

      要厘清智慧教育的發(fā)展目標與建設路徑,首先要認清智慧教育的本質與特性。目前對智慧教育的定義比較多,有從哲學角度,有從教育學角度,有從技術角度等等。筆者主要從信息論的角度進行闡釋,認為智慧的本質是一種信息服務。這里包括三個主要環(huán)節(jié):

      1.信息資源的收集與整合。自媒體時代的到來讓每個人的每次網絡行為都留下痕跡,這些數據形成了巨大的信息庫。迅雷每年下載量超過50億G。截止到2014年5月底,中國手機用戶數量已達到12.56億人。旅美學者涂子沛認為,數據是雜亂無章的原始存在,而信息則是對人類社會有用的資源[6]。為了讓海量數據成為信息資源,需要對數據的標準、形態(tài)、格式、結構進行整合,并在云平臺的基礎上進行數據處理,實現數據整合與信息共享。

      2.信息資源的加工與分析。智慧教育不斷發(fā)展的過程是需求信息不斷得到滿足的過程,“智慧教育”的“智慧”之處,就在于“采集原始信息—加工處理信息—滿足需求信息”這個循環(huán)系統(tǒng)中的技術更新和廣泛應用。要充分運用智能化設施設備和智能化的信息技術,如數據挖掘、學習分析技術等對資源進行加工與分析。

      3.信息資源的反饋與服務。要在智能化信息技術的支持下,將各種原始數據資源演化成各類群體所需要的信息資源或者信息服務。比如目前考試后的統(tǒng)分工作占用教師大量勞動力,如果能充分運用信息技術,將批閱試卷后的統(tǒng)分、核分、析分工作智能化處理,由系統(tǒng)直接提交反饋信息,提供每題的得失分情況、每個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等數據,讓教師能根據反饋有針對性地教學,既能減輕負擔,又能提高教育質量。

      (二)智慧教育的特性

      智慧教育的本質決定了它有以下幾個特性:

      1.集成與共享。集成與共享體現了智慧教育共建共享的基本理念,每一個人既是信息資源的提供者,又是信息資源的享用者,每一個人既是智慧教育的建設者,又是智慧教育的受益者。通過現代信息技術,把所有可以集成的信息資源匯聚起來,提供給任何有需要的對象共享,提高信息資源的利用效率。

      2.交互與智能。智慧教育更加側重交互功能和人工智能,在智能信息技術的支持下實現多向交流、多種方式交流、多主體實時互動。在物聯網的支持下,人工智能的應用將越來越廣,機器人、自動化管理技術將提高管理效率、減輕人工負擔,創(chuàng)造一個交互性強、智能化程度高的教育教學環(huán)境;在大數據環(huán)境下,應用學習分析技術,為學習者提供量身定做的學習方案與個性化學習資源,為管理者提供智能化的管理方式和決策輔助,實現有效教學與高效管理。

      3.自由與公平。智慧教育以智慧學習環(huán)境為基礎,以信息技術為支撐,在學習環(huán)境上不受時空限制,實現“時時、人人、處處”的泛在學習,實現“有教無類”的教育公平。借助智慧學習環(huán)境所擁有的無限信息資源,個人學習途徑將不再受制于時空和個人能力,而是能夠開展自主學習,達到學習的自由境界。

      4.開放與有序。智慧教育是開放的教育,其資源、主體、機制、技術等主要要素靈活且動態(tài),是一個開放兼容、動態(tài)發(fā)展的過程。智慧教育的建設、運行需要將區(qū)域作為一個整體進行頂層設計與規(guī)劃制定,合理配置區(qū)域范圍內的各項資源,使其發(fā)揮最大效應,因此須要嚴格有序的管理體系和運行機制。

      三、寧波智慧教育建設目標定位與路徑選擇

      在對智慧教育的本質和特性有清晰的認識后,就能明確寧波智慧教育建設的目標定位與路徑選擇。

      (一)目標定位

      智慧教育建設應該具有以下三個目標:

      1.整體性。從縱向來看,智慧教育建設要兼顧教育改革、技術更新、需求變更、產業(yè)發(fā)展的動態(tài),根據發(fā)展趨勢,合理預制目標與任務,分階段有序推進。從橫向來看,應關注智慧教育建設所涉及到的所有要素,如參與主體、功能定位、建設方式等。智慧教育建設要一改信息化建設零敲碎打、各自為戰(zhàn)的弊端,形成統(tǒng)籌協(xié)調、共建共享、有序推進的頂層設計與整體規(guī)劃。

      2.智能性。智慧教育的核心是“匯人之智,賦物以慧”,通過激發(fā)教育活力、技術活力和市場活力,為城市提供全域全員全程的智能化教育服務。尤其要突出大數據、物聯網、移動互聯網等新興技術在教育領域中的應用,提高教育服務的智能化、個性化、便捷化水平,形成智能化環(huán)境下,融合教師、學生、專家、技術的新型學習共同體,實現信息技術對傳統(tǒng)教育的突破性變革。

      3.持續(xù)性。主要體現在三方面:一是自循環(huán)化。要構成培育需求到滿足需求再到激發(fā)需求的螺旋上升式閉環(huán)系統(tǒng),通過需求的不斷激發(fā)與滿足,推動智慧教育從低層次向高層次螺旋上升;二是產業(yè)化。形成從人才培養(yǎng)、插件提供、資源開發(fā)、基礎建設等上游產業(yè)到平臺租用、資源交易、流量分成等下游產業(yè)一體化的智慧教育產業(yè)鏈,保障智慧教育事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三是可復制化。寧波智慧教育建設將形成“政府主導、企業(yè)運營、權責共擔、多方受益”的發(fā)展模式,確定公益與市場化、普惠與可選擇等細節(jié)規(guī)章,通過模式可復制化,推進智慧教育市場化和產業(yè)化,基于盈利實現持續(xù)發(fā)展。

      (二)路徑選擇

      根據以上對智慧教育建設的本質理解與功能定位,結合寧波市發(fā)展實際,在未來三年里將形成智慧教育基本框架,主要建設“一個門戶,三個平臺,五個體系”,具體而言包含以下內容:

      1.一個門戶

      一個門戶即寧波智慧教育門戶網站,以提供“教育領域全覆蓋、教育管理全方位、教育資源全接入”一站式服務為目標,以寧波市智慧教育云平臺為技術支撐,主要運行智慧教育學習平臺和公共服務平臺兩大平臺,提供智能登錄、資源商城、應用管理、信息發(fā)布、交流互動等基本功能,同時支持各種終端,使之成為全市信息化教學與教育管理的統(tǒng)一門戶。

      2.三個平臺

      一是智慧教育學習平臺。整合數字學習平臺、終身教育平臺、人人通平臺,使之成為全體市民開展學習活動的應用平臺。優(yōu)質教育資源覆蓋學前教育到老年教育,受眾群體覆蓋所有在校學生與全體市民,學習過程覆蓋整個終身教育體系。平臺建有“學分銀行”制度,用以記錄全體市民的學習行為并進行學分管理,通過查看個人學分銀行,作為考察判斷任職與否的重要依據。平臺還將收集、分析和反饋學習行為產生的數據,并推送個性化、智能化學習方案與學習資源。目前平臺資源總量超過300TB,年點擊率超過3000萬人次。

      二是智慧教育公共服務平臺。平臺基于統(tǒng)一的數據標準開發(fā)各類應用軟件,實現各類基礎數據的實時共享與系統(tǒng)兼容,著力解決信息孤島、數字鴻溝等現實問題。平臺上的校企通已解決10多萬學生的實習就業(yè)問題,已成為教育部的試點項目。

      三是寧波智慧教育云平臺。作為門戶網站及應用平臺的基礎支撐,云平臺以混合云方式建設,由公有云和私有云組成。公有云主要運行面向公眾的各類應用軟件,為縣(市)區(qū)與學校、個人提供資源、計算與存儲支持。私有云用于存儲學生、教師個人信息以及政務信息。云平臺依托貫通全市教育系統(tǒng)的教育城域網,將各地、各校原有信息化設備統(tǒng)一納入其中,讓全市教育單位與市民均可共享云存儲、云計算等云端資源,提高資源利用率。

      3.五個體系

      (1)常態(tài)運營維護體系。寧波市政府擬成立兩級公司運行框架,母公司為全資國有控股,子公司為混合制股份有限公司,以公司為運營主體,強化協(xié)調與整合力量,利用基礎設施提供商、教育資源提供商、應用服務提供商的人才優(yōu)勢與技術力量,提供升級保障能力。重點做好需求征集、意見反饋、技術更新、應急響應等工作,實現智慧教育全方位推進。

      (2)資源供給與交易體系。政府一方面要為廣大學生提供免費、公益的普惠性優(yōu)質教育資源,保障教育均衡公平,同時需鼓勵通過市場化手段提供個性化、特色化的教育資源。積極創(chuàng)設優(yōu)質教育資源“共建共享、合法交易”的政策環(huán)境,出臺知識產權保障與資源有償使用的相關機制,支持教師和社會各類人員積極參與資源的建設與市場化交易。要從政府層面出臺服務外包、資源購買等政策,利用有償使用、優(yōu)勝劣汰的市場機制,促進可持續(xù)發(fā)展。

      (3)基礎數據共享體系。建立數據實時共享考核機制,各部門、縣(市)區(qū)、學校、個人按時按需完成基礎數據錄入,實現動態(tài)更新。對內利用云平臺打破各業(yè)務條線的信息壁壘,推進教育系統(tǒng)內基礎數據共享;對外完成與寧波政務云計算中心的數據采集平臺對接,與衛(wèi)生、公安等其他行業(yè)建立數據資源共享機制。

      (4)多元經費保障體系。要堅持政府作為智慧教育建設主體的定位,確保3年內財政經費常態(tài)化投入。同時強化公司作為市場化運營的主體地位,以開放合作和共贏互惠為原則,廣泛吸納民營資本以股權投資、合作經營等方式進入智慧教育產業(yè),通過企業(yè)之間資源交易、流量分成、空間租用、交易提成等途徑,擴大運營收入渠道,通過企業(yè)盈利支撐智慧教育可持續(xù)發(fā)展。

      (5)政府合作推進體系。建立市級層面的智慧教育領導團隊,各職能部門、各地各校根據建設任務分解職責,分工合作,明確進度,形成覆蓋全市、落實到人、網格化管理的合作推進體系。

      從寧波智慧教育建設與發(fā)展的過程來看,智慧教育的提出與建設,既有現實需求,又是發(fā)展趨勢。它的基本理念是把現代信息技術應用于教育領域,提高教育教學與管理的效率與質量,進而為社會提供優(yōu)質教育服務。在推進智慧教育的過程中,要實現三大突破:一是政策機制的突破。要從區(qū)域層面進行頂層設計,統(tǒng)籌安排,架構起市、縣、校、個人之間的協(xié)作聯動機制,形成共建共享的政策環(huán)境,建構起從隊伍、資源、運維、技術陰影等配套機制。二是應用技術的突破。在校園數字化的基礎上,重點應用云平臺、大數據、移動互聯網、物聯網技術,實現信息化應用由點到面、從低級到高端的突破,提高現有設施設備的利用效率,并為廣大受眾提供智能化、個性化、多元化教育服務。三是運行模式的突破。逐步實現運行主體從政府到企業(yè)的突破、運行模式從政府包辦到市場化運行的突破。建立起政府、企業(yè)、社會共同參與的新型治理體系,形成“政府主導、企業(yè)運營、權責共擔、多方受益”的發(fā)展模式,充分發(fā)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主體地位。

      智慧教育是對傳統(tǒng)教育信息化弊端的突破,更是教育本身在新形勢、新環(huán)境、新機制下的跨越與發(fā)展,也是對支撐教育發(fā)展的各個要素與環(huán)節(jié)的重新配置與調整。智慧教育的發(fā)展必將會引起教育技術、教育模式、教育形態(tài)的重大變革,力圖通過不斷的創(chuàng)新和突破構建一個嶄新的現代教育業(yè)態(tài)。同時,這個過程也將是一個動態(tài)發(fā)展、不斷變革、無限超越的過程,將真正實現信息技術對教育的顛覆性變革。

      [1]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新華字典(第11版)[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652.

      [2]廖曉翔.智慧教育:懷特海教育思想解讀[J].教育導刊,2004,(5):50-52.

      [3]祝智庭,賀斌.智慧教育:教育信息化的新境界[J].電化教育研究,2012,(12):5-13.

      [4] 靖國平.從狹義智慧教育到廣義智慧教育[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3,5(3):48-53.

      [5] 何錫濤,沈堅等.智慧教育[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2.1.

      [6] 涂子沛.大數據:正在到來的數據革命[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10.

      蘇澤庭:寧波市教育局黨工委委員、副局長,研究方向為智慧教育(cnnbszt@sina.com)。

      2014年11月21日

      責任編輯:趙云建 趙興龍

      Study on the Strategy of Promoting Smart Educa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Taking Ningbo as an Example

      Su Zeting
      (Ningbo Educational Bureau, Ningbo Zhejiang 315000)

      The school-based patter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nstruction has come out several problems, such as hardware preference, software despising, scattered construction, information isolation and so on. Besides, digital divide, Resource Dilemmas and IT Silos have been the bottleneck of education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 thought of founding smart education has been put forward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extensive form to intensive form in terms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nstruction.That is to say, deeply analyzing the problems and reasons of the educational IT construction, fully discussing the nature and characters of smart education, Ningbo has come up with the main path of founding smart education. With technology innovation and policy mechanism innovation as the breakthrough point, the path is setting up one portal, three platforms, and five systems.

      Promo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mart Education; Propulsion Strategy; Ningbo

      G434

      A

      1006—9860(2015)02—0046—05

      猜你喜歡
      寧波市智慧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兒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甘肅教育(2020年18期)2020-10-28 09:06:02
      重建寧波市圖書館記憶
      天一閣文叢(2018年0期)2018-11-29 07:49:00
      寧波市四眼碶中學
      信息化是醫(yī)改的重要支撐
      寧波市中城小學
      有智慧的羊
      信息化
      江蘇年鑒(2014年0期)2014-03-11 17:09:40
      智慧派
      寧波市采取“三學”“三訪”“三個結合”開展活動
      中國火炬(2011年4期)2011-08-15 06:54:00
      武隆县| 鹿泉市| 新宾| 建昌县| 文登市| 赤壁市| 常德市| 沙田区| 洪泽县| 桃园市| 怀宁县| 西宁市| 龙井市| 兴宁市| 苍溪县| 大方县| 太原市| 汶上县| 宁河县| 腾冲县| 安国市| 普格县| 黄冈市| 方城县| 和平区| 万源市| 博白县| 龙岩市| 施秉县| 社旗县| 红原县| 双流县| 平利县| 丽水市| 清涧县| 九龙坡区| 肇州县| 文昌市| 长葛市| 焦作市| 衡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