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東光
高三政治復習課具有節(jié)奏快、容量大、強度高等特點,因而要想使復習課達到負擔輕、質量高的教學效果,教師就要調動學生積極性,精心組織課堂教學,促進學生認知、技能、情感的發(fā)展?,F代教學實踐表明,學生的課堂參與程度直接決定著課堂的教學效果,因此,教師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嘗試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一、創(chuàng)設學習情境,激發(fā)學生參與興趣
學習興趣是學生主動獲取知識的原動力,因而讓學生在趣味盎然的環(huán)境中學習,不僅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心理品質,還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1.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營造學習氛圍。
我們常說:“親其師方能信其道?!边@一方面表明學生要親近教師,即尊師、愛師,和教師情感交融、心靈相通;另一方面表明學生要相信教師,即在教學活動中,愛聽教師的課。教師要關心愛護每位學生,對學困生提供更多的關心和引導,尊重學生的人格與個性,使學生不僅尊敬教師,而且信任教師,從而為學生的積極主動學習創(chuàng)造良好的條件。
2.利用生動的語言,激發(fā)學習熱情。
在課堂教學的雙邊活動中,語言是知識的主要載體,起著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準確精煉、幽默風趣的語言,抑揚頓挫、溫文爾雅的語調,意氣風發(fā)、激情四射的語意,能夠極大地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使學生精神振奮、情緒高漲、思維活躍,把學生逐步帶入學習的情境中去,帶入探索的情境中去,從而使教學活動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3.聯系實際的生活,增強學習信心。
政治課與社會生活密切相關,因而在教學中,教師應根據復習進度和內容,聯系日常生活中的現象,引導學生主動分析探討,指導學生歸納總結,從而使學生獲得極大的成就感,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信心。教師要使政治課回歸生活、回歸實際,就要避免空洞的說教、理論的灌輸。
二、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培養(yǎng)學生參與意識
問題啟迪思維,思維支配行動,行動決定效果,因而教師要精心設計問題,激活學生思維,強化學生行動,提高學生課堂教學參與度。
1.結合時事設問。
時事熱點能夠激活學生思維。在教學時,教師既可以重點復習基礎知識,又可以結合當前最新的時事熱點,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用時事熱點帶動知識復習,促進學生獨立思考,加深其對基礎知識的理解、掌握和運用。學生積極參與教學,不僅能完成知識目標,還能培養(yǎng)思維能力,掌握學習方法。
2.變換角度設問。
對于同一問題,提出的角度不同,其效果往往也是不同的。教師可以多角度地提出問題,引導學生積極地進行討論,讓學生自己尋找問題答案。這種方式不僅能使學生加深理解,拓寬思路,還能使學生提高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因材施教設問。
因材施教設問的實質是分層設問,即教師要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設置不同難度的問題。教師要承認學生的差異,并研究學生的差異,由易到難、由淺到深、由簡單到復雜、由具體到抽象地設問,以使各個層次的學生都能回答出問題,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三、創(chuàng)設合作情境,提高學生參與效果
1.引導學生共同探究,提高學生參與的深度。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的主要作用是開拓學生的思路,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引導學生獲取知識、掌握知識。學生在自我探究、分組探究、集體探究的過程中,可以通過分析比較、概括推理、綜合抽象,自行得出結論。在教學中,教師要激活學生思維,適時、及時地點撥、引導,使學生建立起“點—線—面—體”的知識結構,以提高學生參與深度,提高政治復習課的效果。
2.促進學生相互交流,提高學生參與的效度。
提高學生參與的效度是提高課堂效率的重要途徑。在復習中,教師要給予學生充足的分析、討論、評價的機會,引導學生相互交流,使學生愿意交流、善于交流。這樣,在活動過程中,學生就可以通過雙向交流、多向交流、立體交流,在知識上相互補充、在方法上相互借鑒、在思想上相互碰撞,完善對他人及自我的認識。
總之,在教學實踐中,只要教師能夠切實激發(fā)學生參與興趣、培養(yǎng)學生參與意識、提高學生參與效果,就能真正地提高復習課的課堂教學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