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小清
在清末民初的中國文壇上,有一位奇才,他集詩人、作家、畫家、翻譯家于一身。他創(chuàng)作的戀情小說以惆悵、憂郁之情,細膩地敘述了一個個夢縈情牽的愛情故事,因而有人謂其開“鴛鴦蝴蝶派”之先河,他就是一代才子蘇曼殊。然而,這看似多愁善感的一介文士,一度曾想刺殺康有為!
原來,維新變法失敗后,康有為在孫中山的幫助下逃亡到日本東京,當時與康同行的梁啟超有改弦更張之意,想與孫中山聯(lián)合起來重組新黨,但他知道康有為的執(zhí)拗脾氣。于是,梁啟超便試探性地與康有為商量道:“此事對我們也大有好處。孫逸仙答應假如聯(lián)合有望,他就給我開個介紹信去檀香山募捐。先生,我們現(xiàn)在困守異鄉(xiāng)不是辦法,要想重振大業(yè),手中有錢才行?。 ?/p>
聽到募捐,康有為為之心動,但他說:“我等與孫文這幫亂黨決無妥協(xié)余地。你此去不但不能與他們聯(lián)合組黨,而且還得瞅著機會建立?;史謺?,以盡力擴大我們的影響?!?/p>
康有為的意圖梁啟超心里明白,皇要保,錢也要。梁啟超對此雖有不滿,無奈師命難違。結果,梁啟超復命時帶回華僑捐助款項10萬多元,另加上海廣智書局股銀5萬元,頗有收獲。
過了一段時間,康有為漸漸看出他的“?;省贝髽I(yè)難以實現(xiàn),便攜巨款到了香港,穩(wěn)穩(wěn)地當起了“寓公”。他居香港云咸街,由香港政府派印度人當門警守衛(wèi),養(yǎng)尊處優(yōu)。適有湖南“哥老會”的兩個首領楊鴻鈞、李云彪,因為參加革命黨發(fā)動的武裝起義遭清廷緝捕,流落香港后,貧病交加,無計可施,只好找到了《中國日報》(中國資產(chǎn)階級革命派創(chuàng)辦的第一份報紙)社,向社長陳少白傾訴苦衷。陳少白突然想起康有為,雖政見不同,但同為救國之士,當有惺惺相惜之心。于是,陳少白給康有為寫了一封信,交楊、李二人前去拜謁。誰知,他們?nèi)チ撕?,康有為匿居樓上避而不見,并唆使守門印差驅趕。
楊、李二人返回住所后,將受辱經(jīng)過遍告同仁??涤袨榧俳韪锩ㄟ^海外募捐,斂聚了財富,原來許諾撫恤失敗黨人,現(xiàn)在卻食言而肥?!吨袊請蟆飞缤示春蘅涤袨榈倪@種行徑。時在報社的蘇曼殊正為自己在香港無所作為而感到自愧,現(xiàn)聞康有為的如此劣跡,不禁義憤填膺。
一天,蘇曼殊找到陳少白,提出要借他的手槍。陳少白覺得事出突然,問他意欲何用?蘇曼殊當即泣訴:“康有為欺世盜名,假公濟私,斂聚錢財,污辱同志,凡有血氣,當殲除之。”
陳少白立刻勸說不可,并告訴他槍是經(jīng)過登記的,不能借給別人,萬一出了意外,牽連很大。他認為蘇曼殊這是冒險之舉,得不償失。蘇曼殊無奈,悻悻而辭。
陳少白知道蘇曼殊的固執(zhí)性格,唯恐他執(zhí)意而行,從別的渠道尋找槍支,故有意識地看護左右。蘇曼殊因此有志未遂。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