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兵
課堂是教育教學的主要陣地。有效的課堂教學是學校的生命,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教師越來越認識到課堂教學要有效。有效教學是指教師在遵循教學活動的客觀規(guī)律下,以盡可能少的時間、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盡可能多的教學效果,以滿足社會和個人的教育價值需求而組織實施的活動。它要求教師擁有有效的教學理念,掌握有效的教學策略,引導學生有效地學習。課堂四十分鐘需要質量,如何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本人來粗淺地談幾點看法。
一、建立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
在實施高效課堂教學中,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可以使學生以極佳的心理狀態(tài)參與教學活動。因此,課堂上教師要精神飽滿,感情充沛,采用親切的教態(tài)、溫和的語言和巧妙的方法,結合學情,創(chuàng)造一種寬松、和諧、民主的教學氛圍,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師生感情交流,使每位同學都能投入到課堂教學中。允許而且鼓勵學生提出問題,說出不同的見解,善于引導和幫助學生解決疑難問題,并要注意向學生學習,使“三人行,必有我?guī)煛痹谡n堂中發(fā)揚光大,這樣,學生就會心情舒暢,認真鉆研老師的提問,積極開動腦筋,整個教學進程也就會在緊張、愉快、生動、活潑、親近的氣氛下進行,學生在自愿、愉快、主動的心態(tài)下求知,師生間的感情才能達到和諧,在教學過程中產生共鳴,我們的教學就能獲得最佳的效果。
二、提倡開展以問題為中心的教學
科學地設計問題和問題的呈現情景。實施以問題為中心的教學,問題的設計是關系整個教學成敗的關鍵。在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盡可能設計不同層次的問題,以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要充分考慮學生現有的認知水平,以學生現有的認知結構和思維水平為基點來設計問題,使問題符合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這樣通過合理控制問題的難度,既不會讓學生因問題太簡單而不屑一顧,也不會讓學生因問題太難而喪失信心;要在對學生已有知識經驗和教材內容深入分析的基礎上,合理安排好問題的梯度,鼓勵學生充分發(fā)表自己的看法,“沒有對錯,只有觀點”。通過設計真實、復雜、具有挑戰(zhàn)性的問題情景,引導學生參與、思考,讓學生通過一系列問題的解決來進行學習。讓學生有獨立思考的時間和空間,喚起學生解決問題的欲望,使學生相信自己有提出問題的能力,敢于大膽質疑、發(fā)表意見、挑戰(zhàn)權威。讓學生帶著問題走進教室,帶著問題走出教室,下課鈴聲響了,思維未斷,真正體現知識的價值就在于它的問題而存在。
三、生活化教學
新課程標準中明確要求學生了解化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關系,逐步學會分析和解決與化學有關的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因而化學教學離不開我們的日常生活,需要實施生活化教學。實施生活化教學要注意角色轉換,重新給教師和學生定位,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要學會傾聽,欣賞和關注每一個學生。要讓學生走進生活,彌補課堂傳授間接經驗的不足,多組織一些貼近生活實際的教學活動,使理論聯系實際,學以致用。
四、做好演示實驗
演示實驗是由教師在課堂上結合教學內容進行的實驗。演示實驗能緊扣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以其形象、生動的教學效果,靈活多變的實驗方式,有效地配合化學課堂教學,提高學生的興趣,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啟發(fā)學生的思維活動;更重要的是演示實驗能發(fā)揮演示教學的“示范”作用,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實驗方法、實驗操作的精確性和規(guī)范化。同時在實驗教學中還能培養(yǎng)學生認真觀察現象、勤于思考問題的習慣。例如,在講“銨離子的檢驗”時,采取的方法是先演示“氯化銨和硫酸銨分別與氫氧化鈉溶液作用”的實驗,然后總結得出檢驗銨離子的一般方法。為此在開始演示實驗之前,要突出強調銨鹽能跟堿起反應放出氨氣(講銨鹽性質時學過的)。實驗過程中,要引導學生觀察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接近裝有銨鹽(氯化銨和硫酸銨)與氫氧化鈉混合液的試管口時,試紙顏色的變化,能聞到什么氣味,然后由學生根據實驗現象或結果來回答,并由教師加以總結得出正確的結論。像這樣通過演示實驗來進行教學,就具有較強的真實感和說服力,使學生容易理解和記憶所獲得的新知識。正確、合理地使用演示實驗可以顯著提高教學效率。要做到這一點還需注意以下幾個原則:①實驗操作的規(guī)范性。即演示過程中,教師的操作要合乎規(guī)程,做到準確、規(guī)范,使學生在觀看教師的演示后能了解正確的實驗操作方法。②實驗結果的準確性。在演示前,教師應做認真充分的準備,選擇效果最佳、結果最佳的實驗方案,要以嚴肅、認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使實驗達到準確的預期結果。③實驗過程的全局性。演示過程中,教師既要認真實驗,又要注意講清實驗的原理和步驟;既要組織學生觀察實驗現象和結果,又要啟發(fā)學生積極思維,使學生觀察與思考同步進行,緊密結合,達到啟智養(yǎng)能的目的。
當然,“教有方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如何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還有許多問題值得研究和探索。在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傳統的教育觀念、教育模式必須改變。否則,不可能培養(yǎng)出具有創(chuàng)新思維的人才。如何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追求教學過程的優(yōu)質化、教學方法的有效化;有針對性地對化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教學方法進行探究,提出教學改革策略;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是我們教師不可推卸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