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水道提綱》著述考

      2015-02-12 13:35:33李貞臺州學院圖書館浙江臨海317000
      圖書館學刊 2015年3期

      李貞(臺州學院圖書館,浙江臨海317000)

      ?

      《水道提綱》著述考

      李貞
      (臺州學院圖書館,浙江臨海317000)

      [摘要]《水道提綱》是齊召南的代表作。齊召南撰寫《水道提綱》,與他參修康熙《大清一統(tǒng)志》有著密切的關系。齊召南實際上是《大清一統(tǒng)志》后期階段的總修,對資料的全面掌握,為他撰寫《水道提綱》打下了基礎。康熙年間,全國性的經(jīng)緯度測繪為齊召南《水道提綱》中的水系分布提供了準確的方位定位。

      [關鍵詞]齊召南《水道提綱》著述考證

      [分類號]K290.1/.7

      《水道提綱》是齊召南的著作,齊召南(1703~1768年),浙江天臺人,乾隆元年(1736年),詔舉博學鴻詞。齊召南參與多種大型著作的著述和圖書整理工作,他參與過的圖書整理、著述有《歷代帝王表》《后漢公卿表》《大清一統(tǒng)志》《明史綱目》《續(xù)文獻通考》《禮記》《漢書考證》等,自己的詩文集有《寶綸堂文鈔》8卷、《寶綸堂詩鈔》6卷。

      齊召南自著的《水道提綱》28卷是其代表作,也是齊召南最為自負的著作,“先生存日嘗欲表進之,不果。臨歿喃喃叮囑,謂予一生功名事業(yè)如浮云,然可弗朽者,獨此耳,勿佚也?!盵1]齊召南最為遺憾的事,就是他生前未能親自將《水道提綱》稿本進獻給朝廷。

      1《水道提綱》著述緣起及過程

      《水道提綱》的撰述,與齊召南參修《大清一統(tǒng)志》有著密切的關系。應當說,齊召南參與《大清一統(tǒng)志》的纂修,是在后期階段,他實際上是《大清一統(tǒng)志》最后的統(tǒng)稿人?!洞笄逡唤y(tǒng)志》自康熙二十五年開始修纂,中間經(jīng)歷了多位總裁,雍正末開始,總裁換為齊召南的老師任蘭枝。史載任蘭枝于雍正十一年任一統(tǒng)志館總裁。乾隆元年十月初八日,齊召南充《大清一統(tǒng)志》纂修官,當時一統(tǒng)志館就設在任蘭枝的家中,與修人員中,齊召南、胡天游、方超然借住在任蘭枝家,張湄、張映辰、胡定、夏之蓉、鄧時敏5人則辰入酉出[2]。還有一些人不定時參與一統(tǒng)志編修,有陶正靖、萬松齡、孫灝、任應烈等。此前,與修一統(tǒng)志的楊椿、王峻向齊召南提議,要齊召南利用在館期間,修一部全國水道方面的著作,“蓋在《一統(tǒng)志》纂修時,同館前輩楊農(nóng)先、王次山兩先生,相與議論,謂天文地理之書,愈久愈詳,惟水道未有全書。酈道元《水經(jīng)注》徵引雖博雅,而疏漏踳駁,亦復不免于今。而欲成一大書,非君莫屬。次山,先生之座主也,承命旬日,構(gòu)就海之一,則兩前輩斂袵嘆服?!盵3]武進楊椿,雍正、乾隆間充任《明史》《一統(tǒng)志》《國史》3館纂修官,對康熙《大清一統(tǒng)志》的早期纂修貢獻頗多。常熟王峻,在一統(tǒng)志館期間,屬稿《外藩蒙古志》未成,后回原籍。齊召南入館后,撰寫《大清一統(tǒng)志》中的河南、山東、江蘇、安徽、福建、云南6省內(nèi)容,最難寫的蒙古外藩及蒙古屬國亦為齊召南創(chuàng)稿。在康熙《大清一統(tǒng)志》卷首所列的123人中(只計總裁和纂修。卷首職臣名單中,實際上有些重要人物沒有列入,如陳廷敬、韓菼、徐乾學,及徐乾學聘請的顧祖禹、閻若璩、胡渭等,都不在此名單中),齊召南貢獻最大,尤其是外藩蒙古及其屬國志,這部分內(nèi)容在齊召南入館前經(jīng)歷多人之手而未備,最終由齊召南完稿。

      《大清一統(tǒng)志》在康熙、雍正年間遲遲不能完稿,其中的外藩蒙古志、徐乾學本和韓菼本都沒有完成。徐乾學在上奏中提到未能盡快完成《大清一統(tǒng)志》的原因,一是“盛京邊外所轄地方及奉貢諸郡,凡沿革、風俗、山川、物產(chǎn)無有故牘可稽”,一是“本朝人物,凡朝廷恩恤大臣,及德行卓絕者,理應采錄。但臣愚昧淺見,不敢輕為出入,應俟在館諸臣公同酌定?!盵4]齊召南的老師王峻于雍正三年至乾隆三年間任《大清一統(tǒng)志》纂修官,打算編纂外藩蒙古志,因丁憂而回原籍[5]。齊召南接替王峻,專輯外藩蒙古諸部的資料,成《外藩蒙古志》。

      齊召南完成這部分內(nèi)容后,有《一統(tǒng)志外藩蒙古屬國書總序》《外藩蒙古五十一旗序》,述其編寫原委。梳理《外藩蒙古部》內(nèi)容,可見齊召南所引書目,主要有《史記》《漢書》《后漢書》《晉書》《魏書》《北史》《唐書》《十六國春秋》《遼史》《金史》《明史》《水經(jīng)注》《太平寰宇記》《文獻通考》《明一統(tǒng)志》雍正朝《大清會典》等。在蒙古五十一旗中,每旗下有“山川”一門,對每一期轄區(qū)內(nèi)的重要山脈和河流都作了詳細的介紹,這些資料是后來齊召南撰寫《水道提綱》一書的重要資料來源。

      齊召南之所以能夠順利完成《大清一統(tǒng)志》中的河南、山東、江蘇、安徽、福建、云南6省內(nèi)容及《外藩蒙古志》,與當時各省上交了省志或者一些府州的地方志有關??滴跄觊g,各省修通志約19部,府州縣志1354種,雍正八年至乾隆六年間,各省又重修省志18部[6],這些為最終修成康熙《大清一統(tǒng)志》打下了堅實基礎。不過,《蒙古外藩志》部分,歷康熙、雍正年間一直未能完成,直到齊召南接手,才完成這一部分的寫作。

      齊召南在撰寫《水道提綱》時,充分地利用了最新的經(jīng)緯度測量的數(shù)據(jù),這算得上是一個創(chuàng)新??涤呵瑫r期是中國測量史上的一個鼎峰期,利用西方經(jīng)緯度測量方法對全國進行了首次測量,這在當時的亞洲是第一次??滴跄觊g,在全國共測得經(jīng)緯點641個,基本上完成了除新疆、西藏之外的全國經(jīng)緯度測量[7],最終成果就是《皇輿全覽圖》。第二幅《皇輿全覽圖》成于康熙末年,這副地圖僅缺西域部分。在28卷的《水道提綱》中,齊召南使用經(jīng)緯度對河流進行定位標注。在朝廷期間,齊召南終日查看康熙《皇輿全覽圖》,收集整理資料,以備撰寫《水道提綱》。不過,齊召南于十四年48歲時因為墜馬離開官場時,西藏只完成部分測繪,哈密以西的新疆尚未進行經(jīng)緯度測量,因為這時的新疆尚未納入大清版圖。乾隆二十至二十二年間,平定準噶爾時,乾隆帝才對哈密以西的吐魯番、伊犁等西域地區(qū)進行了兩次系統(tǒng)的測繪,乾隆二十一年,何國宗、明安圖等測量伊犁等地[8]。乾隆二十四年,明安圖、傅作霖等至南疆哈密至巴爾喀什湖等地測繪[9]。在新疆實地測繪的基礎上,乾隆二十六年,何國宗、劉統(tǒng)勛編繪成了《西域圖志》1卷,乾隆二十八年,齊召南亦完成《水道提綱》一書。有理由認為,齊召南的《西域諸水》部分,沒有參考《西域圖志》一書,齊召南回原籍之后,有兩次到京城,一次是乾隆二十六年,齊召南入京恭?;侍笃呤髩踇10]。一次是齊召南的堂兄齊周華文字獄案發(fā)后,齊召南受牽連,于乾隆三十三年被逮入京。齊召南《水道提綱》的資料主要是他在朝做官時收集好的,并已經(jīng)完成部分手稿。齊召南在其《水道提綱》序言中也說:“臣初久在志館,考校圖籍于直省外。又專輯外藩蒙古屬國諸部道里翔實,是以志成之后,亦嘗條其水道。惟圖無可據(jù)者,闕之。及蒙恩歸臺山,杜門無事,養(yǎng)病余暇時,檢篋中舊稿,次第編錄,共成二十八卷。”[11]將《水道提綱》之《西域諸水》與《欽定西域圖志》之地名作比較,發(fā)現(xiàn)兩者中相同的地名非常之少。齊召南的《西域諸水》比較簡略,譯名不規(guī)范。《西域圖志》是官修,動用了大量的力量進行實地考察、測繪,翻譯的地名很規(guī)范。齊召南在最后統(tǒng)稿《大清一統(tǒng)志》時,雖然這時西域不在大清統(tǒng)治之下,但齊氏將西域部分附在吐魯番的卷末,即卷三百五十一之《附錄:西域古跡》,所征引資料主要有《漢書》《后漢書》《魏書》《唐書》《續(xù)文獻通考》等,說明齊召南在面對西域問題時,至少在文獻上做足了功夫,這為他后來撰寫《西域諸水》打下了牢固的文獻基礎。

      2《水道提綱》的版本、學術意義

      關于《水道提綱》的卷數(shù),齊召南的自序?qū)懹谇《?,說是28卷。但《齊侍郎年譜》(實為齊召南自撰年譜)乾隆二十六年,沒有提及完成《水道提綱》一事。倒是乾隆二十八年,《齊侍郎年譜》中提到“是年,所編《水道提綱》三十卷成”[12]?,F(xiàn)在見到的《水道提綱》各種版本都是28卷,而齊召南在自撰年譜中說是30卷。另外,杭世駿在《資政大夫禮部右侍郎齊公墓志銘》,袁枚在《原任禮部侍郎齊公墓志銘》,秦瀛在《禮部侍郎天臺齊公墓表》中,亦說《水道提綱》是30卷。齊召南何以在自序中說是28卷,而在《齊侍郎年譜》中說是30卷,這里只能作一個推測?!端捞峋V》應當說在乾隆二十六年就已經(jīng)完成,齊召南已經(jīng)作了自序,故說是28卷。而就在此年,齊召南入京為皇太后祝壽,應當知道《西域圖志》的編纂情況?;卣阒?,可能對《水道提綱》做過修訂,增加了兩卷內(nèi)容,所以齊召南在《齊侍郎年譜》中說是30卷內(nèi)容。到底情況如何,已無從知曉。四庫抄本及戴本分別從齊召南之原稿而來,這兩個版本的處理,都經(jīng)過齊召南之子齊式遷之手,應當是做過整理后依28卷定稿的。

      《水道提綱》成書于乾隆二十六年,首次刊刻于乾隆四十一年,距成書16年,距齊召南卒時是9年。乾隆三十七年,也就是齊召南卒后5年,乾隆帝命搜訪遺書,齊召南之子齊式遷以稿進呈,次年四庫開館,被收錄入四庫全書?!端捞峋V》雖然被收錄入四庫,但流傳不廣。直到乾隆四十一年,由其弟子戴殿海、戴殿泗兄弟等刊刻之后,才廣為流傳。為刊刻《水道提綱》,當時戚學標有《募刻齊息園先生水道提綱啟(代桐城張祭酒)》,專門募集資金,此募款啟事是由戚學標代筆,收錄在戚學標之《鶴泉文鈔》卷下中。這一刻本就是杭州傳經(jīng)書屋版,有天度表,在《水道提綱》所有的刻本中,初刻本是最好的。

      在初刻本之后102年,即光緒四年(1878年),有徐士鑾刻本,即霞城精舍刻本(徐士鑾,天津人,同治十二年,出任臺州知府,至光緒七年卸任)。其他刻本有光緒五年(1879年)的宏達堂刻本、光緒七年(1881年)的上海文瑞樓鉛印本、光緒十七年(1891年)的湖北崇德書局刻本、光緒十七年(1891年)的湖南船山書局重刻巾箱本、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的新化三味書室刻本[13]。

      《水道提綱》的意義,《四庫全書總目提要》中說的非常清楚:“歷代史書各志地理,而水道則自《水經(jīng)》以外無專書,郭璞所注久佚不傳,酈道元所注詳于北而略于南,且距今千載,陵谷改移,即所述北方諸水,亦多非其舊。國初余姚黃宗羲作《今水經(jīng)》一卷,篇幅寥寥,才具梗概,不足以資考證?!倌纤鶖ⅲ灰钥ひ貫榉?,惟以巨川為綱,而所會眾流為之目,故曰《提綱》。大抵源流分合方隅曲折,統(tǒng)以今日水道為主,不屑屑附會于古義。而沿革同異,亦即互見于其間。”[14]就中國水道記載來講,當然是地方志的記載最為詳細,地方志通常有“山川”一門,專門對一地的山脈、河流湖泊是大小巨細全部記錄。但地方志的記載有明顯的不足,雖然詳細,但不見全貌,若是一條河流或大的湖泊跨不同的政區(qū)的話,就無法對這一河湖的全貌作了解。齊召南就是基于這一考慮,在敘述一個水系時,不以政區(qū)為限,而是以水系流域為主線,對支流進行全面的敘述,這樣對全國的水系有整體的概念。

      《水道提綱》最大的成就是記載大清版圖最大時期的水系,將大清版圖范圍內(nèi)的水系作了全面系統(tǒng)的梳理。酈道元的《水經(jīng)注》雖然在水系記錄上超越當時的國界,有些記載了今天印度、巴基斯坦、尼泊爾境內(nèi)的河流,如酈道元引用釋法顯提到的蒲那般河,就是印度的恒河,又引用《釋氏西域記》中的薩罕水,即今巴基斯坦的索安河。酈道元談到西域的河流,只是在梳理黃河水系時,順帶引用《漢書·地理志》《法顯傳》等,但其并不是將西域作為一個整體來談西域水系的。酈道元所系統(tǒng)梳理的水系,以漢族人居住的地域為主。相較于《水經(jīng)注》,齊召南《水道提綱》中涉及的水系要廣泛得多,地域上東北到庫頁島,北方直到外蒙古,西北至巴爾喀什湖,西南至云南、西藏,東南至臺灣。尤其是西域,齊召南在朝廷撰寫《大清一統(tǒng)志》期間,對尚不在大清控制下的哈密以西的歷史資料頗有研究,阿克敦多年西征西域,于乾隆三年出使西域,他對西域不清楚的地方,專門問詢齊召南,齊召南有《答阿侍郎問“嘗踰哈密北天山地名碑嶺積雪中見斷碑有唐貞觀字,此何碑也?問土人皆不知,〈西域志〉亦闕如也”》《阿問:“據(jù)〈元史〉都始窮河源在星宿海,然則自元以前,并無大昆侖者,神禹道河、積石,固近在河州耶”》[15]。齊召南在撰寫《水道提綱》時,乾隆帝正在平定西域的過程中,同時,乾隆帝也加緊對西域的地理測繪工作,《西域圖志》亦在稍晚進行。在《大清一統(tǒng)志》中,西域部分只是作為附錄附在吐魯番之后,原因是朝廷正在對西域用兵,當時的西域并非大清的政區(qū)。《水道提綱》卷二十八是《西域諸水》,有理由認為齊召南最后才將這部分內(nèi)容補上。齊召南雖然于乾隆十五年回原籍,于乾隆二十年到杭州執(zhí)教敷文書院,應當說他一直都在關注西域問題。清朝最后統(tǒng)一西域是在乾隆二十五年,齊召南于是年春有《庚辰春,聞西征大捷,拓地數(shù)萬里,奉旨班師,奏凱之慶,集杜句志喜》10首[16],又有《平定西域頌》[17]。鑒于朝廷最終解決了西域問題,齊召南對自己的寫作計劃作出修改,不再如《大清一統(tǒng)志》那樣處理西域,而是專門有《西域諸水》一章。盡管齊召南沒有官方關于西域的最新資料,但他仍然能夠借用歷史上已有的文獻資料,對西域諸水進行了系統(tǒng)的梳理,這樣《水道提綱》才有一個完整的體系。

      參考文獻:

      [1]戚學標.鶴泉文鈔(卷下)·募刻齊息園先生水道提綱啟(代桐城張祭酒)[M].續(xù)修四庫全書1462冊嘉慶五年刻本,403(下).

      [2]齊召南.寶綸堂詩鈔·志館口占呈鄧遜可同年時敏卷三[M].續(xù)修四庫全書1428冊嘉慶二年刻本,608(下). [3]阮學浚.水道提綱·水道提綱序(卷首)[M].傳經(jīng)書屋藏版,乾隆四十一年.

      [4]徐乾學.憺園集·再上備陳修書事宜疏卷十[M].續(xù)修四庫全書1412冊康熙刻冠山堂印本,446.

      [5]齊召南.寶綸堂詩鈔·志館修外藩屬國書呈同館諸公得占字卷三[M].續(xù)修四庫全書1428冊嘉慶二年刻本,609(上).

      [6]杜瑜.《異域錄》與《大清一統(tǒng)志》·為何三修《大清一統(tǒng)志》[M].沈陽:遼海出版社,1997:183.

      [7]杜瑜.《異域錄》與《大清一統(tǒng)志》·康熙乾隆間大地測量[M].沈陽:遼海出版社,1997:98.

      [8]高宗實錄·乾隆二十年六月(上)卷四百九十[M].北京:中華書局影印本第15冊,1986:163(下).

      [9]高宗實錄·乾隆二十四年五月(上)卷五百八十六[M].北京:中華書局影印本第16冊,1986:497(上).

      [10]齊召南.寶綸堂續(xù)集·皇太后七旬萬壽賦卷一[M].清代詩文集匯編揅古齋刻本,357.

      [11]齊召南.水道提綱·水道提綱序(卷首)[M].傳經(jīng)書屋藏版,乾隆四十一年.

      [12]齊中嵚.齊侍郎年譜[M].浙江省圖書館藏抄本.

      [13]楊東,等.湖南圖書館古籍線裝書目錄(史部)[M].北京:線裝書局,2007:1042-1043.

      [14]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卷六十九史部二十五[M].??冢汉D铣霭嫔?,1999:382.

      [15]齊召南.寶綸堂文鈔答阿侍郎問卷七[M].續(xù)修四庫全書1428冊嘉慶二年刻本,564(上).

      [16]齊召南.寶綸堂集古錄卷八[M].揅古齋刻本,9(下).

      [17]齊召南.寶綸堂文鈔卷七[M].續(xù)修四庫全書1428冊嘉慶二年刻本,556(下).

      李貞女,1973年生。本科學歷,館員。

      收稿日期:(2014-10-22;責編:張欣。)

      铅山县| 美姑县| 东城区| 霍林郭勒市| 农安县| 定西市| 循化| 瓦房店市| 女性| 青田县| 丽江市| 长岭县| 泽库县| 柳河县| 蓝田县| 西峡县| 惠东县| 昌宁县| 永宁县| 临西县| 上犹县| 博白县| 永登县| 高雄县| 兴化市| 蓬莱市| 遂平县| 金川县| 平塘县| 腾冲县| 巴林右旗| 武城县| 龙海市| 青铜峡市| 尼玛县| 瓮安县| 江陵县| 灵璧县| 师宗县| 津市市| 黄浦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