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刑事訴訟中被告人親屬拒絕出庭權芻議

      2015-02-13 21:39:25郭鍇
      鐵道警察學院學報 2015年6期
      關鍵詞:證言出庭作證出庭

      郭鍇

      (中國政法大學刑事司法學院,北京 100088)

      刑事訴訟中被告人親屬拒絕出庭權芻議

      郭鍇

      (中國政法大學刑事司法學院,北京 100088)

      2012年修改后的刑事訴訟法在細化規(guī)定了強制證人出庭作證的同時,首次突破性地規(guī)定了關于被告人親屬拒絕出庭權的條款。然而新的規(guī)定顯得較為粗放,對于親屬拒絕出庭權的行使主體、行使條件以及具體權能均沒有明確規(guī)定。借鑒兩大法系主要國家中關于近親屬拒證權制度之規(guī)定,結合我國的司法實踐,應對近親屬拒證權行使的主體范圍、行使時間、主要權能和程序保障等予以明晰,以進一步完善我國刑事訴訟中的被告人親屬拒證權制度。

      刑事訴訟;近親屬;拒證權

      2012年修改后的刑事訴訟法對我國刑事訴訟中被告人親屬作證的情形進行了完善,在第188條首次規(guī)定了在審判階段被告人的三類親屬——配偶、父母、子女的拒絕出庭作證權。該條文所欲建立的主要是強制證人出庭制度,但同時也賦予了作為證人的被告人“近親屬”拒絕出庭作證的權利①《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八十八條規(guī)定:“經人民法院通知,證人沒有正當理由不出庭作證的,人民法院可以強制其到庭,但是被告人的配偶、父母、子女除外。”。有觀點認為這是我國古代“親親得相首匿”思想在刑訴法中的體現(xiàn),但筆者卻并不贊同,相反,筆者認為該條文與“親親得相首匿”相距甚遠。

      一、我國“親屬拒證權”的立法原因

      (一)長期以來證人出庭率低

      證人證言作為法定的證據(jù)種類之一,只有經過證人在法庭上陳述并經過控辯雙方的質證才能作為定案的依據(jù)。但在2012年刑事訴訟法修改以前對證人出庭沒有規(guī)定具體的保障措施,這也就導致了我國刑事案件證人出庭率長期處于一個較低的水平。大量的實證數(shù)據(jù)顯示,這一問題已發(fā)展到了一個相當嚴重的地步②如:吳兢:《一些基層法院證人出庭率不足1%》,《人民日報》,2006-06-01:“來自基層法院的數(shù)據(jù)顯示,一些地方證人出庭比例尚不足1%?!睆垵蓾骸缎淌聦徟杏C明制度研究》,中國檢察院出版社,2005年版,第269頁:“長春市某區(qū)檢察院一年一共起訴刑事案件近200起,有證人出庭作證的僅11起;上海黃浦區(qū)法院統(tǒng)計表明,近年來該法院審理的刑事案件證人出庭率只有5%。”徐偉《重慶三中院去年刑案證人出庭率近0.32%》,《法制日報》,2011-06-14:“據(jù)重慶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顯示,2010年該院轄區(qū)共審理一、二審刑事案件2796件4048人,證人出庭作證的案件12件13人,證人出庭率為0.32%。”。來自基層法院的數(shù)據(jù)顯示,一些地方證人出庭比例尚不足1%。長春市某區(qū)檢察院一年一共起訴刑事案件近200起,有證人出庭作證的僅11起;上海黃浦區(qū)法院統(tǒng)計表明,近年來該法院審理的刑事案件證人出庭率只有5%。重慶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顯示,2010年該院轄區(qū)共審理一、二審刑事案件2796件4048人,證人出庭作證的案件12件13人,證人出庭率為0.32%。有學者甚至將其列為“中國作證制度的三大怪”之一[1]。為了應對證人拒絕出庭的情況,英國專門制定了《英國證人出庭法》,將此行為確定為藐視法庭罪,在刑事處罰的威懾下,絕大多數(shù)證人都會出庭。借鑒國外的做法和本國司法實踐,為應對我國證人出庭率低這一司法現(xiàn)象,立法應將證人強制出庭制度納入到刑事訴訟法修正之中。

      (二)維系家庭關系,維護社會和諧。

      強制證人出庭作證的制度雖然在法院查清案件事實、作出公正判決、節(jié)約司法資源等方面具有顯著作用,但在考慮追求案件真實的同時也需要將親屬之間的感情納入到考慮范圍。例如發(fā)生在2004年的一個普通盜竊案中,檢、法機關分別將不是共犯的妻子的證言作為起訴和定罪的主要證據(jù)對丈夫處以刑罰,案件宣判后,鄰里對于妻子的嘲諷以及認為其對丈夫不忠的流言使妻子的精神瀕臨崩潰[2]。該案中由于妻子被要求出庭作證,導致妻子事后背負巨大的心理壓力。我們很難想象當丈夫出獄后夫妻二人相處的情景。親屬之間尤其是近親屬之間作證帶來的負面影響如此之大,正如孟德斯鳩所言,法律不應規(guī)定出一種更為罪惡的法律去對一種罪惡的行為進行報復[3]。而且眾所周知,社會是由無數(shù)個家庭組成的,如果家庭因近親屬作證導致信任危機,裂痕將不可避免,社會又何來穩(wěn)定。

      二、條文辨析

      (一)拒絕出庭作證不同于拒絕作證

      我國刑事訴訟法規(guī)定,只要是知道案件真實情況的人,均負有作證之義務,且規(guī)定證人證言只有在法官的主持下經過控辯雙方的質證、查實之后才可以作為定案的依據(jù)。最高人民法院在司法解釋中也強調,證人應當出庭作證。

      2012年刑事訴訟法規(guī)定,人民法院可以強制證人出庭作證,但是被告人的配偶、父母、子女即使具備證人資格,其也擁有權利使自己排除在外,避免成為被強制出庭之對象。通過比較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拒絕出庭作證不同于拒絕作證,因為現(xiàn)行法律不僅規(guī)定了作證義務,而且還規(guī)定了出庭義務,該款規(guī)定僅僅是免除了被告人三類近親屬出庭的義務。因此,只要被告人的三類法定近親屬知道案件情況,其仍然承擔有作證義務,修改后的刑事訴訟法只是賦予了其拒絕出庭指證的權利。

      (二)拒絕出庭的主體范圍

      2012年刑事訴訟法的規(guī)定較為明確,擁有拒絕出庭權的主體包括被告人的配偶、父母、子女,上述三類主體無疑是近親屬中關系最為密切之人。但“近親屬”作為一個法律概念,在不同的訴訟領域中其范圍不同。通過比較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刑事訴訟中規(guī)定的“近親屬”范圍最窄,而我國刑事訴訟法賦予有拒絕出庭作證權的被告人近親屬的規(guī)定范圍更窄——僅有三類①在刑事訴訟中親屬拒絕出庭作證權中的親屬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刑事訴訟法中的近親屬范圍包括:夫、妻、父、母、子、女、同胞兄弟姐妹;民事訴訟中的近親屬范圍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行政訴訟中的近親屬范圍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和其他具有扶養(yǎng)、贍養(yǎng)關系的親屬。。立法者在對擁有拒絕出庭權的被告人近親屬的范圍的規(guī)定上并沒有追求部門法體系內的協(xié)調一致性,而是選擇將主體進行列舉,筆者認為如此規(guī)定可能原因有三:

      一是立法者認為相較于同胞兄弟姐妹在法庭上互相指證所影響的親屬關系,司法資源更為重要。二是長期計劃生育國策的實施,使得擁有同胞兄弟姐妹的人數(shù)所占比例大幅下降,在司法實踐中出現(xiàn)的情況比例較小。三是即使是同胞兄弟姐妹,成年之后也往往分家而住,其家庭關系并不密切。

      此外,刑事訴訟法中只賦予被告人的三類近親屬拒絕出庭作證權,但對于在被告人的三類近親屬不行使此項權利時,被告人能否拒絕其三類至親對其的指證并沒有規(guī)定。筆者以為,既然此項權利的立法目的是為了維護家庭關系,那么雙方均應該有權行使。

      (三)拒絕作證的范圍

      2012年刑事訴訟法并沒有對拒絕出庭作證權的行使范圍加以限制。如前所述,確定被告人親屬拒絕出庭作證權制度是立法者權衡法律價值,維護其認為高于司法目的的和諧家庭關系所體現(xiàn)的親情價值的結果,既是平衡價值,就不應無條件地偏向一面。此外,也并非在任何情況下都應體現(xiàn)出親情價值重于司法的目的,因此考慮到司法實踐中情況的復雜性及法官適用法律的靈活性,法律在確認拒絕出庭作證權的同時應設立若干例外,而非籠統(tǒng)地規(guī)定所有案件的被告人親屬均享有拒絕出庭作證權。

      1.相對于國家、社會公共利益,家庭私利應適當退位,因而危害國家、社會公共利益、危害公共安全等案件應成為被告人親屬拒絕出庭作證權的例外。

      2.在共犯案件中,被告人親屬有拒絕出庭質證被告人的權利,但對于同案犯的其他被告人來說,前述被告人親屬就不應享有這樣的權利。

      3.被告人親屬拒絕出庭作證應當是指其可以拒絕為對被告人不利的證據(jù)出庭作證,如果是對被告人有利的證據(jù),則不應享有拒絕出庭作證權。若因為被告人親屬與被告人關系不睦而導致被告人親屬濫用拒絕出庭作證權來報復被告人,這極可能會影響法院對于案件事實的認定,同時也可能造成司法資源的浪費。

      三、兩大法系被告人親屬拒證權規(guī)定之比較

      目前英美法系國家與大陸法系國家對親屬拒證制度均有明確規(guī)定,但由于兩大法系國家立法傳統(tǒng)、文化背景等方面存在的差異,其在具體制度設計方面亦存在一定的差異。

      (一)英美法系國家的親屬拒證權

      英美法系國家的親屬拒證權一般來說僅限于夫妻之間,而夫妻間的拒證權又可進一步細分為“配偶證言特免權”和“婚內交流特免權”。其中,“配偶證言特免權(spouse testimony privilege)”是指配偶之間基于身份的特免權,也稱作“不利配偶事實的證言特免權(anti-marital fact testimonial privilege)”或“不利證言特免權(adverse testimonial privilege)”?!盎閮冉涣魈孛鈾唷庇址Q“夫妻交流秘密特免權(husband-wife confidential communication privilege),允許證人拒絕或者阻止其夫妻間的秘密交流內容。該特免權的設立,旨在鼓勵配偶間進行公開、坦率的探討,并保護配偶間親密交流的隱私”[4]。通過比較可知,與我國建立被告人親屬拒絕出庭權較為類似的是配偶證言特免權,其配偶證言特免權只適用于當配偶成為被告人的刑事訴訟中,因此這里著重對配偶證言特免權作一介紹。

      1.配偶證言特免權的享有者

      對于配偶證言特免權應該由哪一方所享有,就美國而言,各個州的規(guī)定都不盡相同。有的州規(guī)定,只有作為證人的配偶一方有配偶證言特免權,其有權拒絕控方或者法院使其作為證人指控其作為被告人的配偶的要求。有的州規(guī)定,只要作為被告人一方的配偶享有配偶證言特免權,其就有權拒絕控方或者法院讓其配偶作為證人指控其犯罪行為。亦有些州規(guī)定,作為證人的一方和作為被告人的一方均享有此權利[5]。截至目前,在美國的聯(lián)邦層面,唯一合法享有配偶證言特權的主體只是確定為證人,而被告人并無權阻止其配偶完全出于自愿的作證行為[6]。

      2.配偶證言特免權的適用條件

      由于證言在刑事訴訟中對案件真實情況的探究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配偶證言特權的適用上有嚴格的限制,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關于被告人配偶拒證的“不利性”,其具體又包括對被告人配偶本身可能的不利和對被告人可能的不利。特免權的范圍只限于:(1)被告人配偶有權拒絕回答將可能使配偶陷入罪責的問題;(2)被告人配偶不能拒絕回答不會使另一方陷于罪責、不會損害婚姻關系的問題[7]。因此,對于被告人有利的甚至是能夠免于其罪的證言,其配偶當然不得行使配偶證言特免權。二是關于被告人與其配偶婚姻的合法有效性。配偶證言特免權適用之前提主要在于審判時二人的婚姻狀況,要求被告人與證人之間在審判時存在合法有效的婚姻關系。因為配偶證言特免權設置的最主要目的是在于維持夫妻之間婚姻關系的和諧,故適用配偶證言特免權時,被告人與證人之間婚姻關系的合法性與有效性便至關重要,所以美國大多數(shù)法院及立法機構均強調只有在被告人與證人在審判之時已確定有合法有效的婚姻關系之前提下,其配偶才能夠行使配偶證言特免權[8]。

      3.配偶證言特免權的例外

      配偶證言特免權并不是一項絕對權利,因此其適用理應設置出規(guī)則的例外,且設置此種例外的主要目的是為了避免在司法實踐中因對關聯(lián)性的證據(jù)過度僵化適用此特權而導致可能出現(xiàn)的司法不公[9]。目前英美法系國家法律中規(guī)定的例外主要有二:其一,親屬之間存在互相侵害犯罪行為的。配偶特免權的存在是為了保障夫妻間關系的和諧與家庭的穩(wěn)定,但是如果這種和諧穩(wěn)定的基礎已不復存在或者已沒有繼續(xù)維護之必要,特免權亦因此失去了其存在的意義[10]。其二,夫妻共同犯罪的。在一個案件中,夫妻作為同案犯,均為刑事訴訟中的被告人且均應該受到法律的制裁。配偶證言特免權的設置不是為了鼓勵夫妻共謀犯罪。此外,共同犯罪中夫妻之間的關系對社會具有較大危害性的,這種夫妻關系亦不需要甚至不值得法律給予保護。

      美國的一些州除了有上述兩種配偶證言特免權的例外規(guī)定外,還規(guī)定了其他的例外情形,如配偶證言特免權之婚前行為的例外,即對于被告人與證人在其婚姻關系存在前所發(fā)生的事實,不能適用配偶證言特免權。因為,如果證人對與被告人婚前行為的所知事項主張配偶證言特權,法院就有合理的理由可以認為被告人在實施了犯罪行為以后,為了讓證人對其所知道的犯罪事實主張配偶證言特免權而與證人結婚,據(jù)此可以合理推斷這類婚姻之目的本身缺乏純潔性。試想,如果在上述情況下證人還能夠主張配偶證言特權,則明顯有悖于此特權最初設置的正當性目的,使配偶證言特免權成為罪犯規(guī)避法律制裁的利器[11]。

      (二)大陸法系國家的親屬拒證權

      這里主要以德國的親屬拒證權之規(guī)定作為大陸法系國家該制度的范例。德國的親屬拒絕作證特權可以分為“基于身份的拒證特權”與“基于特定事項的拒證特權”兩類[12]。

      1.基于身份的拒證權。設立該權利的最初目的主要有二:一是為了維護家庭成員之間的和諧關系,二是為了防止親屬證人因非自愿地被強制作證而不得已提供虛假證言。簡言之,就是為了避免被告人親屬陷入陳述真實的義務與親屬間天然情義的沖突[13]。

      2.基于特定事項的拒證特權,即證人拒絕回答特定問題的權利。具體指證人有權拒絕為那些有可能會使本人或本人的親屬受到刑事追訴之事項作證[14]。

      對于被告人親屬拒證權,《德國刑事訴訟法典》第52條和53條有專門的規(guī)定。首先,親屬拒證權的主體范圍。大陸法系國家所規(guī)定的親屬拒證權享有者的范圍相對英美法系國家更廣,不限于夫妻關系,而是擴展至婚姻關系之外的人。在德國,除了直系血親、姻親和配偶外,已離婚或已訂婚的男女之間也擁有拒證權。其次,親屬拒證權的適用范圍也沒有明確的界定。只要是可能對親屬造成被起訴可能、被定罪危險的一切問題,享有親屬拒證權的人都可以拒絕回答。最后,控方、法庭在對親屬證人進行取證、要求其作證的時候都要告知其有拒絕作證的權利,否則控方或法庭所獲得的證人證言將不能作為證據(jù)使用。

      四、我國親屬拒證權制度需明晰的問題

      在2012年刑事訴訟法修改之前,被告人的近親屬都沒有拒絕作證的權利,修改后的刑事訴訟法確立的近親屬拒絕出庭作證制度是一個從無到有的飛躍。但筆者以為,刑事訴訟法中賦予被告人親屬證人的權利規(guī)定有以下幾方面不足。

      (一)拒證權由誰享有

      法律規(guī)定一項權利,首先需要確定由哪些人享有,即確定權利主體的范圍。從親屬拒證權的名稱就可以對該權利主體的范圍有較明確的把握,但由于司法實踐的復雜性,需要對權利主體范圍明確界定。

      1.被告人

      被告人是否可行使親屬拒證權,在美國聯(lián)邦法院法官看來,作為證人的配偶一方如果愿意為被指控的另一方作證,就表明他們之間的關系已經“陷于絕境”,期望通過拒證權來保護婚姻關系已失去了現(xiàn)實基礎。但是,如果發(fā)現(xiàn)作為證人的近親屬是出于非自愿的原因來指控被告人的,那么他們之間的親屬關系還是可以維持的,故此種情況如果法律沒有賦予被告人拒絕近親屬證人出庭作證的權利就會顯失公允,因為近親屬關系是相互的,一方擁有近親屬拒證權,那么另一方也擁有,不論是作為證人還是被告人。

      2.配偶

      配偶和其他近親屬不同,配偶身份具有特殊性,因為其是基于法律的規(guī)定而取得的近親屬身份,而不像父母子女那樣是因為血緣的關系,所以對于配偶的拒證權要單獨討論。這里需要借鑒英美法系國家中“配偶證言特免權”制度,配偶行使配偶拒證權必須以具有婚姻的合法性和有效性為前提。因為只有合法有效的婚姻才能保證近親屬關系的存在,如果尚未結婚或者已經離婚,法律就不需要放棄一部分的司法資源來保護其婚姻關系。否則,在司法實踐中很可能會出現(xiàn)某關鍵的證人因想包庇被告人而故意與被告人結婚成為其配偶以享有拒證權,這樣顯然會導致拒證權的濫用。因此,在司法解釋中需要對配偶的拒證權加以限制以避免此種情況發(fā)生。

      3.同胞兄弟姐妹

      同胞兄弟姐妹雖然也是刑事訴訟法中規(guī)定的近親屬,但在2012年刑事訴訟法中卻未賦予其拒絕出庭作證權。筆者認為,需要對此區(qū)分對待:其一,被告人是未成年人的,由于被告人尚未成年,跟隨自己的父母居住,若有同胞兄弟姐妹,未成年被告人與其建立的感情也相對較為深厚,此時這種家庭關系需要法律予以保護。另外,如此規(guī)定也能體現(xiàn)出法律對未成年人的特殊保護,易為人所接受。其二,被告人是成年人的,被告人成年后,由于各自有自己的家庭,通常與其同胞兄弟姐妹交往時間較少,感情亦沒有年幼時那么深厚,此時為了追求真實,其同胞兄弟姐妹不能享有拒絕出庭作證權。

      (二)拒證權何時享有

      權利主體明確之后,需進一步明確權利主體在什么情況下享有該權利。

      1.被告人所侵害的法益是公共法益時,親屬不享有拒證權

      我國刑法對不同犯罪行為規(guī)定了不同幅度的法定刑,一個主要原因就是,不同的犯罪行為所侵害的法益不同。同樣,我國在規(guī)定近親屬拒證權的時候也應將這一因素考慮在內。筆者認為,刑法所侵害的法益可概括地分為兩類:一是公共法益,如危害國家安全罪、危害公共安全罪等所侵害的法益。二是私人法益,如侵犯公民人身權利、民主權利罪,侵犯財產罪等所侵害的法益。雖然后者在一定程度上對于社會公共秩序有一定影響,但其所侵害的法益是以私人法益為主。公共法益與私人法益不同,其所代表的是大部分人、社會和國家的利益,此時家庭關系的考量應讓位于國家、公共利益,因此該類犯罪中被告人親屬不應享有拒證權。

      2.證人證言將有害于被告人時,親屬應享有拒證權

      顯然,我國所規(guī)定的親屬拒證權是為了保護家庭親屬之間的關系,為了使親屬關系在日后的生活中還能繼續(xù)維持。根據(jù)證人證言對被告人的結果不同,可以將其分為有利于被告人的證言和不利于被告人的證言,其中有利于被告人的證言包括罪輕證據(jù)和無罪證據(jù),不利證言包括罪重證據(jù)和有罪證據(jù)。如果親屬所提供的證言是有利于被告人的,則其不享有拒證權;若其證言是不利于被告人的,則其應享有拒證權。

      (三)近親屬拒證權的權能

      權利所包括的權能就是權利行使時其效力所能達到的范圍,我國要規(guī)定親屬拒證權,就應對其權能進行明確界定。

      1.全程拒證

      既然法律規(guī)定近親屬拒證權,近親屬在刑事訴訟整個過程中都應該享有拒證權。如果近親屬僅僅在開庭審理時有拒絕出庭作證的權利,那么其在偵查和審查起訴階段向公安、司法機關所做的全部陳述,就可以合法地被偵查機關逮捕和檢察機關起訴時作為證據(jù)使用了,這與親屬拒證的原則是相違背的。如前分析,拒絕出庭作證不等同于拒絕作證,兩者是一種包含與被包含的關系,刑事訴訟法只賦予了親屬拒絕出庭作證的權利,其實質是不完整的,應明確確立親屬拒證權貫穿于刑事訴訟的全過程。

      2.不得隱匿

      拒絕作證不等于隱匿。隱匿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刑法所絕對禁止的行為,我國刑法也對證人作出虛假證明行為、幫助當事人毀滅偽造證據(jù)的行為、幫助犯罪嫌疑人逃匿或者作假證明包庇等行為進行歸罪。本文所討論的是刑事訴訟過程中的近親屬的權利問題,所以這里的近親屬在享有刑事出庭拒證權的同時不得觸犯刑法的有關規(guī)定。在此需嚴格區(qū)分拒證與隱匿的界限,使之合法地行使權利。

      (四)如何行使拒證權

      法律所規(guī)定的權利需合法行使,因此不能僅從實體上規(guī)定權利,同時也要規(guī)定權利行使的程序。

      1.行使時間、方式。如前所述,在刑事訴訟的全過程親屬都應享有拒證權。自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采取強制措施或第一次接受訊問之時起,刑事訴訟法中規(guī)定的享有拒證權的親屬作為證人在公安司法機關取證時即可要求行使拒證權。

      2.權利告知。因為權利的行使應當以知悉權利的內容為前提,所以公安司法機關需要將權利告知權利享有者。對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偵查機關在對其采取強制措施之時起便應告知其享有的權利;對于在刑事訴訟法中所規(guī)定的享有拒證權的近親屬,當公安司法機關向其取證時應告知其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不利證言享有拒證權。

      3.權利保障。沒有保障的權利只是一紙空文,拒證權的行使同樣需要相應的法律予以保障。其一,若公安司法機關在刑事訴訟過程中沒有告知相關權利人享有拒證權,那么在法庭審理階段,公安司法機關因此掌握的不利于被告人的證據(jù)應作為非法證據(jù)予以排除,因為此證據(jù)的收集違反了法定程序。其二,刑事訴訟過程中權利人行使拒證權遭到拒絕的,有關機關沒有對其權利及時給予保障的,權利人有權向該有關機關的上一級機關申請復議。

      法院裁判的根本任務是尋求真實,但刑事訴訟所追求的價值是多元的,正如一位大法官所說:“真相可能被人們不惜過大成本地、過于執(zhí)著地追求?!雹賄ice-Chancellor Knight Bruce,Pearse,63 Eng.Rep.50,957(1846)。因此,刑事訴訟法除了要實現(xiàn)追求真實的司法目的外,亦不能犧牲近親屬之間的親情價值,在確立被告人親屬拒證權的同時對行使該權利的主體、范圍、適用方式加以明確規(guī)定,則是對刑事訴訟所追求的多元化價值權衡與保護的不二之選。

      [1]龍宗智.中國作證制度之三大怪現(xiàn)狀評析[J].中國律師,2001,(1).

      [2]雷小政.在夫妻間構建一道拒證特權的“柵欄”[N].法制日報,2004-06-10.

      [3][法]孟德斯鳩.論法的精神(下冊)[M].張雁深,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63:176.

      [4][10]吳丹紅.特免權制度研究[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184-185,187.

      [5]高忠智.美國證據(jù)法新解——相關證據(jù)及其排除規(guī)則[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137.

      [6][9][12]崔敏.刑事訴訟與證據(jù)適用[M].北京: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10:51,55,67.

      [7][美]邁克爾.H.格萊姆.聯(lián)邦證據(jù)規(guī)則[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159.

      [8][11][14]王劍虹.親屬拒證特權研究[D].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36,44,86.

      [13][德]克勞恩.羅科信.德國刑事訴訟法[M].吳麗琪,譯.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243

      責任編輯:趙新彬

      On the Defendants’Relatives’Refusal to Appear in Court in Criminal Procedure

      Guo Kai
      (School of Criminal Justice,China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Beijing 100088,China)

      The China Criminal Procedure Law,which was revised in 2012,refined the rules of compelling witnesses to appear in court to testify and first got breakthrough in the provisions about the defendants’relatives, refusal to appear in court.However,the new regulations seem so extensive that the exercise of the right,the exercise conditions and the specific capacity are not clearly defined.With the reference of the concerned rules in two law systems,which are about close relatives’right of refusal,and according to China’s judicial practice,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at the range of subjects,the time of implementing,the functions and procedure have to be specified so as to improve the system defendants’relatives’refusal to testify in Chinese criminal procedure.

      criminal procedure;close relative;refusal to testify

      D925

      A

      1009-3192(2015)06-0090-06

      2015-09-10

      郭鍇,男,河南林州人,中國政法大學刑事司法學院2015級刑事訴訟法學博士研究生。

      猜你喜歡
      證言出庭作證出庭
      一部女性成長與救贖的見證錄——《證言》的女性主義敘事學闡釋
      民事訴訟證人證言采信問題探析
      法制博覽(2021年32期)2021-11-24 18:24:33
      孫亮:傳老鼠屎出庭作證
      拉加德出庭
      漏洞百出的證言
      民警出庭作證實訓課程教學探析
      副省長出庭應訴體現(xiàn)了權力的謙卑
      鑒定人出庭經驗談
      人間(2015年22期)2016-01-04 12:47:30
      論公安司法鑒定人出庭作證
      西藏科技(2015年12期)2015-09-26 12:13:42
      漏洞百出的證言
      方城县| 宝兴县| 沙雅县| 雷波县| 斗六市| 凤阳县| 宜城市| 阿坝县| 深水埗区| 康乐县| 华池县| 盐山县| 大荔县| 桦甸市| 兴仁县| 基隆市| 昌吉市| 台湾省| 方山县| 佛冈县| 古丈县| 高碑店市| 绥德县| 丰宁| 手游| 邯郸县| 北流市| 城固县| 仁寿县| 沙坪坝区| 微山县| 九寨沟县| 甘泉县| 湛江市| 徐州市| 渭南市| 淳化县| 钟祥市| 平武县| 合江县| 本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