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83版《賓退錄》校點商榷

      2015-02-15 04:01:10朱春雨
      宜賓學(xué)院學(xué)報 2015年2期
      關(guān)鍵詞:書名號宋本四庫全書

      朱春雨

      (上海師范大學(xué) 人文與傳播學(xué)院古籍研究所,上海 200234)

      83版《賓退錄》校點商榷

      朱春雨

      (上海師范大學(xué) 人文與傳播學(xué)院古籍研究所,上海 200234)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出版的《賓退錄》,是目前幾個點校本中影響較大的一種,但在標(biāo)點方面存在斷句錯誤和誤用標(biāo)點符號的情況,在文字方面也存在一些有待商榷的地方。

      《賓退錄》;標(biāo)點;文字;???/p>

      南宋趙與時的《賓退錄》是一部頗具影響的筆記體著作,全書10卷,八萬余字,是宋代筆記中的上乘之作?!端膸烊珪偰刻嵋贩Q其“可為《夢溪筆談》及《容齋隨筆》之續(xù)”,有學(xué)者譽之為“宋人雜說之最佳者”。[1]161

      據(jù)周中孚《鄭堂讀書記》卷五十四記載,《賓退錄》最早著錄于焦竑《經(jīng)籍志》(《賓退錄》附錄三)。[1]159齊志平說,《賓退錄》的刻本,主要有兩個系統(tǒng):一是南宋臨安府睦親坊南陳宅經(jīng)籍鋪本(或稱宋書棚本,今簡稱宋本),該本似為今世僅存之宋本,江陰廖氏對雨樓本、吳興張氏擇是居本、《古書叢刊》本均屬于該系統(tǒng);二是乾隆十七年存恕堂仿宋本,該本所仿宋本今不可考,但知其與書棚本絕非一本,兩本各有短長,可以互勘。另有《學(xué)海類編》本及明鈔本一種,清鈔本三種,介于以上兩種之間,文字或同宋本,或同存恕本,偶有異文,亦多訛誤,在??鄙嫌锰幉淮蟆#?]4

      目前,《賓退錄》有四個點校本:1983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本,以存恕堂本為底本,齊治平先生校點(以下簡稱83版);1985年中華書局本,以《學(xué)海類編》本為底本;2001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宋元筆記小說大觀》叢書本,底本為《古書叢刊》本,傅成校點,2013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歷代筆記小說大觀》叢書又翻印了此本;2013年大象出版社出版的《全宋筆記》叢書本,底本為《學(xué)海類編》本,姜漢椿校點。

      比較而言,四個點校本中83版出現(xiàn)最早,影響更大。整理者齊治平先生“以存恕堂本為底本,以宋本對校,以其他各本作為參考”[1]5來點校此書,比勘異文,訂正了不少訛誤,為我們研讀《賓退錄》提供了很大的便利。應(yīng)該說,83版是目前最好的整理本,自其問世以來,研究者往往以之為據(jù)。

      但是,我們在使用83版時也發(fā)現(xiàn),其中仍有一些錯誤或值得商榷的問題,這些問題大致可以歸納為標(biāo)點和文字兩個方面。

      一 標(biāo)點方面

      正確的標(biāo)點體現(xiàn)了整理者對文本的正確理解,反之,錯誤的標(biāo)點不僅反映了整理者對文本的錯誤理解,還會影響讀者對文本的使用。本書標(biāo)點方面主要有斷句錯誤(1條)和標(biāo)點符號使用錯誤(17條)兩方面。

      (一)斷句錯誤

      卷九:雖《集韻》“枇亦作笓”,《類篇》“笓,又毗至切,櫛屬”,然二書晚出,不當(dāng)從。古詩曰:“其比如櫛?!保?]112齊志平《??庇洝吩?“不當(dāng)從”各本均作“當(dāng)從”,文意不順,今以意補“不”字。[1]122

      按,此處不應(yīng)補“不”字,該句斷句錯誤所以導(dǎo)致文意不順?!捌浔热鐧薄彼淖殖鲎浴对娊?jīng)·良耜》:“其崇如墉,其比如櫛?!贝颂幷`把《詩經(jīng)》稱作古詩,《詩》即指《詩經(jīng)》。“古”與《集韻》《類篇》相對,指前文所述《說文》《博雅》等書,然后舉《詩經(jīng)》作進一步例證,故該句應(yīng)斷為:

      雖《集韻》“枇亦作笓”,《類篇》“笓,又毗至切,櫛屬”,然二書晚出,當(dāng)從古,《詩》曰:“其比如櫛?!?/p>

      (二)誤用標(biāo)點符號

      誤用標(biāo)點符號有不同的情況:誤加書名號、漏加書名號、書名號位置不當(dāng)、誤加引號、引號位置有誤、漏加省略號等,下面分別說明。

      1.誤加書名號

      卷一:近時有妄人假東坡名作《老杜事實》一編……《序》稱……[1]9

      卷二:有《平水老人詩集》十卷,行于虜境……《序》稱其父當(dāng)宋大觀三年上舍登第,后中宏詞科,季年嘗任給事中。[1]18

      按,卷一中的序指《老杜事實》之序,卷二中的序指《平水老人詩集》之序,均不應(yīng)加書名號。

      卷八:紹熙庚戌臘,從會稽西歸,至甲寅之夏季,《夷堅》之書緒成辛、壬、癸三《志》,合六十卷,及《支甲》十卷。[1]98

      按,“三志”指的是《辛志》《壬志》《癸志》,故“志”不應(yīng)加書名號。

      2.漏加書名號

      卷一:蘭亭石刻,惟定武者得其真。[1]2

      按,“蘭亭石刻”四字應(yīng)加書名號。《蘭亭考》卷十一曰:“《蘭亭石刻》世以定武為最先,公熙寧間得此本,志而藏之?!保?]144該書卷六:“定武《蘭亭石刻》,富春何子楚能道其詳……故世傳定武者有二,今宜中所藏兩卷,此其善者也?!保?]119《寶刻叢編》卷六亦曰:“定武郡齋舊有《蘭亭石刻》,為薛師正之子紹彭易去。”[3]288

      卷二:《摭言》載其(鄭合敬)宿平康里詩云:“春來無處不閑行,楚閏相看別有情。好是五更殘酒醒,時時聞喚狀頭聲。”[1]23

      按,《全唐詩》卷六百六十七:鄭合,一作鄭合敬《及第后宿平康里詩》。[4]7636“宿平康里詩”應(yīng)加書名號。

      卷三:“鬲子、天隹、漏籃三物,本草皆不著。”[1]33

      按,此處本草指《本草經(jīng)》,當(dāng)加書名號?!敖浴敝肛?、天隹、漏籃三物。

      卷九:周益公《行歸正人蕭中一次妻耶律氏制》,謂次妻二字,別無經(jīng)據(jù),乞改稱小妻。札子中注云“出漢書”,指此。[1]112-113

      按,“漢書”指東漢班固所作《漢書》,故應(yīng)加書名號。

      3.書名號位置不當(dāng)

      卷一:《王子年拾遺記》載穆王馭八龍之駿,一名絕地,二名翻羽,三名奔霄,四名超影,五名踰輝,六名超光,七名騰霧,八名挾翼。[1]7

      按,《王子年拾遺記》當(dāng)為:王子年《拾遺記》。王子年即王嘉?!妒鶉呵铩ね跫蝹鳌?“王嘉字子年,隴西安陽人也……著《拾遺記》十卷,其記事詭怪,今行于世?!保?]681該處所引八駿之名見《拾遺記》卷三。[6]324

      卷一:楊文公《談苑》載國朝賜帶之制,謂:駙馬都尉初選尚,賜白玉帶;親王皇族皆許通服雕玉、白玉等帶。[1]12

      按,此條出自《楊文公談苑·賜帶》:“唯駙馬都尉初選尚,賜白玉帶?!保?]73《楊文公談苑》為宋楊億口述,黃鑒筆錄,宋庠整理而成的一部筆記著作。楊億即楊文公,此書是楊億在真宗朝與人閑談時,由其門人黃鑒記錄下來的,故“楊文公《談苑》”應(yīng)為《楊文公談苑》。

      卷八:今按《禮記》《注》:“水庸,溝也?!保?]103

      按,鄭玄注“三《禮》”,《禮記注》為其中之一,是一部獨立的書,原與《禮記》分開別行,宋人為了便于閱讀,才把注附在《禮記》原文之下。“《禮記》《注》”應(yīng)為《禮記注》。

      4.漏加引號

      卷八:《禮》,婦人與丈夫為禮則俠拜。俠者,夾。謂男子一拜,婦人兩拜,夾男子拜。[1]105

      按,《儀禮》卷五:“婦人與丈夫為禮則俠拜”。[8]100《禮》后的逗號應(yīng)改為冒號:《禮》:“婦人與丈夫為禮則俠拜。”

      5.誤加引號

      卷一:王仲言明清《揮麈錄》謂:“玉帶為朝儀始此。其后嘗賜王安石,安石力辭,不從,不得已受詔,次日即釋去。至徽宗朝,以賜蔡京,京請佩金魚以自別于諸王,從之。自是何執(zhí)中、鄭居中、王黼、蔡攸、童貫皆受賜。”[1]12

      按,雙引號應(yīng)去掉。此處把趙與時的敘言誤作記言。

      卷三:《玉壺清話》云:“真宗問近臣:‘唐酒價幾何?’丁晉公奏曰:‘每升三十。杜甫詩曰:速須相就飲一斗,恰有三百青銅錢?!保?]34

      按,此條見《玉壺清話》卷一:上遽問近臣曰:“唐酒價幾何?”無能對者,唯丁晉公奏曰:“唐酒每升三十。”上曰:“安知?”丁曰:“臣嘗讀杜甫詩曰:‘蚤來就飲一斗酒,恰有三百青銅錢?!侵簧X?!鄙洗笙苍?“甫之詩自可為一時之史?!保?]1可見,此處為趙與時意引,故不應(yīng)加雙引號,原條目中單引號應(yīng)相應(yīng)改為雙引號。

      卷五:《列仙傳》:“琴高,趙人也。以鼓琴為宋康王舍人。行涓、彭之術(shù),浮游冀州涿郡間二百余年。后辭入涿水中取龍子。弟子潔齊候于水旁,且設(shè)祠屋。果乘赤鯉出,祠中留一月余,復(fù)入水去?!保?]57

      按,該條內(nèi)容為意引,不應(yīng)加雙引號?!读邢蓚鳌肪砩?“琴高者,趙人也。以鼓琴為宋康王舍人,行涓、彭之術(shù),浮游冀州、涿郡之間二百馀年。后辭,入涿水中取龍子,與諸弟子期曰:‘皆潔齋待于水傍,設(shè)祠?!顺圊巵?,出坐祠中。旦有萬人觀之,留一月馀,復(fù)入水去。”[10]494-495

      6.漏加省略號

      卷三:漢成帝詔言:“昌陵作治五年,客土疏惡,終不可成?!狈⒃?“取他處土以增高,為客土。”[1]34

      按,此條引自宋代楊侃《兩漢博聞》卷五“客土”條,“昌陵作治五年”下有“百姓罷勞”四字[11]97,所以,此處引文應(yīng)為:“昌陵作治五年……客土疏惡,終不可成?!?/p>

      卷五:《顏氏家訓(xùn)》載:“北朝喪亂之余,書跡鄙陋,加以專輒造字,乃以百念為憂,言反為變,不用為罷,追來為歸,更生為蘇,先人為老。如此非一,徧滿經(jīng)傳。”[1]58

      按,此條見《顏氏家訓(xùn)·雜藝篇》[12]986-987,“加以專輒造字”下有“猥拙甚于江南”。所以,此處引文應(yīng)為:“北朝喪亂之余,書跡鄙陋,加以專輒造字……乃以百念為憂,言反為變,不用為罷,追來為歸,更生為蘇,先人為老。如此非一,徧滿經(jīng)傳。”

      7.引號位置有誤

      卷四:陸放翁《入蜀記》載其“入沌后,見舟人焚香祈神云:‘告紅頭須小使頭,長年三老,莫令錯呼錯喚?!瘑?‘何謂長年三老?’云:‘梢公是也?!L讀如長幼之長……”[1]54

      按,“入沌后”三字不是《入蜀記》該條原文,是趙與時敘述之語,應(yīng)放在前引號之前。

      卷五:余按《魏書·江式傳》:“延昌三年,上表論字體不正,略曰:皇魏承百王之季,紹五運之緒。世易風(fēng)移,文字改變,篆形謬錯,隸體失真……”[1]58

      按,“延昌三年,上表論字體不正,略曰”幾個字不是《魏書·江式傳》的原文,是趙與時敘述之語,故不應(yīng)放在引號內(nèi)。

      二 文字方面

      卷二:殷均書,如高麗人抗浪,乃不有意氣,而姿顏自足精味。徐淮南書,如南岡士大夫,徒尚風(fēng)軌,殊不寒乞。陶隱居書,如吳興小兒,形狀未成長,而骨體甚峭快。[1]19

      按,“殊不寒乞”,宋本、四庫本、擇是居本、《古書叢刊》本均作“然不寒乞”?!帮L(fēng)軌”指風(fēng)標(biāo)、規(guī)范,“寒乞”指藝術(shù)作品風(fēng)神不足,淺薄。從語境和句義來看,殷均書和陶隱居書前半句和后半句語義轉(zhuǎn)折,有轉(zhuǎn)折詞“而”,此句講徐淮南書,用轉(zhuǎn)折詞“然”與前后語義切合,謂徐淮南書雖然崇尚風(fēng)標(biāo)、規(guī)范,然而并不缺乏風(fēng)神、并不淺薄,“然”字是。

      卷二:吳施書,如新亭傖父,一往揚州,逢人共語,語便態(tài)出。[1]19

      按,“一往揚州,逢人共語”,宋本作“一往似揚州人共語”。據(jù)方一新考證,“一往”是六朝時俗語,義為“倉猝、突然”,后人不理解此義,訓(xùn)“一往”為“前往”義,誤改“一往似揚州人共語”為“一往揚州,逢人共語”。[13]據(jù)文義及方先生考證,宋本是。

      卷二:岑彭引兵從光武,破天水,與吳漢圍隗囂于西城。時公孫述將李育將兵,教囂守上邽,帝留蓋延、耿弇圖之,而車駕東歸。[1]24

      按,“教”字,宋本、四庫本、擇是居本均作“救”,是。此條引自《后漢書》卷十七:“時公孫述將李育將兵救囂,守上邽,帝留蓋延、聯(lián)弇圍之,而車駕東歸。”[14]541《后漢書》卷十三亦有:“八年,帝使諸將攻隗囂,述遣李育將萬馀人救囂。”[14]660可知“教”“救”形近訛誤,標(biāo)點也應(yīng)改為:時公孫述將李育將兵救囂,守上邽,帝留蓋延、耿弇圖之,而車駕東歸。可見用字錯誤,也會引起標(biāo)點錯誤。

      卷三:余按《唐會要》,武德二年正月二十四日詔:“自今以后,每年正月九日,及每月十齋日,并不得行刑。所在公私,宜斷屠釣,永為常式。”[1]29-30

      按,“九日”,宋本、四庫本、擇是居本、《古書叢刊》本等均作“九月”,是。錢大昕《十駕齋養(yǎng)新錄·斷屠月禁殺日》引《賓退錄》此條云:“正月本是斷屠月,不應(yīng)單舉九日,當(dāng)是‘五月、九月’四字,傳寫有脫漏耳?!保?5]

      卷四:引洪文敏《夷堅己志》:三人人爭不決。[1]51

      按,此處衍一“人”字。宋本、四庫本、擇是居本及洪邁《夷堅志》皆作“三人爭不決”。

      卷七:按《山海經(jīng)》載諸山之神,各舉其形狀,及祠之之物,有糈者居多。如……自支幾山至于賈超之山,凡十六山,糈用稌。[1]94-95

      按,“支幾山”,宋本、四庫本等均作“女幾山”,是?!渡胶=?jīng)》卷五《中山經(jīng)·中次九經(jīng)》:“凡岷山之首,自女幾山至于賈超之山,凡十六山,三千五百里。”[16]300《山海經(jīng)》及各文獻中均未見“支女山”?!爸А迸c“女”形近訛誤。

      卷九:予既愛其(韋應(yīng)物)詩,因考次其平生,行義官代,皆有憑藉,始終可概見如此。[1]121

      按,“代”字宋本、擇是居本作“伐”,四庫本作“閥”?!肮俅蔽囊獠煌?,當(dāng)作“官閥”。此處“行義”指“履歷、事跡”,“官閥”指“官階、門第”。

      另外,齊治平先生在《賓退錄》前言中說:“《賓退錄》所引各書,今尚存者,均盡量檢核原文,審其異同,悉心勘正”[1]5,可見其嚴(yán)謹(jǐn)?shù)闹螌W(xué)態(tài)度。但以下三例原書征引有誤,齊先生尚未指出,特在此補充說明:

      卷一:會稽虞少崔仲琳送林懿成季仲詩云:“男兒何苦敝群書,學(xué)到根原物物無。曾子當(dāng)年多一唯,顏淵終日只如愚。水流萬折心無競,月落千山影自孤。執(zhí)手沙頭休話別,與君元不隔江湖?!遍啞陡娫挕罚捕浿?。[1]6

      按,《庚溪詩話》卷下載有此詩,前曰:“林懿成季仲為太常少卿,永嘉人,頗喜為詩,嘗與會稽虞仲琳少崔相好,虞頗通性理之學(xué),林以詩送其行。”[17]75由此可知,該詩是林懿成送虞少崔的詩,而不是虞少崔送林懿成的詩,《賓退錄》記載有誤。林懿成所著《竹軒雜著》卷二收有此詩,記載亦與《庚溪詩話》同。另,《全宋詩》卷一七九〇[18]19960載有此詩,只個別位置有異文,作者即為林懿成,可為又一佐證。

      卷二:“張友直如宮女插花,媚嬌對鑒,端正自然,別有一種驕態(tài)?!保?]20

      按,此處“張友直”當(dāng)為“張友正”之誤。此條為米元章續(xù)《淳化法帖》第五卷“梁武帝評書”,評各家書法中的一條。據(jù)王宏生考證[19],《宋史·張士遜傳》對張友直記載頗詳,然未云其善書,“子友直,字益之……幼子友正,字義祖。杜門不治家事,居小閣學(xué)書,積三十年不輟,遂以書名。神宗評其草書為本朝第一?!笨梢姡茣漠?dāng)為張友正而非張有直,張友正善書,亦見載于黃庭堅《山谷別集》、葉夢得《避暑錄話》、徐度《卻掃編》等書。

      卷五:《戰(zhàn)國策》舊傳高誘注,殘缺疎略,殊不足觀。姚令威寬補注,亦未周盡。[1]65

      按,姚寬當(dāng)為姚宏之誤。姚寬是姚宏之弟,著有《西溪叢語》。《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在鮑氏《戰(zhàn)國策注》中亦指出:“案,《補注》乃姚寬之兄姚宏所作,此作姚寬,殊誤,謹(jǐn)附訂於此?!保?0]512士里居叢書影宋本《戰(zhàn)國策注》,題名即為漢高誘注,宋姚宏補注。

      結(jié)語

      83版《賓退錄》是該書幾個點校本中的佼佼者,已在學(xué)界產(chǎn)生了很大影響。正因為如此,它不僅澤惠學(xué)林,其在點校方面的問題也有一些被后出的點校本沿襲,因此,對《賓退錄》的進一步整理,將有利于《賓退錄》文本的完善和利用。

      [1]趙與時.賓退錄[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2]桑世昌.蘭亭考[M]//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682冊.臺北:商務(wù)印書館,1986.

      [3]陳思.寶刻叢編[M]//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682冊.臺北:商務(wù)印書館,1986.

      [4]彭定求,等.全唐詩[M].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

      [5]崔鴻.十六國春秋[M]//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463冊.臺北:商務(wù)印書館,1986.

      [6]王嘉.拾遺記[M]//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042冊.臺北:商務(wù)印書館,1986.

      [7]楊億口述,黃鑒筆錄,宋庠整理.楊文公談苑[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8]鄭玄.儀禮注疏[M].北京:北京大學(xué)出版社,2000.

      [9]文瑩.玉壺清話[M].北京:中華書局,1991.

      [10]劉向.列仙傳[M]//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058冊.臺北:商務(wù)印書館,1986.

      [11]楊侃.兩漢博聞[M]//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461冊.臺北:商務(wù)印書館,1986.

      [12]顏之推.顏氏家訓(xùn)[M]//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848冊.臺北:商務(wù)印書館,1986.

      [13]方一新.《全晉文》解詁[J].杭州大學(xué)學(xué)報,1989(2).

      [14]范曄.后漢書[M].北京:中華書局,1965.

      [15]顧吉辰.《新舊唐書·刑法志》訂誤[J].漢中師院學(xué)報(哲學(xué)社會科學(xué)版),1989(4).

      [16]張步天.山海經(jīng)解[M].香港:天馬圖書有限公司,2004.

      [17]陳嚴(yán)肖.庚溪詩話[M]//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479冊,臺北:商務(wù)印書館,1986.

      [18]北京大學(xué)古文獻研究所編.全宋詩[M].北京:北京大學(xué)出版社,1997.

      [19]王宏生.米芾《書評》考辨[J].襄樊學(xué)院學(xué)報,2007 (7).

      [20]紀(jì)昀.四庫全書總目提要[M].北京:商務(wù)印書館,1931.

      〔責(zé)任編輯:李 青〕

      Proofreading of the 83 Edition of Bin Tui Lu

      ZHU Chunyu
      (College of Humanities,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Shanghai200234,China)

      Bin Tui Lu published by Shanghai Ancient Books Publishing House in 1983 is one of themost influential editions among the several proofread and punctuated editions.But there aremany errors in punctuation and character usage in some places also remains to be discussed.

      Bin Tui Lu;punctuation;character;proofread

      H131;I207.41

      A

      1671-5365(2015)02-0100-06

      2014-10-13

      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10&ZD104)

      朱春雨(1987-),女,吉林長春人,碩士研究生,主要從事近代漢語詞匯學(xué)研究。

      猜你喜歡
      書名號宋本四庫全書
      清代重刊宋本《陶淵明集》黃國瑾批語鉤沉
      名作欣賞(2022年3期)2022-03-11 17:00:27
      《四庫全書考證》新近出版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辨證五則
      天一閣文叢(2020年0期)2020-11-05 08:28:32
      宋本《荀子·性惡》全文校注
      于敏中與《四庫全書薈要》纂修
      天一閣文叢(2019年0期)2019-11-25 01:31:58
      引號和書名號
      快樂語文(2017年18期)2017-08-11 13:07:56
      小知識:書名號的用法
      標(biāo)有引號或書名號的并列成分之間不要使用頓號
      語文知識(2015年7期)2015-02-28 22:01:32
      文斕閣《四庫全書》兩種概考
      天一閣文叢(2014年1期)2014-10-13 08:00:02
      "書名號"讓我挑起了責(zé)任
      中國火炬(2012年11期)2012-07-24 14:20:50
      北辰区| 于田县| 密云县| 定安县| 九龙坡区| 松阳县| 娱乐| 海伦市| 明溪县| 顺昌县| 万年县| 吴江市| 马鞍山市| 泰顺县| 珲春市| 珠海市| 宁南县| 韶山市| 华亭县| 宜州市| 蓬溪县| 会同县| 丹巴县| 祁阳县| 邹平县| 都江堰市| 宁都县| 察哈| 三台县| 龙井市| 京山县| 青阳县| 晋州市| 绥芬河市| 囊谦县| 马鞍山市| 裕民县| 余干县| 兰考县| 张家界市| 北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