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厚文
課堂教學中學困生干預措施
吳厚文
學困生就是學習困難的學生,這是一個特殊的群體。而造成小學生學習困難的原因有很多,所以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需要對其進行相應的研究和分析,然后再根據實際情況,對其采用正確、合理的教學方法,進行正確的引導教育。這既離不開小學生自身的努力,也離不開教師、同學以及家長的幫助。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學困生是指他們的智能正常,但在語文課堂的學習過程中,有著非常明顯的困難,針對教師對于語文課堂上制定的基礎要求也不能夠達標,無法順利完成語文課堂中基本任務的一部分小學生。長此以往,這部分小學生就會在語文課堂的學習上,出現(xiàn)消極怠慢的情緒,作業(yè)也開始變得馬虎,有的甚至開始不完成作業(yè),也不積極主動參與教師安排的學習活動,經常自己一個人在語文課堂上發(fā)呆走神,致使語文成績一直偏低。與其他同齡人的小學生相比較,在語文內容的說、讀、寫等方面學習起來都比較吃力,因此在他們的心理上,對于語文知識的學習,出現(xiàn)了陰影。所以需要教師給予他們更多的關心和愛護。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出現(xiàn)學困生,原因是跟不上教師講課的速度,被周圍小學生鄙視,學困生自身產生了自卑心理,語文課堂中的紀律性較差等等。所以為了提高學困生的語文成績,應當對他們采取一定的有效措施。
1、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
教師應當對學困生進行正確的對待,給予更多的關心與愛護。學困生往往會出自卑的心理,如果周圍的小學生也對他們有鄙視厭惡的情緒,就會大大傷害到學困生的自尊心。因此,教師不可以忽視這些學困生,而應該給予他們更多的關愛,給予他們就像爸爸媽媽那樣的愛護,在學困生遇到困難的時候,多多幫助他們。例如,如果他們回答的問題出現(xiàn)了錯誤,應當在指出的過程中,多說一些鼓勵的話語;當他們寫作文無從下筆的時候,多給他們一些提示。教師在教授語文課本人教版二年級上冊中《三只白鶴》這篇文章時,可以讓小學生先預讀一遍課本,畫出他們不認識的生字,然后告訴教師,教師教他們認識完生字之后,如果學困生有認真和教師一起閱讀文章,這時就會回答出一些簡單問題,但是對于較難問題,卻沒有及時的找到正確答案,這個時候,教師就應當給學困生一些鼓勵,給他一點提示,找出正確答案。教師這時可以對他們進行表揚,這樣就可以讓學困生通過積極的尋找,在回答出問題的正確答案之后,讓學困生體會到回答出問題之后的喜悅心情,縮短教師與他們之間的距離。一個良好的師生關系,有助于學困生建立學習語文的信心,提高他們的語文成績。
2、對教學方法進行調整
教師在進行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應當調整教學的方法,培養(yǎng)學困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因為只有學困生對語文有了興趣,才能認真地學習語文,然后提高自己的語文成績。而有一些教師的教學方法比較單一,進行教學的內容也沒有創(chuàng)新,思想上比較落后,這樣就不能激發(fā)學困生對于語文的學習興趣,進而無法提高他們的語文成績。例如,對于語文課本人教版二年級上冊中《紙船與風箏》這篇課文,教師就可以在課堂上教大家怎樣疊紙船,再拿來一個真的風箏,教小學生在紙上畫一個簡單的風箏,用來當做風箏的小道具,然后教師讓小學生按座位分組,一個小學生扮演小熊,一個小學生扮演小松鼠,讓他們分別戴上小熊和小松鼠的裝飾在頭上,然后自己動手疊一個紙船,畫一個風箏,模仿文章內容中的情景,讓小學生進行對話,然后給大家在講臺上進行表演,這樣不僅提高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他們的動手能力,而且還可以使小學生在語文課堂的教學中得到更多的歡樂,同時也可以提高學困生學習語文的興趣,讓他們積極主動的學習語文知識,參與到語文課堂的教學活動中,進而提高他們的語文成績。
3、培養(yǎng)學困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要想讓學困生繼續(xù)保持對于語文課堂教學的學習興趣,教師不僅需要改善自己的教學方法,還應當培養(yǎng)學困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師要交給學困生學會如何對語文知識進行積累。學困生在學習語文上有障礙,與他們的學習習慣有著很大關系。比如說,往往學習語文困難的小學生,他們對于語文知識的記憶有限,前面教師剛在語文課堂上教過的內容,他們就忘記了,在學困生的腦海里沒有對于教師教授的知識進行相應的積累,或者說他們不會將教師前后教授的語文知識連接起來。因此,教師要對其進行意志力或者是其它方面的能力進行鍛煉,讓他們在遇到困難時,要有勇氣去克服,堅強地面對語文學習上的障礙。
吳厚文,教師,現(xiàn)居福建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