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能足
語文課堂注意力分散控制策略探討
張能足
注意力是一種行為素質,它與小學生多項能力的發(fā)展都有密切關系,它更是小學生學習知識的必備因素。小學生在語文課堂中是否能夠集中注意力,直接關系到小學生的語文成績。在小學生的語文課堂上,因為小學生的自控能力較差,經(jīng)常會發(fā)生小學生注意力分散的現(xiàn)象,如果小學生長時間這樣,就會逐漸養(yǎng)成注意力分散的不良習慣,影響學習品質的發(fā)展。因此,教師要通過正確的引導,提高小學生的注意力水平。
小學生語文課堂注意力分散的主要表現(xiàn)形式是一些小學生在教師講課的過程中,與其他小學生說話、玩耍,在座位上相互做一些小動作,而部分學生間的互動,往往會影響到其他小學生,進而導致大家的注意力都開始出現(xiàn)分散。受到影響的小學生不再認真聽課,而是出現(xiàn)了分神,或者是被某一事物吸引,不能集中注意力來聽教師講課。當然,隨著教改的不斷發(fā)展,教師對小學生語文課堂教學的模式、教學方法也發(fā)生了改變,開啟了自主性的教學模式,部分小學生在語文課堂中的注意力分散情況也有了改善。同時,小學生對于教師的教學內容,有的非常感興趣,有的不怎么感興趣,也就是說,“針對教師教學內容的不同,小學生的注意力分散情況也不相同”。
1.借助生動的教學情境,提升小學生的注意力
多媒體的輔助教學是創(chuàng)設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的有效方式之一。多媒體呈現(xiàn)出的充滿童趣的聲音、生動有趣的畫面、悅耳動聽的音樂等,能帶領學生迅速地進入到教師設計的語文教學情境中,愉快、主動地探索語文知識。借助多媒體進行輔助教學,不僅可以有效提高小學生的注意力,還能使小學生通過多媒體生動形象的表現(xiàn)特點,“由語文課本上的無聲到有聲,由靜態(tài)變?yōu)閯討B(tài)等,學到更多的語文知識內容”。例如,教師在教學人教課本一年級語文上冊《小松鼠找花生》一文時,可以通過多媒體給學生播放課文中小松鼠與鼴鼠之間的對話,并展示最后小松鼠等的花生的花瓣都已經(jīng)脫落了,還是沒有找到花生的動畫視頻,給學生構建一個逼真的情境,讓學生也積極主動地尋找花生的下落,使學生在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情況下,達到了文本知識的學習。
2.運用靈活的教學方式,提升小學生的注意力
教師要想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就要研究小學生的心理變化,采用豐富的教學方式,提升小學生在語文課堂上的注意力。比如在課堂中采用游戲或比賽的方式,讓小學生在輕松的語文課堂環(huán)境中主動地學到語文知識。例如,教師可以安排小學生進行找朋友,或者是看誰記得最快、讀得最好的游戲和比賽。再例如在教學人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的《盧溝橋的獅子》這篇課文時,課文插圖是最先吸引學生的地方,所以教師可以利用學生的這種興趣,讓學生認真地觀察插圖,然后用自己的語言說說觀察所得,這樣的教學方法的采用有利于集中學生的學習注意力,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3.培養(yǎng)小學生的傾聽能力,提升小學生的注意力
傾聽是對他人的尊重,也是人們之間進行溝通的一種有效途徑。傾聽是小學生在語文課堂中不可或缺的一種能力,所以教師應當注意培養(yǎng)小學生的傾聽能力,進而提升小學生在語文課堂上的注意力。
一個學生良好傾聽能力的培養(yǎng),離不開教師對學生在語文課堂中良好的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比如在每節(jié)語文課開始上課之前,教師應要求學生將學習用品整理好;在進行學習的過程中,鼓勵學生遇到不懂的地方,應大膽地舉手向老師詢問;對于需要做筆記的地方,要求學生做好筆記備注,聽課要仔細認真,積極思考教師提出的問題,踴躍舉手回答,經(jīng)過這樣長時間的訓練以后,可以有效提升小學生的注意力。
同時,教師要教給小學生基本的傾聽技巧,讓小學生學會傾聽。在大家發(fā)言的同時,要引導小學生不僅只提出自己的觀點,也要學會傾聽他人的觀點。傾聽的技巧就是先認真傾聽他人發(fā)言,然后迅速理解其發(fā)言的內容,并作出思考,記住發(fā)言的要點內容;傾聽時不隨便打斷他人的發(fā)言,等發(fā)言結束再質疑;并學會用眼睛“傾聽”,注意發(fā)言人的手勢,面部表情等,以加深對發(fā)言內容的理解。
結束語:
小學生語文課堂教學注意力分散能否得到有效的控制,是小學課堂教學中的重要內容,也是教師進行語文課堂教學是否成功的關鍵,所以教師需要加強小學生在語文課堂注意力分散控制的研究力度,培養(yǎng)小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進而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學目標,提升語文教學質量。
張能足,教師,現(xiàn)居福建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