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隱性超期羈押問題研究

      2015-02-21 01:22:33李永航

      李永航

      (重慶市江北區(qū)人民檢察院,重慶 400025)

      ·法學研究·

      隱性超期羈押問題研究

      李永航

      (重慶市江北區(qū)人民檢察院,重慶 400025)

      摘要:隱性超期羈押現(xiàn)象在我國大量存在,主要表現(xiàn)為延期羈押、借期羈押和無期羈押。隱性超期羈押現(xiàn)象產(chǎn)生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包括辦案人員執(zhí)法觀念存在偏差、有關立法存在缺陷、相關機制不健全、取保候?qū)忂m用率低、辦案資源配置不合理等。解決隱性超期羈押問題,必須樹立科學的執(zhí)法觀念,完善有關立法,健全相關機制,完善取保候?qū)徶贫?,?yōu)化辦案資源配置。

      關鍵詞:隱性超期羈押;羈押期限;辦案期限;司法審查制度

      根據(jù)表現(xiàn)形態(tài)不同,超期羈押可以分為顯性超期羈押、隱性超期羈押和假性超期羈押。隱性超期羈押是指刑事訴訟中依法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拘留、逮捕措施以后,在形式上具有繼續(xù)羈押的原因或手續(xù),但實質(zhì)上違反法律規(guī)定的情況下,繼續(xù)羈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行為[1]52。近年來,隨著各地糾防超期羈押活動的開展,顯性超期羈押現(xiàn)象已不多見,但隱性超期羈押現(xiàn)象仍大量存在。隱性超期羈押表面上具有合法性,且司法救濟途徑缺失,與顯性超期羈押相比,其更具有隱蔽性,危害性也更大。通過分析隱性超期羈押產(chǎn)生的原因,探尋相應的法律規(guī)制路徑,以期對根治超期羈押問題有所裨益。

      一、隱性超期羈押的表現(xiàn)

      從刑事偵查到案件的審判,幾乎每一個刑事訴訟環(huán)節(jié)都存在隱性超期羈押現(xiàn)象,具體而言,主要表現(xiàn)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延期羈押

      司法實踐中受多種因素的影響,時常出現(xiàn)辦案人員不能在法定辦案期限內(nèi)辦結(jié)案件的情況,于是在不符合延長辦案期限或羈押期限法定條件的情況下,部分辦案人員通過規(guī)避法律的方式實現(xiàn)延長辦案期限的目的,從而導致對被追訴人羈押期限的不當延長。從偵查環(huán)節(jié)到審判環(huán)節(jié)的每一個訴訟環(huán)節(jié)都存在延期羈押。偵查環(huán)節(jié),主要表現(xiàn)為犯罪嫌疑人在不屬于“流竄作案、多次作案、結(jié)伙作案”的情況下,公安機關仍以此為由將提請批捕的時間延長至30日,即對犯罪嫌疑人的刑事拘留期限延長至30日①。在審查起訴環(huán)節(jié),主要表現(xiàn)為檢察機關在辦理許多簡單的刑事案件過程中,仍以“案件重大、復雜”為由將審查起訴期限延長半個月②。審判環(huán)節(jié),主要表現(xiàn)為案件在不符合《刑事訴訟法》第156條規(guī)定的四種情形的情況下,人民法院仍以此為由延長案件審理期限③。尤其是在偵查和審查起訴環(huán)節(jié),羈押或辦案期限的延長完全由辦案機關自行決定,由于缺乏有效的監(jiān)督制約,辦案機關對刑拘期限或?qū)彶槠鹪V期限的不當延長幾乎成了一種常態(tài)。

      (二)借期羈押

      借期羈押是指公檢法三機關經(jīng)過協(xié)商,通過借用對方的辦案期限,以解決本單位辦案期限不足的困境,從而導致對被追訴人羈押期限的不當延長。借期羈押往往存在于訴訟程序相鄰的兩個辦案單位之間,如檢察機關與公安機關之間、檢察機關與人民法院之間。從訴訟程序上看,借期羈押期間,案件停留在某一訴訟環(huán)節(jié),但實質(zhì)上案件仍處于上一訴訟程序,或者已經(jīng)進入下一訴訟程序。借用辦案期限表面上沒有對被追訴人超期羈押,但客觀上導致辦案期限的訴訟程序延長,進而導致被羈押者在該訴訟環(huán)節(jié)羈押期限的不當延長。實踐中,司法機關借用辦案期限的方式主要有三種:

      一是延后案件受理時間。如:公安機關在30天刑事拘留期限用完之前將案件移送至檢察機關審查逮捕,檢察人員在收到案卷后,經(jīng)與辦案民警協(xié)商,以延后案件受理時間的方式借用公安機關尚未用完的辦案期限;犯罪嫌疑人被批準逮捕后,公安機關很快將案件偵查終結(jié),并迅速移送檢察機關審查起訴,此時檢察機關可以通過延后受理時間的方式借用公安機關尚未用完的羈押期限;檢察機關短時間內(nèi)辦結(jié)審查起訴案件,將案件移送人民法院審理,人民法院可以延后案件受理時間的方式借用檢察機關沒有用完的審查起訴期限。

      二是審查起訴環(huán)節(jié)退回公安機關補充偵查。司法實踐中,即使將審查起訴期限延長至一個半月,有時檢察人員在法定期限內(nèi)仍然不能將案件辦結(jié),便出現(xiàn)了檢察人員以退回補充偵查的方式借用公安機關辦案期限的情形。補充偵查以一個月為限,并且在審查起訴環(huán)節(jié)公安機關最多可以退偵兩次。每次補充偵查完畢再次移送審查起訴,公訴部門的辦案期限都要重新計算。如此,檢察機關審查起訴期限最長可達六個半月。

      三是延后案件卷宗移送時間。在司法實踐中,對于部分疑難復雜案件,公安機關不能在法定期限內(nèi)偵查終結(jié),為了不超過法定辦案期限,公安機關只有先辦理審查終結(jié)手續(xù),并將案件移送檢察機關起訴,做好審查起訴登記以后,公安機關再將案件證據(jù)和提解證等材料借回,繼續(xù)偵查取證,待證據(jù)補充完整以后,再將全部案件材料移送檢察機關。

      (三)無期羈押

      所謂無期羈押,是指由于立法上的粗疏,導致案件久拖不決,羈押期限因此不受約束。從產(chǎn)生的原因來看,無期羈押可以分為三種:

      一是因辦案期限或羈押期限中止計算而導致對被追訴人的無期羈押。如根據(jù)《刑事訴訟法》第147條規(guī)定,對犯罪嫌疑人作精神病鑒定的期間不計入辦案期限。并且犯罪嫌疑人或被害人對鑒定意見不服時,可以申請重新鑒定或補充鑒定。我國立法對精神病鑒定的次數(shù)沒有作限制,多人共同犯罪的情況下,往往會因其中一人作精神病鑒定而導致其他犯罪嫌疑人的羈押期限被中止計算,有時案件會因反復精神病鑒定而久拖不決,被追訴人因此一直處于被羈押狀態(tài)。

      二是因辦案期限或羈押期限重新計算而導致對被追訴人的無期羈押。我國刑訴法存在許多關于重新計算辦案期限的規(guī)定,如第158條、第169條和第202條。根據(jù)上述規(guī)定,在偵查終結(jié)期限內(nèi)發(fā)現(xiàn)嫌疑人另有重要罪行的,自發(fā)現(xiàn)該罪行之日起重新計算偵查羈押期限;在審查起訴程序或者審判程序中,改變案件管轄的情況下,從改變管轄后的檢察機關或?qū)徟袡C關收到案件之日起,重新計算辦案期限。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羈押期限因辦案期限的重新計算而隨之延長。

      三是因刑事訴訟程序倒流而導致對被追訴人的無期羈押。如刑事二審法院作出發(fā)回原審人民法院重審的裁定、公訴機關撤回對被告人的起訴等,每一次訴訟程序倒流都意味著新的訴訟環(huán)節(jié)辦案期限的重新計算,并且我國立法對刑事訴訟程序倒流的次數(shù)沒有作出限制(退回補充偵查除外)。如此反復,導致對被追訴人羈押期限的無限期延長。如丁志權(quán)案被3次發(fā)回重審,從1992年被刑事拘留至2002年被變更為取保候?qū)?,丁志?quán)被無辜羈押了10年;念斌案被3次發(fā)回重審,經(jīng)歷8次審理10次開庭,從2006年被刑事拘留至2014年被無罪釋放,歷經(jīng)8年。

      二、隱性超期羈押現(xiàn)象產(chǎn)生的原因

      隱性超期羈押現(xiàn)象產(chǎn)生的原因有很多,有執(zhí)法觀念方面的原因,有立法方面的原因,也有機制建設方面的原因,具體可以歸納為以下幾點:

      (一)執(zhí)法觀念存在偏差

      許多辦案人員在明知其規(guī)避法律延長辦案期限的行為將會導致被羈押者羈押期限不當延長的情況下,仍然執(zhí)意為之,其背后的原因是辦案人員的執(zhí)法理念發(fā)生了偏差,是“重打擊輕保護、重實體輕程序”等落后的執(zhí)法觀念在作祟。一是有罪推定觀念根深蒂固。長期以來,受打擊犯罪考核指標的影響,偵查人員普遍存在有罪推定觀念,一個公民一旦被確定為犯罪嫌疑人,偵查人員首先會推定他是有罪的,然后再去搜集充足證據(jù),證實自己的推斷。部分檢察人員和審判人員同樣存在有罪推定觀念,他們不會因?qū)Ρ蛔吩V人的隱性超期羈押而感到自責和內(nèi)疚,因為在他們的潛意識里,被追訴人是有罪的,在他們被人民法院判決有罪之后,被不當延長的羈押期限將會折抵刑期,對其最終并未造成實質(zhì)性的損害。二是人權(quán)保障意識淡薄。盡管修訂后的《刑事訴訟法》已將“尊重和保障人權(quán)”寫入總則,但是許多辦案人員仍舊存在“重打擊、輕保護”的辦案觀念。就隱性超期羈押而言,當辦案利益與保障人權(quán)相沖突時,許多辦案人員不惜以對被追訴人隱性超期羈押為代價,不當延長辦案期限。三是程序公正理念缺失。許多辦案人員仍然存在“重實體、輕程序”的觀念。有的辦案人員認為,規(guī)避法律延長辦案期限只是為打擊犯罪爭取更為寬裕的時間,只要最終能將犯罪分子繩之以法,采取什么樣的方式無所謂。

      (二)立法存在缺陷

      1.羈押期限的不確定性

      我國《刑事訴訟法》雖然對各個訴訟程序中的辦案期和羈押期限作了明確規(guī)定,但其同時存在大量關于延長、重新計算、中止計算辦案期限和羈押期限的規(guī)定,并且沒有對被羈押者的最長羈押期限作出限制。這就導致被追訴人的羈押期限變得不確定,也為辦案人員規(guī)避法律、隨意延長羈押期限和辦案期限留下了可乘之機。

      2.沒有實行羈押期限與辦案期限分離

      在我國,羈押期限嚴重依附于辦案期限。自審查起訴程序起,《刑事訴訟法》僅僅對后續(xù)訴訟環(huán)節(jié)的辦案期限作出規(guī)定,對羈押期限沒有作出限制,于是審查起訴期限、審理期限等案件辦案期限便成為了被追訴人在該訴訟環(huán)節(jié)的羈押期限。羈押期限隨著辦案期限的延長、中止計算、重新計算而隨之變化,案件一旦久拖不決,被羈押者就一直處于羈押狀態(tài)。

      3.羈押制度沒有嚴格貫徹比例性原則

      根據(jù)比例原則,羈押期限應與被羈押者涉嫌犯罪的嚴重程度、可能被判處的刑罰、證據(jù)掌握程度、社會危險性程度相適應[2]。在我國,被追訴人的羈押期限并非由上述因素決定,而是取決于偵查、審查起訴、審判等訴訟程序所花費的時間長短。辦理案件花費的時間長,則羈押期限長;辦理案件花費的時間短,則羈押期限短。如此,被判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被追訴人可能會與判處無期徒刑的被追訴人被羈押的時長相等。部分案件中被追訴人被羈押的時長甚至會超出其被判處的刑期。

      (三)相關機制不健全

      1.司法救濟機制缺失

      在我國,未決羈押有兩種救濟途徑,一種是公安機關和檢察機關依職權(quán)主動進行救濟,另一種是依被羈押者及其近親屬、辯護律師的申請,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作出解除羈押或者變更強制措施的決定。這兩種救濟途徑均屬于典型的行政化的救濟方式,屬于作出羈押決定的原公安機關、檢察機關的一種“自我審查”和“自我裁判”[3]187-188。實踐證明,公安機關、檢察機關出于自身利益的考慮,很少變更本單位作出的羈押決定。對于逮捕決定的合法性、正當性以及辦案機關作出的駁回變更強制措施申請的決定,被羈押者無權(quán)向人民法院申請司法救濟,人民法院也無權(quán)對此進行司法審查。中立的救濟機構(gòu)缺失導致被羈押者在未決羈押程序中的訴訟權(quán)益難以得到保障,被羈押者只能陷入“救濟無門”的困境。

      2.追責機制缺失

      根據(jù)最高人民檢察院和最高人民法院出臺的關于糾防超期羈押的規(guī)定④,對于造成超期羈押的,直接責任人員和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應當承擔紀律責任乃至刑事責任。但上述規(guī)定并未對超期羈押的內(nèi)涵和外延進行界定,對于表面上具有合法性的隱性超期羈押是否納入追責范圍,以及由誰負責追責,追責條件和追責程序如何設置,沒有作出明確規(guī)定。實踐中,即使存在隱性超期羈押,辦案人員不但不會因此而承擔任何否定性法律后果,而且偵查人員因此獲取的證明材料仍可作為證據(jù)使用。這是辦案人員肆無忌憚的重要原因。

      3.監(jiān)督機制疲軟

      監(jiān)督機制疲軟是隱性超期羈押不斷蔓延的重要原因。首先,公檢法三機關就隱性超期羈押問題不具有互相監(jiān)督的動力。偵查、審查起訴、審判三個訴訟環(huán)節(jié)均存在隱性超期羈押現(xiàn)象,在一定程度上,公檢法三機關辦案人員均可能成為隱性超期羈押的推動者和受益者,部分案件中的隱性超期羈押甚至是在他們的默契配合下形成的,如借期羈押。所以,盡管公安機關不當延長拘留期限的現(xiàn)象大量存在,檢察機關就此提出糾正意見的卻很少。其次,檢察監(jiān)督力度不足。檢察機關對公安機關和審判機關隱性超期羈押的監(jiān)督方式無非是發(fā)送書面糾正違法通知書或檢察建議,二者均不具有強制執(zhí)行力,威懾力不大。最后,檢察機關對口監(jiān)督不到位。監(jiān)所檢察部門基于與本單位業(yè)務部門長期工作中產(chǎn)生的友誼,監(jiān)督不到位,即便提出監(jiān)督意見,也只是偶爾以口頭形式提出,不具有強制力。

      (四)取保候?qū)忂m用率低

      高羈押率是隱性超期羈押賴以生存的大環(huán)境[4],而取保候?qū)彽倪m用率低是羈押率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之一。我國《刑事訴訟法》對取保候?qū)彽倪m用條件規(guī)定得較為原則,辦案機關具有很大的自由裁量權(quán),且缺乏有效監(jiān)督和制約,是否采取取保候?qū)彺胧┩耆赊k案機關自行決定。實踐中,羈押能夠?qū)Ψ缸锵右扇诵纬梢环N心理威懾,相比適用取保候?qū)彺胧b押更有利于突破犯罪嫌疑人的心理防線,獲取其有罪供述。除此之外,羈押還可以有效防止犯罪嫌疑人逃匿、毀滅證據(jù)、串供,再加上許多地方的公安機關將批捕數(shù)作為考核打擊犯罪的重要指標,偵查機關更希望犯罪嫌疑人處于羈押狀態(tài)。犯罪嫌疑人被批準逮捕以后,偵查機關和司法機關基于對被羈押者的成功追訴和刑罰的順利執(zhí)行的考慮,往往不愿意解除對被追訴人的羈押或變更強制措施。

      (五)辦案資源的配置不合理

      我國正處于社會轉(zhuǎn)型期,刑事犯罪案件頻發(fā),“案多人少”的問題在許多基層辦案機關都客觀存在。面對超負荷的工作量,辦案人員有時不能在法定期限內(nèi)辦結(jié)案件,為了不導致明顯的超期羈押,采取規(guī)避法律的方式延長辦案期限或借用其他辦案機關的辦案期限。其背后的原因是我國辦案資源配置不合理:一是檢察機關、人民法院編制較少,不能滿足日益增長的辦案需求;二是一線辦案人員所占比例不大,人力、物力配置不合理;三是部分辦案人員的辦案效率不高,人員素質(zhì)有待提高;四是辦案程序較為繁瑣,嚴重影響訴訟效率的實現(xiàn),如公訴審查報告的制作不夠簡化,填寫辦案自律卡、邀請人民監(jiān)督員進行監(jiān)督等程序過于繁瑣。

      三、隱性超期羈押的規(guī)制路徑

      隱性超期羈押嚴重侵犯了被羈押者的訴訟權(quán)益,損毀了司法機關的形象和公信力,助長了辦案人員漠視人權(quán)的觀念。應當及時構(gòu)建隱性超期羈押的法律規(guī)制體系,具體措施如下:

      (一)樹立現(xiàn)代化的辦案觀念

      辦案民警應當牢固樹立科學現(xiàn)代化的辦案理念,摒棄“重實體、輕程序”等落后的辦案觀念。一要強化人權(quán)保障意識。“尊重和保障人權(quán)”不應僅僅停留在紙上,而應付諸實踐。辦案民警和司法人員應當將“尊重和保障人權(quán)”與“打擊犯罪”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要深刻認識到隱性超期羈押對被羈押者訴訟權(quán)益的侵害,增強責任意識,提高辦案效率,盡量杜絕隱性超期羈押的發(fā)生。二要強化無罪推定意識。被羈押者在被人民法院判決有罪之前都應當被視為無罪,辦案人員無法在法定羈押期限內(nèi)辦結(jié)案件時,應及時解除對被追訴人的羈押或變更強制措施。三要強化程序公正意識。程序公正是訴訟過程的公正,而實體公正是訴訟結(jié)果的公正。在刑事訴訟中,先有訴訟過程,最后才會得出訴訟結(jié)果,程序公正應優(yōu)先于實體公正。辦案民警和司法人員應樹立程序優(yōu)先的意識,辦案過程中嚴格遵守刑事訴訟程序,不以規(guī)避法律的方式延長辦案期限或羈押期限。

      (二)完善相關立法

      1.實行辦案期限和羈押期限分離

      羈押期限依附于辦案期限是導致隱性超期羈押產(chǎn)生的重要原因。我國應當從立法上對羈押期限和辦案期限分別作出規(guī)定,實行羈押期限和辦案期限嚴格分離,辦案期限可以規(guī)定得相對寬松,但羈押期限應當規(guī)定得較為嚴格。在期限的計算上,應對羈押期限和辦案期限分別單獨計算,羈押期限不得因辦案期限的延長而延長,不得因辦案期限的重新計算而重新計算。辦案人員不能在法定羈押期限內(nèi)辦結(jié)案件的,必須解除對被追訴人的羈押或者變更強制措施。

      2.明確具體的羈押期限

      羈押期限的不確定性是滋生隱性超期羈押的溫床。應當清除刑訴法關于羈押期限的模糊性規(guī)定,代之以簡單明了、具體明確的法律用語,要對被追訴人被批準逮捕以后在后續(xù)訴訟程序中的羈押期限予以明確。同時,還應當對被追訴人在刑事訴訟中的最長羈押期限作出明確限制,被追訴人的羈押絕對不可以超過該期限,否則應視為辦案程序違法。最長羈押期限不得被延長。

      3.嚴格貫徹比例原則

      根據(jù)被追訴人涉嫌犯罪的嚴重程度和可能判處的刑罰設置幾個長短有別的最長羈押期限。如果被追訴人涉嫌的犯罪較為嚴重,可能判處較重刑罰的,對其可以適用相對較長的羈押期限;如果被追訴人涉嫌的犯罪較輕,可能判處的刑期較短,對其可以適用相對較短的羈押期限。對被追訴人的最長羈押期限應不超過其可能被判處刑期的1/3或1/5。比如,對可能被判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對其最長羈押期限不得超過其可能被判處刑期的1/3;對于可能被判處十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罰的,被追訴人的最長羈押期限不得超過其可能被判處刑期的1/5。

      (三)加強機制建設

      1.建立司法救濟機制

      幾乎所有的法治國家都建立了針對羈押合法性問題的司法救濟制度[3]187。從實踐效果來看,該制度有效保障了被羈押者的訴訟權(quán)益,確保刑事訴訟程序的公正。基于保障人權(quán)和司法公正的需要,我國應當建立該項司法救濟制度。首先,賦予被羈押者向法院申訴的權(quán)利。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拘留或逮捕以后,有權(quán)就羈押的合法性、正當性以及超期羈押等問題向人民法院提起申訴。其次,賦予法院就羈押合法性問題審查的權(quán)力。人民法院接到被羈押者的申訴后,應就羈押的合法性問題進行聽證,充分聽取控辯雙方的意見,對于辦案機關適用羈押措施不當或者超期羈押的,人民法院應當裁定解除對被追訴人的羈押或變更強制措施。

      2.建立責任追究機制

      如果說超期羈押是我國司法實踐中的一個“頑癥”,那么超期羈押的責任追究機制無疑就是一劑治“頑癥”的猛藥[5]。一方面,應當明確規(guī)定隱性超期羈押的法律責任。對超期羈押的內(nèi)涵和外延進行嚴格界定,明確隱性超期羈押屬于超期羈押的一種,并且應對責任承擔主體、責任承擔方式和追責條件作出明確規(guī)定。另一方面,應當細化隱性超期羈押的追責程序。對隱性超期羈押的追責機構(gòu)、追責程序、調(diào)查權(quán)限、舉證責任等作出明確規(guī)定,使責任追究機制具有可操作性。

      3.強化法律監(jiān)督機制

      檢察機關作為法律監(jiān)督機關,對超期羈押行為負有法律監(jiān)督職責。在糾防隱性超期羈押的過程中,應充分發(fā)揮檢察機關的法律監(jiān)督作用,強化檢察監(jiān)督力度。首先,檢察機關要強化監(jiān)督意識,要敢于和善于監(jiān)督,一旦發(fā)現(xiàn)隱性超期羈押,應當向辦案單位發(fā)放書面糾正違法通知書,并將情況反映至追責機關。其次,監(jiān)所檢察部門應實行定期檢查監(jiān)督,加強與辦案機關的溝通,針對所掌握的羈押期限情況,對辦案機關實施提前預警、到期催辦、超期糾正[1]52。最后,檢察機關還應當加強內(nèi)部監(jiān)督,案件管理中心和監(jiān)所檢察部門要做好實時監(jiān)督,及時提醒和督促辦案部門按期結(jié)案或及時變更強制措施。

      (四)完善取保候?qū)徶贫?/p>

      取保候?qū)彺胧┑倪m用對于解決隱性超期羈押問題無異于釜底抽薪。首先,應確立“取保候?qū)彏橐话愦胧?,羈押為例外”的原則。等候?qū)徟械娜耸鼙O(jiān)禁不應作為一般規(guī)則。司法機關應盡可能讓被追訴人免受審前羈押之苦,給予其充分行使辯護權(quán)的機會,這既是尊重和保障人權(quán)的需要,也是無罪推定原則的要求。其次,明確可以或應當適用取保候?qū)彽臈l件,限制辦案人員在適用取保候?qū)彺胧┲械淖杂刹昧繖?quán)。如規(guī)定被追訴人可能判處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罰,沒有犯罪前科,在本地有固定居所、具備監(jiān)管條件的,應當適用取保候?qū)?。最后,建立對取保候?qū)彽乃痉ň葷贫取τ谵k案機關選擇羈押措施,而拒不對被追訴人適用取保候?qū)徤暾埖?,應當允許被追訴人向人民法院申訴,人民法院可以作出解除羈押或者變更強制措施的裁定。

      (五)優(yōu)化辦案資源配置

      優(yōu)化辦案資源配置,提高辦案效率,解決基層辦案單位案多人少的問題,是解決隱性超期羈押問題的根本途徑。首先,要加大辦案資源投入,增加基層辦案民警和司法人員的編制,從根本上解決基層辦案單位面臨的案多人少的問題。其次,優(yōu)化辦案機關人員配置,提高一線辦案人員所占比例,使更多的司法人員投入到實際辦案中來。再次,簡化辦案程序,擴大刑事速裁案件的適用范圍,削減不必要的辦案流程,簡化審查起訴報告、審查逮捕意見書等文書。最后,加強職業(yè)技能培訓,提高辦案人員素質(zhì),提高辦案效率。

      注釋:

      ①根據(jù)《刑事訴訟法》第89條第2款的規(guī)定,對于流竄作案、多次作案、結(jié)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提請檢察機關批準逮捕的時間可以延長至30日。

      ②根據(jù)《刑事訴訟法》第169條規(guī)定,人民檢察院對于公安機關移送起訴的案件,應當在一個月以內(nèi)作出決定,重大、復雜的案件,可以延長半個月。

      ③根據(jù)《刑事訴訟法》第202條的規(guī)定,對于符合刑事訴訟法第156條規(guī)定的四種情形之一的,經(jīng)上級人民法院批準,案件審理期限可以延長3個月,即:交通十分不便的邊遠地區(qū)的重大復雜案件;重大的犯罪集團案件;流竄作案的重大復雜案件;犯罪涉及面廣,取證困難的重大復雜案件。

      ④ 2003年11月12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聯(lián)合出臺了《關于嚴格執(zhí)行刑事訴訟法,切實糾防超期羈押的通知》,2003年11月24日,最高人民檢察院出臺《關于在檢察工作中防止和糾正超期羈押的通知》。上述兩個規(guī)定均有關于追究超期羈押相關責任人員責任的規(guī)定。

      參考文獻:

      [1]王祥英.審判程序中的隱性超期羈押及糾防對策[J].人民檢察,2005(17).

      [2]雷小政.談隱性超期羈押問題及其解決[J].國家檢察官學院學報,2006(8):29.

      [3]陳瑞華.刑事訴訟中的問題與主義[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

      [4]趙杰.試論隱性超期羈押的危害及其控制[J].河北法學,2006(11):142.

      [5]岳嶺.隱性超期羈押的法律規(guī)制研究[J].河北法學,2007(10):185.

      (責任編輯:李曉梅)

      On the Problem of Hidden Extended Custody

      LI Yonghang

      (People’s Procuratorate of Jiangbei District, Chongqing 400025, China)

      Abstract:There are many phenomena of hidden extended custody in China, which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species on the manifestations, extending detention period, borrowing detention period and indefinite detention period. Many reasons cause hidden extended custody. It mainly includes the judicial concept of investigators and the judiciary deviation, the legal shortcomings, the relevant mechanism that has not been set up, the high rate of custody, and the unreasonable allocation of judicial resource.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hidden extended custody, the correct concept of justice should be established to improve relevant legislation and mechanism, improve the system of bail and optimize the allocation of judicial resources.

      Key words:hidden extended custody; detention period; the period of handling cases; judicial review system

      中圖分類號:DF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297(2015)06-0031-05

      作者簡介:李永航(1987-),男,河南周口人,重慶市江北區(qū)人民檢察院助理檢察員,法學碩士,研究方向:刑事訴訟法學、證據(jù)法學。

      基金項目:重慶市人民檢察院2014年度重大課題“刑事錯案防止、糾正、責任追究機制研究”(CQJCY2014A03)

      *收稿日期:2015-03-22;

      修訂日期:2015-05-01

      连江县| 马尔康县| 临沭县| 九龙坡区| 台中市| 长宁县| 夏邑县| 胶州市| 昆明市| 滦南县| 博爱县| 新乡市| 永仁县| 栾城县| 崇明县| 宜宾市| 临邑县| 高邮市| 塔河县| 永城市| 土默特左旗| 景东| 林口县| 同德县| 阿勒泰市| 维西| 洛阳市| 桂林市| 衡南县| 厦门市| 濮阳市| 仁怀市| 宁晋县| 万山特区| 石嘴山市| 阿合奇县| 湖州市| 明光市| 汉沽区| 南丹县| 扬中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