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蓉
(中國傳媒大學南廣學院 思政與基礎教學部,江蘇 南京 211172)
詩意江南與墮落鄉(xiāng)土
——淺析葉彌《到客船》
季蓉
(中國傳媒大學南廣學院 思政與基礎教學部,江蘇 南京211172)
短篇小說《到客船》是葉彌近年來創(chuàng)作的以“白菊灣花碼頭鎮(zhèn)”為敘事背景的系列小說之一。小說以江南水鄉(xiāng)為背景,在充滿古典雅韻的標題之下訴說了一個墮落鄉(xiāng)土的故事。詩意江南與墮落鄉(xiāng)土,兩個空間在此重疊;理想與沉淪,兩種聲音在此沖撞,構筑起一個關于人類命運的寓言。
葉彌短篇小說鄉(xiāng)土物欲
短篇小說《到客船》是葉彌近年來創(chuàng)作的以“白菊灣花碼頭鎮(zhèn)”為敘事背景的系列小說之一。在“白菊灣系列小說”中,葉彌構建了一個以藍湖、白菊灣、花碼頭鎮(zhèn)、青云觀、香爐山等地點為中心的空間,這些小說“或曲折迷離,或神秘怪誕。帶著江南水鄉(xiāng)如夢似幻的氤氳和縹緲,葉彌憑一己之力從各方面構筑起她的寓言世界”[1]。
小說《到客船》以江南水鄉(xiāng)為背景,在充滿古典雅韻的標題之下訴說了一個墮落鄉(xiāng)土的故事。詩意江南與墮落鄉(xiāng)土,兩個空間在此重疊;理想與沉淪,兩種聲音在此沖撞,構筑起一個關于人類命運的寓言。
小說標題化用唐代張繼的詩句“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文中的小鐘村由此得名。作者首先營構了一個世外桃源般的江南古村,香爐山下的小鐘村三面環(huán)水,與藍湖相連的青云河是其唯一出口,村里“小佛堂,小教堂,翰林古塔,都是有歲月的”。藍湖、青云河、小石橋、小船、垂楊柳、河埠頭,這些典型的江南意象,再加上對古典詩詞的化用,如小鐘村(張繼“夜半鐘聲到客船”)、香爐山(李白“日照香爐生紫煙”)、藍湖(白居易“春來江水綠如藍”)、綠楊(白居易“綠楊煙里白沙堤”),營造出了充滿詩意的水鄉(xiāng)氛圍。然而小鐘村不是世外桃源,山水依舊,改變的是人類的心。
別墅區(qū)的入侵讓原本封閉的小鐘村人看到了與外部世界的巨大落差,良田被破壞的同時,小鐘村人內心的安寧也被徹底摧毀?!傲畮讉€造房子的民工,造四十幢別墅,每幢別墅連院子占地要兩畝多地,亭臺樓閣,售價四千萬”?!坝衷谒嫔显炝艘豁斶B接北面香爐山的廊橋”,“只是它專屬別墅區(qū),村民不能由此通過”?!澳切┟窆?,賺的錢不多,用起來像大爺”。
別墅區(qū)的建立和外來民工的涌入,讓小鐘村人看到了窮奢極欲的生活方式,物質至上、享樂至上的觀念以最直觀的方式灌輸進小鐘村,同時,向小鐘村人展示了以金錢為標準的等級。四千萬一棟的別墅首先給小鐘村人帶來的是精神的崩潰,每一個提到別墅的人物無一例外地采用了一種歇斯底里的語調,在極端失衡的心態(tài)下他們選擇了墮落。白楊吃喝嫖賭的丈夫道出了小鐘村男人的共同心態(tài):“你看看那四千萬的別墅,你看到了,還覺得自己是個人嗎?不如找點樂子,今朝有酒今朝醉,痛痛快快地過?!倍阪?zhèn)上浴室當暗娼的女人則表達了小鐘村女人的墮落:“錢是人家的,四千萬的別墅是人家的。我住在工地上就像人家的看門狗?!薄皼]有一點點享受,生活有什么希望?”
小鐘村人用沉湎物質享樂抵御精神上的巨大失落,以追逐欲望填補內心的無盡空洞。然而,物質享樂給他們帶來的卻是更大的失落與絕望。欲望是個無底洞,你越是追逐它,內心就越空虛?!吧顩]有希望”,這句話在多個人物口中被反復提到,成了作品結尾部分的主旋律。面對這個即將被城市文明淹沒,即將徹底傾頹的世界,每一個人物都感到了末日的恐慌?!耙粋€個說的都不像人話,都像有精神病似的”。作者借白楊的公公之口道出了沉湎物質享樂是人類的精神病態(tài)這一事實,對物質的瘋狂追求正是現(xiàn)代人的集體“精神病”。
小說的詩意氛圍、文化氛圍與墮落沉淪的現(xiàn)實氛圍之間產生巨大的縫隙,兩個空間格格不入。在葉彌的小說中,環(huán)境、細節(jié)等往往是世俗的,但精神氣質與整體氛圍又通常是超塵脫俗的。使她的小說在關注現(xiàn)實的同時,帶上一層迷離空靈的色彩。
葉彌的小說在批判城市文明、批判人性的同時總是飽含著對人類的悲憫、寬容和對人類命運的關切。“葉彌小說中的人物哪怕生活得極其卑微,但也會擁有夢想”[2]。在葉彌筆下,即使最庸常之人也會有自己的痛苦和希冀?!兜娇痛分械娜宋镆环矫嬖谖镉谐翜S,另一方面在沉淪中痛苦,每一個人物都掙扎在理想與沉淪的漩渦中。身為下層妓女的綠楊,置身于江南如詩如畫的自然風光,儼然將自己當成了柳如是,將小鐘村當成了世外桃源。初到小鐘村的綠楊乘坐小船悄然到來,她身著水綠絲綢,劍眉入鬢,言談風雅:“好個青山,好個綠水。”“杜鵑花紅,白菊花白,簡直是世外桃源?!彼齼刃牡那楦泻土贾形淬郎?,她想和白楊做知己,幫助白楊實現(xiàn)夢想,她會為自己的身份羞愧,她羨慕良家婦女的生活,她想從良,面對派出所所長永泉的強權與欺侮,她可以亮出拳頭,她甚至是作品中唯一會欣賞風景的人,然而她畢竟不是柳如是,她的身份終究是卑微的,永泉的欺辱讓她看清自己的身份,關于桃花源的夢想瞬間瓦解。小說另一個女主人公白楊幾乎是綠楊理想中的自己。初次登場的白楊眼梢?guī)е滹L、言語犀利、憤世嫉俗,她是作品中唯一有信仰的人,當她離開吃喝嫖賭的丈夫追逐夢想時,需要向神靈懺悔。她也是作品里唯一相信愛情、懷抱理想的女人。在杭州城西打工的表哥是她理想中的愛人:“表哥沒啥錢,人也長得一般,但是他善良,喜歡幫助別人。正派,敢打抱不平。同情弱小,心地純正……”然而,這個一直愛著白楊的“表哥”只存在于白楊的幻想中,最終綠楊發(fā)現(xiàn)白楊只是個分不清現(xiàn)實和幻想的瘋子??诶锬钸吨吧畛錆M希望”的白楊卻被小船帶向了女鐵匠的浴室,等待她的將是一雙雙“比浴室昏暗的燈光還要昏暗”的眼睛。拐帶白楊的老鴇湯婆子良心泯滅、陰險狡詐,她嘴里說著“幫了一個苦人”,卻早已打定主意將白楊賣到浴室。但當她被派出所所長永泉威脅驅趕時,她也感到了失去尊嚴的痛苦,“日子真是沒有希望……想當年,我也是一個有理想的小姑娘,想穿軍裝,要當積極分子……哪里想到現(xiàn)在就像一條狗一樣被人攆來攆去”。湯婆子就是綠楊未來的樣子。和湯婆子一樣,同樣曾經抱有革命理想的還有派出所的永泉,永泉利用職權企圖調戲綠楊,被拒絕后甚至跑到村長家里哭訴,被欲望控制的永泉尊嚴盡失。但在電視上看到自己年輕時代的偶像洪常青時,他也感到了羞愧與絕望,“他的手一把捏住了大腿內側的褲子,憤恨地自言自語:世事艱難,不說別的,光是這個東西就要人的命……要人墮落……希望在哪里”?小鐘村唯一有理想的男人是一個外地民工,他是 “方圓一百里以內唯一喜歡看書的成年人”,他試圖用“愛”和“希望”拯救當娼妓的戀人,但女人卻為了一丁點兒諸如啤酒、冰激凌這樣的物質享受而自甘墮落,當女人喊出“愛值幾個錢”時,男人絕望地跳入河中。以理想拯救墮落,最終理想陷落。
小說體現(xiàn)了作者對生命疼痛本質的思索,“當事者在抵抗著真純的喪失,又無能為力地疼痛與無奈”[3]。
小說借村長的夢道出了對小鐘村命運的擔憂:“夢見三面的水一起轟過來,把村子淹掉了,然后北面的香爐山也倒下來壓住我們?!薄拔矣X得我們這個村子真的要毀了,不是水,不是山,是……”但村長用以拯救小鐘村的仍舊是“物質”,“看看村后那四千萬一幢的別墅,心里又有了希望”。然而毀滅小鐘村的正是物欲本身。在葉彌的小說《拈花橋》中,敘述者“我”表達了對人類過度擴張,致使自然被破壞的憂慮。“大自然失去的太多,這一切都是因為人類的貪欲。農藥使用過多,良田變成房屋和水泥路,沼澤所剩無幾”。小說《你的世界之外》借“螢神”之口寫出了人類私欲的可怕?!版?zhèn)上的菜場里,有人用漂白粉浸茭白,用工業(yè)腐蝕劑洗鮮藕,螃蟹加了洗蟹粉、冬棗上噴了糖精,炒栗子里加上蠟、瓜果上噴了催熟劑”。人類為一己私利,肆意破壞賴以生存的自然,生產有毒的食物,讓自己人吃下。私欲的膨脹令人類走上了一條自我毀滅之路。
精神空虛與物欲膨脹之間互為因果。小鐘村人對自然沒有敬畏,他們與自己的文化也是割裂的。翰林古塔、佛堂與他們無關,文化上的江南與他們無關,沒有根基的小鐘村就像浮萍一樣淺薄,當外界價值觀入侵,小鐘村很輕易被連根拔起。小說《草上的竹筷》中作者借老鄔之口描繪了理想世界的圖景:“家家安居樂業(yè),戶戶豐衣足食。沒有犯罪,沒有爭斗。沒有汽車,沒有電視。人人臉上都掛著笑容,有活干的時候干活,沒活干的時候唱情歌。藍湖邊上生長著一圈漂亮的藍湖水石,沒有一個人拿這些石頭去賣錢。珍禽和異獸,你每天都能見到……”敬畏自然,節(jié)制欲望,返璞歸真,與自然和諧共生,這是葉彌理想中的世界。只有在這樣的世界,人才能不為物欲所奴役,才能有尊嚴地活著。
冰冷、殘酷、黑暗、墮落的實景,空靈、縹緲、夢幻、詩意的氛圍,這一切共存于葉彌的小說《到客船》中,形成小說獨特的銳利又柔軟、現(xiàn)實又迷離的風格。
[1]王穎.物質豐饒,人心荒蕪——葉彌筆下的寓言世界[J].小說界,2014,(12):11-14.
[2]齊紅,蔡斌.寓言:在現(xiàn)實與理想中穿行——解讀葉彌短篇小說[J].揚子江評論,2007,(4):43-48.
[3]葉彌,姜廣平.我太想發(fā)出自己的聲音了[J].文學月刊,2014,(12):97-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