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玉睿
?
現(xiàn)代文閱讀技巧舉隅
◎侯玉睿
新時期初中語文教學,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是新課標教學的重中之重,難中之難。眾所周知,閱讀理解在中考語文試卷中所占的比例極大,怎樣才能快速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這就要求語文教學不僅要授人以魚,更要授人以漁。不但要傳授學生知識,還要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實踐能力,讓學生掌握基本的閱讀方法和技巧,才能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那么,如何針對具體的閱讀內(nèi)容和問題,指導學生尋找閱讀理解的突破口,進行恰當準確地表述呢?一般來說,閱讀內(nèi)容涉及以下幾個層面的考查,我們可以采用一些富有成效的閱讀技巧。
品味文章中一些關鍵詞語的深刻含義和表達效果,其作用,我們要遵循“字不離詞,詞不離句”的基本原則,可以分三步走:先要解釋詞語的本義,把握詞語的感情色彩;然后,結合詞語所處的具體語言環(huán)境,即在句子中、在句子所處的上下文中的含義進行琢磨、推測、表述;最后,分析詞語在此處的作用,也就是生動性、鮮明性、準確性、周密性等方面的語言表現(xiàn)力。
例如:“站在這雙線道的馬路邊,這無疑是一種墮落。”(《行道樹》)
要求品味“墮落”一詞的深刻含義??梢韵冉忉尅皦櫬洹北玖x:思想行為趨于下流,再結合這個句子所處的上下文的語境,可以清楚地理解行道樹離開原始森林,在馬路邊一身煙塵的生活狀況,由此即理解了“墮落”一詞在句子里的含義是淪落、流落的意思,再進一步理解這個詞的作用,表現(xiàn)了行道樹生活條件艱苦和自身形象地大大跌落。
對于表意深刻的句子或者描寫蘊藉含蓄、富有感染力的句子進行賞析,可以從兩方面入手,先評析寫作特色、語言特色,如用了什么修辭手法,再評析思想內(nèi)涵,即闡明這一句表達了什么觀點,帶給你什么感受、啟迪、教育等等。
分析一句話的含義和作用,要把握以下五個方面:1、點明題旨的句子;2、描寫、議論、抒情的句子;3、總結全文的句子;4、過渡句;5、運用了修辭手法的句子。
例如:“花朵兒一串挨著一串,一朵接著一朵,彼此推著擠著,好不活潑熱鬧!”(《紫藤蘿瀑布》)賞析此句的妙處,可以結合作者對生命意義的思考,從修辭入手進行評析:此句運用了擬人手法,生動形象地表現(xiàn)了花的繁盛,隱含了生命的綿延長遠。
閱讀理解某個段落在文章結構與內(nèi)容上所起的作用,一般規(guī)律需要把握:文章首段作用總領全文,引出下文,首尾呼應,設置懸念,激發(fā)讀者的閱讀興趣,為下文做鋪墊等等;文章中間的段落往往是起承上啟下,引起下文的作用;文章末尾的段落往往是總結全文,點明中心,深化主旨,首尾呼應,篇末點題等作用。如果教給學生這些基本的閱讀理解的技巧,學生就會很熟練地運用這些方法去解決閱讀問題。
文章中的景物描寫,即指自然環(huán)境和社會環(huán)境描寫。其主要作用是:交代故事發(fā)生的時間,地點,揭示作品的時代背景;渲染氣氛,烘托人物心情;表現(xiàn)人物性格;推動故事情節(jié)發(fā)展。
例如:魯迅的小說《孔乙己》一文,開頭即對咸亨酒店的布局和短衣幫進行描繪,展現(xiàn)了冷清不景氣的時代社會背景。小說中描寫秋季一天涼似一天的蕭瑟,渲染了一種凄涼清冷的濃重氛圍,烘托了孔乙己的悲慘遭遇,體現(xiàn)了世態(tài)的炎涼和孔乙己悲劇的深刻意義。
要準確地概括出段意,當然要精讀,在閱讀的基礎上,弄清楚各段落之間的關系。若能找出揭示全段大意的中心句就容易多了,一般來說,中心句在段首或段末,個別也有在段中的。如果全段沒有中心句,就需要理清全段句子之間的關系,聯(lián)合各句的內(nèi)容用自己的話進行概括。
文章的主旨和思想情感是通過作者的寫作意圖,通過文章的字、詞、句、段、篇的結構形式表達出來的。要歸納概括文章的主旨,領會表達的思想情感,就要熟讀課文,可以采用多種方法來歸納主旨,體會情感:可以從文章標題入手,有些文章的題目直接點明主題;可以著重領會文章的開頭和結尾,有些文章開門見山地點明主旨,有些文章在結尾歸納主旨;可以從文章的重點段落入手,弄清作者的寫作背景和寫作目的,先概括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然后領會作者要表達的情感、志趣等;也可以從文章中反復強調(diào)的詞句入手,歸納文章主旨,領悟表達的情感。
閱讀中,根據(jù)文章的思想內(nèi)容及情感表達的需要會設計一些問答題要學生進行理解表述,如何才能恰當?shù)鼗卮疬@些問題呢?
因為問題提示了答題的范圍,規(guī)定了答題的角度,提供了答題的思路,隱含了答題的信息,所以,學生首先要讀懂問題,攜帶著問題回歸文章,多從原文中篩選、提煉答案,有時可以直接摘抄,有時要以文章中的詞或句為基礎略作改寫來作答,有時要綜觀全文,從各段中提取相關信息加以整合作答。語言組織方面,要言之有據(jù)、持之有理,表達清晰準確。
例如:提問“第一次真好,第一次的感覺真奇妙”好在哪里?奇妙在哪里?請用課文的例子說明。(《第一次真好》)
學生通過問題的提供的信息,可以找尋出兩個有關第一次的事例,再找出針對這個問題的歸納概括性的句段,發(fā)現(xiàn)課文中“第一次真好,第一次的感覺真奇妙!”及結尾處的“第一次的經(jīng)驗不一定都愉快,但新鮮而刺激,使人回味無窮?!睖蚀_簡明地回答了這個問題。
一般是給出例句,要求仿寫,也有在例句里補充填寫的。這樣的閱讀練習,一般分三步走,首先分析例句格式,看例句圍繞什么話題來寫,然后搜索素材,抓住描寫、陳述對象的特點,尋找與之相切近的、能引發(fā)豐富的聯(lián)想和想象的事物或者喻體進行描述,最后再根據(jù)例句格式潤色語言,使之詞彩紛呈,形象生動,富有韻味。
在學習了一篇文章的主旨、意圖、情感,寫作手法之后,往往會拓展延伸一些現(xiàn)實性的問題,要學生暢所欲言,各抒己見。
那么,如何完成這樣的閱讀拓展性問題呢,一般來說,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展開:人、事、物、情、理。多角度、有創(chuàng)意地旗幟鮮明地表明自己的態(tài)度和理由,可以聯(lián)系自身實際談啟迪、認識、見解等。
遇到根據(jù)文章提出的觀點補充舉例的,還有要求聯(lián)系名言警句、古詩詞表達認識、理解的拓展性閱讀理解題型,要在平時加強各方面知識的積累和閱讀遷移訓練,開闊視野,提高綜合分析能力。
總之,要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和閱讀速度,就要在平時課堂教學中,持之以恒地開展?jié)B透訓練,勤于閱讀,長期堅持閱讀并不斷地授之以漁,才會有利于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侯玉睿 甘肅省平?jīng)鍪谐缧趴h第二中學 74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