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長江
?
加強應用文寫作訓練,提高中學生語文能力
◎滕長江
在教學中,筆者發(fā)現(xiàn)總有一些學生對學習應用文不夠重視,認為應用文的形式比較呆板,語言枯燥,學習起來感到乏味,學生不肯、不愿多花時間去學習、鉆研;沒有良好的反饋,教師也對應用文教學茫然無措。那么,如何提高學生學習應用文的積極性,從而搞好應用文教學呢?
應用文的特點在于它的實用性,其范圍分布在社會各個領(lǐng)域。但是,由于學生生活環(huán)境所限,這個范圍并不能全部為學生所理解。因而,學生對應用文的理解只局限在它的格式及語言的枯燥性。針對這種情況,筆者采取了由表及里的教學方式,即由生活中的需求和具體案例入手,從應用性入手,逐步導入其格式。這也符合辯證唯物主義由實踐到理論,再由理論到實踐的認知原理。教學中,筆者注意聯(lián)系社會現(xiàn)實,將教學的需要變?yōu)樯鐣男枰?。比如在講“合同”時,先講了一個真實的故事:幾個菜販子攔一輛由南京到萊州的卡車,要求捎貨,并答應付1000元車費,司機出于好心答應了。但到站后,菜販子硬說丟了一麻袋菜,要司機賠,司機不答應,他們就扣住了車不讓走。司機只好找來熟人調(diào)解,以菜販子不付車費、司機不賠菜方告結(jié)束。試想,這個司機當初與對方訂下書面合同,明確雙方權(quán)利和義務,白紙黑字,肯定不會發(fā)生后來的事。在事例的啟發(fā)下,學生們對合同的作用和寫法就有了正確的認識,也有了進一步學習的愿望。同時,實例就像故事,增加了趣味性,再加上學生討論的介入,激發(fā)了學習的積極性。
腦記百遍,不如手寫一遍。應用文的程式性特別強,如果沒有足夠的練習是不可能真正掌握的。所以在分析完例文后,可給學生一定的材料,讓他們模仿例文進行練習,在練習中掌握各種文體的格式和語言特點。比如,在講調(diào)查報告時,筆者與學生一起搞了一次不記名問卷調(diào)查,內(nèi)容是調(diào)查初中一年級學生寒假生活的情況。學生在筆者擬出簡單的問卷提綱后,受到啟發(fā),紛紛進行補充。事后,筆者再組織學生對問卷答案進行分類統(tǒng)計,理出事實,找出原因,得出結(jié)論。這樣,學生不僅學會了擬調(diào)查提綱,也學會了如何整理材料和分析問題,這就為寫好調(diào)查報告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結(jié)果,所有學生都寫出了內(nèi)容豐富的調(diào)查報告,再沒有人抱怨無話可說了。
應用文寫作是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體現(xiàn),不僅要掌握各種文體的格式,還要加強語言基本功的訓練。
(一)書寫工整規(guī)范,消滅錯別字。如果一篇文章字跡潦草,書寫不規(guī)范,錯別字連篇,標點符號混亂,那它的內(nèi)容就很難為讀者所接受。而應用文特別要求書寫規(guī)范、語義明確,所以在教學中筆者特別注意這方面的訓練。一方面,教師做出示范,批改作業(yè)、課堂板書都要力求書寫規(guī)范工整、簡潔明快;另一方面,加強學生的書寫訓練,將訓練量化,每天一字,通過默寫、作業(yè)等檢查訓練情況,通過范文以點帶面地分析詞義;同時開展一些有益的活動督促學生,如“無錯別字作文競賽”。在開展的第一屆“無錯別字作文競賽”中,全校50名學生參賽,結(jié)果沒有一個學生沒有錯別字,最多的一篇文章竟有20多處錯誤。一年后,在第二屆比賽中,沒有錯別字的人數(shù)只有兩名,其他選手也較上次錯別字明顯減少。從這次活動中可以明顯看出平時訓練的效果。
(二)重視修改,開展作文的互評互改活動。多數(shù)學生在小學時一寫作文就搬作文選參考,作文寫完也從不修改。進入中學后仍然認為寫文章是學生的任務,而修改文章是老師的事,針對這種現(xiàn)象,筆者特別注意對作文的“精批”,對每篇作文的結(jié)構(gòu)、語言等方面存在的問題進行認真分析,尤其是在格式方面,任何一點錯漏也不放過。評改中,盡量提出一些只要學生努力就能達到的目標?!熬钡耐瑫r,開展學生自評、互評,讓學生按老師批改的方式查找作文中的不足。這樣,在保證足夠量的作文訓練的同時,又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作文的質(zhì)量。
(三)以“說”促“寫”,堅持課前演講活動。提高口頭表達能力的一個重要訓練方式是演講,而演講稿的寫作水平直接影響著演講的效果,所以開展演講活動可以促進寫作水平的提高。訓練應循序漸進,先從命題演講開始,依次即興演講、論辯演講。每次語文課前抽出一定時間演講,再由其他學生進行評論,大家互相取長補短。期末將平時演講成績以15%的比例計入總成績。這樣做引起了學生的高度注視,達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總而言之,無論是從文體格式還是從學習者的興趣方面來看,應用文的教學都與以往的語文教學有很大的不同。為了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必須采取靈活的方式,緊密結(jié)合實際,調(diào)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強化訓練。只有這樣,應用文教學才能適應新課標的要求和未來工作需要。
(滕長江 江蘇省新沂市棋盤初級中學 221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