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梅 徐賽穎
順應論視角下中國企業(yè)外宣材料的英譯研究
——以寧波地區(qū)五家企業(yè)為例
□吳梅徐賽穎
以耶夫·維索爾倫(JefVerschueren)的語言順應理論為框架,選擇語言結構順應和語境關系順應這兩個視角,并以寧波地區(qū)五家企業(yè)為例探討中國企業(yè)外宣材料的英譯。研究發(fā)現(xiàn),為有效傳遞信息、達到最佳翻譯,企業(yè)外宣材料英譯譯者在做出語言選擇時應考慮目的語語言結構順應和目的語讀者語境關系的順應。
順應論語言結構順應語境關系順應企業(yè)外宣材料英譯
自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之后,隨著經濟全球化的進程不斷加快,中國與世界各國的經濟交往日益密切。企業(yè)作為經濟活動中最重要的主體,要走向世界市場并融入世界經濟,不僅需要優(yōu)質的產品和服務,還應具備過硬的宣傳推銷措施,以便樹立良好的企業(yè)形象,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求得自身的生存空間。
企業(yè)外宣材料包括各種文字材料、電子宣傳片、外文網站等多種媒介。其中,企業(yè)對外的文字宣傳材料,諸如企業(yè)簡介、產品介紹、廣告語、品名等方面的翻譯都存在一些問題。企業(yè)外宣材料的翻譯是企業(yè)向國外拓展市場的前提,其翻譯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受眾對企業(yè)的印象和了解,關系到產品的對外銷售業(yè)績,良好的對外宣傳材料有助于企業(yè)產品順利地進入國際市場。如果存在不合格或是錯誤的譯文,不僅達不到對外宣傳、吸引外商投材、獲得海外訂單的目的,還極易造成混亂和誤導,直接影響企業(yè)的對外形象,甚至可能產生難以彌補的負面影響。
目前,涉及順應論與企業(yè)外宣材料的英譯研究不多,在中國知網上輸入“順應論與企業(yè)外宣材料的英譯”這一主題,共有18條結果。這些結果大多數(shù)是來自各高校的碩士學位論文,其中大多數(shù)只研究某一方面或是與其他理論相結合來討論企業(yè)外宣材料的英譯,基于順應論研究中國企業(yè)外宣材料英譯的相關論文寥寥無幾。鑒于此現(xiàn)狀,本文基于維索爾倫的語言順應理論,選擇語言結構順應和語境關系順應這兩個視角,并結合寧波地區(qū)五家企業(yè)外宣材料的實例探究中國企業(yè)外宣材料的英譯,研究結果對于提高中國企業(yè)外宣材料的英譯具有較強的實用價值。
順應論是比利時國際語用學學會秘書長維索爾倫(Verschueren)于20世紀80年代開始醞釀,后在其新著UnderstandingPragmatics(2000)中進行了全面而清晰的闡述。他認為使用語言就是進行語言選擇的過程。維索爾倫(2000:55-56)從一個全新的角度看待語言的產生和理解。他強調,語言的使用是一個基于語言內部或外部原因在不同的意識程度下為適應交際需要而不斷做出選擇的過程。
人們之所以能在語言使用中不斷進行語言選擇,是因為語言具有三個特性:變異性(variability)、商討性(negotiability)和順應性(adaptability)。這些特性是人類自然語言的基本屬性,不可分割,它們使人類能動態(tài)地使用語言。變異性指語言具有一系列可供選擇的可能性,商討性是指在高度靈活的語用原則和語用策略的基礎上完成語言的選擇,這兩個特性是順應性的前提。順應性是指語言使用者從可供選擇的不同語言項目中做出靈活選擇,以滿足交際的需要的行為過程(維索爾倫,2000:173)。順應性是語言使用的核心,語言使用過程中的選擇必須順應交際語境和交際對象,這樣才能使交際順利進行,從而實現(xiàn)交際目的。
維索爾倫(2000:66)認為順應包括語境關系順應(contextualcorrelatesofadaptability)、結構客體順應(structuralobjectsofadaptability)、順應的動態(tài)性(dynamicsofadaptability),以及順應過程的意識程度(salienceoftheadaptationprocesses)四個方面。其中,順應的動態(tài)性是維索爾倫語用學理論的核心。這四個方面并不是互不相干的語用課題,而是語用學方法論中的一個統(tǒng)一體,前兩者規(guī)定了順應的范圍,即言語交際中語言和非語言因素的總和。它們是語用研究中經常使用的參數(shù),它們之間的關系是互相影響的動態(tài)關系。
維索爾倫的語言順應理論指明語言的使用說到底是一個連續(xù)的選擇語言的過程。翻譯是一種“以源文為基礎、有目的、人際間的跨文化言語交際行動(陳丹,2006:36)”。同一切言語交際活動一樣,翻譯的過程也是一個不斷調整順應、做出適當選擇的過程。企業(yè)對外宣傳材料的英譯是一項有目的的跨文化交際活動,是企業(yè)向國外拓展市場的前提,其翻譯的質量直接影響受眾對企業(yè)的印象和了解,關系到產品的對外銷售業(yè)績。所以,譯者要達到最佳翻譯必須在翻譯過程中對語言不斷地做出選擇、調整順應,既要順應目的語的語言結構,也要順應目的語讀者的語境關系。語言結構包括詞匯、句法、文本語氣特點;語境關系包括目的語讀者的物理世界、心理世界和社交世界(維索爾倫,2000:88)。下文將通過對寧波地區(qū)五家企業(yè)外宣材料的原文及譯文進行研究,探討譯者在企業(yè)外宣材料英譯時如何達到最佳順應。
(一)順應目的語的語言結構
維索爾倫(2000:89)指出,語言結構的順應是指從多方面對語言做出選擇:選擇語言、語碼、語體和話語構建成分。語言結構選擇可以發(fā)生在語言結構的任何一個可能的層面上,從語碼、語體、語篇到詞、句、語音的選擇等等(王紅迪,2010:267)。所以,翻譯不僅要進行語言微觀層面的選擇,即語音、語調、詞匯的選擇,還要在宏觀層面如語碼轉換、文體風格等方面通觀全文。因此,譯者在英譯企業(yè)外宣材料時要順應目的語的詞匯、句法、語氣特點。
1.順應目的語的詞匯
西方企業(yè)對外宣傳材料所選用的詞匯通常為簡潔精煉、平實準確的詞匯,且這些詞匯可讀性強,容易被大眾接受并理解;中國企業(yè)外宣材料趨于辭藻華麗,用詞抽象。若完全對照原文句式及表達方式翻譯,其譯文常?;逎y懂。根據(jù)語言順應理論要求,譯者在英譯時應避免使用描述性強、富有感染力的詞匯,應順應目的語的詞匯選擇習慣,譯文風格要盡量自然而不浮夸,用詞簡潔。例如:
(1)在品牌發(fā)展過程中,雅戈爾集團提出了“堅定、提升、發(fā)展”的方針,在充分發(fā)掘區(qū)域市場的前提下,加速品牌高相關度市場的多元化……采取渠道或形式的品牌……堅定,就是對、的發(fā)展?jié)摿Τ錆M信心,對雅戈爾品牌堅定不移,以形成真正的國際化知名品牌發(fā)展,就是將“雅戈爾”品牌朝著的發(fā)展方向延伸。
對應的英譯文本:
Whendevelopingitsbrand,YoungorGroupkept theof“stability,”“advancement,”and“development”inmindatalltimes.Afterfully capitalizingonregionalmarkets…...YoungorGroup chosetoactthroughandutilizemethodsinordertoachievethe imageofasuccessfulinternationalbrand.Stability comesfromconfidenceinthemarket, products,andsociety,aswellasfaithinYoungor' stogrowanddevelopintoaprominent internationalbrandname…..Developmentmeans exploringstyles,qualities,andclassesof products,andbridgingnotonlyregionsandbutalso entireindustries.
上文是雅戈爾集團品牌概述的中英文對照版本,從劃線處我們可以看出:中文多采用重復排比、以及一些術語以加強語氣,像“運作方法和策略”“計劃”“戰(zhàn)略目標”等晦澀復雜的詞,顯得文本很羅嗦;譯者英譯時都給予省略,這樣符合英文的簡潔特點。像“多品種、多檔次、系列化、跨領域、跨行業(yè)”等表述,譯者只用了一個“multiple”就足夠了,既達意又簡潔,貼近目的語的詞匯特點。
2.順應目的語的句法
中外企業(yè)的外宣材料在句法表達方式上存在差異:前者多用含有并列結構的長句,且長句中套有多個并列結構,多用并列動詞;而后者多使用簡單句,突出主語,盡可能使讀者在最短時間內獲取企業(yè)的有關信息,拉近與宣傳對象的距離。例如:
對應的英譯文本:
例(2)是寧波靈象電器有限公司簡介的中英文文本對照。中文版只有一個主語“公司”,而譯者英譯時補全并突出主語,使目的語讀者更能接受理解;中文版本多用并列動詞,長句中套短句,像“開展”“健全”“提高”等,顯得比較復雜,譯者用“bystrengthening”“Byfetching”等幾個表方式的句式,用被動式使語句更加渾然一體。譯者的這些做法順應了英文的句法特點,值得提倡。
3.順應目的語文體的語氣特點
中文企業(yè)外宣材料因在用詞上更具描述性,更多地采用重復、排比等修辭手法,所以語氣更具有號召力,渲染效果強;英文企業(yè)外宣材料大多崇尚質樸自然、簡約的風格。因此,在英譯時應該順應目的語文體的語氣特點,適當簡單化處理,避免羅嗦冗長。例如:
(3)公司深知產品質量是長期發(fā)展的保證,特別注重品質的追求。公司已經通過ISO9001:2000的質量體系認證和IS140001綠色環(huán)保認證。近年來,公司在不斷的發(fā)展中,獲得了很好的聲譽,先后獲得“浙江市場高品質信譽優(yōu)良產品”“浙江省守合同重信用單位”“全國浙江省家具行業(yè)省級先進企業(yè)”等榮譽。公司還是寧波市家具商會會長單位、浙江省家具商會副理事長單位、中國家具協(xié)會常務理事單位、全國工商聯(lián)家具裝飾業(yè)商會理事單位。
對應的英譯文本:
Thecompanymakesspecialemphasisonthe pursuitofqualityknowingthatproductquality istheguaranteeoflong-termdevelopmentwith. ThecompanyhasgotISO9001:2000qualitysystem certificationandIS140001greencertification. Inrecentyears,andother honorsincontinueddevelopment.Thecompanyisalso
例(3)是寧波市大森家私有限公司中英文簡介對照,通過閱讀漢語版本劃線處列舉的諸多榮譽,可以看出此公司聲譽較高,質量也很有保證;但英譯時譯者忽略了目的語文本的語氣特點,把所有榮譽一字不差地羅列下來,顯得冗雜,不符合英文企業(yè)外宣材料自然簡約的風格,使目的語讀者不容易理解接受,從而達不到應有的效果。
建議改譯:
Thecompanymakesspecialemphasisonthe pursuitofqualityknowingthatproductquality istheguaranteeoflong-termdevelopmentwith. ThecompanyhasgotISO9001:2000qualitysystem certificationandIS140001greencertification. InrecentyearsThecompanyisalsothestandingmember ofChinaFurnitureAssociation,andgoverningunit oftheNationalFederationofFurnitureIndustry Association
改譯文本采取省略和總括的譯法,既順應了目的語文本的語氣特點,使文本顯得簡單明了,也使讀者更容易接受理解,以達到宣傳效果。
(二)順應目的語讀者的語境關系
翻譯作為原文與譯者、譯者與譯文之間的一種跨文化交際,必須順應語境才能取得語用等值(賀華麗,2006)。語境關系的順應包括物理世界、社交世界和心理世界的順應(維索爾倫,2000)。下文將分別從這三個方面研究譯文做到順應的方式。
1.順應目的語讀者的物理世界
物理世界中最重要的因素是時間和空間的指示關系。時間指示包括事件時間、指稱時間和說話時間。空間指示關系包括絕對空間關系和參照指示對象的相對空間關系。另外,目的語讀者的體態(tài)語、生理特征、外貌等也屬于物理世界的組成部分。譯者在翻譯時,要充分考慮到源語言和目的語讀者在物理世界的差異,以便讓讀者更清楚地理解原文。例如:
(4)寧波大榭運達電器有限公司地處國家級開發(fā)區(qū)——寧波市大榭開發(fā)區(qū),自有工業(yè)用4000m2,標準廠房6000余m2,是一家集研發(fā)、設計、生產、銷售、服務等集成為一體的高新技術企業(yè)。
對應的英譯文本:
NingboDaxieDevelopmentZonearetransported totheelectricapplianceCo.Ltd.islocatedinthestate-level developmentzone——NingboDaxiedevelopmentzone,isspecializedisengagedinthedevelopment,productionandprocessingofvarioustypesof electricalplasticaccessoriesmanufacturers.
例(4)是寧波大榭運達電器有限公司的中英文簡介,中文版本描述了寧波大榭運達電器公司的地理位置、面積及主要生產方向,譯者在分析此文本時特地強調此公司的前稱,描述其坐落位置而略譯其面積。這種做法符合目的語讀者的物理世界概念,使目的語讀者能更清晰地理解原文本,從而達到更好的宣傳效果。
2.順應目的語讀者的社交世界
社交世界指社交場合、社會環(huán)境對交際者的言語行為所規(guī)范的原則和準則。翻譯活動屬于社會性行為,而譯者作為目的語的譯介者,為了順應目的語,應注重目的語的社會因素,如:文化背景、社會規(guī)范與制度等。例如:
(5)龍生九子,其性各異。東海蛟龍“狻猊”性勤敏,喜潔凈,兼懷仁德之心,故命其執(zhí)掌天下衣飾。狻猊受命而化為龍馬,見天下眾生寒服草履,心中戚然。攜絲麻布帛自東海而出,周而往復,執(zhí)錦衣華冠送于市井村野,晝夜勞頓而未感倦怠,奔走于九州方圓,唯以世人衣冠為一己之憂。后世之人亦以厚德載物為念,以龍馬精神為事,終成大業(yè)。
對應的英譯文本:
ThelegendofSuanNiembodiestheYoungor brand.
Accordingtolegend,SuanNiwasthename ofthedragonoftheEasternSea,whopossessed thequalitiesofindustriousness,punctuality,cleanliness,andbenevolence.SuanNi'sfather,kingofallthedragons,sawthesequalitiesin SuanNiandplacedhiminchargeoflookingafter theclothingneedsofallthepeopleintheworld. SuanNi'sgiftwasnotonlyhisclothes,butalso hislessontofuturegenerations:thosewithawarm heartandstrongresolvemaythemselvesmakea positiveimpressionontheworldasSuanNidid.
例(5)是雅戈爾集團品牌概述的中英文版本,中文版本主要講述東海蛟龍的“龍馬精神”,以此彰顯雅戈爾集團品牌的龍馬精神,也展現(xiàn)此集團全體員工的士氣。譯者在英譯時考慮到源語言與目的語讀者之間文化背景的差異,為避免目的語讀者不理解此故事的意圖,首先指明這個傳說彰顯了雅戈爾品牌的精神,接著講解此故事,從而使讀者對此傳說更易了解,這順應了目的語讀者的社交世界。
3.順應目的語讀者的心理世界
心理世界包括交際雙方的個性、情緒、愿望等認知和情感方面的因素,還涉及到譯者的意圖。在企業(yè)外宣材料的英譯中,譯者作為中間角色,應該順應目的語讀者的心理世界,充分考慮到他們的審美品味、思維方式,以便吸引外國讀者興趣,進而發(fā)揮外宣材料的號召功能。例如:
(6)始創(chuàng)于1986年的奧克斯集團,是一家致力于智能電力設備、家用電器、移動智能終端等現(xiàn)代制造業(yè)、地產、醫(yī)療、健康、投材等現(xiàn)代服務業(yè),綜合發(fā)展的企業(yè)集團,連續(xù)多年位列“中國企業(yè)五百強”。
對應的英譯文本:
例(6)是奧克斯集團的中英文簡介,從中文版本可以看出此集團成立的時間、生產方向及企業(yè)地位,此介紹順序符合中文版本的敘述習慣;但譯者在英譯時考慮到目的語讀者的心理世界,為了使簡介更具號召力、更能吸引人眼球,引起目的語讀者的興趣,譯者把連續(xù)多年位列“中國企業(yè)五百強”放在句首,符合目的語讀者的心理世界。
隨著中國經濟對外交流的快速發(fā)展,中國企業(yè)不僅要注重硬實力的提高,更要注重企業(yè)形象,擴大對外宣傳。對于企業(yè)外宣材料的英譯,譯者不能簡單地用直譯與意譯、歸化與異化的方法,而應該結合語言順應理論。同時,在此基礎上,簡化渲染之詞,對文化或政治特色詞匯采用增譯法增補文化背景信息,對有關內容進行補充與注釋,重組篇章結構以迎合目的語讀者的思維方式和審美品味,以便做到既順應目的語的語言結構又順應目的語讀者的語境關系,從而使中國企業(yè)在國際社會的形象設計達到一個新的高度,順利進行對外經濟交流。
(本文系寧波大學“外國語言文學”浙江省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課題“中企外宣簡介雙語語料庫的編制及翻譯問題研究”[JDW1404]成果之一。)
[1]JefVerschuern.UnderstandingPragmatics[M].Beijing:ForeignLanguageTeachingandResearchPress,2000.
[2]維索爾倫.語用學新解[M].錢冠連譯,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3.
[3]陳丹.從目的論的角度談企業(yè)對外推介的英譯[J].中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5):36.
[4]張耘.語用順應對商標翻譯的啟示[J].甘肅聯(lián)合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1):91-92.
[5]賀華麗.順應論與翻譯研究[J].江西科技師范學院學報,2006,(6):107.
[6]王紅迪.淺議順應論在翻譯中的應用[J].海外英語,2010,(8):267.
(吳梅徐賽穎浙江寧波寧波大學外語學院315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