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秋實
(南京醫(yī)科大學康達學院 江蘇連云港 222000)
BMI指數與 臨床專業(yè)學生體質健康狀況的相關性研究
—— 以南京醫(yī)科大學康達學院臨床專業(yè)為例
胡秋實
(南京醫(yī)科大學康達學院 江蘇連云港 222000)
為探究BMI指數與臨床專業(yè)學生體質健康狀況的相關性,選取南京醫(yī)科大學康達學院臨床專業(yè)學生作為調查對象,按照《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的方法和要求進行測試,收集所得數據進行含量不等的單因素方差分析。結論顯示:BMI指數與臨床專業(yè)學生的體質健康狀況具有顯著的相關性。其中,心肺功能和下肢爆發(fā)力隨著BMI指數的增大而下降,耐力素質和男生的速度素質在BMI指數低于或高于正常數值后隨著BMI指數的減小或增大而逐步下降,女生速度素質則隨著BMI指數的增大而提高。
BMI指數 臨床專業(yè) 學生 體質健康
BMI指數是目前國際上常用的衡量人體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一個標準,是利用被測試者身高、體重的數值,運用BMI=體重(kg)/[身高(m)]2公式計算得出的統(tǒng)計學指標,當需要分析、比較體重對于不同身高人群的健康影響時,可將其視為一個中立、可靠的指標對待,它對科學評價被測試者的身體勻稱程度、生長發(fā)育水平及營養(yǎng)狀況具有非常重要的參考價值。臨床專業(yè)是醫(yī)學本科院校的重點專業(yè),學生畢業(yè)后多在各級醫(yī)療衛(wèi)生機構,高、中等醫(yī)藥院校和科研院所從事醫(yī)療、預防、衛(wèi)生保健以及教學、科研和管理工作,工作時間長、勞動強度大是他們的職業(yè)特點,特別是臨床專業(yè)學生,即便在校學習期間,課業(yè)負擔和學習壓力也遠大于其它專業(yè)學生,這就為他們的體質健康狀況帶來了巨大的隱患。本文將重點研究BMI指數與臨床專業(yè)學生體質健康狀況的相關性,探究這一特定專業(yè)、特定人群的體質健康問題,以期為建立科學、準確的體質健康評價標準和改善臨床專業(yè)學生體質健康狀況提供理論依據。[1]
1.研究對象:
將BMI指數與臨床專業(yè)學生體質健康狀況的相關性作為研究對象。
2.研究方法:
(1)測試方法:
選取南京醫(yī)科大學康達學院臨床專業(yè)學生作為調查對象,按照《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試的方法和要求,對其進行身高、體重、肺活量、50米跑、立定跳遠、800米跑(女)、1000米跑(男)測試,實際取得有效數據748例,其中男生數據390例,女生數據358例。
(2)數理統(tǒng)計方法
收集、整理已取得的身高和體重數據,運用BMI=體重(kg)/[身高(m)]2公式計算產生BMI指數,依據國際生命科學學會中國辦事處中國肥胖問題工作組制定的中國成人BMI指數標準(小于18.5為體重過低,18.5-23.9為體重正常,24.0-27.9為超重,大于等于28為肥胖)進行分組。采用SPSS 22.0統(tǒng)計四個不同BMI指數組的均數情況,并對臨床專業(yè)男、女學生的體質健康指標進行含量不等的單因素方差分析。[2]
1.BMI指數與臨床專業(yè)男生體質健康指標的相關性
據單因素方差分析結果顯示,四組(體重過低組、體重正常組、超重組、肥胖組)臨床專業(yè)男生肺活量/體重指數為66.15±12.95、58.43±12.24、51.66±11.04、42.51±10.50, F=34.039,P=0.000;50米跑為7.02±0.32、7.22±0.46、7.49±0.53、7.66±0.53, F=17.958,P=0.000;立定跳遠為240.35±18.35、240.35±18.35、225.77±19.45、 218.04±21.60, F=12.619,P=0.000;1000米跑為4.22±0.25、4.14±0.36、4.26±0.51、4.36±0.62,F=4.181,P=0.006。由此可知:BMI指數與臨床專業(yè)男生的肺活量/體重指數、50米跑、立定跳遠、1000米跑指標具有顯著的相關性(P<0.05),且肺活量指標肺活量/體重指數和立定跳遠指標隨著BMI指數增大而下降,50米跑指標和1000米跑指標則在BMI指數低于或高于正常數值后隨著BMI指數的減小或增大而逐步下降。[3]
2.BMI指數與臨床專業(yè)女生體質健康指標的相關性
據單因素方差分析結果顯示,四組(體重過低組、體重正常組、超重組、肥胖組)臨床專業(yè)女生肺活量/體重指數為51.42±9.94、46.68±10.23、39.60±9.46、32.51±7.60,F=17.958,P=0.000;50米跑為8.78±0.50、8.92±0.62、9.20±0.71、9.42±0.88,F=5.813,P=0.001;立定跳遠為171.56±16.02、171.04±16.94、163.07±13.82、160.69±13.87,F=4.603,P=0.004;1000米跑為4.31±0.50、4.02±0.48、4.14±0.36、4.42±0.49,F=6.436,P=0.000。由此可知:BMI指數與臨床專業(yè)女生的肺活量/體重指數、50米跑、立定跳遠、1000米跑指標具有顯著的相關性(P<0.05),且肺活量/體重指數和立定跳遠指標隨著BMI指數增大而下降,50米跑指標隨著BMI指數增大而提高,1000米跑指標則在BMI指數低于或高于正常數值后隨著BMI指數的減小或增大而逐步下降。
由BMI指數與臨床專業(yè)男、女學生肺活量/體重指數、50米跑、立定跳遠、1000米跑指標的相關性可知:BMI指數變化對臨床專業(yè)學生的心肺功能、速度素質、下肢爆發(fā)力和耐力素質均有顯著影響。其中,心肺功能和下肢爆發(fā)力隨著BMI指數的增大而下降,耐力素質和男生的速度素質在BMI指數低于或高于正常數值后隨著BMI指數的減小或增大而逐步下降,女生速度素質則隨著BMI指數的增大而提高。因此,BMI指數與臨床專業(yè)學生的體質健康狀況具有顯著的相關性。[4]
[1] 中國肥胖問題工作組.中國學齡兒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篩查體重指數值分類標準[J].中華流行病學雜志,2004,25(2):97-102.
[2] 2010年全國學生體質與健康調研結果公布[J].中國學校體育,2011,(10).
[3] 教育部體育衛(wèi)生與藝術司,全國學生體質健康調研組.2010年全國學生體質健康調研工作.北京:2010.
[4] 李國立.體脂率及BMI指數對河南省大學生運動素質的影響[J].河南工程學院學報,2013,4(25).
南京醫(yī)科大學哲學社會科學發(fā)展專項項目(項目編號:KD201622NYDZS05);南京醫(yī)科大學康達學院科研發(fā)展基金項目(KD-2015KYJJYB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