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爭榮
(內(nèi)蒙古通遼市科左中旗舍伯吐鎮(zhèn)第二小學 內(nèi)蒙古通遼市 029322)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滲透寫作方法指導的意義
王爭榮
(內(nèi)蒙古通遼市科左中旗舍伯吐鎮(zhèn)第二小學 內(nèi)蒙古通遼市 029322)
現(xiàn)在,有一些學生在口頭表達能力上很好,但是當他們進行寫作是就無從下筆.老師們就找到了一種在閱讀教學中滲透寫作方法的知道,閱讀既能夠拓寬人們的知識面,同樣也可以將其中的優(yōu)秀的寫作方法運用到自己的寫作中去.
小學語文 閱讀教學 寫作方法 指導
小學語文是人們在接受教育是所接觸到的最基礎(chǔ)的課程,是一門基礎(chǔ)學科。而在小學語文的教學過程中作文的書寫能力是老師們培養(yǎng)的重要的一種能力,寫作可以高度的綜合應用所學習過的中知識,提高學生的書寫和口頭表達能力。在近些年的教育中,將閱讀中滲透寫作的方法被應用于實踐當中,并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這既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動力同樣也可以加強他們自身的寫作能力。
許多同學補習換寫作文,害怕寫作文,在寫作文的過程中會出現(xiàn)錯別字較多,語言不通順,邏輯關(guān)系不正確等問題。學生的閱讀量較少,沒有進行大量的閱讀來擴展自己的知識面,才導致出現(xiàn)寫作文時困難。因此,作為老師,備課內(nèi)容就必須有針對性,教學內(nèi)容要精心準備,找到符合學生條件的內(nèi)容,降低寫作的難度,讓學生能夠不害怕寫作。學生有害怕寫作的心理,如果在閱讀課中融入寫作,就能夠大大的增加學生寫作的積極性,并且能夠潛移默化的改變學生的心理,不知布置的提高了他們的學做水平。比如在進行課文《父親的菜園》一課時,老師可以讓同學們以父親的菜園為中心,圍繞父親開荒,填土,育肥等事例進行重點閱讀。在閱讀完了之后,老師可以進行一定的提示,引導,在進行一個人物的寫作時,必須要選擇一些與人物有關(guān)的案例進行描寫,這是能夠?qū)懞靡黄宋飩饔浀那疤?,然后可以讓學生嘗試著寫自己周圍的人。這樣,既可以提高學生的寫作熱情,還可以運用到之前所學到知識,做到學以致用。這樣,學生害怕作文的思想就會逐漸褪去,并開始產(chǎn)生強烈感受的欲望。[1]
課前閱讀文章,對文章有答題的把握,沒有進行課前閱讀就不講課。在進行講課之前,老師要要求學生對整篇文章進行閱讀,并且要讀的流利,把這作為學生的固定作業(yè),在學生能夠順利的將整篇文章都下來后,繼而要求他們有感情的進行閱讀。在每篇文章講解完之后,老師可以畫出一些運用的比較好的詞語,句子或者段落,并要求學生能夠背誦記憶,要求他們有意識的將這些東西運用到自己寫作過程中取去。在每一章學習完之后,將這一章所有優(yōu)美的詞語,句子,段落做一個匯總,要求他們記憶背誦,在日后的寫作過程中加以運用。這樣老師在課堂上講的東西就會讓學生們大比例的吸收,相比以前的教學結(jié)果會有大大的提升。同時,學生自身也可以將閱讀和寫作兩者各自學習到的知識進行互補,在閱讀的訓練過程中正好可以提升自己的寫作能力,用一種方式提高兩種技能。
1.句子模仿
例如在《桂林山水》一文中,老師必須要帶領(lǐng)學生有感情的誦讀“漓江的水真靜啊,靜的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漓江的水真清啊,清的可以看見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綠啊,綠的仿佛那是一塊無暇的翡翠。船槳激起的微波擴散出一道道水紋,才讓你感覺到船在前進,岸在后移”一句時,便可引導學生理解其中話語的優(yōu)美和句子中修辭手法的運用,教導學生也能夠模仿出相似的句子。[2]
2.段落模仿
我們在對小學生學生進行教育是時,可以根據(jù)他們的學習特點和學習規(guī)律,選擇一些與他們的寫作有著緊密聯(lián)系的段落,讓他們進行一定的模仿,從而能夠提高他們寫作的能力。比如,在小學書本中的《貓》《白公鵝》這兩篇課文中,有一些描述貓和鵝的外形特點的句子和段落,他們分散在一些不同的段落中。在學習課文結(jié)束后,可以讓學生們按照有整體到部分的順序?qū)ω埡往Z的外貌特征進行描述。在他們對這種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認知后,讓他們利用同樣的辦法,對自己身邊的熟悉的小動物進行描述。只有通過這種方式,才能夠增加學生的積極性,提高他們的寫作能力。[3~5]
3.思路模仿
在小學的課本中,有很多思路非常清晰的課文,這些課文的內(nèi)容很容易被學生接受和理解。所以,在對學生進行日常教育時,必須要抓住這一重點,有效的利用這種資源。例如在小學的課本中《全神貫注》《魚游到了紙上》《詹天佑》《父親的菜園》等等一些課文,他們的思路是非常清晰明了的,在課文中通過人物的一些具體的事例對人物進行補充,通過具體事例的描述體現(xiàn)出人物的品質(zhì)性格。在這些課文學習完之后,對文中所涉及到的寫作方法進行一定的講解,也并且要求學生利用這種方法對自己身邊的人進行描述。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學生能夠用話語將一件事或一個人物進行完整的描述,但是讓他在作文中進行描述和書寫的時候,思路就開始混亂,不清晰,不知道應該從哪里開始描述,也不知道應該寫些什么。所以,對于這種學生,在進行寫作能力的訓練時,我們可以讓他們先說后寫。讓他們在日常生活中所見到,聽到的,及時的用文字的方法紀錄下來。在進行寫作的時候,將自己平常收集到的素材進行整理,然后用通順的話語將他們聯(lián)系在一起。隨著長時間的積累,他們積累的素材越來越多,在寫作是想說什么就能夠以最快的速度寫下來,這樣既可以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同時也提高課他們的寫作能力。既可以增長他們的知識面,為他們寫作時提供豐富的素材,同時也可以提高他們寫作的興趣,讓他們不再懼怕寫作文。[6]
學生寫作能力與閱讀質(zhì)量的高低有著密切的關(guān)系,通過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進而將閱讀中所能夠提取到的有利于學生寫作的方法進行整理,并要求學生在寫作過程中能夠運用到這些知識,讓寫作不再困難這就要求老師在進行授課時,要做到既要重視整篇文章含義的理,同時也要講文章中運用的寫作方式進行講解,將其運用到學生自己的寫作中去。
[1]楊海芬;小學語文課內(nèi)外閱讀教學的整合[J];小學時代(教師);2013年05期
[2]姚愛華;有效閱讀教學之淺見[J];新課程(教育學術(shù)版);2012年10期
[3]毛成新;李莉;抓好閱讀教學 提高教學質(zhì)量[J];吉林教育;2013年11期
[4]劉文力;語文閱讀教學中要滲透寫作教學[J];語文學刊;2014年16期
[5]張艷;從閱讀教學中掌握習作方法[J];新課程(教育學術(shù));2013年10期
[6]吳欣歆;在閱讀教學中滲透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J];承德民族師專學報;2012年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