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立亭房 狄李偉光
(1.北華大學師范分院,吉林吉林132000;2.廈門市湖里第二實驗小學,福建廈門361000;3.營口市第二高級中學,遼寧營口115000)
利用體育游戲促進小學生社會性的發(fā)展
楊立亭1房 狄2李偉光3
(1.北華大學師范分院,吉林吉林132000;2.廈門市湖里第二實驗小學,福建廈門361000;3.營口市第二高級中學,遼寧營口115000)
小學階段是人社會性發(fā)展的基礎期和關鍵期,可塑性較大。體育游戲作為人類文化的結晶與體育教學的重要內容與手段,對小學生的身體發(fā)育與社會性發(fā)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本文從社會學、發(fā)展心理學等有關人的社會性理論出發(fā),闡述體育游戲對小學生社會性發(fā)展的作用(促進小學生個性和意志品質的發(fā)展,規(guī)范小學生的社會行為,培養(yǎng)小學生的社會角色意識和價值目標)。
體育游戲;小學生;社會性;學生發(fā)展
小學體育教學是一項充滿快樂和活力的藝術,體育游戲尤其如此。[1]體育游戲是教育者根據一定的教育目的而選擇的一種教育活動,其活動的內容、活動情境、組織方式以及活動需要的器材、場地都是預先設置好的。所有體育游戲的規(guī)則都賦予每個參與游戲孩子一定的角色,并要求每個孩子履行游戲角色義務,完成游戲角色任務。因此,小學生在體育游戲角色扮演過程中,或完成游戲任務時,要經常面對競爭與合作、勝利與失敗的局面,從而表現出喜、怒、哀、樂等不同的情緒,表現出對同伴與對手、游戲勝負結果的不同態(tài)度。經常進行這樣的體育游戲,就會使小學生學會站在不同的角度考慮問題,正確處理自己和其他游戲成員的關系,合理調整自己情緒,端正對待不同事物的態(tài)度,使自己盡快融入集體活動中,進而形成活潑、開朗、善于交往、富于合作等積極的個性品質。
價值目標就是個體對某人、某事、某物的意義、重要性、值得獲得性或者實用性的總評價和總體看法[2]。小學階段是人生價值目標形成的重要時期,而人的價值目標一旦形成就會很難改變,有什么樣的價值目標,就會形成什么樣的行為規(guī)范,因此,價值目標是影響小學生日后社會生活的重要因素。對于小學生來說,最重要的價值目標就是為人目標。一般來說,小學生心目中的“英雄”或“超人”就是他們追求的人物目標,這些目標一般來自于神話故事、電視、電影,但真正對他們有影響力的人物主要是來自現實生活的“英雄”或“超人”,尤其是在體育游戲活動中,那些表現出體能強、技術高超、意志品質頑強、經常在游戲中表現出色的同伴。小學生經常把體育游戲或體育比賽中的偶像所具有的頑強拼搏、積極進取、不怕苦、不怕累等優(yōu)秀品質,作為自己追求的目標。
角色意識是指個體或團隊根據自己的身份所折射出來的能夠感知的特征總和以及相關的感知處理活動[3]。角色意識對角色行為具有較強的影響作用,強化角色意識有利于規(guī)范角色行為,進而有助于角色任務的達成。體育游戲中包含很多角色,每個游戲者要想參與游戲,必須選擇一定的游戲角色。體育游戲開始前,參與者必須詳細了解不同游戲角色所擁有的權利與義務,弄清每個角色應該做什么、不應該做什么,才能保證游戲井然有序地進行。如果游戲者角色意識強,那么就更容易完成自己的任務,游戲者多次順利地完成游戲角色任務,又會進一步增強游戲者的角色意識。如果由于游戲參與者角色意識淡薄而出現行為失誤時,其內心就會受到強大的外部壓力,迫使自己重新理解不同角色權利與義務,迅速調整自己的行為規(guī)范,以保障下一次游戲時能夠出色地完成自己的任務。小學生在進行體育游戲時,經常變換角色,角色變換可以為游戲參與者提供從不同角色角度觀察問題、分析問題的機會,從而發(fā)展游戲參與者多維度觀察問題的能力。小學生思考問題常缺乏換位思考的能力,具有自我為中心的特點[4]。而體育游戲經常要求參與者從不同角色的角度觀察與分析問題,可改變其以自我為中心的思維特點,從而促進小學生思維能力的發(fā)展,發(fā)展其合理處理人際關系能力,為適應社會生活打好基礎。
規(guī)則是游戲的重要特征之一,它是維系游戲進行的重要保證,主要起約束游戲參與者游戲行為的作用。體育游戲好比社會生活的縮影,通過體育游戲,可使學生正確認識規(guī)則對于游戲本身以及每個參與者的意義,培養(yǎng)學生遵守游戲規(guī)則的習慣。經常參與體育游戲,可幫助學生深入理解各種社會行為規(guī)范,建立遵守社會行為規(guī)范的意識,養(yǎng)成遵守社會行為規(guī)范的習慣,最終達到規(guī)范學生社會行為的目的。例如,在進行“老鷹捉小雞”游戲時,每個游戲參與者的行為都必須符合游戲規(guī)則的要求,否則游戲就不能順利進行。假如有一只“小雞”出現了被“老鷹”捉到,而不愿意退出“小雞隊伍”的現象,游戲就會因此而中斷,不遵守規(guī)則而使游戲中斷的人就會遭到所有游戲參與者的譴責。眾人譴責是每個游戲參與者都不愿意接受的“懲罰”,因此,每個希望參與游戲獲得快樂的人都會嚴格遵守游戲規(guī)則,使自己的行為符合游戲規(guī)則的要求。體育游戲中的小學生經常處于一種情緒高漲的狀態(tài),游戲之所以能夠順利進行,就是因為每個游戲參與者都學會了控制自己情緒與行為的緣故,因此,與其他活動相比,體育游戲對規(guī)范小學生社會行為的教育效果更明顯、更持久。
許多研究成果表明,小學生還處于意志品質形成與發(fā)展初期,其自控能力較弱,抗拒誘惑與控制情緒沖動的能力還較差,尤其是在神經系統(tǒng)高度興奮的時候,就更難以控制自己的行為。[5]體育游戲作為學生了解社會的重要媒介,不僅可以滿足他們的生理需要,還可以滿足其探索未知世界的心理需要。在參與體育游戲時,學生的生理、心理需求能否得到滿足,主要取決于體育游戲能否順利完成。體育游戲的難度越大,學生們在游戲中獲得生理、心理滿足時遇到的阻力就會越大,而克服困難的過程正是其意志力增強的過程。另外,小學生在體育游戲中克服困難取得成功時,還會受游戲組織者及同伴的肯定與表揚,這種肯定與表揚作為行為刺激,還具有一定的行為強化作用,使小學生在以后的各種游戲活動乃至社會生活中表現出更強的克服困難的意志品質。
體育游戲之所以成為世界各國學校教育的重要內容,其主要原因是它不僅對小學生的身體發(fā)育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而且對小學生個性形成也具有積極的意義。體育游戲活動中,游戲者有許多認識自己的生理特征、運動技能水平、意志品質、情感弱點等的機會,同時還有發(fā)現自我個性優(yōu)秀部分的機會。體育游戲是充分促進小學生個性形成的理想形式,因為體育游戲不僅可以幫助小學生正確認識自身個性方面的優(yōu)勢(例如他們可以發(fā)現由于自己具有樂于助人、善于交往的品質,他就會成為許多游戲者爭搶合作的伙伴,使自己在游戲中更容易獲得成功)與劣勢(例如他們可以發(fā)現許多時候由于自身缺乏耐心的弱點,導致游戲以失敗告終),還有助于小學生學習與模仿他人經驗,從而采取適當的策略,達到以彼之長克己之短的目的。
[1]李曉通,張予南.徒手操活動應在小學校園常態(tài)化開展[J].現代中小學教育,2014(12):64-66.
[2]楊保建.試論體育游戲對兒童少年社會性發(fā)展的作用[J].中國體育科技,2002(6):59.
[3]王振宇.幼兒社會化與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133.
[4]董廣新,王鳳貞,梁錦芬.在體育游戲中培養(yǎng)幼兒社會性情感的研究[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03(1):46.
[5]易定恩.人的社會化與體育淺淡[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1999(3):95.
[責任編輯:陳學濤]
G623.8
A
1002-1477(2015)06-0069-02
10.16165/j.cnki.22-1096/g4.2015.06.019
2014-10-20
楊立亭(1968-),男,吉林大安人,講師;房狄(1988-),男,吉林大安人,小學一級教師;李偉光(1979-),男,吉林吉林人,碩士,中學一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