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井梅(吉林省敦化市黃泥河鎮(zhèn)中心校 吉林敦化 133700)
淺談小學語文教學
武井梅
(吉林省敦化市黃泥河鎮(zhèn)中心校 吉林敦化 133700)
語文是一個良好的審美習慣,小學語文教學就是教師在向學生施加一種大眾審美的影響。語文主要是教授中華傳統(tǒng)文化,繼承和發(fā)揚一些優(yōu)秀的文明果實,引導學生充分地了解中國幾千年積淀下來的社會人文、情感價值觀。學習語文是一個暢游的過程,讓學生們學好語文并不難,本文就從小學語文教學的目的的角度展開論述。
小學語文 教學目的 審美 文化
1.讓新一代了解我們的傳統(tǒng)文化
我們從出生就開始學習中華文化,主要是習俗的部分,可以掌握最基本的生存技能。小學語文教學中,有很多古詩、古文,可以讓我們聯系到古代,研究中華文化是怎樣產生和演變的。語文就是語言文化、語言文學,或者有其他各種解釋。我們可以看到,我們學習的小學語文課本中,甚至所有的語文教學資料都是以“文”的形式,通過無數個“語”來表達出“意”。語言和文字是我們交流的工具,是我們表達情感、進行生產生活活動的媒介,我們深厚的文化就是通過這些形式得以傳承下來。我們是一個有文化的民族,前提是自己的繼承人要了解自己的文化。所以我們進行小學語文教學就是為了后繼有人,從小學開始,讓未來的繼承者們了解過去、體會現在、鋪墊未來。
2.優(yōu)秀思想和文明成果的繼承
中國擁有那么悠久的文化歷史,有著不可計數的文化遺產和物質遺產,通過語文等階段性的教育讓人們了解之后,還要引導他們能夠自覺地繼承和發(fā)揚祖國文化。如果你仔細看小學語文的測試題你就會發(fā)現,很多題都會問你的啟示是什么,你學到了什么。就和學習歷史一樣,不是為了了解過去而學習,那沒有意義,有意義的是學習了歷史的經驗而找到了解決當下問題的辦法。繼承指的是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之后的部分,那些精華可以指導我們更好地生活和實踐。
3.中華文化走向世界
中國有自己的文化,有自己的歷史,從人類初步成長發(fā)育階段開始,中國人就用自己的勞動和智慧創(chuàng)造了文化,所有的物質都要加上“文明”才能叫文化,只有文化是能夠繼承、發(fā)揚的。那些東西是有歸屬的,文化可以共享,因為文化最開始的功能就是用最好的方法改變世界。但是文化不可以贈與,是誰的就是誰的,你有使用權但是沒有所有權。我們都能看到今天中華文化在世界上的影響力,韓國、日本在用中國的漢字,雖然他們也進行了本土化的改造,但是根依然是中國文化。中國發(fā)明的造紙術、瓷器等,都被當做優(yōu)秀的人類智慧的結晶而被世界各國學去,方便了整個人類社會的生活。
自己的東西不能扔,你要是想要立住腳,你得有自己的根。中華文化是這樣,做人也是一樣,你不能一輩子靠著別人生活,自己什么都不去做,沒有一點自己的主見和想法,怎么會贏得別人的肯定。當今中國之所以影響這么深遠,包括漢字,包括美食文化,都是因為中國人有屬于自己的別人沒有的特色,而且是好的,是經過祖祖輩輩檢驗之后形成的最好的。
當今中國人受全球化影響非常大,什么都是國外的好,只要見到“Made in china”就拒絕。咱們暫且不說那些真出了問題的毒奶粉、地溝油等,就說說那些奢侈品和普通消費品。買化妝品一定要是韓國的或者日本的,香水和葡萄酒一定要是法國的,車一定要是日本的或者德國的,手機一定要是美國的………家里生了孩子,從衣服到奶粉,從住的到喝的,都得是進口的。我不否認有些國外的東西質量確實有保證,但是也不至于說中國的水就都是有毒的,中國的化妝品就都是摻了熒光素的,中國的很多面膜也可以起到很好的補水作用,中國的包比外國的還結實美觀。但是長期以來形成的風氣,一定是有點極端的,很多人從潛意識里就認為什么都是國外的好,或者他不說國內的不好,就是感覺國外的一定不會不好??梢钥吹?,中國現在每年的國外移民有多少。
如果每一個中國人都“崇洋媚外”了,那中國的文化還有什么獨立存在的必要,中國人還有什么生存的根基。
4.豐富生活
學習語文可以教會我們生活的技能和常識,更能通過一些優(yōu)美的詩詞、充滿理想和色彩的文章愉悅我們的心情,賦予我們積極向上的人生態(tài)度。生活需要多姿多彩,需要潤色,語文就是一件很有趣的事,它給我們普通的日子帶來了樂趣,通過它,我們才有了一雙欣賞美的眼睛,我們才有了一顆向著太陽的心。是語文告訴我們春天是生機盎然的,是語文告訴我們秋天充滿了豐收的味道。學習語文,我們才有了寄情山水的理想,我們才有了探索平凡而偉大的生活的動力。語文,就是教會我們形成自己的審美,自己的美的價值觀,讓我們每個人都能夠以自己的方式去發(fā)現這個世界的美,去感悟生活中的美,然后,去記錄和訴說生活中的美。
為什么我們現在學習語文沒有了古人寄情山水、即興賦詩的樂趣,我們沒有了報效祖國、表達自我的情懷?是因為了解和繼承的環(huán)節(jié)出了問題。很多人沒有弄清楚學習小學語文的目的和意義,他們只知道小學語文是必修課,是要考試的,一代一代傳承下來形成了今天的局面。筆者認為,要真正讓學生們學好語文,培養(yǎng)一代又一代優(yōu)秀的中華文化傳承者、傳播者、發(fā)揚者,我們要讓自己和學生都明白學習語文是為了什么,能干什么。